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调休制度起源,央视评五一调休

临近五一,万恶的调休制度又一次成了热门话题。五一假期前补班,五一假期后补班,最后等于五一一共才放了一天。这年头,放假真不容易,清明节放假沾老祖宗的光。五一节放假,咱还是沾的美国工人运动的光。每天忙忙碌碌,好不容易有个小长假,还要拆东墙补西墙,节后众多疲惫不堪的打工人又得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双休变单休,大家纷纷悲愤质问:调休这鬼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
今天就来聊聊,我国调休制度的前世今生。说来话长,别划走。关注南蛮校尉,一个与你一起深入了解世界的频道。
古代的休假制度
作为文明古

临近五一,万恶的调休制度又一次成了热门话题。五一假期前补班,五一假期后补班,最后等于五一一共才放了一天。这年头,放假真不容易,清明节放假沾老祖宗的光。五一节放假,咱还是沾的美国工人运动的光。每天忙忙碌碌,好不容易有个小长假,还要拆东墙补西墙,节后众多疲惫不堪的打工人又得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双休变单休,大家纷纷悲愤质问:调休这鬼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

今天就来聊聊,我国调休制度的前世今生。说来话长,别划走。关注南蛮校尉,一个与你一起深入了解世界的频道。

古代的休假制度

作为文明古国,咱休假自然也是源远流长。秦代及以前是否有明确的休假制度已不可考。

最早的休假记录于汉代,《汉律》记载“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 工作五天休一天,放假这天叫做休沐,这一天是用来泡澡的。除了这种日常规律性休假外,汉代还规定了多种节假日。如西汉时,夏至、冬至、年首、岁末等节日官员都休假数天。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田假,即与农事相关的假期;受衣假,指归乡制备过冬寒衣的假期。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四次私祭假,用于回家祭祀。婚假给九天,亲戚结婚休假一至五天,扫墓假60天。此外,《晋令》中还规定一年的事假为60到95天。看到这里,打工人默默流下泪水。

到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有云: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即每十天休一次,称为旬休。每个月三旬,正好休息三次。虽然看似比汉代少,但是却增加了很多节假日补充。在唐代,元日、冬至、上元、寒食、七夕、中秋、重阳、春秋分等节日都放假,一般一到三天,有的长达七天。此外,因为李唐王朝认老子为祖宗,老子的生日“降圣节”也放假一天,皇帝的生日和皇族忌日也放假。此外,魏晋时期田假、授衣假、婚假、丧假等假日也得到保留。官员们每月可请事假,三年可探望父母一次,一次共三十五天。

到了宋朝,节日更加丰富,除了保留唐朝的休假制度,还增加了很多宗教性节日,如道教的天祯节、天贶节。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工作狂,对官员也比较狠,法定节假日减少到剩下春节、冬至以及朱元璋本人的生日,但是后面发现很难执行,慢慢增加了端午、中秋等节日,12月开始放寒假一个月。

到清朝,假日制度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起初清朝推行隋唐时期的旬休制度,每十天休息一天,再加上清廷安排的节假日,每年大概有六十多天的假期。在清朝后期,随着西方文化的转入,逐渐兴起了礼拜天休息的制度,清政府则在宣统三年正式采用了周日休息的制度。

新中国的休假制度

在1995年之前,我们所实行的还是清朝末年所推行的那一套周日休息的制度,也就是做六休一。

在当时,学生一周上六天课,工人一周上六天班,大家每星期都只能休息一天。因此,大家会把需要做的事情都放到周日去做,因此这难得的休息日被形象的称之为“家务日”,这就是“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的由来。另外,当时的节假日也少得可怜,每年仅有春节和国庆各三天的假日。

在某十年,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出现了无假的十年。1967年1月底,全国各地发表了春节不回家的倡议,报纸也发表了“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的倡议,那一年的春节真的没有放假,甚至比平时还要忙,有人充满激情的贴出了“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的门联。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多个年头,直到一些工人和农民实在受不了,表示应该好好地过一个春节。1979年,报纸刊登了两篇非常有历史意义的读者来信,这两篇读者来信的题目是《春节为什么放假》,表明了政府对于春节休假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当年春节就有部分省份恢复了春节休假,次年全国全面恢复了春节休假制度,过年的习俗也逐渐恢复,放鞭炮、年夜饭、访亲走友等习俗逐渐重新上演。

那双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在中国实行双休是美国允许中国加入世贸的条件,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双休的起点是在1979年,原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参加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会议。出国期间,他发现欧美国家普遍实行五天或者四天半的工作制度,虽然工作时间少一些,但工作效率却很高。并且,胡平还察觉到这种工作制度对于旅游、教育等事业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于是,胡平萌生了推动国内双休的想法。回国后,胡平便积极地向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宋健对此表示肯定。

1987年年底,胡平终于带领课题组完成了总体报告和21项分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我国具有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条件,建议立刻制定方案,逐步推行”。

1994年我国终于试行了“隔一周五天工作制”。即大小周。

1995年,国务院签署第174号令,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决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5天工作制。

同年7月,我国《劳动法》正式出台,其中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其实就是变相规定了双休日的工作制度。从此,中国在放假上也正式与国际主流接轨。

黄金周与调休制度

有了双休制度,黄金周也开始应运而生。

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 “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

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

这个时候的动因是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颓势,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而作出的举措。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奏效的。

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创造了141亿元的收入;2000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46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1亿元。

即使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诸如节假日拥堵,旅游景点宰客,导游要游客购物的事情也层出不穷,更遑论旅游区基础设施,服务业意识和如今天壤之别的世纪之交。黄金周伴随着的一大堆问题也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

如今的调休制度,离不开清华大学的蔡继明教授。蔡继明教授当初是假期改革课题组的组长,他以亲身经历,在“黄金周”遭遇的经历,主张取消“黄金周”。当年支持蔡教授观点的人也不是少数,所以2008年的五一成了最后一个“黄金周”。

可是,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有时候,跟群众脱离太久,却容易变成“何不食肉糜”。

自黄金周取消后,蔡继明就不断受到各地网友的“亲切问候”。他的家庭住址、住宅电话、手机号码、邮箱等信息都被公布在百度贴吧“蔡继明吧”里,并伴随一系列的威胁恐吓辱骂。

调休制度起源,央视评五一调休

蔡教授觉得自己黄金周出行是遭罪,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长假总比没有长假好,毕竟“想要休息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特别近年来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长假也不一定要去玩,“躺平”也是不少人的选择,平白无故减少假期,谁都不会开心。

蔡教授的建议生效后,通过拆分五一小长假,将余下的天数匀给其他假日。但是为了刺激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各种硬凑的小长假也就应运而生。“放3天假搭进去1个周末,放7天假搭进去2个周末”便成了每年的要吐槽的话题。

这就是调休制度的前世今生。

博主看来,在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无论什么政策,都很难让人满意。但是政策也需要迎合时代的需求。在贸易战背景下我国提倡内循环,刺激消费,但就连一年这点假期也抠抠搜搜,打工人没时间,又如何消费呢?

关注南蛮校尉,一个与你一起深入了解世界的频道。下期内容更精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8575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12月税收,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收入 下一篇:国7标准的车什么时候开始「国七标准要来了半价买BBA真相在这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