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明清时期陕西自然灾害是什么,陕西关中发大水历史

明洪武二年(1369)   陕西大旱,粟麦不登,民多饥死。明洪武三年(1370)   延安府雨雹伤稼。明洪武四年(1371)   陕西旱。明洪武五年(1372)   五月至七月,凤翔府雨雹伤豆麦。六月,汉中府大雨暴溢,巨木蔽江而下。七           月,延安府肤施、甘泉两县雨雹。明洪武六年(1373)   延安府旱、陨霜,人民饥。明洪武七年(1374)   六月,部州雨雹。八月,绥德、米脂县雨雹。明洪武八年(1375)   商南县大旱饥。明洪武十一年(1378)  蒲城,合阳等县旱。明洪武

明洪武二年(1369)   陕西大旱,粟麦不登,民多饥死。明洪武三年(1370)   延安府雨雹伤稼。明洪武四年(1371)   陕西旱。明洪武五年(1372)   五月至七月,凤翔府雨雹伤豆麦。六月,汉中府大雨暴溢,巨木蔽江而下。七           月,延安府肤施、甘泉两县雨雹。明洪武六年(1373)   延安府旱、陨霜,人民饥。明洪武七年(1374)   六月,部州雨雹。八月,绥德、米脂县雨雹。明洪武八年(1375)   商南县大旱饥。明洪武十一年(1378)  蒲城,合阳等县旱。明洪武十三年(1380)  夏秋,陕西霖雨。明洪武十五年(1382)  三月庚午,朝邑县河决。明洪武十六年(1383)  陕西旱。明洪武十七年(1384)  九月,西安府旱,伤稼。明洪武十八年(1385)  汉中府汉水溢,漂民舍。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褒水涨坏民舍。明永乐二年(1404)   十二月,同州、韩城黄河清。明永乐三年(1405)   西安府三原等县连岁夏旱。明永乐八年(1410)   五月,汉中府金州霪雨,江水泛溢,坏城垣仓廪,漂溺人口。秋,鄜州、澄城           大霖雨,五旬乃止。明永乐九年(1411)   五月,鄜州山水骤发河决,冲塌州城。明永乐十年(1412)   金州汉水溢。明永乐十三年(1415)  凤翔府旱。明永乐十四年(1416)  五月庚申,陕西雨雹伤麦。明永乐十六年(1418)  陕西亢旱,民饥。明洪熙元年(1425)   春夏,陕西少雨,民食艰难。明宣德元年(1426)   金州旱。明宣德二年(1427)   四月至七月,陕西不雨,大旱,秋田无收,民饥。明宣德三年(1428)   正月至五月,西安府、延安府各州县不雨,豆麦旱伤。延安府十二州县春夏亢           旱,秋霜,早田皆无收。明宣德八年(1433)   秋,咸阳、汉阴县雨雹伤禾,人民饥。明宣德九年(1434)   五至七月,西安府、延安府、郦州亢旱,田苗槁死,人民饥。八月,陕西水。明正统元年(1436)   闰六月,西安府骤雨,山水泛涨伤稼。明正统二年(1437)   夏四月,西安等六府,乾州、咸宁等十三州县连年干旱,二麦不收,人民饥饿。           六月,陕西西安等府天久不雨。明正统三年(1438)   凤翔、西安、汉中等府所属州县涝,岁荒,人民饥殍。自夏逮秋,西安、延安           等府大雨雹。明正统四年(1439)   春、夏,陕西旱。延安府属夏秋旱涝,田禾无收。明正统五年(1440)   四月,延安府宜川县雨雹伤稼,人民乏食。明正统六年(1441)   八月前,陕西旱。明正统七年(1442)   上年秋冬至今春,西安府属州县不雨。春,延安、凤翔等府不雨,田苗枯槁,           人民乏食。明正统八年(1443)   秋八月,绥德州霪雨害稼,饥。明正统九年(1444)   五月,陕西大旱,至八月,陕西州县数月不雨,麦禾俱伤,冬又无雪,西安等           府因亢旱,人民缺食,流徙死亡,甚至将男女鬻卖以给日用。明正统十年(1445)   五月至十月,西安、凤翔等府所属州县旱伤,又因连岁旱饥,人民饥窘携妻挈           子出湖广、河南各处,动以万计。夏鄜州大雨,河水泛涨,决州城垣一隅。七月,           延安府大水。明正统十二年(1447)  冬十月,延安府及延绥二卫,旱伤军民粮草。陕西冬无雪。明正统十三年(1448)  夏、秋,陕西旱。明景泰元年(1450)   汉中府大旱。八月,陕西大水。明景泰二年(1451)   七月,西安等四府九卫数月不雨。岁大旱民饥。明景泰三年(1452)   八月丁丑,陕西大雨,黄河泛决,延安、绥德等处城圮。明景泰四年(1453)   五月、六月,西安等府旱灾。明景泰六年(1455)   一月至六月,西安等府不雨,陕西旱。明景泰七年(1456)   八月甲子,延安等处久雨,坏各营塞城垣。明天顺三年(1459)   夏,陕西多雨。初秋旱霜伤稼。明天顺四年(1460)   夏,陕西大旱,禾稼枯槁。秋,西安府三十三州县雨水连绵,秋成失望。冬无雪。明天顺五年(1461)   去冬至夏,西安、延安府亢旱,二麦不收。明天顺六年(1462)   延安府夏旱,秋涝,麦禾俱伤。明天顺七年(1463)   陕西旱。明天顺八年(1464)   秋,延安府、榆林卫霪雨害稼,饥。明成化元年(1465)   三月,陕西旱。明成化五年(1469)   陕西旱。明成化六年(1470)   陕西旱。三月,陕西大风扬沙。八月,汉水涨,高数十丈,城郭居民淹没。明成化八年(1472)   秋七月丙午,陇州雨雹,大如鹅卵,有大如牛者,六日乃消。八月,汉水涨溢,           淹没兴安州【注:兴安州,元金州,明万历十一年(1583)改名兴安州,州城今安           康市。】城居民。明成化九年(1473)   去冬至今春,西安府所属州县久旱。凤翔、延安府所属州县旱伤。五月丁巳,           陇州雨雹如拳。明成化十年(1474)   略阳大水。明成化十二年(1476)  夏四月乙未,泾阳、朝邑雨雾,水涨河决,漂溺人畜无算。明成化十三年(1477)  四月戊戌,陕西冰厚五尺,间以杂沙,有青红黄黑四色。陕西霜杀稼。明成化十四年(1478)  五月,商州大水,民多淹没。略阳大水。明成化十五年(1479)  西安府雹灾。明成化十七年(1481)  陕西连年亢旱。明成化十八年(1482)  陕西旱。明成化十九年(1483)  陕西旱。三月辛酉,陕西陨霜。明成化二十年(1484)  陕西大旱。陕西连年亢旱,至秋七月益甚,饿殍盈途。九月,陕西旱,大饥,           人相食。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 连年大旱,正月,陕西境内赤地千里,井邑空虚,尸骸枕藉,流亡日多。陕           西西安等五府水灾。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六月,陕西旱。明弘治元年(1488)   夏,略阳县大旱,冬,人相食。夏,洋县大雨,冬大饥。同官县漆水溢,东城           崩。中部县【注:中部县,明中部县辖区约为今黄陵县平天村以东,沮水以北地           区。】大旱。明弘治二年(1489)   西安、延安等府州县,连岁荒旱。明弘治三年(1490)   陕西旱,薄收。明弘治四年(1491)   陕西旱。秋,西乡县大水为灾,西关街衢通船,民居多被漂没。明弘治六年(1493)   夏,陕西西安等七府旱。明弘治七年(1494)   陕西旱。明弘治八年(1495)   陕西大旱。三月己酉,凤县暴风,雨雹杀麦。明弘治十年(1497)   西安、延安府旱。明弘治十一年(1498)  延绥等八府旱、雹。旬阳县洪水。明弘治十三年(1500)  延安等三府旱、雹灾。明弘治十四年(1501)  六月辛巳,汉中府大风,大雨雹。延安府、汉中府旱灾,府谷县河清三日,榆           林卫是岁荒。朝邑县水灾。明弘治十五年(1502)  夏,汉中府大雨伤稼,洋县汉江泛漂没田庐,溺死者无算。肤施县、绥德等卫           所受雪霜灾害。明弘治十六年(1503)  五月,榆林大风雨雹,折木撤屋瓦,毁子城垣。陕西延安等府水灾。明弘治十七年(1504)  二月,陕西大旱。夏,汉中府旱。秋,汉中府及冒县雨雹伤稼。明弘治十八年 (1505) 三月, 双山堡【注:双山堡,在今榆林市东北方。】大雷雨坏城。潼关卫           【注:潼关卫,明洪武九年(1376)将潼关守御千户所升为潼关卫,辖潼关城及           108个军屯,作务军田33万余亩,错落于陕西华阴、同州、朝邑、华州、临潼、           合阳、河南省灵宝、阌乡等9个州县。】旱灾。明正德元年(1506)   陕西西安、延安等三府旱。六月,陕西河溢,漂没民居。榆林卫、葭州、府谷、           神木、甘泉、延川、三水【注:三水县,明成化十三年设立,辖区约为今旬邑县           (除马栏乡和马栏农场。)】、西乡等县雹灾。明正德二年(1507)   五月,略阳县大雨,高家山崩,压死一百九十余人,后大旱。兴安州大水。扶           凤县、岐山县旱,府谷县河清三百里。明正德三年(1508)   夏,旬阳、白河县大雨。九月,延绥大水。明正德四年(1509)   三月至七月,陕西旱。明正德五年(1510)   汉中连年荒旱,民多流移。明正德六年(1511)   西安、延安府旱雹灾。明正德七年(1512)   中部县大旱,人相食。明正德九年(1514)   西安府旱。明正德十一年(1516)  西安府所属州县旱。明正德十三年(1518)  初夏,澄城雨雹,积地尺余,逾月始消,无麦。明正德十四年(1519)  六月,汉水涨溢,倾勉县城,旬阳、白河县漂没民舍甚众。六月己巳,西安府大风拔木。明正德十六年(1521)  正月至六月,陕西不雨,大旱疫。明嘉靖元年(1522)   春,兴安州涝。夏秋,汉中府旱。五月至九月,同州不雨,旱荒民流。明嘉靖二年(1523)   靖边大水入镇,靖堡城淹没庐舍。汉中府大水。明嘉靖五年(1526)   六月,陕西五郎坝【注:明五浪坝在镇安县】雨水三丈余,冲决官吏民舍七十           余家。陕西屡发大风,卷掣庙宇民舍百数十家,了无踪迹。明嘉靖七年(1528)   陕西大旱,人相食,饿死无数。延绥夏潦秋霜,八月饥,人相食。明嘉靖八年(1529)   汉水决。榆林旱,大饥,人相食。白水县旱,民饥。明嘉靖九年(1530)   延绥荒歉异常。明嘉靖十年(1531)   陕西大旱。白水县自夏至秋旱,无麦禾。明嘉靖十一年(1532)  陕西大旱。鄜州三月初旱,至六月终方雨。夏,汉中府大雨又大风三日,六月           又雨雹;渭河大水,淹没民田庐。八月十九日,鄜州大陨霜杀稼,禾未成粒而           尽槁。明嘉靖十二年(1533)  三月,商州大雪,花木尽枯,春夏,延安府旱灾。秋多雨,陕西水灾,冲没城           邑,人多漂溺。秋,绥德州霜杀禾菽。明嘉靖十三年(1534)  五月,泾、渭大水,河溢,邠州、泾阳、渭南县和华州沿河淹民居畜产无数。           六月,汉中府雨雹。鄜州洛河大水,入城东门至大什字街,水深三尺许;是冬,           州城南洛水冰凝南北数十丈。明嘉靖十四年(1535)  三月辛巳,汉中雨雹,陨霜杀麦。明嘉靖十五年(1536)  夏,洋县汉水溢。明嘉靖十六年(1537)  夏五月,陕西大旱。六月,千阳县大雨,千晖二河水涨,城陷,死者无算。七月,           略阳县大雨雹伤稼。秋,陕西水灾。明嘉靖十七年(1538)  夏,陕西大旱。七月,商州大水,禾尽没。明嘉靖十八年(1539)  七月,汉江涨溢,漂民舍;凤县雹伤稼。明嘉靖十九年(1540)  八月,定边营大雨浃旬,道泞。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 夏,汉中府大水漂民舍。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清涧暴雨。商州大水没禾。五月丁巳,鄜、耀二州雨雹。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 陕西旱。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五月,汉阴县月河泛涨,冲决李公堤,漂没民舍,稻田半为沙淤。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夏,鄜州大雨雹,有一雹七日未消尽。旬阳县洵水涨,漂没田舍无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 正月,千阳大水没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 六月丁卯,延川雨雹如斗,坏庐舍,伤人畜。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春,潼关卫大风发屋拔木。六月,蒲城县暴风冰雹,大如斗,数日不消,树           屋人畜大伤。夏,旬阳、白河县大水。乌龙江涨,漂打钟坝民舍。冬十月,           榆林卫、延安府大雷雹。陕西旱。明嘉靖三十年(1551)  六月,汉中霖雨弥月。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陕西经岁恒旸,赤地千里,或大水腾溢,田地成河,子女充餐,道馑相望。           夏四月,鄜州雨雹。夏六月,鄜州大水。八月,耀州雨雹。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褒地平地水深三尺,山崩地裂。十一月,鄜州寒甚。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陕西五府旱。五月,淳化县大雨雹。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绥德州水涨入城市。害禾稼。米脂县大水。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西安府旱。           闰七月,淳化诸县雨雹。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延安、西安府旱。明嘉靖四十年(1561)兴平县大旱。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西安等六府旱。六月三十日,洛水泛涨,冲开鄜州外城百余丈,官民房宇,           漂没无存,沿洛一带川地,低者水涌石压,不堪耕种。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七月二十一日,鄜州洛水涨,新筑城崩坏百余丈,漂没房宇禾稼。八月靖边           县水淹镇靖堡。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绥德州旱。夏,金州旱。七月,洛水涨,入鄜州城,深五尺,漂没禾稼;清           涧河水暴涨,漂没清涧县南关。明隆庆二年(1568)   陕西大旱。五月,延绥和永寿、麟游县大雨雹。明隆庆三年(1569)   绥德州,中部、蓝田县大水。五月癸丑,延绥口北马营堡雨雹杀稼七十里。明隆庆四年(1570)   六月二十一日,清涧县大雨水涨,冲坏南瓮城并民居数百家。六月,华阴县渭           河溢数丈,流没民田,浮尸遍野。六月初九日,蓝田县雨雹,大如斗。七月,永           寿县雨雹如鸡卵,伤稼。九月,陕西大水。明隆庆六年(1572)   延安府大旱,饥,人相食。明万历元年(1573)   金州旱。明万历四年(1576)   八月,米脂县大雨雹。九月初七日,汉中府大雪盈尺,杀禾稼。明万历五年(1577)   绥德州旱。明万历六年(1578)   春,朝邑县井冻。四月,商州洛南县以东大雨雹,禽鸟尽死。夏,周至县雨雹。           金州夏涝秋旱。冬,富平县大雪。明万历七年(1579)   春,金州多雨,饥。夏,澄城、朝邑县天热,麦枯,暍死者众。明万历八年(1580)   夏,周至县大旱。秋,周至、朝邑等县雨霖坏稼。周至县陨霜杀稼。明万历十年(1582)   西安、延安府大旱饥,人相食。华阴县雨雹。明万历十一年(1583)  夏四月,金州猛雨数日,汉江溢,淹没州城,公署民舍一空,溺死五千余人,           阖家全溺无以计数。三月至七月,咸阳县不雨。米脂县、麟游县旱。明万历十二           年(1584)米脂、洛川县旱饥。明万历十三年(1585)  岐山、白水、临潼县大旱,民多饥死,四月,渭南县雹损麦。秋,西乡县大           水。白水县霜杀秋禾。明万历十四年(1586)  七月,陕西大旱,民不聊生,道馑相望。明万历十五年(1587)  陕西大旱。同州府连年亢旱,是年尤甚,米涌贵,斗米三千钱,人相食,蒲城           县饿莩极多,四门四乡俱有坑,旋瘗旋满。秋,周至县霖雨。明万历十六年(1588)  春,同州、潼关卫陨霜杀禾。五月,陕西大旱。秋,西乡县大水,坏城南关,           坏民居百家。明万历十七年(1589)  潼水淹潼关卫治所。明万历十八年(1590)  漆水崩同官县城北门。绥德州风蔻大饥。同州大风昼晦。明万历十九年(1591)  六月,延安雨雹,积三尺。八月,延绥、榆林二卫霜雹相继,禾稼尽死。明万历二十年(1592)  蓝田县灞水溢。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六月六日,商州大水没民居。华州大水,傍渭居民溺死者众。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八月,清涧县陨霜杀禾。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五月,麟游县雨雹,大如斗。秋,汉中府霪雨,禾不实。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周至县雨雹,无麦。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榆林卫、延安府清明前一日,怪风拔木,吹人有至三、四十里者。七月初五           日,汉阴县雨雹,大如鸡卵,秋稼多伤。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夏,渭南县雹伤田,其块大三尺许。五月十六日,府谷县大雨不止,二十九           日河水溢,高数十丈,漂庐舍无存。六月,洛南县大水败城郭,毁田庐,溺           洛河死者数百人。秋,延安府大水,漂人畜甚多。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七月,蓝田县大雨十日,土窑皆陷。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自上年六月至夏,关中不雨,草木既尽,剥没树皮,道馑相望,村空无烟,           坐而待毙者十八万人。麟游县雨雹。秋,渭南县大水,浪过屋梁,沃壤尽           成沙滩;朝邑县河渭俱涨没民田。延安府、榆林卫秋霜杀稼。明万历三十年(1602)  闰六月下旬,朝邑县大雨如注者数日,至七月初三日尤甚,河大溢,坏运粮           船二十三艘,损失米八千三百六十石,死洱二十六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夏,渭南县雹。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 绥德州雨雹。米脂县大水、冰雹。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户县四月至七月不雨。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 七月,汉阴县雨雹,大如鸡卵,伤秋禾。同州,渭洛两水皆清。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 夏,府谷县大旱。秋,陕西旱,延安府旱饥。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陕西久旱,秋八月不雨,至次年夏四月始雨,大饥。明万历四十年(1612)  四月,扶风县雹雨杀禾。夏,渭南县冰雹狂风。周至县大风折树飞瓦。明万历四十年(1613)  夏四月,兴安州【注:兴安州,明万历十年(1583)将金州改为兴安州。】雨           雹如弹,碎屋瓦,汉江以北如鸡卵,伤禾稼。七月,泾水暴丈,漂居民商贾           无算。八月二日,蓝田县三里河水涨,漂毁房屋。秋,西乡、城固县大水。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六月四日,府谷县雨雹伤禾苗。八月,延安府雨雹,禾尽偃。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八月,靖边县水淹镇靖堡。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六月十九日,凤翔府大雨,古城堡漂没寺庙人民。六月二十二日礼 、三原、           泾阳、淳化等县大雨五、六日,水淹没百里,白渠以北,鲜有存者,平地数           月水方尽。七月,陕西旱。秋,中部县大水,澄城县秋潦。延长县大雨如注           五、六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夏,兴安州、富平县旱。五月富平县冰雹伤田。秋,兴安州涝,大饥。七月至九月,商州雨。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四月辛亥,陕西大雨雪,骆驼冻死两千蹄。六月,礼泉县泾水涨,溺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 澄城、富平县旱,无禾。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 渭南、中部县冬大雪,至翌年春始霁,人多冻死,潼关黄河冻。明天启元年(1621)   五月,渭南县大风拔木,迅雷击树,南原一带,冰雹如卵,麦果多伤。六月           初二日,周至县夜半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坍墙倒屋无算。七月,渭南县大           雨弥月,渭北带,河水泛溢,冲壁倒屋,顷刻立尽,蓝田大雨,民屋多倾;           朝邑县黄河溢水至城下。秋,紫阳县旱,富平县旱饥。明天启二年(1622)   延长县雹伤人畜禾稼。明天启三年(1623)   夏,紫阳县大水,汉水溢。六月,西乡县大雨,水溢田禾,死百余人。商南县           雨雹,民房碎,禾为泥。定边营大雨如注,须臾水涌百尺,溺死千余。明天启四年(1624)   七月,礼泉县大风雷雨。九月,宝鸡县暴风,冰雹,雹大者如拳。潼水冲潼关           北关。商州夜村雨雹,如石臼杵,民房悉碎,禾为泥。明天启六年(1626)   五月,关中旱。延长、清涧、中部等县大水,清涧县大水与城齐,漂去南瓮城,           没南关民数百家。定边营大旱。明天启七年(1627)   六月,同州、华州旱,死亡遍野。绥德州河清。明崇祯元年(1628)   四月至七月,陕西不雨,八月,陕西恒雨,霜杀稼。全省旱霜成灾,北部中部           最重,肤施县自春徂夏及秋俱无雨,禾尽枯;安塞县狂风拔尽槁苗,秋无获,           民刈蓬蒿而食。陕西冬大雨雪,十一月,木冰,树枝尽折。明崇祯二年(1629)   四月,礼泉、周至县霖雨二十余日,大小麦尽秕。四月至七月,延安府,绥德           州、榆林卫不雨,大旱,饿莩载道。扶风、永寿县旱。明崇祯三年(1630)   陕西连岁旱。陕北大旱,米脂县夏秋无收,粮贵民饥;延安府旱饥,人相食,各县俱挖万人坑。明崇祯四年(1631)   陕北、关中各府州县大旱灾。清明日,礼泉县怪风拔木撤屋。夏秋,洋县、紫           阳县大水,汉江两岸田亩尽淤,房屋倾圯。冬,陕北、关中连雪两月,雪深丈余,           榆林卫人畜死者过半。明崇祯五年(1632)   春,延安府旱。陕北大旱饥,民食草根、树皮、软石,僵尸遍野。洋县大水伤禾。明崇祯六年(1633)   延安、凤翔、西安等府州县旱、饥,米脂县斗米千钱,人相食;凤翔秋无禾,           人食树皮;耀州,澄城县一带人民死徙过半。夏,汉中府大水。明崇祯七年(1634)   陕西旱饥。六月,汉中连雨四十日。周至县大风拔木。明崇祯八年(1635)   去冬,耀州无雪,春无雨,麦苗死。富平、周至、西乡等县旱。靖边县大旱,           赤地千里,民饥死十之八九,人相食,父母子女相食者有之,狼成群食人。礼           泉县六月酷热二十余日,人多暍死,八月霪雨伤稼,秋冬不雨。九月,略阳涝,           水淹城郭,民舍尽没。明崇祯九年(1636)   汉中府旱。夏,泾阳大雨四十日,秋禾糜烂。秋,富平县旱。明崇祯十年(1637)   四月,延安府、绥德大雨雹,平地深数尺。五月十三日,礼泉县大风拔木。夏,           略阳旱,秋禾全死。秋,富平县旱。明崇祯十一年(1638)  陕西大旱饥,扶风县秋大旱,禾尽枯,绥德州河清,商州大旱,饥殍过半。西           安府大风霾。周至县大雨,房屋倾倒,禾苗漂没。明崇祯十二年(1639)  同官县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三月,同官、白水县大风雹伤麦。夏,汉中           府旱。商州旱。秋,富平县大旱。八月,白水、同官、洛南县千里雨雹,半日           乃止,伤田禾。明崇祯十三年(1640)  二月,延安府,榆林卫、绥德州大风霾。春,凤翔县旱,夏无麦。五月,陕西大           旱蝗,华阴县渭水赤。五月至七月,泾阳县不雨。秋,全陕大旱饥,十月,粟价           腾涌,斗米价三钱,至次年春十倍其值,绝粜、罢市,木皮石面皆食尽,父子夫           妇相剖啖,道馑相望,十死八九。临潼县有人市,无力妇女,价不及千钱,饭一飧           易一妻,米一千,易一婢。明崇祯十四年(1641)  夏,汉中府旱,汉阴县禾苗尽枯。六月,延安府,绥德州大水没禾稼。明崇祯十五年 (1642) 三月, 凤翔府风霾雨土。 五月十五日,永寿县大雪竟日伤稼。明崇祯十六年(1643)  正月,泾阳县大雪。西乡县水。六月丁丑,乾州雨雹,大如斗,毁民屋伤人。明崇祯十七年(1644)  正月,长安县大风折端履门大旗杆。正月初七日,商州大雨雹。同官县旱荒死           亡十之七。连年洛渭涨溢,二水交流,朝邑县平地水深四五尺,南乡村屋尽被灾。清顺治三年(1646)   七月,陕西旱。绥德州,同官县雨雹。九月,绥德州霜杀稼。清顺治四年(1647)   西安、延安、汉中等府雹灾。六月,商州雨雹。秋七月,凤翔县霖雨伤稼。八月,           洋县,城固等县暴雨两日夜,汉中府、兴安州汉水泛涨,淹没田舍人畜,田苗尽           伤,大饥。十月,凤翔县大雨雪。清顺治五年(1648)   四月初五日,华州大雪。闰四月,泾阳县雨雹。五月,咸阳、临潼、 武功、           高陵等县大雨四十余日,白河县堤决。八月,华州大水。秋,凤翔府不雨,冬无           冰。安塞县赤风竟日,屋瓦尽飞。清顺治六年(1649)   三月十七日,蒲城、泾阳县大风拔木。汉中府雨雹,二麦无收。九月,洋县雨           雹;府谷县风霾昼晦。十月十五日,咸宁县大雨雹,所过赤地。清顺治七年(1650)   六月,兴安州大水。夏秋,凤翔府霖雨害稼。清顺治八年(1651)   自四月至九月,甘泉、延安、子长等县不雨。四月甲戌,泾阳雨雹。清顺治九年(1652)   七月,潼关卫、镇安县旱。夏,凤翔县大水,雨雹。清顺治十年(1653)   西安、凤翔等府属冰雹灾害,五月二十一日,泾阳、永寿县雨雹,大如拳,大           伤禾稼;孝义厅【注:孝义厅,清代厅设在边远地区及军事要地,是一种军事布           署。孝义厅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分咸宁、镇安、蓝田等县部分地区设立,辖           区约为今柞水县北部及镇安县东川区和红洞乡。】飚风驱黑云从咸宁县西北涌上,           大雨如注,冰雹如鸡卵,屋无全瓦,树无全株;同日泾阳县大风折木。五月,兴           安州大雨。六月,泾阳县雨雹;安定,白河县雷雨暴至,水高数丈,漂没民居。           夏,凤翔县雨雹,深一、二尺,旬日不消,草木如隆冬。泾阳、略阳县大水,淹           田禾。秋,凤翔县大水。冬,保安县【注:保安县,清保安县辖区约今志丹县和           吴旗县楼房坪乡。】大雪匝月,人有冻死者。清顺治十一年(1654)  夏四月,凤翔大雪盈尺,果树皆折死;初四日,扶风县大雪 杀禾。六月,洛南           县大雨雹,积地尺许,人不能行。七月,扶风县大水。八月,汉阴县雨雹,大如           鹅卵,平地深一尺。八月至十二月,扶风县不雨。清顺治十二年(1655)  正月十九日至二月上旬,渭南县大雨十余日,三月初三日,汉中府属洋县、南           郑、西乡县黑霜杀麦。四月十四日,凤翔、西安府属岐山,麟游、泾阳、凤翔           等县雪霜杀稼。夏,同官县大旱。绥德州河清。清顺治十三年(1656)  前年八月至三月,扶风县不雨。镇安县旱。勉县山水发,漂没田庐。洋县大雨           雹伤禾。八月,眉县雹损秋禾。清顺治十四年(1657)  二月,泾阳县狂飙连日。正月至五月,凤翔府,潼关卫大旱,豆麦不登。春,扶           风、凤翔县陨霜雨冰。夏,凤翔县雨雹。八月,泾阳、商南县旱。十一月三十日,           商州、咸宁县大雪雷雹。清顺治十五年(1658)  四月,商州大雨三旬。五月,周至县大旱。七月,商州雨雹,二十九日,潼关           卫雨雹。秋,兴安州霖雨四十余日,凤翔县秋雨害稼,洋县汉江大水。十一月,           华州、临潼、咸阳、洛南等县大雪、雷鸣。清顺治十六年(1659)  六月初四日,延安府大雨三日,洪水暴发,肤施、安塞、延长等五州县水灾,           安塞县水从北门冲入,淹没民舍,城北荡为水区;肤施县三关尽没,死百余人。           六月,清涧县雨雹,如鹅卵,积数尺。清顺治十七年(1660)  春,凤翔县雨雹。上年秋九月至春,扶风县大旱。秋,延川、周至、泾阳等县           大水淹田苗。冬,凤翔县大雨雪。清顺治十八年(1661)  三月,凤翔县陨霜害稼。春,扶风县大雨水。四月二十日,凤翔、宝鸡、眉县、           扶风等县大雨雹,伤人畜甚多。五月,临潼、紫阳县雨雹。五月、六月,扶风           县旱。秋八月,清涧县雨雹,如鹅卵,有径尺者,积地数尺,牛羊打死无算。清康熙元年(1662)   同州、临潼、岐山、扶风、眉县等州县雨雹。四月初五日,永寿县雷雨、冰雹,           坚如石块,禾苗尽伤。二月中旬,商州雨至九月中旬,无数日霁者,禾稼无成。           三月至九月,周至县阴雨连绵不止,官民舍多圮,人畜死者甚众。六月至八月,           榆林、凤翔、西安、同州、汉中等府,乾州、兴安州等属县大雨六十余日,泾、           洛、渭诸水皆溢,渭水绝渡半月,渭南、咸阳、武功等县平地水深数尺,民居           倾圮。冬,黄河、渭水河冻,可行车马。清康熙二年(1663)   三月中旬,商南、洛南县陨霜,二十二日大霜,二十六日又大霜,麦豆苗全萎,           果树十枯八九。六月,汉中府汉江大水,大风拔木。七月,咸宁县大水。周至           县渭河南漫约十里余。八月,保安县旱。洋县、城固县雷雨、大风拔木。清康熙三年(1664)   春,凤翔县雨雹多风。六月,府谷县大雨数日,河水泛涨,近岸民舍田地,多           被毁伤。六月二十二日,华州、同州大雨,石堤峪水几两丈,摧倾桥梁,沙设           稻田。闰六月,延安府霪雨弥月,大水坏庐舍。七月,商州阎家店大雨雹,秋           禾不登。秋,凤翔县旱,禾不登。清康熙四年(1665)   正月,凤翔府大风。春,眉县、商州旱。八月初五日、六日,府谷县陨霜杀稼           过半。秋,凤翔府雨雹如斗。米脂县旱后雹灾,又霜灾,秋无收。清康熙五年(1666)   三月,汉中府大风扬沙蔽日,褒城黑龙江岸一长二丈许坏船飞覆民屋。四月,           汉中府雨雹,大伤禾稼。清康熙六年(1667)   四月,凤翔县陨霜坏稼,夏秋饥。七月,紫阳县、旬阳县汉江大水。西安、凤           翔府、兴安州等属及南郑县水。清康熙七年(1668)   五月二十六日,华州大风、大雨,水暴起淹房舍。六月,泾阳县暴风拔木。眉           县霜雨数十日,平地大水,傍渭及山河冲地甚多。清康熙八年(1669)   六月,汉中府、紫阳县大水。八月十五日,汉中府雨雹伤稼。九月己亥,泾阳           县冰雹,大如卵,损瓦折木,鸟兽死伤无数。安塞县旱饥。清康熙九年(1670)   韩城禹门至陕州黄河河清。华阴县黄河结冰桥。清康熙十年(1671)秋,咸阳县           大雨四十余日。清康熙十一年(1672)  宝鸡县旱。清康熙十二年(1673)  略阳县水患,绥德州冬无雪。清康熙十三年(1674)  二月,武功、临潼、咸阳等县大风霾十余日,人相视皆黄色。夏,同官、周至           县大旱,谷不成。清康熙十四年(1675)  八月十五日,洋县范坝雨雹,尽坏刈稻,伤禾豆,草亦无存。清康熙十五年(1676)  洋县雹。五月,兴安州大水。十一月,咸阳、武功、高陵、临潼等县大雪,深           数尺,树裂井冻,渭水坚可行车。清康熙十六年(1677)  五月二十七日,华山谷内狂风骤作,暴雨如注,峪中男女毙者百余人。六月十           二日,绥德州水冲至南门入市。秋,紫阳县旱。清康熙十七年(1678)  米脂县旱。秋七月,延安府霪雨大水。清康熙十八年(1679)  夏,延安府,兴安州及周至县旱,延安府禾不登。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中旬,汉           中、延安府,兴安州及周至、渭南、朝邑等县秋涝,霪雨四十余日,河水泛涨,           漂官民房舍,朝邑、渭南县平地水深数尺。吴堡县旱灾。清康熙十九年(1680)  绥德州旱荒。五月二十九日,潼关卫潼河涨溢,漂溺城中居民二千三百八十五           人,庐舍数百间。八月,咸阳、临潼、武功、高陵等县大雨四十余日,冬,咸           阳县渭水冻,至次年正月。清康熙二十年(1681)  乾州和礼泉、永寿县雷雨异常,居民房屋多倾。韩城县芝川大水。八月十二           日,周至县冰雹,大如弹丸,禾稼大伤。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八月,绥德州大风,谷菜俱冻。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韩城县旱,冬极寒,河结冰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六月兴安州、绥德州大旱。汉阴县夏大旱至秋分方雨。紫阳县夏秋未登,           大饥。秋,周至县旱。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 春,安定县【注:安定县,清安定县辖区约为今子长县。】旱。六月十三日,           同官县暴雨,平地水深丈余。略阳县水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闰四月初五日,汉中府大风拔木,雨雹如鸡卵。六月,府谷县河涨伤田地。           耀州沮水漂西城。鄜州大水,官民庐舍全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三月二十七日,临潼县陨霜杀麦。五月,汉中府雷电,风雨如注,河水暴涨,           树木连根蔽江而下,桥梁尽毁。六月,商州冰雹,镇安县旱。秋,高陵、临潼、咸阳等县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商州旱,麦歉收。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 三月二十六日,商州、渭南县陨霜杀麦。四月,蒲城县陨霜,麦豆俱伤。春,           扶风县不雨。靖边、泾阳、咸阳、临潼、高陵、扶风、周至等县秋旱,秋无           成。定边县河水大泛。十二月,三水县大雪,树俱枯,韩城县黄河清,结冰桥。清康熙三十年(1691)  凤翔、西安府、兴安州、商州、同州及洋县、宜川县大旱,渭水仅深尺许,夏           秋无收,民饥食草根树皮,咸阳县、高陵县饥民逃亡,十村九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三月十二日至十五日,武功、咸阳、高陵县分别出现大风雪,无麦。春,朝邑           县大风数日,旱,麦苗尽枯。四月,朝邑县陨霜害禾稼。秋,商州霪雨害稼。           西安、凤翔府连岁遭旱,秋大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五月,中部县、韩城县雹。六月,中部县大水。秋八月,咸阳县霪雨,墙垣倒           者甚多。汉水暴涨,兴安州城圮。西安、凤翔府等属旱。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洋县大旱饥。夏,咸阳、高陵县大雨,水深两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 八月十六日,府谷县、延安府陨霜杀稼。兴平县渭水溢,崩陷民居六十户,民           田一百六十顷。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九月,西乡县霜杀稼。清康熙三十七年           (1698)三月十七日,扶风县雨雹。六月,府谷县大雨,低田多没。南郑等十二           县水灾。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 八月,西安府大水。清康熙四十年(1701)  西安等二十六州县旱灾。六月初四日,宜川县大水入城,冲漂北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秋八月,宝鸡县、眉县霪雨,渭水溢,崩塌沿河地亩。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汉阴厅大旱,饥。汉中府属南、褒、勉等七州县水灾。冬,咸阳县燠无雪。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 五月,山阳县大水,平地深丈余。六月,兴安州大雨,漂没田庐。八月二日,           绥德州霜杀禾。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 春,清涧县无雨,禾绝,民多饥,旱至五月十七日始雨。四月,扶风县大雨伤稼。           兴安州汉水暴涨,冲塌城垣房屋,漂没仓粮六千四百四十余石,州城圮。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 七月,朝邑县河大溢,淹二百九十余家。洛南县大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七月,西安府大水。秋,绥德州旱。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三月至五月,武功、咸阳县连雨四十余日,麦收十之一。四月初九日,周至县           雨雹伤禾。绥德州旱,秋霪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秋,周至县大旱,禾不登。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 五月,兴安州大水。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 西乡县大水。泾阳县泾水清八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春,镇安县大水。五月四日,周至县雨雹。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三月十一日,泾阳县陨霜杀麦。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 三月二十九日,武功县漆水大涨,两岸夏禾尽没。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六日,           渭南县渭水澄清澈底。五月,乾州旱,大风拔木。宜川等七县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 五月初五日,中部县东北乡大雹,麦豆无存。延安府属宜川等六州县旱,六           月至冬,中部县不雨;四月至九月,清涧县不雨,秋禾绝,大荒,冬无雪;秋           冬,宜川县旱;延长县旱,大饥。自春徂冬,同官县不雨。夏,澄城县旱,秋           稼不登。秋,高陵、临潼、武功、扶风县大旱。七月,安定县陨霜杀麦。秋,           绥德州霜杀稼。清康熙六十年(1721)  西安、延安、凤翔三府自上年秋旱至本年春夏断续干旱,大荒,夏无收,逃亡           者甚多,同官、高陵、周至、临潼等县六月十五日始雨。三月,镇安县雨雹,大           如斗。耀州雨雹大如斗。府谷县大雨,低田多淹。清康熙六十年(1722)  春,清涧县旱。上年秋至春,洛南县大旱饥,斗米银五钱。宝鸡县大旱饥。           四月,甘泉县大风拔木。同官县暴雨漂民居甚众。九月初一日,眉县雪积树不消。清雍正元年(1723)   正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周至县,宁陕厅大雪。六月,府谷县大雨,低田多淹没;           十九日,葭州黄河大溢。榆林大水。清雍正二年(1724)   五月,兴安州汉水暴涨,冲入州城;旬阳县水涨至县西关骆驼岭。八月,武功           县霜杀稼。清雍正三年(1725)   三月二十五日,延长、宜川县大雪。七月初七日,武功县漆水大涨,高十余丈,           漂庐舍,人多溺死。延川县黄河清。清雍正四年(1726)   甘泉、中部县雨雹大如斗,房舍尽毁。清雍正五年(1727)   上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月初六日,黄河自皇甫川至潼关清澈异常。清雍正六年(1728)   五月,平利县大雨连日,冲塌县城垣六十余丈;洛州县旱;商南县大雨雹,损           庐舍。五月十九日,绥德州水。七月,甘泉县陨霜杀禾。七月至次年二月,兴安州           旱。清雍正七年(1729)   六月至七月,陕西苦旱。七月十六日,宝鸡县异风卷沙雾二道,上宽下纤,一上           纤下宽,互相盘旋,自城西转东而散。清雍正八年(1730)   五月,兴安州大雨山崩。六月,清涧县黄河无定河溢,漂没人畜。清雍正九年(1731)   清涧县黄无定河又溢,漂溺甚之。清雍正十年(1732)   秋,西安府旱,禾歉收。同官、临潼县十月雨,始种麦。八月白水县雨雹。清雍正十一年(1733)  春,同官县旱。清雍正十二年(1734)  六月,同官、甘泉县旱。秋,陕西仲秋雨少,禾受旱,收成大减。清雍正十三年(1735)  白水、同官县旱饥。清乾隆元年(1736)   五月初八至十一日,兴安州并所属旬阳县大雨连绵,十二日江水骤涨上岸。五月           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大雨滂沱,三十日,武功、兴平县渭水涨,沿河低洼地亩淹           没。六月初八日、九日,周至县大雨两日,渭水涨溢。六月十九日,潼关县大雨           大水自城西流来,城墙冲倒四十四丈。六月二十日后一个月,西安府未获甘霖,           秋禾甚旱。六月二十一日,肤施、神木、府谷、定边等县暴雨冰雹,打坏秋禾,           打死牛羊,府谷县冰雹东西宽约二十余里,南北百余里,秋收无望。七月,商州           旱。八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葭州、榆林县微雪,寒冷、晚禾受伤,收成仅五           六分。九月初一日、二日、凤县隆霜,荞麦受冻,秋禾止有五分。九日,商州霜早。清乾隆二年(1737)   榆林、延安、西安、同州等府三伏亢旱,秋禾被旱。七月十二日,西安府大雨,平           地水高八尺。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一日,西安府属长安、咸宁、临潼等州县大雨连绵,           各河泛滥,村庄被淹,房屋倒塌。八月下旬,榆林府及延安府属靖边、定边县遭霜           冻,收成仅二三分或三四分。葭州及神木、府谷、肤施、商南等县雹灾。靖边、安           定县水灾。清乾隆三年(1738)   三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四月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咸宁、长安、临潼、蓝           田、渭南、富平、户县、同官、合阳、蒲城、华州、白水、凤翔、陇州、千阳、           商州、洛南、邠州、宜君等十九个州县先后雨雹伤禾稼。四月五日,凤县、褒城、           勉县、宁羌州【注:宁羌州,清宁羌州辖区约为今宁强县及南郑县元坝区。】等           州县阴雨连旬,收成歉薄,止有五六分不等。五月后,凤翔、扶风、岐山等县降           雨不足,六月中旬后,咸宁、长安、同官、耀州、三原、大荔、朝邑、浮化、武           功等县缺雨。六月,镇安县山洪暴发。七月初二日,榆林县雷雨,山水陡发淹秋禾。           七月十一日靖边县,十九日绥德州、八月初二日绥德州、安定县、清涧县雨雹伤秋           禾。吴堡、葭州、绥德、清涧等州县旱,米脂、保安县冰雹。清乾隆四年(1739)   三月,富平县雨雹伤禾。五月初三日,中部县雹灾,东石乡等三十一村被伤八成。           五月,略阳、凤县大雨,上游山水骤至,十四日申刻浸溢民居。华州、大荔县渭水           骤涨,沿河浸塌民房。葭州,怀远县【注:怀远县,清雍正九年(1731)设怀远县,           辖区约为今横山县(除苦水河以东,殿市、党岔以南地区),子洲县电市,水地湾两           乡。】大旱,狼食人。兴平、白水、蒲城等十六州县雹灾。清乾隆五年(1740)   五月,渭水溢。闰六月,葭州、神木县秋禾被雹打,富平县雨雹。七月,咸宁、           长安、咸阳、兴平、户县、周至、临潼、渭南、武功、华阴、华州等州县雨水过           多,损伤秋禾。九月,岐山县大风终夜。榆林府、绥德州所属秋禾夏日雨水偶缺、           葭州、榆林、怀远、米脂、吴堡五州县成灾。

清乾隆七年(1742)   四月下旬至八月,洛南、商南县阴雨连绵不止,伤禾稼。八月,咸宁、长安县雨           水过多,谷穗不实,收成仅七分上下。葭州、榆林县雹灾。清乾隆八年(1743)   四月十八日,延长县雪。六月商州水灾。清乾隆九年(1744)   四月十四日,邠州、同官县雨雹伤麦豆。五月十九日,肤施、靖边、延川、保安、           延长、安定、甘泉、洛川等县雨雹。夏末秋前,西安近省州县久旱无雨,炎风燥烈。           七月、八月间,延安、榆林两府,凡有雷雨俱带冰雹。清乾隆十年(1745)   三月,榆林府附近口外农田缺雨。六月初六日,同官县雨雹,十七日又雨雹,坏           庐舍无算。山阳县被雹稍重,二麦不无损伤。秋七月,宝鸡县、华州雨,渭河溢,           兴平、长安、宝鸡、扶风、眉县、凤翔、咸宁、临潼、武功县等被水,水淹沙压,           秋禾无收。秋八月辛亥,白水县大雨雹伤木。八月十日、十二日、十三日,渭南、           麟游、合阳、延长、延川、甘泉、中部、洛川、宜君等十县雨雹,伤秋禾荞麦。           礼泉、乾州雨雹。清乾隆十一年(1746)  三月二十三日,长武县雨雹。闰三月初六日,商州雨雹。四月、五月,同官、三           原、蒲城、华州、凤翔、眉县、千阳、陇州、岐山、宝鸡、凤县、神木、府谷、           榆林、怀远、商州、长武等十八州县雨雹,凤县、神木、府谷三县稍重。六月十           六日、十七日,府谷、靖边、定边三县大雨如注,河水陡发漫溢,神木县城内水           深数尺,民房及城垣坍塌。清乾隆十二年(1747)  西安府、同州府属之耀州、乾州、咸阳、白水、朝邑等十六州县大旱,自正月           不雨到五月,六月降雨三寸,抢种秋后,至十二月又未雨雪,夏秋收大歉,渭           河南有水泉者,收三四分不等,渭河北有收不够种子和颗粒不收者。至秋,麦           未种者十有四五,种者不能出土,出土则死。饥民三四日不得一饱,有携提妻           女出走,以至一堡之内,空无居人,有投井者,有乞食无门,死为饿莩,有生           子不能养,弃之道路者。蓝田、商州、洛南、甘泉、富平、延川、中部、保安、           华阴等县雹伤。兴安州汉水涨。清乾隆十三年(1748)  三月初一、二日,省城先雨后雪,雪后天寒,蓝田、同官、潼关【注:潼关厅,           清潼关厅辖区约为今潼关县及华阴县,河南省灵宝县、山西省芮城部分地区。】、           临潼、武功、镇安各厅县及凤翔府落浓霜,伤麦。四月,同官县陨霜杀麦。夏,           长安、咸宁、永寿等县雨雹伤禾。五月,岐山县大水。入秋,西安、同州、凤翔、           乾州四府州各属县缺雨,夏禾本薄,秋禾又被旱,计受旱二十五州县,收获不过           二三分或四五分。秋,保安县雨雹成灾;镇安县霪雨,山果不实。七月二十九日,           同官县大风拔木,西乡县大雨雹伤禾。清乾隆十四年(1749)  四月初十、十六日、十七日、三十日及五月初一日,富平、礼泉、泾阳、澄城、           蒲城、华阴、甘泉、扶风、勉县、洋县、永寿、洛南、潼关等厅县连获大雨,           并雨雹,泾阳县暴雨灌入土窑。七月二日,潼关厅暴雨,潼水高涨,南北水门、           桥座俱被冲塌。七月二十日,鄜州洛水涨高二丈余,水漫堤岸。七月二十三日,           肤施县延河受上游靖边、安塞、保安三处支流河水会合,河水陡发,城根冲塌           十五丈。耀州、安塞、保安、榆林、清涧、兴安等州县大水冲塌城墙、堤岸。清乾隆十五年(1750)  三月二十七日,宜君县、同官县雨雹。四月二十三日,富平县雨雹。六月,富           平县大水。秋,西安府属之咸宁、长安等十州县,华阴、华州、乾州、商州等州           县亢旱,高原地亩收成仅五分。八月十八日、二十二日,鄜州、邠州、同州、商           州府属各县雨雹。略阳县大水。清乾隆十六年(1751)  三月十四日,同官县雨雹,山头如雪,数日始消。四月,同官县陨霜杀麦。五           月初九日,咸宁县、耀州雨雹。六月,华州渭水溢。七月初五日,清涧县怀宁河溢。           七月初七日,岐山县雨雹.,伤秋禾殆尽。西安、同州府属各县被旱成灾。绥德州           水冲南门入市。清乾隆十七年(1752)  四月,洛川县水。六月十一日,同官县雨雹,十四日又雹,岁大饥。夏秋,西           安、同州、凤翔府及乾州、兴安州、耀州、商州所属麦后无雨,秋禾被旱成灾。           计三十七厅州县被旱。秋旱之后,继以霪雨,秋九月,白水县雨水伤禾。清乾隆十八年(1753)  夏雨颇多,黄河、洛河皆涨溢。六月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二十六日,鄜州、肤           施、延川、大荔、蒲城、华阴等六州县沿河低洼地面被水浸溢或被冲。清乾隆十九年(1754)  四月初十日,同官县陨霜杀麦。清乾隆二十年(1755)  夏,定边、靖边、榆林、怀远四县雨泽愆期,边外秋禾被旱,八月霜冻,收成           欠薄。八月、九月,陕西雨水稍多,渭水泛溢,西安、同州两府所属之周至、华           州、大荔、朝邑、潼关等十一厅州县沿河村庄秋禾被水。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四月二十四,同官县大雨雹。秋,凤翔县大雨。八月,同州府洛、渭河涨、渭           水自渭南县漫溢东下,沿岸秋禾被淹,房屋坍塌。长安、礼泉等十三厅州县雹           灾。周至等四县水灾。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五月初九日,大荔、华阴、宜君、中部等县雨雹,夏禾秋苗皆有损伤;同官、           永寿、蒲城、白水、潼关、洛川、三水等厅县被雹。榆林、葭州、怀远、神木,           府谷、靖边、定边等县六月缺雨少水,七月中旬又连阴不止,秋禾受伤,七月           二十五日、二十八日,八月十七日、十八日早霜,秋禾冻损。秋,澄城县、潼           关厅秋霖三十余日,秋禾被水,塌砖窑数十孔。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春夏之交,榆林、延安两府属十七县雨泽稀少,夏禾被旱,葭州、榆林、清           涧县冰雹。五月一日,鄜州张村驿,中部县及同官、宜君县雹伤夏禾,中部           县北乡雹大如卵,积地厚尺余,屋瓦俱裂。六月初六、初八日,同官、富平、           白水、蒲城、长武、三水等县雨雹。六月,延长县大雨雹伤禾稼。七月中旬后,           靖边、定边、榆林、葭州、怀远、神木、米脂、吴堡等县雨泽稀少,旱象又现,           后又陨旱霜,旱霜成灾。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三月、四月、肤施、安塞、保安、安定、宜川、延川、延长、甘泉、榆林、葭           州、神木、府谷、米脂、吴堡等县及绥德州风多雨少,地土干燥,麦苗旱伤,           收成均在五成以下,定边、靖边、怀远等县收成止一二三分,尤为歉薄。夏,           咸阳、礼泉、同官、韩城、怀远、清涧、米脂、吴堡、商州、洛南等州县旱。           闰六月之后,咸阳、兴平、泾阳、蒲城、凤县、邠州、长武、中部、石泉、宜           川等州县缺雨,秋,澄城县旱。七月、八月,榆林、葭州、定边县雹伤田禾。           九月初九、初十日,怀远、定边、葭州三州县陨霜较重,造成歉收,怀远县成           灾五分。延鄜一带连岁不登,民饥,鬻妻子逃亡者十之七八,宜川县相传黑豆           穿线论粒而售,饿莩载道,死者甚多。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四月二十七日,米脂、清涧县及绥德州雨雹。五月,旬阳县大水。华州霖雨,           渭水溢。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八月初七日,葭州、榆林、米脂三州县雨中带雹。伤秋禾。靖边县降雷雨,山           水骤发,冲塌房屋,伤田禾。华州渭河水涨,水淹河滩。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夏,长安、咸宁、永寿等县雨雹伤禾。七、八月,西安、同州、凤翔、乾州、           商州等五府州所属二十一县未得透雨,受旱歉收。八月初八日,定边、靖边、           甘泉县并鄜州陨霜,定边县秋收略减。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三月,榆林、延安两府及绥德州雨水缺少,至四月十六、十七日始有雨,亦未           普透,定边等四县夏禾受偏灾。三月、四月,近省之咸宁、长安、耀州、乾州           等十一州县天气久晴,雨泽愆期,多风,已成偏灾,无水灌之地,收成仅三四           分。五月二十九日靖边县大雨雹,七月十二日又雨雹,伤秋 禾。八月初十日,           安定、怀远县雨雹伤禾。保安县雹灾。秋,同州、华州阴雨连旬,渭水溢。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安定县夏禾被旱。清乾隆三十年(1765)  夏,延安、榆林两府所属十四州县旱。七月初二日,府谷县各河水涨。八月初           六日,延安、榆林两府所属十六州县陨霜,初八、初九日,邠州、长武县被霜。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八月中旬,陕西阴雨连旬,黄河、渭河相交处之同州、华州、潼关等属县雨           多水泛,淹田禾庐舍。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 榆林府、米脂县无定河大水改道。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永寿、澄城县雨雹           伤禾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 定边县雨雹伤田禾。十二月,潼关厅黄河结冰,车马履冰往来。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闰五月,陕西旱;白河、旬阳县汉江大水,旬阳县冲去东西两关市廛几半。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 二月二十七日,三月初七、十五等日,西安、同州府、邠州、乾州等属各县风           猛降霜,二麦均有冻坏。五月十六、十七日,华阴、朝邑两县大雨连绵,渭水涨,           损民房。五月二十四日,千阳县太雨,山水陡发,民房、人口、田亩被冲淹伤损。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春,陕西旱。夏,洛川、中部县旱。五月二十一日,朝邑县黄河水势暴涨,县           城东西河流泛溢。秋,洛川县大霖雨。清乾隆四十年(1775)  秋,秋雨过多,褒城、镇安两县城垣间有坍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兴平、礼泉县大旱。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四月二十四日,山阳县大风雨冰雹,城内拔木,棉花禾苗皆尽。六月初一日,           山阳县又雨雹,树叶尽脱,冰深者四尺,月余方消。夏,洛川县旱。秋,富平、           永寿、合阳等县秋禾旱。朝邑县黄河水入城,半夜,水从城上过。伤人无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春,洛川县旱。夏,陕西旱。六月,山阳县东北捷峪沟水涨十五丈,淹死人           畜无算,水田俱为沙石所压,房屋尽坍。七月二十六日,葭州陨霜伤禾。八月           二日,清涧县、绥德州霜杀禾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五月,兴安府洪灾。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七月十日,清涧县大水入市。朝邑县黄河大涨。白河县汉水大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四月,宝鸡、麟游、咸宁、长安等县雹伤禾损人畜。秋,绥德州旱。洛川县           旱。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 二月,绥德州旱。夏,榆林等八州县及绥德州旱灾。秋,绥德州霪雨,饥。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五月二十日,渭南县狂风吹人倒地,不能睁目,折拔大树无数。秋,宁陕厅           大旱,长安县河涸。榆林县旱。华州等三州县水灾。清乾隆五十年(1785)  三月十七日以后,陕西经月缺雨。风高日燥,出现干旱,芒种,二麦登场期           间,农民望雨,尤为急切。六月,清涧县大水入市;十一日,渭南县狂风,           折拔大树。七月,葭州黄河大溢,人多淹死;朝邑、洋县、葭州、府谷、神           木等州县城垣多有被雨水冲塌;朝邑、富平、华阴等县河水涨发,四村庄被淹。           冬十一月,葭州黄河结冰数十里,可通行人来往。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永寿县雨雹伤禾。华州三州县水灾。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 三月,山阳县大雨倾盆,水高数丈,漂没人畜无数。六月,华州、同州、三           原县、潼关厅阴雨连绵,洛、渭涨溢,淹滨河秋禾及居民房屋。十二月,延川县黄河清。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陕西大旱。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五月初四日,洛川县雨雹。七月,潼关厅           霪雨连旬,民居倾圮;清涧县大水入市。略阳县大雨,东西城楼塌垛墙。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陕西大旱。春、夏、华州旱。夏秋,西安、同州府、乾州所属十四州县重旱,           收成歉薄。秋,洛川县旱,中部县秋雨愆期。秋,华州渭溢,沙压民田。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四月,白河、旬阳县雨雹。夏,洛川县旱,中部县大旱。朝邑县黄河水入城,           水从城上过,伤人无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夏,陕西大旱。清乾隆六十年(1795)  秋七月,兴平县大水,平地丈余。秋,同州府、中部县秋禾被旱。肤施、安塞、           靖边、定边四县旱。咸宁等三十三厅州县秋禾歉收。清嘉庆元年(1796)   夏,洛川、中部县旱。延安府属肤施、定边、靖边、甘泉、安塞、怀远、米脂           等七县秋禾缺雨,旱成灾。西安、凤翔、乾州三府州风雹灾。清嘉庆二年(1797)   中部县东北乡雨雹,大如卵,两日乃消,豆麦俱伤,屋瓦俱裂。清嘉庆三年(1798)   同官县水涨,崩城东北隅。清嘉庆四年(1799)   二月,清涧县,大雪。汉中、兴安两府雨泽稍稀,收成较歉。清嘉庆五年(1800)   四月,长安、咸宁县雨雹;十六日,白河县雨雹,大如卵,积雹深尺许。夏,           安康县旱。七月,延安府大雨雹,屋瓦皆碎,秋禾无存。七月初七日,朝邑县           水从南门直入城内。七月初十日,延川县大水入城,冲坏北街民户;清涧县大           水与西城女墙齐,漂去民庐市店,南门楼文昌楼皆没水中;肤施县河水涨发,冲           塌城堤数十丈,水流入北门;榆林府盐池被水冲。秋,陕西旱,同州府、长安、           咸宁、安康等三十八个州县旱灾,秋禾受旱。西乡县大雨雹。清嘉庆六年(1801)   夏,高陵、耀州、咸阳、兴平、礼泉、乾州、武功等州县受旱严重,粟、谷、           麻等秀而不实,高陵、耀州、咸阳秋收成仅五分,兴平、武功四分,礼泉、乾           州三分。八月初一日,肤施、安塞县雹伤秋禾。八月初旬至九月后半月,汉中,           兴安二府阴雨连绵,雨稍多。清嘉庆七年(1802)   入春以来,省城西北及凤翔府一带麦田受旱,西安府、凤翔府、乾州所属十三           州县二麦被旱歉收。六月初一日,孝义厅、镇安县城垣被水冲损,兴安、平利、           白河等处城垣亦有被冲坍损之处。七月,定边县大雨,水涌溢县城,街衢水深           三至五尺,坏城垣。七月十三日,蒲城县发大水,水至大沟口。七月二十五日           到二十七日,大雨如注,渭河陡涨,渭南、华州、华阴、潼关、朝邑、 大荔等           州县临河两岸淹浸秋禾, 坍塌房舍;孝义厅冲塌民房三百四十余间,伤秋禾;           留坝厅【注:留坝厅,清乾隆三十年(1765)分凤县、褒城县地设留坝厅。辖区约           为今留坝县武关河以北地区,太白县王家楞、太白河两乡及凤县南星乡。】城垣           冲塌数处;长安、勉县、洋县、石泉、安康等县水伤秋禾,房屋亦有冲塌受损;           以华州、渭南县受灾最重。八月初五日,榆林县雹 灾。八月初旬后,西安、同           州、凤翔、汉中、兴安、商州、乾州、邠州各属连得雨,十九日起大雨连绵一旬           未住点,八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华州、渭南等州县渭河复涨,已涸出之地又           淹,积深数尺。清嘉庆八年(1803)   闰二月,宁陕厅密雨连绵,经旬不止。夏,洛川县旱。七月,朝邑、华阴县黄           河、洛河水涨,淹村庄。清嘉庆九年(1804)   二月至三月上旬,陕西雨水短缺,麦田受旱,南郑等十三厅县旱,贫民乏食,           平利、安康、旬阳、紫阳县亟待救济,澄城县无麦。清嘉庆十年(1805)   三月,榆林雨雹。夏秋,长安、三水、洛川、中部、大荔、华阴、礼泉、永寿、           岐山、乾州等五十一厅州县秋禾被旱成灾。八月初四日,中部县雨雹,大如卵,           厚五寸,秋禾俱伤,岁大饥。清嘉庆十一年(1806)  春,陕西雨水过多。三月,潼关以西至栈道、留坝厅一带,霖雨连绵,十六日、           十七日,凤县、留坝厅大雨倾注,山水陡发,驿路、桥梁冲断,居民不及躲避,           留坝厅淹敝四百零一人,而省北并东北一路无雨,绥德州旱饥。秋,商南县大           雨伤稼。清嘉庆十二年(1807)  上午十月下旬至春,三月有余,同州府、宁陕厅冬无雪,春未沾时雨,春旱。           夏, 凤翔、 千阳、 洛川三县雨雹。 九月二十日,乾州、府谷、葭州等三州           县雨雹。清嘉庆十三年(1808)  七月二十一日,富平、蓝田二县雨雹。秋,汉阴厅【注:汉阴厅,清乾隆五十           五年(1790)设汉阴厅,辖区约为今汉阴县及宁陕县太白庙区南部。】秋雨弥月,           包谷青空。定远厅【注:定远厅,清嘉庆七年(1802)分西乡县南部设立定远厅,           辖区约为今镇巴县。】、凤县山水陡发,损田屋。清嘉庆十四年(1809) 夏,           西安、同州府、乾州、邠州所属二十五州县旱,高陵、泾阳、三原、邠州、长武、           礼泉六州县夏旱较重,商南县雨雹。秋,商南县大水。陕北间有冰雹,收获欠薄。清嘉庆十五年(1810)  四月、五月,西安、同州、凤翔三府,邠、乾两州天气亢旱,麦收歉薄。入夏,           陕南天气亢旱,自六月初九日起始得雨,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大雨滂沱,成灾,           宁陕厅、宁羌州及南郑、褒城、凤县、勉县、城固、西乡、石泉等州县民田、民           房被水浸沙淤:宁陕厅山水暴发,平地水深数尺,禾稼损伤,塌墙倒屋无算。六           月十八日、七月二十五日,靖边、礼泉、乾州三州县雨雹伤禾。秋,同州府、长           安、咸宁、兴平、礼泉、武功、乾州等府州县秋禾被旱,收成约五六分。八月以           后,榆林、延安府及绥德州秋雨连绵,秋禾受伤,收成歉薄,榆林、怀远、葭州           等九州县收成只五分。清嘉庆十六年(1811)  六月、七月雨水过多,六月初三日至七月五日、六日,大荔、凤翔、汉阴、潼关、           华州、渭南、孝义、宁陕、镇安等厅州县多次被水冲淹;六月初十日,朝邑县渭           洛黄三河同涨,淹毙人口秋禾。六月十六日延川县,六月二十八日府谷县雹伤秋           禾。七月,汉中府大雨连绵,宁羌州、南郑、略阳、凤县、勉县、定远厅等厅州           县冲塌地亩、城垣;略阳县水进东门,石堤被冲,东西城楼门台坍塌。七月二十           七日,宁陕厅雹伤秋禾。神木县霜灾。神木、府谷两县旱灾最重,秋收仅二分。清嘉庆十七年(1812)  五月,榆林、葭州两州县雨雹。米脂、澄城、白水等县雹灾。秋,潼关厅风多土           燥,秋禾颗粒青于。秋,榆林、怀远、神木、府谷、葭州等州县秋禾被霜,怀远           县较重,秋收歉薄。清嘉庆十八年(1813)  五月、六月,西安、同州、凤翔、乾州、邠州五府州雨泽稀少,旱。六月,榆           林、怀远两县雨雹。秋,关中、陕南雨过多,秋禾多空壳,颗粒碎小,歉收;潼           关、大荔、华州、华阴、渭南等州县渭河溢,两岸多被淹浸。榆林、葭州、怀远、           神木、府谷、米脂6州县秋禾被霜。清嘉庆十九年(1814)  三月初八、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宝鸡、大荔、蒲城、潼关等四厅县雹伤二麦。           三月二十六日,蒲城县大雨。五月榆林雨雹。夏,榆林府、绥德州等七州县得雨           较迟,旱;定远厅、汉阴厅、孝义厅和镇安县旱。七月,怀远县雨雹。秋,渭南、           潼关、大荔、朝邑、华州、吴堡等厅州县秋禾被水;汉阴厅、孝义厅、镇安县秋           霪雨,大饥。八月中旬,荞麦扬花之际,榆林、怀远、葭州、神木、府谷、绥德州、           米脂县共七州县被霜杀,不能结实,成灾。清嘉庆二十年(1815)  六月,城固、勉县、定远、留坝、宁羌、西乡、宁陕、镇安等厅州县雨水过多,           山河水发,民房地亩被冲垮。七月,鄜州、乾州、长武县雹伤秋禾;潼关厅潼水           大涨,拥北水关,泛溢,塌城中民居。八月,阴雨连绵,潼关厅、华阴县渭河大           涨,临河秋禾被淹。南郑、宝鸡、临潼、周至、洋县及同州被水,民房坍塌,淹           秋禾。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 四月,定远厅大雨雹,鸟兽多毙。六月初九日,商南县雷雨交作,水涨淹毙           冲失二十六口;初十日,宁羌州大雨骤急,山水陡发。六月,神木、府谷县           雨雹;初十、十三日,榆林县雨雹;十四日,绥德州雨雹。闰六月十七日,           绥德州、米脂、靖边县雨雹。闰六月十七日至十九日,榆林县雨雹。闰六月           二十二日,永寿县雨雹。乾州大水,村庐多倾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春,阴雨连绵。四月,旬阳县大雪,伤豆麦。七月十一日,吴堡县雹伤秋禾           成灾。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兴安府阴雨,山水陡发,安康、旬阳、紫阳、           白河等县汉江泛溢,沿江河街店铺民屋倒坍,兴安府土筑城垣被水冲刷。八月           初九、十一日靖边县雨雹成灾。潼关、渭南、华州、华阴、大荔、朝邑等六厅           州县水灾。定远厅大水。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六月二十二日,吴堡县三十个村庄被雹,成灾八分。六月二十六日,葭州雹           伤秋禾。八月、九月咸宁县雨水较多,灞河水涨,沿河地亩被淹。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四月初六日,陕西大雪。六月初,略阳县、留坝厅雨水稍多,山河水发,受           水淹。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初六日,陕西省大雨连绵,黄、渭、泾、洛、汉           各水同时涨发,同州府沿河五厅州县多有被水淹没;褒城、南郑、勉县、凤           县江河水涨,秋禾被淹。秋八月,长安、咸宁、华州等州县霪雨四十一天,           渭水溢;千阳县大雨,西河水暴涨,冲坏民宅;榆林县秋雨连绵,山水猛发。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 夏,怀远县霪雨。西乡县大水坏城。保安县大水。七月二十 三日、二十九           日,鄜州、永寿县雹伤秋禾。八月,咸宁县旱。清道光元年(1821)   六月,榆林雨雹;蒲城、大荔县洛河水涨,民房田舍被淹。六月十八日、十九           日,长安、蓝田县连日大雨,南山山水陡发,沿河被冲淹。六月十八日,白河           县山水陡发,粟稻冲没无存。秋七月,鄜州洛河暴涨,水没城墙而过。清道光二年(1822)   岐山县夏禾被雹。同官县雨雹。自七月二十八日以后,陕西省城阴雨连绵十余           日,未晴。岐山、周至等十一厅州县被雹被水。清道光三年(1823)   四月二十九日,麟游县冰雹。八月,成宁县大旱。大荔县大旱。略阳、西乡县           大水进城。兴安、石泉、周至、蓝田等府县河水泛涨,居民庐舍,田禾间被冲           没。泾阳县泾水涨。清道光四年(1824)   鄜州、耀州、洛川、宜君、富平、安定等州县被雹。洛南、勉县、洋县、略阳           等县被水。宁羌、略阳、勉县、西乡、镇安等州县秋雨淋漓日久,秋歉收。定           远厅大水。清道光五年(1825)   夏,华州渭水崩沿河村庄。六月,榆林、怀远、神木、府谷四县雨雹。七月,           清涧县雹杀禾稼。中部、凤翔、绥德、米脂等县夏间有雹。吴堡、长武县雹伤秋           禾。略阳县被水,沿河一带民居有浸塌。清道光六年(1826)   二月二十五日,清涧县大风,昼晦如夕。三月,榆林府、华州、咸宁、长安县等           陨霜杀麦。三月三十日,华阴、大荔、澄城等县大雨雹如鸡子。四月二十一日,           定远厅大水。入夏,西乡、周至、宝鸡、安康、商州、洋县、宁陕等州县被水,           澄城、凤县、洛川三县被雹。八月初五日榆林县秋禾间被雹伤。清道光七年(1827)   夏,佛坪、留坝、三原、华阴、商州等五厅州县间有被水致灾。七月,略阳县大           雨连绵,嘉陵江水势猛涨,冲破县城,城垣庐舍倾圮不堪。清道光八年(1828)   夏,华阴县大旱,华州、乾州、永寿县麦将熟,大风吹落殆尽。六月初六日,镇           安县山水涨发,西门外被淹浸。六月十八日,山阳县漫川关,河水溢上岸。七月           初四日,神木县雨雹;初五日潼关厅、华阴县雨雹。秋,乾州、永寿、礼泉县大           旱。白河、安康县水淹进城,淹死多人。清道光九年(1829)   正月至三月,西安、同州、凤翔、乾州等府州属平原地方雨泽愆期,夏收歉薄,           永寿、礼泉县无麦。西安,同州、乾州等府州夏雨愆期,秋收歉薄。四月二十八           日,鄜州、洛川县被雹。五月二十五日,宝鸡县大雨如注,浸塌民房土窑。六月           初七日,长武县冰雹。清道光十年(1830)   四月十二日,宁羌州大雨如注,水陡发,淹毙三十三口。五月初九日,扶风县大           雨浸塌官署民窑。五月十一日,凤翔县大雨,冲塌民房。六月十三日,砖坪厅           【注:砖坪厅,清道光二年(1822)分安康县南部设立砖坪厅,辖区约今岚皋县。】           大雨,山水发,淹死三十四人。秋,华州旱。榆林县旱。清道光十一年(1831)  五月,千阳县旱。六月初五日、七月十二日,绥德州雨雹伤秋禾。六月十三日,           葭州雨雹。六月十五日,宝鸡县大雨,冲塌民房土窑。七月十九日、二十日,葭州           连降早霜,晚秋颗粒不饱。七月二十四日,米脂、清涧县雹伤秋禾。七月,礼泉、           洛南县山水陡发,冲塌庐舍,淹毙人口。砖坪、平利、乾州、孝义、镇安等五厅州           县暴雨猛注,山水陡发,冲塌房舍,淤塞田丘。冬,定远厅城雪深尺余。清道光十二年(1832)  六月,定远厅霪雨月余,夏寒秋无获,民多饥莩。七月初旬,紫阳县、平利县           之镇平河涨冲淹房屋。八月初八至十二日,兴安府大雨如注,汉江诸水同涨,           八月十五日,安康县汉江水高于万柳堤,城决,全城尽入水中,死者千余。夏           秋阴雨,山洪冲毁汉阴城东真武殿,紫阳县伤稼,大荒,人相食;旬阳县水潦大           饥。秋,西乡县霖雨,木马河水涨,冲塌南关房屋无数。七月二十八日,葭州           雹伤秋禾。同官县铜水溢,坏庐舍。清道光十三年(1833)  前冬,华州种麦后无雪,春又无雨。四月,咸宁县大水。五月,榆林县雨雹,千           阳县旱。六月,榆林县、葭州雨雹。正月至九月,紫阳县只有三十三个晴日,其           余非阴则雨,斗米大钱一千二百文,贫民儿女典卖几尽,甚至骨肉相食。夏,定           远厅霪雨大饥。旬阳县雨涝大饥。葭州、榆林等十四厅州县被旱,被雹。清道光十四年(1834)  春,孝义厅,镇安县旱。三月,华州、咸宁、长安、榆林等府州县陨霜杀麦。四           月初一,初三日,西安、同州府属临潼、富平、三原、耀州、同官、渭南、蓝田、           潼关、华州、蒲城、白水、大荔、华阴等厅州县雹伤麦苗。四月,咸宁县大风雨,           拔木坏房。五月,孝义厅大水。六月,葭州雨雹,榆林大水淹没田禾。七月二十           日,宁陕厅江口山水陡发,受灾。秋,义厅、镇安县秋霪大水。入秋,葭州、吴           堡、凤翔、扶风、南郑、佛坪、洛南等厅州县间有被水被雹。榆林、神木、葭州、           白河、砖坪等州县旱。清道光十五年(1835)  入春以来,关中平原地方干旱,自二月至六月底,千阳县旱。夏,华州旱,民           饥。五月,勉县汉水溢,漂没田庐。六月初一、初二、十二等日,神木、府谷           县雹伤秋禾。六月初四日,勉县汉水又大涨,沿江田庐尽被漂没。六月,蓝田           县山水暴发,冲没冯家寨、林家寨等村,男女死八百余人。闰六月初旬,略阳县           大水,淹损人口。秋,长安、咸宁县大旱;葭州、神木、府谷三州县大旱,七月           并雨雹。七月二十一日,榆林县雹打二百一十七村。七月,西乡县大雨,渠涨溢           决坎。八月孝义厅大水。秋,勉县、褒城县境内栈道间被水冲坍。白河、安康、           平利等县水灾。清道光十六年(1836)  三月二十八日,四月初一、初七、初八日,富平、三原、蓝田、临潼、商州等           州县雹伤禾。五月二十六日、六月,葭州雨雹。夏,孝义厅大旱。六月二十八日、           七月初五日,榆林、神木、府谷各县雹伤禾。夏秋,榆林府属葭州五州县,延安           府属肤施等九州县,及绥德州属三县夏秋缺雨,播种较迟,至八月中旬,天气乍           寒,降浓霜,秋禾升浆不足,颗粒未能饱满,延安府属收成仅五六分。清道光十七年(1837)  三月十二日,陕西雨雪。夏,澄城县大旱秋稼不登。五月二十五日,葭州雹打           夏秋禾苗。榆林、葭州、怀远、神木、府谷五州县夏秋缺雨,禾稼受旱,颗粒           不饱。六月,神木县雨雹。六月二十二日,紫阳县大风雨雷电。七月,葭州、           神木县雨雹。千阳县旱。葭州、怀远、神木等县被霜。清道光十八年(1838)  夏,陕西大雨十日,麦豆红腐。六月,葭州,绥德州、米脂、清涧、怀远、榆           林、府谷等州县雨雹,怀远县成灾甚重。七月,肤施、延川、安塞、保安、甘           泉、靖边、定边、吴堡、鄜州、中部、洛州、宜君、潼关、朝邑、蒲城、白水、           凤县等厅州县雨雹伤秋禾;初三日,安定、怀远县雨雹;初八日府谷县雨雹。           秋,陕西大雨,谷芽生寸许,定边等州县旱。清道光十九年(1839)  四月初二日,三原县大风昼晦。四月二十六日、五月二十六日、六月二十二日,           葭州雨雹。六月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九等日,神木、甘泉县雹伤水淹。六月           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及七月初一至初四等日,潼关、华           州、华阴、朝邑、大荔、渭南、临潼等厅州县大雨如注,洛渭两河同时泛涨,           秋禾房屋被淹。六月,神木、府谷县旱。秋,勉县汉水溢。冬,府谷、米脂县           大雪。清道光二十年(1840)  六月,神木、怀远县雨雹。八月,榆林、葭州、神木、府谷、怀远 等县雨雹,           旱伤秋禾。绥德、清涧、米脂、吴堡、定边等州县旱。八月,千阳县暴雨,           西城外安乐桥冲毁;十九日,勉县汉水涨。九月,千阳县连日大雨,城乡墙宅           多被坍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五月、六月,安定、耀州、定边等厅州县山河水涨,冲塌兵房城垣。六月,           大荔、华阴县洛渭大溢,泾阳县泾水毁堰。七月初四、十二日,葭州雨雹,           伤禾处难望收获。九月,华州渭水大溢,沙压民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四月,旬阳县大雪伤豆麦。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二十三日,泾阳县西北大风,           拔木揭瓦。五月二十二日,宁陕、孝义厅大雨雹,大如砖,有重数十斤者,           屋瓦皆碎,禾苗无存,三日犹未消尽,消后变为赤地。七月初一日,勉县           汉水涨,黄沙镇东西街可行船,坏民居无算。七月十五日,安定县雨雹,           大如鸡卵,有径尺者,数日不化。绥德州,同官县旱。葭州等三州县雹灾。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三月二十四日,宝鸡县雨雹,大如拳。夏,陕西霪雨四十余日,麦穗生芽长           四寸许,南山一带山水暴发,漂没民田无数,河洛渭俱涨,水灾。宜川县大           旱。葭州、府谷等四州县水灾,雹灾。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三月十五日,富平县雨雹,伤苗殆尽。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夏秋,西安、同州、凤翔、乾州等府州被旱,收成屡欠,冬来少雪,二麦又           未种齐,蒲城县民饥,饿毙无算。七月,勉县霖雨四十余日,稻黍生芽。八           月,略阳县东乡何家寨大水忽起,水进城。榆林府旱。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 冬春之间,西安、同州、凤翔、乾州等府州狂风时作,地土干燥,大旱,泾           阳县民人多饥死。七月二十三日,八月初三日,葭州、府谷、神木、怀远等           州县雹伤秋禾。八月初三日至二十五日,兴安府秋雨过多,安康县淹塌民房,           包谷青空。富平、泾阳县秋禾为阴雨伤害。略阳县北乡吴家营水起,淹死人           民无算。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六月,咸宁、长安、渭南县渭水溢,坏民田舍无数。七月,略阳县大水进城。           大荔县洛河溢。秋,商南县大旱。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五月,兴安府大水。六月,咸宁县大水;华州渭水大溢,沙压民田无数。七           月二十九日,三原县大雨,浊峪河涨,漂没庐舍,伤男女近百人。八月,略           阳县大水进城。八月十四日,定远厅雨雪;十五日,渭南县凄风苦雨,严寒           似冬,地冻,南山积雪数寸。临潼、华阴、潼关、大荔、富平、礼泉、高陵、           留坝、勉县、佛坪等厅县被水。神木、府谷县被雹。清道光三十年(1850)  春,陕西大旱。六月十九日,富平县大风拔木发屋。十月,长安、咸宁、乾州           等州县雪深三尺,竹枝尽折。清咸丰元年(1851)   春夏,同州府多阴雨,二麦黄疸歉收。七月十二日,武功县南乡胡家新庄,天           初雨,平地水涌,漂数村。七月十九日,周至县水淹哑柏镇。蒲城洛水涨四丈           余,沿岸树木被冲走。略阳县大水。清咸丰二年(1852)   夏,商南县大水。秋七月,兴安府大雨连日,大水暴涨,安康县城堤冲溢,市           廛淹没,旬阳县汉水溢至西关骆驼岭,白河县关圣帝庙等俱为水淹。清咸丰三           年(1853)春,陕西各地风霾。五月初十、二十四日及六月,孝义厅大水。六月,           华州雨雹,大风拔木,飞沙走石。秋,户县大雨水伤稼。定远厅大水。清咸丰四年(1854)   六月初一日,渭南县阳郭镇西南黑虎潭有黑风旋起,高数十丈,东行隐隐有雷           声至,犹河水为之竭,山民用火枪向云头轰击,风雹齐作,大木斯拔,墙屋尽           倒,麦场内碌碡由沟东吹至沟西,如走弹丸,雹形园扁不一,大者径一尺,数           日不消。七月,咸宁县旱,略阳县大水进城,大荔县暴雨半日,永安门外,水           深丈余。清咸丰五年(1855)   三月二十三日,三原县北原雨雹伤麦。六月,怀远县大雨,洪水横溃两月;十           六日,蒲城县大水。华州渭水冲决临渭河三十余户。清咸丰六年(1856)   五月,咸宁县旱,河水涸。六月,同州府洛水溢。六月十六日后,省城附近平           原一带及同州府属州县晴霁日久,三伏不雨,旱,秋苗槁。华县李峪水暴发,           淹柿村。清咸丰七所(1857)   四月二十八日,蒲城县西南乡大雨雹,横五十里,纵百余里,厚数寸,大者如           鸡子,二麦俱倒在地。夏,关中大旱。闰五月,略阳县大水,蛙生灶中,浪起           千层,舟行屋上,自来水患,莫此为最。榆林府旱。清咸丰八年(1858)   夏四月,同州府多风,麦豆青干;华州大风拔木。宝鸡县雨雹伤稼。定远厅大           水坏民田庐。清咸丰十年(1860)   十月初九日,渭南县雨雹。清咸丰十一年(1861)  冬,礼泉县寒冷异常,冻死人畜无数。清同治元年(1862)   五月,麟游县雨雹。五月、六月,咸宁、长安、渭南、华州、孝义厅等厅州县           大旱,渭水涸,人可徒涉,孝义厅禾稼树木皆枯。同州府久旱,洛水仅尺许。           七月,咸宁县旱。八月十三日,富平县风雨大作,毙男妇大小数百人。十二月,           礼泉县大寒,人多冻死。冬,咸宁县冰冻奇寒。华州峪水大发,伤居民房屋甚多。清同治二年(1863)   正月十六日,泾阳县大雪三日,苗多冻死。三月,华阴县,同州府黑霜伤麦豆,           歉收;乾州雨雹,州南二十里麦尽倒。渭南县渭水深尺许,清澈见底。四月,武           功县大雨雹。五月二十五日,华州渭水大溢。夏,麟游县雨雹。商南县大水。秋           八月,华州、孝义厅秋雨四十余日,孝义厅包谷未收皆生芽,甚至有霉烂者。十           二月十五日、十六日,渭南、泾阳、三原、乾州等州县大雪三日,深三四尺,人           多冻死。同治三年(1864)    府谷县雨雹。七月初九日,绥德州理水大涨,入银川门,不及城垛者数尺。八月,           同州府大风数日,糜谷已熟,半落于地,薄收。清同治四年(1865)   正月十四日,三原县大风雪,人多冻死。三月初一、初二日,天降黑霜,各地           各色秧苗正值生长,受冻损折,礼泉、三原、乾州等州县黑霜杀麦苗。夏,旬阳           县雨雹伤稼。清同治五年(1866)   夏,咸宁县大水。八月,华州大水。咸阳县大雨四十日。渭南县渭水溢。安塞           县大水入城,人畜多溺死。同官县雨雹。清同治六年(1867)   夏,陕西旱。七月至九月,关中、陕南霪雨,各地霖雨大都四十余日,宝鸡县           千渭两河溢,渭南县墙屋多坏,略阳县水进城,汉水涨溢,安康、砖坪、旬阳、           白河等县厅大水进城,漂没人畜、房屋,勉县大水淹武侯祠,洋县坍塌数十处,           禾苗不实岁饥。八月十八日,大水进安康城,为最大洪水。清同治七年(1868)   正月初三日,靖边县忽起黑风,飞沙走石。四月二十四日,同州府雨雹,平地           积寸许,大如核桃,伤麦禾。五月十九日,永寿县雨雹伤稼,大风拔木。六月           十六日,咸阳县渭水溢,沣水决堤,南乡水深数尺。七月十八日,孝义厅大水,           峪皆溢。九月,旬邑县秋雨浃旬,水灾。全年有长安、宝鸡、南郑、宁陕、榆           林、神木、延安、洛川等五十六厅州县被水。清同治八年(1869)   秋,礼泉、乾州、华州霖雨害稼;西乡县大水,坏东关民居无数;旬阳县大水           山崩。蒲城县旱。清同治九年(1870)   二月,泾阳、三原两县黑霜又雪,冷甚,杀禾苗。三月,华州、旬阳县大雪伤           稼。三月初三、初四日,渭南县大霜雾伤麦苗。五月二十四日,白河、旬阳县           汉水溢,毁沿河田房,白河县冬荒。八月,孝义厅大水冲城,房屋损十之一二,           禾稻伤损过半;镇安县大水坏田庐人畜无算。清同治十年(1871)   四月,华州雹伤稼。周至县三伏旱,七月中旬大雨,渭水南徙,八月中旬至九           月初,阴雨连绵,河水暴涨伤稼。八月,商南县雨十日。清同治十一年(1872)  六月,甘泉县大水。周至县三伏无雨。秋八月,陕西霪雨六十日。十一月,缺           雪,农民望泽甚殷。清同治十二年(1873)  六月,怀远县无定河大水,沿川冲没牲畜禾稼无算。孝义厅大水,田地多伤。           十一月初九日,蒲城、泾阳、三原等县大雪二日,树多冻死。冬,礼泉县多大           雪,同州府、渭南县极寒,果木多冻死。清同治十三年(1874)  绥德州,雨雹伤禾。六月,怀运县响水堡东山水暴涨。七月十一日,孝义厅大           水,城垣与堤被冲塌。七月十六至十八日,孝义厅大雨如注,河水暴涨,田地、           房屋、人口淹毙无数。七月,同州府洛水涨。八月、九月,陕西霪雨连绵,西           安府附近河水涨溢,冲毁房屋禾苗。清光绪元年(1875)   六月,怀远县大雨雹。米脂县大雨雹。六月二十四日,周至县渭水南徙,禾稼           被浸没。七月十五日,渭南县大风折树。西乡县亢旱。清光绪二年(1876)   入闰五月后,陕西天气亢炎,地干燥,凡种秋禾未及时成长,同州府旱,糜谷           薄收;礼泉县夏歉收,秋,麦无种;米脂、肤施、褒城等县夏秋禾苗被旱被雹。           七月,华州渭水涨淹民田。清光绪三年(1877)   四月十五日,勉县、略阳县大雨雹,如鸡卵,禾苗尽偃。历冬经春至夏,陕西           不雨,赤地千里,亢旱异常,以西安、同州府最甚,兴安府、商州、榆林、延           安府、绥德州麦苗枯萎,秋稼间有种者,亦无收,八月,泾、渭几涸、种麦时           机又失,来岁麦收无望,八月十四日,定边县陡降黑霜,秀者枯,熟者萎,陕           西大饥,民无所食,有取数百钱鬻爱子者,省城东西关有卖人市其价不逮一豕,           有老弱妇女投水死者,洛河漂流死尸不绝。六月,高陵县大雨如注,平地水深           三尺,田苗尽没,是秋无禾。清光绪四年(1878)   上年亢旱,二麦多未播种,今年三月始雨,五月、六月又旱,已种者丰歉不一,           陕西继上年灾情继续发展,被灾尤重各州县,人饥死过半,或逃亡,有三四十家           之村落仅余一二人者,树皮草根食尽,有食死人者,后食生人,甚者,父母杀           子食之,老弱有坐守待毙,或投井者,有鬻女弃儿者,道馑相望,饿殍载道;           礼泉县,日必毙命数十,饿死者山积,城东门外掘两坑埋之,称万人坑,始犹           以席卷,继一席卷两人,终至无席;澄城县原人口二十万,灾后仅六万余口。           六月,蓝田县大水,平地深三尺。六月二十九日,榆林县狂风骤雨及雹伤田禾。           七月初十日,葭州雨雹,延川县雹伤禾。七月十一日,同官县雹灾,富平县遭           风雹,田禾被伤。七月十二日,凤翔、甘泉县雨雹。七月二十二日,蓝田县降           暴雨,山水暴涨,北乡两村被冲。清光绪五年(1879)   陕西入秋以来天气炎热,土地干燥,禾苗生长不畅茂,补种荞麦又黄萎,至八           月初一日后始得雨,后复阴雨连绵。清光绪六年(1880)   三月,麟游县霜杀麦。四月,礼泉县雨伤禾。四月初二、二十二等日,西安府           属临潼,同州府属白水、澄城、大荔、朝邑,鄜州之宜君,乾州、商南、同官           等州县雹伤夏禾;镇安县雹并山水暴发,冲没房屋,淹毙人口。四月二十日、           二十一日,咸宁县大雨,灞河水涨,麦禾间被冲伤。五月初七日,同官县、华           阴县大雨雹,华阴县麦被伤十之七。五月初九、十五日,绥德州、米脂县雹伤           夏禾。五月初十日,略阳县烈风暴雨,兼有冰雹伤秋苗;清涧县雹伤二麦。六           月二十四日,高陵县雨雹,华州大风拔木。七月二十八日,保安县迅雷猛雨雹           伤秋禾。秋,甘泉县旱。清光绪七年(1881)   四月初一日,乾州、礼泉、富平、同官、临潼等州县雨雹伤禾;山阳县暴雨,           水涨甚猛,冲没田庐。五月初二日,同官县、富平县及五月初三日临潼县又雨           雹伤麦。五月十三日,安康县夜降暴雨,山水陡涨,冲没居民草房。五月十七日,           高陵县大雨如注,灞河水涨,沿河棉花、秋禾被淹。六月望以后,陕西即现亢旱,           入伏愈烈,周至县三伏无雨,秋禾枯死;榆林、延安、绥德三府州又有霜雹,秋           收歉薄。七月初七日,吴堡县迅雷烈风,冰雹如雨,葭州雷雨冰雹约一时许。七           月十六日,商南县大雨滂沱,山水暴涨。十二月二十五日,白河县大雪。冬,           蒲城县大雪,沟浍皆平。清光绪八年(1882)   三月十六日,孝义厅大风,屋倾木析。四月九至十一日,二十五至二十六日,           绥德、延川、韩城、留坝、淳化、兴平、周至、礼泉、乾州、武功、永寿、三           水、岐山、石泉、旬阳、山阳、平利、商南等厅州县雹伤麦豆。六月九日保安县,           二十一日吴堡县雹伤禾。六月十日、十八日,平利县大雨如注,太平河等处秋禾、           房屋被冲,淹毙10余人。六月十七日,华州瓜坡水暴涨,砂石压没民田。七月初           一日,渭南县暴雨倾盆,伤秋禾。七月二十五至二十六日,兴平县大雨,大水涨           发。七月,华州秋雨连绵,渭水涨,冲塌南岸。八月初三日,米脂县、鄜州雨雹。           八月初四日鄜州,八月十四日,保安县雹伤秋禾。入伏以来,陕西雨水缺乏,秋分           后,秋粮正在结实升浆,又秋雨过多,孝义厅六月十七日雨,至九月二十七日始晴,           以致减产,九十一厅州县秋禾收成五成有余。韩城、商州、洛南等州县水灾。清光绪九年(1883)   三月二十八日,三水县冰雹。五月二日,孝义厅高山雨雪数寸。五月十三日后,           宝鸡县、周至县霪雨,麦穗生芽,长寸许。五月十四日,大荔县大雨如注,十六日           河水陡涨,冲房淹地。五月二十五日,渭南县南山小峪一带洪水,农田尽成石田。           六月十二日,城固、西乡县降大雨,河涨淹秋禾。六月二十一日镇安县,二十二日           孝义厅大雨成灾。六月二十八日,平利县、砖坪厅大雨,山水陡涨,秋禾田地被冲           刷,砖坪厅淹毙大小人口六十一人。七月初五日,米脂县雹伤秋禾。八月,朝邑县           阴雨连绵,河水涨发,初八、初九日冲塌沿河民居;褒城县江水涨发,冲刷田地两           千二百余亩。九月初二日,孝义厅冰雹大如鸡卵,稻谷尽伤,是年雨水过多,包           谷青空不实,稻穗黑不能食。清光绪十年(1884)   二月十一日,绥德州大雨,积水尺余。二月十七日,榆林县大风。四月初一,           榆林县大雨达旦。四月初三日,商州霜伤麦苗。四月二十六日,葭州大风。四           月二十八日。绥德州、葭州、米脂、吴堡、肤施等州县大雨雹,夏禾有全无收           者,或只收一二分者。五月四日,米脂县大风雨。五月五日,绥德州大雨,五           月十一日,甘泉县夜雨达晓竟日不止。自闰五月以来,陕西连次大雨,长安、           咸阳、周至、渭南、华阴、岐山、南郑、城固、洋县、佛坪、勉县、武功、洛           南等厅州县或山水暴发,或河流泛溢,淹没田庐人口。五月二十九日,永寿县           雨雹。六月初六日,华阴县华山峪大水,淹死男女香客无数。陕西省六月初旬           得雨后即无雨,狂风时作,烈日如焚,六月中旬后亢阳弥月,禾苗渐就枯槁。           七月初八日,长安县被水致灾。七月二十四日,榆林、米脂、怀远县雹伤秋禾。           九月后,陕西阴雨连绵,影响秋禾;大荔、蒲城、朝邑等县自九月初七日后霪           雨十余日,致成熟秋禾未收获者返青,已收获者发芽,收成三四分不等;长安、           渭南、周至、咸阳、南郑、城固、商州、洛南、褒城等州县被水。清光绪十一年(1885)  四月二十八日,长武县冰雹,积三四寸,县城附近伤二麦、豆。五月,紫阳县           大风拔木。五月十三日宝鸡县,五月二十九日永寿县雨雹,有大如卵者。六月           二十六日,长安县大雨如注。七月二十三日,耀州、合阳县雹灾。秋八月,华           山霪雨六十日,葭州芦水淹近州城农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十一、二十           九日,商州、耀州两属县降雹。六月,咸宁、长安、蓝田、岐山、临潼、勉县、           商州、山阳、邠州等九州县被水被雹,冲淹田地、塌屋、毙人。六月二十三至           二十五日,南郑、留坝、凤县三县连日大雨,淹地倒房。夏秋间,马栏镇大雨           连绵,山水暴发。八月初二日,武功县大雨如注,河水涨。九月初五、初六日,           三原、耀州、富平、合阳等州县雨雹。九月下旬,长安县连日大雨,淹地。立           秋后,陕西稍行亢旱。清光绪十三年(1887)  四月二十一日,永寿县雨雹损麦过半。闰四月,榆林县雨雹伤禾。闰四月十一           日,长武、洛南、陇州等州县狂风大雨冰雹,山水涨发,塌房,伤夏秋禾。五           月十二日,淳化、永寿县大雨倾盆,带雹,冲灌土窑。六月十八日、十九日,           山阳县雷雨交作,河水暴涨。六月二十八日,洋县风雹大作,大雨如注,水涨           丈余。七月、八月入秋后,陕西省阴雨弥月,损伤田禾,省城坍塌民房六百八           十二间。七月初旬,怀远县大雨连绵,洪水拥塞无定河上游五十余里,弥漫汪           洋,逆流数月。清光绪十四年(1888)  三月十七日、十八日,咸宁县连日大雨,灞、浐产两河并涨,冲淹沿河土地。           四月初三日,富平、蒲城县狂风大雨冰雹,夏禾多被打伤。六月初一至初六日,           陕西省各属连日大雨,势若倾盆,咸宁、周至、城固、褒城、勉县、洋县、留           坝等厅县河流泛溢或山水暴涨,长安、南郑县被水淹。六月十九日,永寿县大           风雨雹。六月,华州大雨,山洪暴发,死五人。七月、八月,永寿县阴雨连绵,           伤秋禾。八月下旬,长安、临潼两县阴雨过多,沿河田地为河水冲淹。清光绪十五年(1889)  四月,怀远县大风暴烈,飞沙走石,人畜被吹,数日不见,房舍多遭损失。五           月十五日,礼泉县风陡起拔木,雷电交作,降雹如鸡卵,击毙鸟兽无数,禾苗           树叶尽无。五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长安县连日大雨,各河并涨,冲淹秋禾。           六月初四、 初七日,鄜州雷电交作,雹大如核桃,积地五寸。六月、七月,三           水、镇安、渭南等县降雹,陕西阴雨过多,西安、凤翔、兴安、邠州,商州等           府州山水涨发,田庐、人畜各有淹没。八月初一日、十一日至十四日、十九日、           二十日,除榆林府各府州大雨滂沱,沿河田地被冲淹,南山等地洋芋浸烂。八           月十九日,缓德州雹伤秋禾近一千七百垧。九月初一至十二日,十九日至二十           五日,关中、陕南各府州接连阴雨,秋雨为灾,杂粮多被损伤。清光绪十六年(1890)  三月初五日,商南县雹伤夏禾。四月初一日,旬阳县大雨倾盆带雹,伤麦豆。           五月、六月,宁陕厅阴雨过多,六月二日,山水涨发,冲地淹人。六月初六日,           安康县雹积地三寸,伤秋禾。七月初一、初二日,米脂县大雨倾盆,山水暴涨。           七月初八、初九日,宁陕厅连日大雨,山水骤涨,冲地漂房,淹毙人口。八月           初九日,洋县雹伤稻。八月十七日,葭州雨雹交加,伤秋粮。华阴、渭南、平           利、商州、华州等州县水淹秋禾。冬,蓝田县大雪寒甚,石榴等水均冻踣。清光绪十七年(1891)  四月以来,陕西未得透雨,夏旱伤稼,礼泉县麦无收,大饥,北山秋禾未播种,           南山稻秧插未及半,平原早秋受旱伤。四月二十九日,吴堡县雹打夏禾。五月           初十日,蒲城县甜水井村有风自西北来,黑暗障目,破屋拔木不可胜计。八月           初七、初八日,肤施、安塞、甘泉县降严霜,秋粮大为减色。八月十五日、十           八日至二十日,绥德州、长武、神木、榆林、甘泉、靖边等州县雹伤秋禾。秋,           延安府属各县秋旱,未能种麦,旬阳县大水伤稼。清光绪十八年(1892)  入春后,陕西雨泽愆期,麦因旱受伤,收成歉薄;北山各属县,四月初旬得雨           后,又两月未雨,亢阳烈日,夏旱,麦苗枯萎,秋禾杂粮难种,种者亦未出土。           三月十六日蓝田县,四月二十日富平、临潼县,四月二十三日邠州雨雹,富平           县雹大如桃,打七十里,临潼县伴有暴风。五月初七日,千阳县雨雹。六月十           一日,临潼、富平县雨雹,伤棉花、豆、谷。闰六月初五、十四日至十八日、           二十四日、二十八日及七月初一日,榆林府、凤翔、佛坪、平利等厅县大雨倾           盆,村田被冲淹,府谷县水灾;二日,兴平县渭河水涨,冲崩渭河北岸房屋。           七月,商南县大水、雨雹。七月六日,怀远县雨雹;绥德州风雨雹骤至,重伤           秋禾。八月五日,榆林县降雹,伤秋禾。清光绪十九年(1893)  入春以来,泾阳、三原等县地处高原雨水较少,土壤干燥,麦豆枯槁,夏收失           望。三月二十日,泾阳、同官两县降雹。四月初四日,南郑县雹雨大风并作,           平地水深数尺。四月九日,礼泉、淳化县及耀州迅雷大风,降雹。五月、六月,           陕西省亢旱,平原各属高田秋禾成灾,泾阳、三原等县秋粮受旱。五月初五、初           七、十一日,府谷县雹灾。五月十日,商州、安定县降雹。六月初八日、绥德州、           凤翔县降雹。六月二十日,府谷县大雨,平地水深5尺,沿河地亩冲坏。六月二十           四日,高陵、泾阳、礼泉、兴平、扶风等县雹灾。六月三十日,咸宁县迅雷大雨,           凤凰峪大水入灞河冲淹村庄。七月初五日,蓝田县连日大雨,灞河六日水涨,冲淹           房地。七月初六日,扶风县降雹。七月十八日,府谷、神木县雹灾。榆林、绥德、           安塞、甘泉、肤施、靖边、定边等县秋禾被霜。秋九月十四日,咸阳、户县大雪           深盈尺,冬菜皆冻死,人畜有冻死者。清光绪二十年(1894)  春,礼泉县无雨,麦歉收。夏,华州麦登时,霪雨数十日,麦穗出芽,长数寸。           米脂县霪雨经旬,黄河水溢受灾。咸宁县等处旱。临潼、延川、扶风、褒城、           勉县等县水灾。鄜州雹灾。九月初六日晚,华阴县大雪,积二尺许,压坏树木           无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三月二十七日,长武县雹灾。四月初三日,咸宁、华阴、山阳、周至等县大           雨连霄,山水陡涨,冲决堤岸成灾。四月初七日,周至县又大雨成灾。四月           十三日,合阳县雨雹。五月,洛川县大雨雹伤麦。五月、六月、商州带,镇           安、山阳、旬阳、孝义厅等厅县大雨四十余日,山水暴发,裂石摧山,漂没           田庐,镇安县水灌城内。夏,紫阳县大水,任河自毛坝关以下各市镇毁房祠           宇几半,淹畜物无数。七月,华州渭水涨淹民田,汉水与任河溢。汉阴县大           水。清涧县雹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三月二十三日,耀州雹伤麦禾烟苗。咸宁、长安、临潼、咸阳、延川、华州、           华阴、鄜州、洛川、清涧、米脂、勉县等州县先后雨雹。五月二十五日,平           利县暴雨骤注,山水漫溢河堤。夏秋,陕西先旱后潦,六月初四日至七月十           四日,陕西各处皆大旱四十日,向阳之地,禾苗枯槁。六月六日,商州暴雨,           水旱地多被淹。六月初九日,安康县雹灾。六月二十七日、七月初五日,朝           邑县黄河上游河涨,冲淹民房禾地。七月初三、初四日,榆林县大雨倾盆,           秋禾被水冲沙压,成灾颇重。自七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十四日,长安、华州、           华阴、白河等州县各有一月阴雨连绵,河涨淹秋禾,白河县因霪雨,黄豆、           包谷、稻谷大半霉烂。紫阳、平利、安康、旬阳、镇安、山阳、孝义等厅           县受涝灾。葭州葭芦水涨成灾。兴平、高陵、褒城、武功、咸宁、咸阳、           商州、临潼、延川、扶风、勉县等州县水灾。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四月,靖边县雨雹。绥德、米脂、平利、镇安等州县雨雹。安定、肤施、大           荔、咸阳、长安等县被雹被水成灾。白河、安康县大水。旬阳县雨多山崩。           紫阳县涝大饥。西乡县大水害农事,秋收减成。秋,靖边县霜早。冬,紫阳           县大冰,山涧断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四月、五月,府谷县久旱不雨,夏禾多有枯萎。四月十八日、十九日,长安、           咸阳、户县、华阴、旬阳、镇安等县大雨滂沱,山河水发决堤淹地。四月二           十一日,澄城县大雨雹。四月二十六日,三水县雨雹。四月二十七日,邠州、           三水、长武、永寿、同官、富平等州县雹灾,邠州雹积地三寸有余,伤麦禾,           豌豆、烟苗等,五月初三日,三水县又雨雹。夏来,陕西阴雨连绵、雨水过           多。六月初,定远厅大雨,河坝沙田被淹。六月七日、八日,周至县大雨,河水           猛涨泛溢,渭河滩居民室内水深数尺,秋禾尽被淹没。六月十五日,略阳县三           河齐发,槲丈,城中人民逃之不及;佛坪厅山河水发成灾。六月十六日,咸阳           县大冰,淹秋无数,南乡变为泽国。六月十七日、十八日,镇安县大雨倾盆,           田禾民房多被冲塌。六月二十九日,洛南县大雨如注,山水暴发成灾。秋,靖           边县多雨;礼泉县雨四十五日,伤禾;蒲城县大水,城垣房屋倾塌无数;旬阳           县秋涝伤稼。宝鸡县、白河、安康县大水,商州水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二月十四日,泾阳县大风拔木;十五日晨,泾阳、咸阳县、华州陨黑霜,禾           苗多死。三月一日,同官、耀州、富平、三原、泾阳、澄城等州县暴雨冰雹,           伤二麦豆禾。四月十八日,鄜州雹伤麦豆。自春徂夏,神木、府谷县旱,夏           禾收成仅一二分。五月、六月以后,自夏徂秋,陕西天气亢旱,秋禾多受旱           枯萎,收成歉薄。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二十七日至三十日,榆林、葭州、           靖边、保安、延长、安塞、甘泉、肤施、怀远等州县降黑霜,秋禾受冻,收成           无望。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米脂、神木县降黑霜。九月上旬,长安县、           户县降黑霜。泾阳县大雨,绥德州冰雹。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四月,米脂、怀远县大风昼晦;华州大风伤麦苗。自春徂夏徂秋,陕北关中           各府州县春雨愆期,入夏亢旱尤甚,夏秋被灾,乾州、高陵、澄城、宝鸡等           州县成灾八九分至十分,饥民乏食,挖草根,剥树皮,以延残喘,秋仍少雨,           麦禾未种。七月初七日,榆林县雹灾。七月二十二日,绥德州雹灾。秋后,           靖边、保安、肤施、安定、安塞、葭州、神木等州县秋禾遭严霜冻害。九月           初五日,绥德州降严霜。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陕西上年亢旱,二麦多未播种,去冬今春雨泽仍缺、关中三府两州赤地千里,           饥民往汉中、兴安府就食。关中陕北五府四州共六十四厅州县受灾。三月十           七日,大荔县夕起东风,狂吼三日,飞沙入室积寸许。六月十七日,泾阳县           暴雨,平地水涨四尺,坏渠堰。六月二十七日,礼泉县夜大雨如注,县西泥           河水骤高数丈。七月二十四日,宝鸡县、千阳县大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四月,华阴县黑霜杀禾。五月,紫阳县大水。宜君、榆林、府谷、延川、临           潼、富平等县雹伤田禾。武功、咸阳县和商州大雨,水涨冲田地。七月,神           木县陨霜杀禾。肤施、安塞、靖边、清涧等县秋禾被霜杀成灾。八月十六日,           略阳县阴雨连绵,大水入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四月十六日,富平县烈风雹雨,伤麦豆。五月二日,中部县骤雨冰雹,伤麦           豆。五月初一、初三至初六日,平利县暴雨,山水骤发,淹民房田地。五月           初,韩城县大雨,河涨。五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华阴县大雨连日,水灾           较重。闰五月,怀远县雹伤禾。闰五月初八日,白河、安康县大水,二十八           日又洪水。六月初五至初八日,石泉县大雨如注,六日,汉中、紫阳、石泉、           旬阳等县汉江水涨,沿江河街房屋被淹没,石泉冲塌城墙100多丈,紫阳县           城街冲塌过半。宁陕、孝义厅雨多,包谷洋芋大半浸烂。咸宁、咸阳、渭南、           长安、临潼、兴平、户县、周至、大荔、武功、南郑、城固、洋县、勉县、           汉阴厅等厅县大雨,江河暴涨成灾。七月十五日,米脂县大风,损房屋、拔           大树,人有吹无踪者。葭州大风拔木。商州、绥德、府谷、榆林等州县雹伤禾。清光绪三十年(1904)  韩城、宝鸡县大水。秋,宁陕厅秋雨成灾,收成歉薄。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二月、三月,扶风县连遭大雨,渭河涨溢,淹地成灾。四月十日、十一日,           富平县雹伤麦豆四五分不等。四月十八日,耀州雹灾。五月八日,临潼县雹           灾。夏,华州多雨,麦积芽寸许,根盈尺。七月五日,榆林县雹伤秋禾。六           月至八月,临潼县、渭河迭次涨发,冲刷田地。安塞县大水入城。八月初十           日,榆林、怀远、安定、清涧、安塞、延长、肤施等县降寒霜,伤秋禾成灾。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三月十五日,富平县雹伤麦豆,烟苗成灾。五月初三日,鄜州雹伤麦豆减产。           夏,米脂县亢旱成灾,六月中始得透雨。五月八日、十七日,商州大雨倾盆,           重灾居民七百三十八户。五月二十四日,华州、商州大雨滂沱。六月十五日           中部县,十七日榆林、怀远、邠州、三水、淳化等州县,二十五日米脂县,           二十七日府谷县,二十八日神木县、葭州,三十日宜君、邠州,三水县雹伤           秋禾,有雹大如鸡卵者。夏秋陕西南部多雨,六月十日宁陕厅,十三日临潼           县,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华州、咸阳县,二十四日宁陕厅,二十六日临潼县           大雨或暴雨。秋,大荔县霪雨五十余日。七月十五日、十六日华州临潼县大           雨连绵,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七日华阴县、华州大雨滂沱,八月咸阳县大雨连           绵,致使渭河、涝河、沣河涨发,大量房屋、田地被淹,朝邑县濒临黄河地           亩尽成泽国。七月十七日,延川县雹伤秋禾。佛坪厅,长安、户县、周至、           兴平、渭南、武功、平利、勉县等厅县大雨,山水暴发,冲淹地亩,淹毙人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兴平县暴雨,井沟皆满,冲塌房屋无数。咸阳、户县、耀州、三原、孝义、           宁陕、肤施、定远等厅州县被雹、被旱、被水。葭州雹灾较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四月,澄城县大雨雹,麦田受损。七月,泾阳县暴雨,坏惠民桥石坡。七月           五日,安塞县河水大涨,水涌进城,深五六尺,损失甚巨。华州山洪大发,           自箭峪汹涌北来,水面浮人尸,牲畜、巨树无算。西乡县旱。清宣统元年(1909)   夏,米脂县旱,礼泉县霪雨害稼。八月,洛川,中部县大雨四十日不止。夏秋,           商南县大雨。秋,华州霪雨,淹禾,墙多圮。宝鸡县大水,渭水冲阳平镇。安           康、咸阳、长安、户县、耀州、延川、大荔、华阴、武功、商州等州县水灾、           雹灾。清宣统二年(1910)   四月,商南县雨雹。四月二十二日,渭南县狂风大作,冰雹遍野,麦豆全被打           伤。四月二十五日,蓝田县狂风猛雨并带冰雹,夏禾成灾。六月十日,肤施县           雹灾。七月初五、初六日,绥德、米脂、安定、肤施等州县雹伤秋禾。七月十           八日,同官县雨雹伤秋禾。七月二十日,华州、渭南大雨倾盆,山洪陡发,冲           田房人畜成灾。七月二十二日,岐山县大风。七月、八月,扶风、武功、兴平、           咸阳、户县、长安、泾阳、华阴、渭南、大荔、朝邑等县阴雨连绵、霪雨四十           余日,洛、渭两河暴涨,沣河决堤,沿河房屋冲塌,秋禾被淹,并伤人口。八月,           城固、褒城、安康、白河等县雨水过多,安康县汉水溢。神木县、葭州秋禾受旱歉           收。八月二十一日,神木县黑霜,秋禾黄萎,收成不过一分之谱。清宣统三年(1911)   五月,华州渭河溢。六月初九日,泾阳县、礼阳县泾河水涨溢,淹田伤人。秋           七月,周至县雷电大风。怀远县无定河枯。南郑、长武、商州、山阳、安康、           邠州、渭南、大荔、高陵、商南、留坝、佛坪等厅州县水灾。合阳、三水、凤           翔、榆林、府谷、绥德、清涧、南郑、留坝、邠州等厅州县雹灾。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86304.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月份牌 旗袍,60年代旗袍秀 下一篇:在筑基回升中锚定高质量发展东北三省一季度经济形势观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