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动画片
中国早在商代就实行以60干支顺次纪日、循环使用的干支纪日法。据考证,最迟从春秋时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已巳日起,这种纪日法再也没有间断,直至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持续达2630多年之久。
至于纪年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盛行的是岁星纪年法,因为当时认为岁星(木星)正好12年运行1周天,于是把周天分成12等分,称为“12次”,每年自西向
上一期的节目,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法,从月相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时系统。今天的节目,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特点。
中国早在商代就实行以60干支顺次纪日、循环使用的干支纪日法。据考证,最迟从春秋时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已巳日起,这种纪日法再也没有间断,直至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持续达2630多年之久。
至于纪年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盛行的是岁星纪年法,因为当时认为岁星(木星)正好12年运行1周天,于是把周天分成12等分,称为“12次”,每年自西向东依次用岁星所在的“次”来纪年,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统一各诸侯国用帝王称号顺序纪年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岁星实际上是11.86年运行1周天,岁星纪年法长期使用必然与实际天象不符,这一固有缺点导致它必然逐渐被采用60干支循环使用的干支纪年法所取代。到了东汉建武30年(公元 54年),岁星纪年法完全废除,一律采用干支纪年法。
中国古代历法通常的年份有12个月,354-355日,而闰年却有13个月,384日左右,因而历书上的月和日与农业生产的节令无法形成准确的对应关系,于是中国古代独创的二十四气诞生了。在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气已经完备。二十四气分为两类,一类从冬至开始,每隔一气入选,计有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十二气,称为中气;余下的十二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为节气。
早期的历法将一回归年按等时间间隔分成24等份,从冬至开始依次安排各个中气和节气,这样定出的二十四气叫做平气。后来发现太阳周年视运动是不均匀的,于是将太阳的行进路径黄道分成24等份,太阳到达每个等分点的时刻便是相应的气的时刻,这样定出的气称为定气。由于冬至前后太阳移行快而夏至前后太阳移行慢,前者一气只有14天多,后者一气近16天,所以各个定气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不等长的。
不论平气或定气,都可能出现某朔望月中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情况。西汉时定出一条置闰法则,若某个朔望月中没有中气,那么该月份便是闰月。这一置闰法则一直为后人所沿用。
朔是指太阳和月亮黄经相同的时刻,而黄纬可以不同。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朔所在之日称为朔日,即初一,它是一个朔望月的起算日。东汉以前的历法中,都把月亮在天空中的行进速度视为常数,以朔望月的平均周期来推算“朔”,这样推算出来的朔称为“平朔”。后来发现月亮和太阳的视运动速度都不是常数,于是对平朔进行日、月运动不均匀性的改正,得到真正的朔,称为定朔。只有定朔,才是太阳和月亮黄经真正相同的时刻。
中国古代民用历法根据所用气、朔的不同,从春秋到唐初属于平气平朔时期,唐初到明末属于平气定朔时期,清代则属于定气定朔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民用历法的精度不断提高。
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天文历法也从粗略走向精准,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的天文历法,不仅见证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也突出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下一期的节目,我们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看一看与我们现代有哪些不同,让我们下期再见!
文字摘自《图解天文学史》,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