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缺水「上海缺水简直可笑」
整起事件都是起源于一则“咸潮入侵”的消息。因为长江口水源检测到氯化物含量激增,导致部分水库关闭取水口。
这本来是一条常规资讯通报,结果不知怎么着,经过网络发酵后就变成“上海缺水”了。由于这种说法非常辣眼睛,而且,上海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封控后,不少人还没走出当初的阴影。于是,一听到缺这个、缺那个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了,10月11日,上海莫名其妙地有人开始去疯狂抢购矿泉水,除了在拼多多、京东上下单外,甚至还有人冲到超市去抢。这一幕咋看一下会以为是行为艺术,但实际上,这些人是真的因为恐慌去抢水。
整起事件都是起源于一则“咸潮入侵”的消息。因为长江口水源检测到氯化物含量激增,导致部分水库关闭取水口。
这本来是一条常规资讯通报,结果不知怎么着,经过网络发酵后就变成“上海缺水”了。由于这种说法非常辣眼睛,而且,上海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封控后,不少人还没走出当初的阴影。于是,一听到缺这个、缺那个,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囤货。
其实,只要稍微有点常识想一想就能明白,上海会缺水吗?
即使什么都不懂也该知道,上海是全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又是经济龙头。拥有2400多万常驻人口的一座城市如果缺水,不仅有损面子,更会失去里子。
而回过头来看,咸潮入侵的确影响了上海本地水源水质,但会走到缺水的地步吗?
历史上,上海并不是第一次遭遇咸潮入侵。
2014年2月3日,上海长江口水源地遭遇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咸潮入侵,上海市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持续超过250毫克/升,最高超过3000毫克/升。这次历史19天的咸潮只影响了宝山区、普陀区、嘉定区等部分地区。
2006年9月至10月,上海连续经历多次咸潮入侵。结果,那年的咸潮入侵的确对上海用水造成了不小影响。为了保证全市用水供应,那时候,全市的水压都被下调了。如果还有记忆的应该都记得那年,水龙头的水很小。
在往之前翻还有咸潮入侵历史,上海不是第一次遭遇咸潮入侵。那么,搜索自己的记忆,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你们什么时候经历过上海缺水的情况吗?没有吧。
咸潮入侵对用水有影响是肯定的,但要到达缺水的地步,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更何况还是对上海这样一座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城市而言。
如果不考虑行政级别的省市划分,单单以城市为划分标准的话,上海的GDP总量长年位于前三,而且经常坐稳老大哥的地位。并且,上海的经济结构并不像很多内陆城市一样依赖房地产。上海的经济结构是多元化,百家争鸣的格局。这种结构使得上海的经济韧性非常顽强。过去五年中,上海是唯一财政有盈余的城市。同时,上海又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大量外企选择把中华区总部设在上海。
如此重要的城市,如果发生缺水的情况,这将是什么样的灾难啊?
退一步说,即使咸潮入侵导致上海本地水源无法取水,也可以第一时间从周边城市调取。据上海市水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全市用水总量为77.43亿立方米,而供水总量只有30多亿立方米。
这说明什么?上海的用水大多来自外省市调取,自有供水本就不是唯一用水来源。既然这样,咸潮入侵影响仅仅是长江口岸的水源,又怎么会演变成全市缺水的情况呢?
当然,咸潮入侵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影响因素,也需要有相应的应对之策。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用水水源基本来自长江与黄河,多为淡水直接处理使用。而在国际上,早就有先进技术开始从海水取水。淡水作为一种有限稀缺资源是很宝贵的,而海水资源是很丰富的。
实际上,中国非常缺水。关于这个问题,华尔街的著名大佬罗杰斯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过该问题。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而淡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能开发的基本都开发完了,继续开发的性价比非常低。但海水资源相对而言非常丰富,只要能克服成本问题,就能大面积推广。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术最先进的是以色列,其生产成本3.5元/立方米左右,而我国的万吨级海水淡化生产成本是6.37元/立方米,千吨级成本是8.44元/立方米。要注意,生产成本不是使用成本,我们平常支付的水费都是使用成本,比生产成本高得多。
以上海当前的水价为例,第一阶梯0到220立方米水量的时候自来水价是1.92元,综合水价是3.45元/立方米,第二阶梯是220到300,水价是3.30元,综合水价是4.83元,第三阶梯300以上水价是4.30元,综合水价是5.83元。
对比一下海水淡化成本就能发现,如果要用上海水淡化后的自来水,那用水成本至少要在现今的水价基础上再翻一倍。显然,这就变成了民生问题,因为大多数人只想享受技术发展的成果,却不愿为发展的成本买单。
如果放长远来看,淡水资源早晚会有枯竭的一天。最终,人们一定会不得不选择海水淡化后的水资源。与其等着时间倒逼着改,为何不主动改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