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雨带北移「国家气候中心今夏多雨区在北方雨带真的北移了吗」
随着雨带向北移动,目前南方降水和北方干旱有所缓解,北方部分地方还面临“由旱转涝”。
今天初夏阶段我国“南涝北旱”,但根据国家气候中心5月26日汛期滚动预测会商结论:
今年主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6月至8月,我国总体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季节内气候变率大,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
预
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我国南北方降水截然不同,总体呈现南涝北旱的情景,南方多地因强降水导致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北方则出现持续多天的高温干旱。
随着雨带向北移动,目前南方降水和北方干旱有所缓解,北方部分地方还面临“由旱转涝”。
今天初夏阶段我国“南涝北旱”,但根据国家气候中心5月26日汛期滚动预测会商结论:
今年主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6月至8月,我国总体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季节内气候变率大,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
预测报告表示,今年夏季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暴雨过程较多,可能出现较重汛情。而这些地方都集中在我国北方。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真的是雨带北移了吗?为何今年多雨区在北方呢?
雨带北移了吗?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去年,我们会发现去年河南,山西等多地出现超强降水,郑州720强降水甚至打破当地历史记录,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河南暴雨,山西暴雨等北方雨水偏多的事实,已经让人们开始怀疑:我国雨带是否北移,往后北方是否会经常出现强降水?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国的雨带是如何形成的。
在南北纬30度左右,有一个副热带高压带,如果地球是一个海洋,那么副高将会像一条腰带一样环绕地球一圈,但是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副高被切割成一个个的小区域,其中影响我国最大的就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
每年绝大多数时候,西太副高会退居到海洋,但随着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西太副高会得到加强,西伸北抬影响我国。
其中受西太副高影响的地方,空气会下沉,起到增温增压作用,水汽难以凝结成云雾,所以多晴空无云的天气,同时还高温少雨。
另一方面,受行星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会将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我国,顺着副高的边缘来到内陆。
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相遇,就会在副高西北侧形成降水。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也会移动,在暖湿气流和干冷气流等配合之下,形成了华南龙舟水,江南梅雨季节,以及北方地区的“七下八上”。
去年我国北方出现强降水,其实,并不是我国雨带北移,而是在“七下八上”这段时间里,河南等多地确实是主汛期,而在这段时间,我国海面上形成了台风“烟花”,烟花大量水汽不断被输送到河南等地,造成了河南出现极端强降水。
去年的山西强降水出现的原因也是在主汛期时,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断被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也就是说,去年强降水主要是因为“降水的极端性”,全国各地的雨带并未北移,各地进入雨季的时间和往年大致相同。
更何况,雨带北移是一件需要长期观测的结果,不能仅凭1-2年的极端天气就妄下结论。
影响北方多雨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事件会导致我国南方多雨,拉尼娜事件往往会导致北方多雨。
拉尼娜事件就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在太平洋的海面上,东南信风会将太平洋东部表面(秘鲁)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
如果东南信风较强的话,那么会将秘鲁附近的海水使劲吹向澳大利亚地区,使得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的海水温跃层更深,太平洋东北冷水上涌。这就会导致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的空气受热上升,地面形成低气压;而太平洋东部(秘鲁)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形成沃克环流。
拉尼娜事件发生后,会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受副高控制下的海洋不利于台风形成,所以台风相对比较偏少。
另外,拉尼娜事件还会导致西太副高位置偏北,强度偏强,副高长期偏北,会导致我国北方汛期降水增多。相反如果是厄尔尼诺事件,则会导致我国南方汛期降水偏多。
今年尤为特殊的是,今年已经是连续3年预测拉尼娜现象,很可能发生罕见地“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受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今年北方地区降水或会偏多。
除了拉尼娜事件之外,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减少,全球变暖等,都会影响降水的变化,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大气含水量就会增加7%,未来这些水汽将会以降水的形式落在地球上,因为降水存在时空、地区不平等,以至于局部地区将会出现强降水,酿成灾害性天气。
#北方##雨带##南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