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提前还款 还款额变多「深度|提前还房贷为什么突然就多了背后有何隐忧」
那么,如何看待这波“提前还贷潮”?是疫情过后大家就突然有钱了?还是利率太高了不堪重负?还是大家突然就想过“无债一身轻”的日子了?另外,这波提前还贷潮,后续会带来什么深层次影响?小编近来也一直在观察,并以一个银行人的视角,为大家揭示一下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
之一:为什么提前还贷的人突然就多了?
说实话,当下
近来,提前还房贷话题特别火,网上到处流传着各种消息,诸如:预约还款的人多到爆,排队得等半年,银行取消线上预约——“提前还贷”霎时间盛行于世,频上热搜,有点让人人心惶惶。
那么,如何看待这波“提前还贷潮”?是疫情过后大家就突然有钱了?还是利率太高了不堪重负?还是大家突然就想过“无债一身轻”的日子了?另外,这波提前还贷潮,后续会带来什么深层次影响?小编近来也一直在观察,并以一个银行人的视角,为大家揭示一下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
之一:为什么提前还贷的人突然就多了?
说实话,当下的提前还贷潮现象,在银行的贷款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一种奇观。如果站在2021年下半年贷款额度紧张、需要排队时看,真感觉像是个笑话。然而现实就是这样魔幻,仅用了1年多时间,就来了个大反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发放贷款利率大幅度下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这是诱因,也是主要原因。大家知道,2022年以来,LPR利率屡次下调,5年期LPR由年初的4.6%下降到年末的4.3%,下降幅度高达30个基点,带动房贷利率持续下行。当然,这算是利率普降,存量和新增贷款都会利益均沾,还不会引起多大矛盾。
关键问题是去年9月末,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从而突破了之前下限不低于LPR-20个基点的规定,2023年初,又继续把这一政策延续了。这直接就把房贷利率的下限“托盘”给打破了,个别城市甚至把利率下限拉低到了LPR-60个基点,达到了3.7%,这就直接把存量贷款与新增贷款的利率差距给拉大和撕裂了。
大家想想,2021年那会儿,市面上银行贷款利率普遍都是LPR加80-100BP左右发放的,利率基本都在5.4%以上。一个加一个减,这样下来剪刀差就高达140个基点,贷款利率就差大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以贷款200万元为例,如果贷款30年,在2021年市面上贷款一般利率为5.45%左右,一个月还款11293元,30年利息总额为207万元。
如果同样贷款金额和年限,以现在贷款利率3.7%来计算,则一个月还款额降至到9205元,每个月少还款2088元,一年下来就省出25056元,30年利息总额则为131万元,30年下来就差出76万元!这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也难怪一算帐,大家都心理不平衡了。不平衡怎么办?就找银行算帐,希望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银行又不降,于是一赌气就把结清了。就像打牌一样,一甩牌,老子不玩了——
二是理财渠道的狭窄,以及收益率持续下行。首先说理财渠道问题,不提前还贷款,手头有点闲钱,投什么收益高?定期存款,那利率现在简直是“白菜价”,1年期定期才1.65%左右,收益低的可怜。股市这几年一路低迷,风险也大,没几个赚钱的,不敢投,也没动力投。基金都是紧跟股市的,不用说,这几年也都是那个“熊样”。黄金一路上涨,已涨到了一个历史高点,风险也大了,作为资产配置工具还可以,投资也没赚头。民间借贷,由于经济低迷,这几年破产跑路的一大批,大家也不敢玩了,环顾市场一圈,手里的钱真无出口。
其次,最重要的是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这也是影响大家提前还贷的一个重要因素。前些年,理财收益率年化收益基本都在4-5%左右,相当可观,即便不提前还银行贷款,倒过来存银行也可基本抵消和覆盖贷款利息成本。
但自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以来,加上监管部门《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多项政策出台,导致2021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2022年更是很多银行理财“破发”,跌破净值亏损。据统计,占比达到30%左右,小编身边的个别银行甚至有40%理财亏损。
这就不仅仅就是收益的问题了,而是风险问题。辛辛苦苦挣的钱存你那儿这么长时间,不但没增值,还亏损,那谁还敢玩?当理财带来的风险给我们上了一课后,一般人的闲余资金已无处安放,于是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带来的负债,提前还款也成为一种自然选择。
三是疫情的深度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三年多的疫情蛰伏,表面上看,使很多人生计受影响,企业关门倒闭破产、个人收入下降或失业等,影响了人们的收入,影响了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但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第一,负债观念开始变得更加保守。通过疫情如此长时间反反复纠缠,大家终于明白,还是要深挖洞、广积粮,积聚充足的现金流,才能在风险来临时挺过漫长寒冬,从而不至于出现贷款断供、家庭破产等悲剧,于是大家现在不敢轻易过高负债的日子了,在思想上变得更加保守,不像以前那样冒进,主动降低负债,减小压力和成本。
第二,健康消费理念比房产消费更加重要。面对疫情生与死的考验,以及感染后病痛的折磨、后遗症的影响,给每个人都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大家终于清醒,什么房子、车子、票子,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何必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辛辛苦苦攒钱买那么多房子。结清贷款,过“无债一身轻”的日子多逍遥,以后把钱花在自身生活享受上,提高品质上,那才是生活,换句话说,对房子的消费欲望开始降低了。
这两种观念的出现,也是大部分人提前还贷的共同心理特征,与此轮疫情的影响息息相关。如果要小编预测的话,今年不出意外,旅游业肯定会很火瀑,不信拭目以待。
四是楼市的低迷,房价不涨倒逼房产持有人降成本。一套房子,如果用来纯居住,可能对房子的居住成本不会感受很强烈,反正我要生活,不必算细账。但如果一套房子考虑投资和持有成本的话,那房价不涨就是亏,因为你还得考虑贷款利息成本,毕竟房子上面压得大额资金是有成本的。
比如:一套贷款200万的房子,如果按贷款利率4%计算,一年下来利息成本也得8万元。换句话说,房价一年不涨8万元,连贷款利息都覆盖不了,那是亏的,这还不算首付部分的资金利息成本。经过上一轮房价上涨,近三五年来,各城市房价基本都横盘或下跌,在房价不涨的情况下,提前还清贷款也算是止损和降低房子持有成本的另一种方式。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懂。
之二:提前还贷的深度影响
以上分析了提前还贷的主要原因,当然每个人还款的动机和原因,都各有各自家庭的考虑,那么当这一问题集中呈现,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提前还贷潮时,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小编认为以下两种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会带来楼市的后劲乏力和不足。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推断有些意外,但你想想,提前还贷大额资金是每个家庭收入多年不断积累的结果,一旦还给银行结清贷款,清空手头资金,也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在未来至少三五年,或相当长一段时期不会再考虑买房了。因为如果不结清贷款,这个家庭或许会把手头攒的钱作为首付,再买第二套、第三套——但是一旦结清,短时期内连首付资金都积聚不起来了。每结清一份贷款,也就意味着楼市买房的主体少了一个参与者,因此对未来楼市的支撑能力无疑是一种削弱。
二是需要警惕以经营贷来偿还房贷带来的风险。目前,受房贷利率下行的影响,经营贷利率也大幅走低,市面上很多贷款利率都在3.2-3.6%之间,于是很多人铤而走险,通过中介包装、提供虚假资料从银行套取经营贷、消费贷资金,从而提前结清房贷,这种方法看似降低了利率成本,但风险不言而喻。
其一,对经营贷、消费贷等贷款资金的用途,银行是要进行贷后跟踪调查的,一旦发现资金被挪用于偿还房贷,银行是有权随时收回贷款的,这就会直接导致你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出现家庭破产。
其二,在办理经营贷过程中,如果提供伪造流水、各项证件等虚假材料,或通过中介包装空壳公司获得经营贷资格,此行为从法律上来说,涉嫌骗取银行贷款,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同时也会影响个人征信。尤其是公职人员,被列入失信名单或有违法犯罪记录,那代价自己最清楚。
其三,经营贷的贷款年限比较短,利率波动大。贷款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如此短的时间,贷款到期后需要一次性偿还,如果没有强大的现金流,到期资金不足,还不上贷款出现逾期,反而得不偿失。另外,经营贷利率现在是3点多,看上去比较低,但不同于房贷,利率随时有可能调到5点多,现在享受到了3点多的利率,并不意味着明年你还能享受到如此低利率。
之三:综合感言
智者谋定而后动。对于“提前还贷”,小编认为,虽然最近炒得沸沸扬扬,但大家还是要因人而异,冷静思考。如果确实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计划再买房了,手头也有多余资金,也无更好理财途径,可以考虑,无可厚非。
但是奉劝大家切勿不切实际,盲目跟风,要合理规划好家庭的现金流,要统筹考虑好自己家庭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个人收入预期、孩子上学、生病养老等多重因素,避免出现资金链危机。对于玩经营贷,走钢丝冒风险,小编奉劝还是省省吧!
对于提前还贷对楼市后期的影响,小编一直心存隐忧,感觉有点悲观,当然具体还要看这波提前还贷潮能走多远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