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原因「我们的英雄史诗长征系列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红军长征整个概况是,期间辗转14个省份,翻过18座大山,跨越24条大河,过草地,爬雪山。从长征前红一二四方面军合计约20万人,到1936.10会师时仅存约6.6万人,牺牲人员比例高达70%。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
面对如此艰险困苦的路程,如
前面有一篇短文介绍了整个红军的长征路线,从瑞金到陕北,历时2年,红一、二和四方面军最终完成长征,顺利会师。很多人对这个课题内容很感兴趣,所以决定开一个专题系列,把整个长征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重要事件,原因目的和意义,给大家好好分章节讲一讲。
红军长征整个概况是,期间辗转14个省份,翻过18座大山,跨越24条大河,过草地,爬雪山。从长征前红一二四方面军合计约20万人,到1936.10会师时仅存约6.6万人,牺牲人员比例高达70%。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
面对如此艰险困苦的路程,如此代价高昂的牺牲,红军却依然能够坚守信仰,毫无溃散,最终历经两万五千里路程顺利会师。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意志力,多么坚强的信念才能够完成的史诗创举。
但是,既然这么艰难困苦,那会有很多人要问,红军又为什么必须要长征呢?
长征
翻开那段历史,总的来讲红军之所以要长征是有2个主要原因。
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那么为什么会失败呢?一是国军实力强大,二是“王明”左倾主义。
1933年9月,蒋介石亲自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为了这次围剿,蒋介石可谓是下了血本,他专门在庐山组建了一个军官训练团,聘请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军事教官作为顾问,专门教授如何围剿红军的战术与策略。
而当时的红一方面军只有约8.6万人,步枪不到3万支,平均三个人一把枪,机枪618挺,迫击炮38门,882把大刀,其他将近一半人几乎是赤手空拳。
同时,由于当时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不注重实际。坚持积极推进,进攻大城市的策略,不承认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与敌人硬碰硬,实施军事冒险主义。
在国军5倍于红军兵力,且装备精良,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失败了。所以不得不进行战略突围,选择长征。
二,红军长征的第二个原因,主动战略转移。
为什么说是主动转移呢?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去电共产国际是否要转移,共产国际态度不明,迟迟不给具体指示结果,让红军处境越来越危险。面对国军的不断进攻压力,红一方面军不得不撤离苏区,快速进行战略转移,减小伤亡。
中央红军失败,要进行长征,但其他方面军并没有失败,为什么要长征呢?
因为随着中央红军的失败,其他各方面军受到来自国军的进攻压力越来越大。作为当时最稳固的川陕根据地,张国焘看到中央红军的失败,非常担心红四方面军面临同样的境遇。所以也主动选择转移,去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二方面军当时是由贺龙贺老总带领,是在湘鄂根据地,也是遭到国军的大举进攻围堵,战况不佳。同时,也得到红一方面军已经长征北上的消息,所以也主动选择长征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所有红军合力一处,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革命工作。于是,也开启了长征之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