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论古代印度文明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的原因」
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这四大古文明都是依托于大江大河冲击平原发展起来的农耕文明: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源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现了灌溉农业和城市建筑,然而在此之后印度的历史就明显呈现出由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的趋势。如今的印度河实际上绝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那么印度文明是如何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转移的呢?这与印度的地缘格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印度东、南、西三面滨临印度洋,北有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作为屏障,在地理格局上形成了相对较为封闭的自成一体的次大陆环境。印度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是不可能遭到来自海上的敌人的入侵的,而北方的喜马拉雅山作为世界屋脊构成了天然的阻隔作用,整个次大陆唯一的缺口就是位于西北部的开伯尔山口,于是数千年间来自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就通过这个缺口轮番入侵次大陆。
创造印度次大陆最早的文明的是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他们是南亚现存最古老的居民,属于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如今达罗毗荼人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总人口约为2.17亿,不过他们并不是今天印度的主体民族,由他们所开创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也不是今天印度文明的主流。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开始出现在印度西北部并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雅利安人已完全征服了开创印度河文明的达罗毗荼人。今天印度的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就被视为是雅利安人的后代而非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入侵后印度次大陆出现了最早的宗教典籍《吠陀经》,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吠陀时代。整个吠陀时代一共诞生了四部《吠陀经》——分别是:《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公元前900年,所对应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另外三部成书于公元前900年—公元前600年,所对应的时间称为晚期吠陀时代。
时光进入晚期吠陀时代后以铁器的日渐普及为标志使雅利安部族的生产力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原来被视为不适宜耕作的森林和沼泽地带也被开发出来。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雅利安人开始从位于次大陆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逐渐开始向位于次大陆东部的恒河流域迁徙:他们用铁斧开垦了多雨地区,把印度的中心从西部的干旱地带转移至东部的潮湿地带,高产的水稻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印度的主要农作物。与此同时牛和大象等大型动物被用于农业生产,人们开始总结出适宜耕种的季节时令,这一切使各部族的剩余物资开始呈几何级数膨胀,也就进一步刺激了正处于权力日渐强化过程中的各部族首领们。各部族首领们为了进一步掠夺财富开始频繁发动对其他部族的战争,而战争恰恰是最需要统一号令的,至此雅利安人已彻底由原始部族过渡到阶级国家形态:部族首领们开始由部族成员推举转变为世袭。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位于恒河上游的居楼和般陀罗两大部族率先过渡到国家形态。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次大陆形成了鸯伽、摩揭陀、跋阇、迦尸、摩罗、憍萨罗、支提国、跋蹉、般阇罗、阿般提、 苏罗娑、婆蹉、居楼、乾陀罗、剑洴沙、阿湿波十六大国争雄的格局。
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样:这一时期的印度历史就是大国争雄的历史。这时的印度次大陆在十六雄国之外也存在一些中小型国家,就像我国在战国七雄之外也存在宋国、鲁国等中小型国家一样。十六雄国中有君主国,也有共和国,尽管各国政体不一,然而绝大多数都位于恒河流域,没一个是位于古印度文明最初发源的印度河流域,由此可见此时印度文明已基本完成由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的转移。公元前364年十六雄国中最强大的摩揭陀国一个出身最底层的奴隶摩诃帕德摩·难陀发动政变篡夺了王位,建立了难陀王朝。难陀王朝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设施,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难陀王朝也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征税管理制度,事实上难陀王朝已具备了构建一个统一的次大陆帝国的能力。然而还没等难陀王朝来得及统一印度次大陆就遭遇了波斯人和马其顿人的入侵,在抵抗马其顿人的过程中为难陀王室饲养孔雀的旃陀罗笈多拉起了自己的人马。旃陀罗笈多在起兵过程中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婆罗门谋臣考底利耶的辅佐。旃陀罗笈多在考底利耶的辅佐下成功驱逐了马其顿人。公元前321年旃陀罗笈多在考底利耶的协助下攻克了难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由此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的孔雀王朝。
旃陀罗笈多组织起了一支由3万骑兵、9千战象和60万步兵组成的常备军。旃陀罗笈多率领他的军队攻打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印度河流域建立的军事要塞,最终成功夺取了旁遮普地区,从而使自己的国土得以从孟加拉湾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之后他又南下攻打中印度诸国,将领土扩张到德干高原。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手下的安提柯、塞琉古、托勒密三位将领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在欧、亚、非三大洲的领土。公元前305年继承了亚历山大亚洲领地的塞琉古一世率军入侵旁遮普,迫使旃陀罗笈多回师与其决战。关于这场战争印度人和希腊人有着不同的说法:在印度人的版本中旃陀罗笈多彻底打败了希腊军队,夺取了兴都库什山脉以南所有土地,迫使希腊人求和。而在希腊人的版本中塞琉古一直打到了华氏城,印度人再也无力支撑。印度人和希腊人对战争结果各执一词,但可以确定的是:双方在公元前302年达成了和约:塞琉古承认旃陀罗笈多对旁遮普的统治并将一个女儿嫁给旃陀罗笈多,以此换取印度人送给他五百头大象和象手,支持他对埃及的扩张。和约的签订确立了孔雀帝国的大国身份,此后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国都向华氏城派出了常驻使节。
当十六雄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政治舞台上纵横博弈之时次大陆人民的思想也正在经历着潜移默化的革命。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佛教和耆那教两大新兴宗教。旃陀罗笈多在晚年皈依了耆那教并决定抛弃王位出家,其子宾头娑罗继承了王位。宾头娑罗继位后镇压了呾叉始罗地区的人民起义,维持了帝国在北印度地区的统治,随后又攻占了温迪亚山以南直到佩内尔河的广大地区。公元前272年宾头娑罗去世,他的两个儿子阿育和修私摩随即展开了争夺继承权的斗争。这次王位争夺战的胜利者是阿育,他也被视为印度历史极为杰出的一代君王。阿育王在位时期继续祖辈和父辈的征服事业:他在位时孔雀王朝统一了迈索尔以北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如今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等地)。公元前261年阿育王征服了次大陆东海岸的羯陵伽国,至此孔雀王朝已然扩张成为印度次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也正是这次战争后阿育王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阿育王宣布从此将停止征服战争,从此佛法的声音将取代战鼓的声音。
阿育王开始广修佛塔,对寺院慷慨布施,亲自去各地巡礼佛迹。他还赞助支持了佛教第三次结集。孔雀帝国与次大陆以外的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外交联系:塞琉古帝国先后派麦伽斯提尼和德玛科为使节常驻华氏城。阿育王铭文中曾提到阿育王向埃及、马其顿、叙利亚、锡兰、缅甸、伊庇鲁斯等国传教的事迹。他带着女儿去过蓝毗尼园,访问过迦毗罗卫城,他还改变婆罗门教的传统做法让女儿自主择婿。佛教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开始从印度向外传播的,但阿育王并没把佛教确定为国教。作为帝王的阿育王是把个人信仰与国家政策严格区分的:他提出要让一切教派皆能在他的版图内和睦相处。他提出了一种达摩说——达摩说基于佛法的道德伦理体系,但也融合了其他宗教的基本教义。达摩说实际上是把各教派最基本的一些共识提取出来,但它更多是把这些共识用于世俗生活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从世俗而非宗教的角度确立的一套行为规范体系。阿育王在进行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时同样也致力于对国家行政机制的改革:他把帝国的广袤国土划分为四大行政区,分别任命王族子弟作为总督驻守。在中央于国王之下设首相、税务总长、司库、军队司令、主祭司等大臣,由他们组成的大臣会议辅佐国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