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下手机去读书,放下手机看书的方法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变成了人体器官的一部分,不男女老少,似乎时时刻刻都带着手机。记得有个研究说,现在手机丢失的概率越来越低了,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无时无刻都不将手机拿在手上,吃饭、睡觉、走路、开车都可以看到手机族。手机能给我带来什么,人们为什么放不下手机,人们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到底做了什么?下面说的几个方向,是我们使用手机中,比较容易让人感觉时间被荒废的情况
这个问题可以先拆开两部分来回答,一部分是放下手机,一部分是去读书。我们不妨用查理芒格经常鼓励的逆向思维来考虑,为什么放不下手机,为什么不去读书?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变成了人体器官的一部分,不男女老少,似乎时时刻刻都带着手机。记得有个研究说,现在手机丢失的概率越来越低了,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无时无刻都不将手机拿在手上,吃饭、睡觉、走路、开车都可以看到手机族。手机能给我带来什么,人们为什么放不下手机,人们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到底做了什么?下面说的几个方向,是我们使用手机中,比较容易让人感觉时间被荒废的情况。其实要破解自己的这些不良习惯,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去分析,每个习惯性动作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只有理解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地改变。
用手机进行通信联系。除了传统的打电话功能,最占用我们时间的其实是微信、钉钉或者其他通信软件。如果我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放不下手机,那么不妨,将自己使用最多的软件打开,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内容要和别人沟通。例如微信,其实主要是用来进行异步交流,所谓异步就是我发出信息后,不要求对方马上回答,及时推迟时间回复也可以。如果是比较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通常人们会使用电话或者微信语音等同步交流工具,需要马上就能够得到回复。往往,我们会陷入一个虚假的繁荣的假象,就以为别人会发信给自己,或者自己发出信息后,总喜欢不停地看他人是否回复自己,从而导致我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在等待上。
当我们认知到我们平常的交流工具,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的时候,对于手机的依赖马上就可以调整。重要的事情使用电话和微信语音马上联系,即可获得答案。对于不那么紧急和重要的信息,发送出去后,放下手机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不要等待。如果怕被打搅,完全可以将手机的所有消息提示关闭,只有自己想主动获取信息的时候,才去打开手机。我亲测有效,我的手机基本常年没有静音,我都是忙完自己的事情,才主动去看看手机信息。明显的感受就是,我自己在把自己的时间安排,而不是被各种信息牵着鼻子走。
用手机打游戏。打游戏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争议性比较大的,很多人会沉迷游戏。如果是达到沉迷的地步,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戒游戏的话题,这里不做讨论。如果是平常都是因为无聊才打游戏,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那需要的就是转化消磨时间的方式,将打游戏换成看书而已。总之,就是要分析清楚,自己玩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打游戏都是有害的,只需要更换时间或者减少打游戏的时间投入就好。
用手机刷视频。让我们感到荒废时间的的,主要是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APP。这类平台,依据强大的计算机算法规则,推送各种人们感兴趣的内容,让人不知不觉就沉迷到里面,一下就几个小时过去。其实,如果是每天工作累了,放松一下,是可以接受的,不需要责怪自己。但是要避免不小心沉迷,如果自己控制不到,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卸载掉这类软件,减少自己打开这类软件的便利性。或者,每次看完之后,问自己看了这么长时间,收获了什么,通过这种分析,比较容易体会到,自己往往是看了个虚无的寂寞。
用手机进行购物。这是很多女生喜欢做的一件事,有的是为了获取便宜的价格,有的是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为什么会去挑选更便宜的物品,本质上还是自己的收入不足,那么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是通过花大量时间来获得微小的价格差异。如果是为了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就可以在购买前梳理好自己的关键需求点,避免挑选中反复变化需求,提高效率,减少时间。
当我分析完为什么放不下手机,就来看看为什么我们不能静下心来看看书。很多时候,我们看不进书,其实并不是手机导致的,往往是我们尝试了去看书,然后发现自己看不进去,就只好又拿起手机继续荒废时光,最后,却将看不进书这件事怪罪到手机上。
要解决看书这件事,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拆解,看那些因素对做这件事有关键性的影响。依据我自己的经验,只要解决了:看书的目的、看什么书、看书的工具三个核心因素,就可以每年看100本书。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功利性的阅读,例如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进行的学科知识阅读。这种阅读,往往能有阶段性的反馈,例如考试是否通过,通常通过之后,很多人就不会继续阅读这类书籍。更重要的一种阅读,是非功利性的阅读,例如文学、历史、哲学等作品。我们这一生一定会遭遇各种诱惑、挫折和苦难。在遇到各种诱惑的时候,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让我们抵制外界的浮华,和外界的虚荣,真正培养我们内心的智慧。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在人生低迷的时候,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真正的人生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所以,我们每个人一辈子,有必要让自己保持持续的阅读。
具体要读什么书呢?功利性的阅读要看的书,一般都是相对清晰的,例如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需要学习的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如果有计划考注册会计师,不论自己是否愿意,这些书籍都是要看的,也就不存在太多的选择,这里就不做分析。
非功利性阅读,通常是一种主动阅读,可选择的范围宽泛,市面上出版物实在太多,往往导致大家不知道如何选择。人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干脆就不去选择,也就不去阅读了。如何快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书,对于开始阅读,就显得很重要。我们获取书籍信息的渠道,一般是朋友或者一些名人的推荐。这种推荐往往是一个很简单的介绍,很容易出现买回来的书之后,发现里面的内容自己并不感兴趣,自然也就不会继续看了。
这时,可以选择先听书,了解书本大概的内容,看自己是否感兴趣,再决定是否购买纸质版或者电子版回来详细的阅读。例如:我就是先通过樊登读书会APP,广泛的收听各种书籍,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就继续详细的阅读。因为自己有了孩子,所以我将樊登读书APP里面的所有亲子家庭相关的书籍都听完了,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正面管教》《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陪伴孩子终生成长》《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亲密关系》等,找到电子电子版详细的阅读,没想到阅读效率非常的高,有的书一天就看完了。然后慢慢拓展到心灵、个人成长、人文历史等类目,都是先听书,发现感兴趣的再去找相应的电子书,基本可以保证一个礼拜看完2本书。
阅读工具的选择很关键,选对工具,可以事半功倍。什么样的阅读工具适合自己,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场景确定。我一开始使用的是kindle阅读器,一般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看书。原本我是每天背着书包上下班,kindle也就放在书包里,也没什么问题。突然有一天我不想背书包了,我的kindle携带起来就非常不方便。于是,我在手机里下载了一微信读书APP,这样我用手机就可以看了,也就不用携带kindle了。就是这个举动,让我的阅读效率发生的不可思议的变化。
微信读书APP找书真的太方便。之前使用kindle看书,要找一本书特别费劲,找遍全网都不一定能找到,找到后还要通过电脑导入到kindle才能看,往往找书这个过程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的阅读体验大打折扣。其实,通过微信读书APP,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绝大部分书籍,而且还可以免费阅读。这样一来,找书这个难题一下就解决了。对于一个阅读的人来说,能顺利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真的解决得很大的一个痛点。
同时,微信读书里面还设置了一个微信好友排行榜,对于我养成阅读习惯也很有效。为了让自己能够保持在排行榜的前面,我一有空就会打开软件进行阅读,这样阅读的时间得到更好的保障,原本用来刷短视频的时间,慢慢都转变为了阅读的时间。时间的保障,是完成阅读目标的基础。
但是,用手机阅读了几天,发现自己的眼睛开始疼痛。于是,我下血本购买了最新的阅读器海信Hi Reader。选择这个阅读器主要满足了三个关键需求。第一是护眼,因为屏幕是墨水屏,怎么看都不会伤眼。第二是可以使用微信读书APP,找书的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第三是尺寸和手机大小一样,上下班路上方便携带。而且,替换为Hi Reader 之后,无形中解决了一个使用普通手机看书过程中,容易被各种信息打搅的问题。
阅读过程中,保持注意力,是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的核心所在。使用专业的阅读器,可以减少我们对手机的依赖,以及被手机各种信息的打搅。我现在每天上下班路上,上地铁第一件事就是打开Hi Reader,全程基本都不会再看手机,这样单单通勤的3个多小时,记基本都是用在了阅读上。
阅读过程中注意力的保持,还需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精力理解书本里面的内容,而不是没看几页就开始打瞌睡了。这一点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又很关键,平常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有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
阅读是有方法的。当阅读目的、方向、工具和精力都解决后,掌握一套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做笔记,第一遍先让自己通读全书,根据阅读后的感觉,再看是否要看第二遍第三遍。一般看完第一遍后,我会让自己输出书本的大致内容,这种输出会是口头的跟别人分享,或者写在自己每天的3000字的写作要求里。不论哪种输出,都能很有效地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弄明白了这本书。其他小伙伴,可以看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这两本书,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每年阅读100本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实现,关键是找到阻碍自己阅读的关键因素,然后针对性地调整,自然就可以实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