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不足6块,为何市场猪肉却超过十块「生猪价不足6块,为何市场猪肉却超过十块」
2019年国内肥猪 价格发生了暴涨,市场猪肉价格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以后肥猪价格持续下跌,而市场猪肉价格岿然不动。我们
自从去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肉以后,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回落,一些地方已经由每斤14元左右跌破到每斤不足6元,但是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的猪肉价一直居高不下,与肥猪下跌不成比例,生猪价不足6块,而许多地方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的猪肉却超过十块。这真是一个奇葩的事情,肥猪价降了,理应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应该随着下降,事实上猪肉价格是一直居高不下。
2019年国内肥猪 价格发生了暴涨,市场猪肉价格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以后肥猪价格持续下跌,而市场猪肉价格岿然不动。我们这里的农贸市场上销售的猪肉仍然每斤在14元以上,肥猪价与市场猪肉价的涨和下跌基本是不同步的,国内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价是跟涨不跟跌,涨价容易下降难,这已经是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的一个潜规律了。肥猪通过屠宰,每百斤屠宰可以获得猪肉225斤(75%的屠宰率),每斤成本8元左右,扣除销售费用 ,每斤猪肉在10元左右比较合理,但实际上销售价格低于每斤10元的地方不多,大多数在每斤15元左右。肥猪下跌幅度大,而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价格下跌缓慢。
国内猪肉销售环节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跟涨不跟跌,这就是由于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价格垄断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肥猪价格下跌,猪肉价仍然继续上涨,并且是涨价容易下跌难。如2019年6月份国内猪肉价格暴涨,猪肉的后续产业(早餐店、餐饮业)价格随着猪肉价格的暴涨而暴涨,到现在几年过去了,猪肉价格早已经从每斤超过45元下降到14元左右了,但是这些后续产业仍然维持原来的价格,价不跌,量不增,销售价格长期维持原来的高价,价格下跌的非常少。
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一般都是肥猪涨价时,屠宰场销售的白条猪立即涨价,猪肉零售商也是立竿见影立即涨价,因为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他们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如果市场肥猪价格下降,他们仍然以肥猪购进时的高价进行销售,一般需要3—5天的过渡期才能逐渐降下来与市场肥猪价格相匹配。因此虽然市场肥猪价格下跌,但是农贸市场的猪肉价很难立即下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的就会降下来的,这是潜规律。
猪肉维持在高价主要是屠宰形成了价格垄断,一个地方只有1—2家屠宰企业,屠宰基本是垄断的,压价收购,抬价销售。回顾近年猪价涨价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了,从2021年年初肥猪价格持续下跌,去年3月份国内肥猪价已经下跌到每斤5.50元左右。养猪人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头均亏损要超过300元。2022年2月28日—3月4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89∶1,连续两周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每斤肥猪价跌破5.50元,养猪人深度亏损。
为维持生猪生产正常发展,政府采取了收储措施来调控肥猪价格,大量控制过多的上市肥猪,使肥猪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因此3月3日启动了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政府启动持续启动了十一轮收储,肥猪收储,由于连续启动收储,使市场出栏的肥猪数量大幅度减少,逐步达到供求平衡,猪价回升,到6月底国内大多数地方的肥料猪价格已经达到生产成本线以上。7月份规模养猪企业大量囤积肥猪,人为减少正常的上市肥猪数量,造成市场缺乏肥猪。同时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共同哄抬物价,造成猪肉价格大涨,猪肉从每斤12元左右上涨超过22元。
因为每一个地方只有一家屠宰企业,形成了价格的垄断,压价收购,抬价销售白条猪。如果市场肥猪价下降,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的猪肉价格原价不动,因此价格不变的根本原因就在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进行了价格垄断,在生猪生产销售这个链条上唯一只有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没有太大的风险,首先保证利润,然后才是低进低出,高进高出。谁看见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亏本呢?没有,他们是这个产业链条中赚钱的行业,只赚不赔。
在超市中能够购买到便宜的猪肉是进口的冷冻猪肉或者是政府投放的收储冻猪肉,这些冻猪肉进价是比较便宜的,是平抑市场猪肉价格而投放上市的,因此销售价格比农贸市场的新鲜猪肉便宜,这些冻猪肉一般都是在有冷藏条件的超市销售,菜市场条件不具备,一般都不销售冷冻猪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