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科技创新 > 正文

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epub「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rrrrr rr r r/**/r rrrr 第一章 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到底,有的人却熬不过几天?rr 为什么半途而废的总是你?——半途效应rr 小云和小吉是双胞胎兄弟,两人相貌非常相似,感情也特别好。rr 兄弟俩8岁那年,妈妈带他们去游乐场玩,游乐场有个迷宫,能从终点走出来的小朋友就会得到一个变形汽车人的玩具。小云和小吉手牵手走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妈妈看到工作人员抱着大哭不止的小云走了出来。工作人员说,小云走了一半就大哭起来,说什么也不继续走了,不管弟弟小吉怎么说,小云都不愿

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epub「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rrrrr rr r r/**/r rrrr 第一章 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到底,有的人却熬不过几天?rr 为什么半途而废的总是你?——半途效应rr

小云和小吉是双胞胎兄弟,两人相貌非常相似,感情也特别好。

rr

兄弟俩8岁那年,妈妈带他们去游乐场玩,游乐场有个迷宫,能从终点走出来的小朋友就会得到一个变形汽车人的玩具。小云和小吉手牵手走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妈妈看到工作人员抱着大哭不止的小云走了出来。工作人员说,小云走了一半就大哭起来,说什么也不继续走了,不管弟弟小吉怎么说,小云都不愿意继续走。那天小吉赢得了一个汽车人玩具,小云又哭起来,妈妈没有办法,只能也去给小云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玩具。

rr

16岁那年,兄弟俩有了各自的梦想。小云想当一名音乐人,小吉想当演员。小吉对哥哥说:“你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做音乐人可能不太现实,要不我们一起学表演吧。”但小云非常执着,要靠自学准备音乐学院的考试。然而真正自学起来才知道有多难,第一年小云落榜了,而小吉凭借着优越的外形条件被表演系录取了。

rr

18岁那年,小云放弃了自学,找了一名专业的音乐老师指导自己,学着学着小云又发现,自己和那些从小学习音乐的人相比差得实在是太多了,那些别人早已经熟练到像本能的技能和知识,自己却还要从头学起。这一年小云连考试都没有去参加,而小吉已经接拍了几个广告,开始在电视剧里“打酱油”了。

rr

19岁那年,小云也考进了表演系,成了弟弟小吉的师弟。小吉特别开心,打算把自己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圈内导演介绍给哥哥认识,憧憬了一番兄弟俩一起闯荡演艺圈的美好景象。小云却说:“现在的电视剧都太差劲了,我打算毕业就做导演,到时候我让你当男一号,以后有哥哥在,你就不怕没戏拍了。”小吉只是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

rr

25岁那年,毕业一年多的小云没有演过一部戏,并不是没人找他,只是他一门心思要做导演。而小吉这时候出演了一部大热剧的男二号,开始小有名气了。

rr

28岁那年,小吉给哥哥拉了一个赞助商,投资让小云拍一部微电影,小云兴致勃勃,满是雄心壮志地去了。半个月不到,赞助商就给小吉打电话,上来就是一通埋怨,说小云撂挑子不导了。小吉找到小云的时候,小云非常淡定地说:“弟弟,太难了,比我想象中的难多了,看来导演我是干不了了。”

rr

32岁那年,小云在电视剧里零散地跑过几次龙套,因为年纪偏大,又没有太多演戏的经验,所以一直也接不到好的角色。而小吉出演的电影初登大荧屏就获得了“红花奖”提名,虽然未获奖,却在那一年频登娱乐版头条。

rr

37岁那年,小云已经退出演艺圈将近两年了,他回到家乡开了一个小店。而小吉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最佳男主演的奖项,在颁奖礼上他哭着说:“我有一个哥哥,他的梦想是当一个导演,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演他导的片子,我才坚持不懈地努力演着。”电视里播出这个画面的时候,身边的小女儿拉了拉小云的衣袖:“爸爸,叔叔说的人是你吗?”小云怔了怔:“不是,不是爸爸……”

rr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rr

后来,小云和小吉都去世了,两个人见到了引路天使,要他们分别讲述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判断他们能否上天堂。小云讲着讲着,说:“算了,不想讲了。”于是小吉进了天堂,小云则因为没有讲述完自己的一生而接到一个工作:上帝命他去卷线团,只要卷好一个线团,线不断就可以上天堂了。小云开始卷,卷着卷着他发现线断了,只得从头开始。卷着卷着,线又断了,只得从头再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云永远都在卷着这团无法卷完的线团。

rr

故事讲完了,或许你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如小云一般做事半途而废?为什么会这样?

rr

小云每一次鼓起勇气出发,在看不到终点的路上却总因各种坎坷而放弃,其实这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半途效应”在作祟,通俗地说,这种效应是指某行为进行到一半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rr

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终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中,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脆弱的活跃区域。背包客克莱尔的一生颠沛流离,6岁时父母离异,22岁时母亲去世,此后四年她都过着水深火热的...

rr

每年四月,大批远足者会从墨西哥边境出发,到九月和十月陆续会有人走完全程。心理学家曾对这些远足者进行过调研,研究表明,退出者一般会在以下两个地方放弃:出发100英里左右的地方,以及1000英里的地方。第一个敏感脆弱点很容易解释,一些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完全坚持不下来,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试了100英里后发现吃不了苦,拍拍照片,留个纪念就结束了。

rr

就像故事里的小云,在一心想走的演艺事业这条道路上并非没有机会,但是由于自我认知不足,一意孤行选择自学,忽略了事情本身的困难度,且缺乏意志力,最终导致半途而废。所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做好自我能力评估和困难预判。

rr

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rr

·我目前的能力够不够支撑我的梦想?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做什么才做什么。

rr

·我所追求的是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

rr

·我准备好迎接通往目标之路上的各类困难了吗?如果真的有很多困难,我是否还愿意继续?

rr

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意志力,可别小看这三个字,这才是最大的拦路虎,北艾奥瓦大学教授、作家罗伯特·沃勒说过,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力而非才智。

rr

如果问完这三个问题,内心得到的是肯定答复,这时候才适合行动,因为仅仅凭借兴趣与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rr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敏感脆弱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另外一些相对有经验的背包客来说,在成功闯过第一个敏感脆弱点之后就养成了一定的习惯,这也是其中一些人可以完成远足的原因。然而,还有很多人会倒在1000英里即一半路程的地方。克莱尔2015年就是在1232英里的地方退出的,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满挑战的,但到了半途,在一英里一英里走下来后,旅程变成了平庸的琐事,就失去了激情,令人精神疲劳。

rr

从这些背包客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完成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某个目标,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更容易完成,这是常识。所谓习惯成自然,我们会机械性地重复,一步步完成目标。但是不断重复旧有的习惯也会形成倦怠期,这是因为机械性地重复某些行为会令人感到枯燥无聊。

rr

心理学家在对这些背包客跟踪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名叫凯蒂的背包客和她的成员在远足的途中下载了一款游戏,每隔1—2天就有一个猜谜任务要完成,还有一些人会尝试写博客,分享阅读经历等,让行走变得更有趣味性。由此可见,我们除了需要养成习惯,还需要解决伴随行为习惯的情绪递减,也就是说,要让行为习惯变得有趣起来,不断加入新的刺激。可以为目标设立奖励机制,拍摄为完成目标而努力向前的Vlog、日常奋斗剪影等。

rr

在通往目标的路上难免会出现以上两大敏感脆弱点,引发半途效应,但是如果我们做好提前预警和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心理韧性,不断增加兴趣或好玩的情绪体验,相信每天都会有新进展和新收获。

rr 每天在公交车上喊着要接工程的人都在想什么?——心理补偿rr

小良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3岁去商店买玩具的时候他就展示出与众不同的智慧,他不声不响地把货架上的玩具看了一遍之后,指了指最高处的那个说:“要。”

rr

货架最上面的往往是最大的玩具,而一般的孩子看不到那里就会被其他玩具吸引了。“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会与众不同的。”爸爸妈妈心里都是这样想的。

rr

事实证明爸爸妈妈的眼光是没错的,小良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学什么都特别快。除了平时学习成绩好,小良还经常去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基本每次都能拿到很好的名次。小良成了学校的典型,每次开全校大会表彰的学生里面总有小良。开家长会成了小良父母最得意的时刻,两个人每次都专门请假一起去,享受着老师赞许的目光、其他家长羡慕的眼神。他们经常对小良说:“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将来你一定会考上清华北大,光宗耀祖!”

rr

小良内心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自己注定是要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再在名校的背景下找一份轻松、高薪又被人羡慕的工作,所以在高三其他同学都在了解各种学校信息的时候,小良从来没有主动了解过任何学校。

rr

小良高考完要填报志愿了,班主任梁老师根据小良的情况建议他报考本省的一所985院校,但小良认真地说:“老师,我是注定要考北大清华的人,如果不能去那里读书,我宁愿不读。”梁老师从各种角度旁敲侧击地给小良讲着填志愿的重要性和人要有务实的心态,但小良完全不为所动,坚持填写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志愿,且不接受调剂。老师试图说服小良的父母,但也吃了闭门羹。

rr

很快,分数出来了,小良的成绩不如预期。由于小良不接受调剂,最后只能选择一所普通大学。入学之后的卧谈会,大家自然会讨论一下自己的高考成绩。小良的同学得知他的成绩之后全都惊呆了……

rr

一晃四年过去了,小良临近毕业,校招的时候来的也都是一些小公司小企业,小良没有签约,他一心只想去北京找个一流名牌企业工作。去北京,成了小良心中未圆的清华北大梦的延伸。

rr

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首都,小良踌躇满志,预备在一流名企大展拳脚。然而,这些行业内的顶尖企业的招聘要求小良都达不到,小良连出拳的机会都没有。其中有一个企业老板愿意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算给小良提供一个实习岗位,虽然晋升机会非常多,但是由于起初的工资太低,小良嗤之以鼻:“进不了一流名企,我至少也得找个高薪岗位,要不然我来北京干吗?”

rr

兜兜转转,小良毕业三个多月了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他看上的企业看不上他,看上他的企业他还嫌寒碜。眼高手低中,小良迎来了招聘的寒冬,眼看着招聘信息数量极度缩水,小良第一次开始感觉到心里发慌了。

rr

迫于房租的压力,小良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当助理,每天在工地上班,应该说这是小良所能找到的工作中比较差的一个,他安慰自己说这只是个过渡,干几个月就离职,但是很快就又改变了想法。他在工地上接触到了许多老板,有房地产老板、建材老板,他们每天谈的都是动辄上亿元的项目、几千万元的工程。小良眼界大开,他突然觉得自己曾经的目标都太狭隘、太渺小、太不值一提了,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新的价值和人生目标。

rr

他恢复了之前的热情,开始跟大学同学频繁地联系,寒暄几句之后就热切地讲述自己在做着几亿元的大工程,大家初入社会都忙得不得了,没人能天天陪着他“吹牛”。但是小良实在是太享受于在公共场合说出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工程时别人惊诧又艳羡的目光,这一切让他回想起小时候站在主席台上被表扬的时刻,让他回想起父母对他殷切的期望,一种久违的自信感重新回到了他的心中,他沉醉于此,根本停不下来。

rr

于是,他每天上下班途中,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地铁上,都会找人高谈阔论自己正在做的工程项目。很快,愿意听他聊的人越来越少了,可是他的虚荣心没有减少,反而越发膨胀。最后,小良只能拿着电话假装聊天,甚至有的时候竟然拨通了10086,就是为了效果更真实,语音提示一句,小良就说一句,一唱一和,配合得还不错。

rr

时代在变化,我们在公交车上已经很少见到那些张嘴就是工程项目的人了,然而小良没有变,他的心气依旧很高,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在工地忙碌着。

rr

故事中的小良一直以来太渴望拥有外界带给自己的光环,所以一直活在梦幻的世界里。小良从小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受到别人的赞赏,这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是一种真正令人艳羡的荣誉感,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却慢慢演变成了膨胀的虚荣感,以及自我认同感的丧失,他后来的行为是寻求心理补偿的一种表现。

rr

心理补偿是指人们由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引起不安、焦虑,导致心理失衡,便企图寻求新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从而减轻或消除不安,最终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

rr

心理补偿的方式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小良则选择了不断填补虚荣心这一消极方式,从而陷入了自卑—自负的死循环,这里有小良自身的因素,也有父母盲目教育方式的影响。

rr

积极的心理补偿应该建立在对真实自我的接纳基础上,有意识地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努力超越自卑,应该是一种完整的看见,不管是落寞的自己,还是曾经那个引以为傲的自己。

rr

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合理地用好心理补偿呢?

rr

1.正视自己的虚荣心和内心的真实需要。每个人都曾有过虚荣心,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波兰的调研机构曾经做过一项关于购买A货(外贸行业仿冒产品的统称)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购买过A货,在采访时有人就坦白地说,自己买A货纯粹是想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名牌。这些人很好地正视并接纳了自己的虚荣,与其等别人来拆穿自己,不如先清醒地分析自己的行为,那么当他人想要揭穿真相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也不会觉得有多么不堪,因为这是他们内在的真实诉求。

rr

所以当一个人从外在回归到内在,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真实需求的时候,承认自己确实在得到别人关注和赞扬的时候会更快乐,就能足够勇敢地剥掉那层伪装,而不是像巴尔扎克说过的那样,“人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自己一无所有,反而要处处装出有的样子”。这样的行为属于自欺欺人。

rr

2.接纳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以及现有的能力边界。接纳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才能更好地弥补不足,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正确地看待和接纳自我的能力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和传递。

rr

从表层上来看,小良是一个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但是小良应该被同情,小良故事的背后其实也折射出了现今一部分父母教育方式的盲目性。很显然,小良的父母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虚荣心,把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当成全家的骄傲和希望,却忽视了对孩子客观的引导,让小良误以为自己就应该是优秀的,高人一等的,为了赢得别人的肯定,压抑自己的内心,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能和小良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让小良意识到不是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那么小良最后可能不会被动选择落差较大的学校,后来也不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连续碰一鼻子的灰。

rr

3.不能过高地评估自己在他人心里的分量,这样容易给自己增添无形的压力,也容易失去自我。你要知道,没有人会时刻关注并在意你的一举一动。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季洛维奇以及美国心理学家萨维斯基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被试穿上印有过气歌手头像的T恤走进坐满人的房间,让被试预测会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的衣服,大部分被试预测的比例很高。而后询问在场的人,发现仅有23%的人注意到了T恤上的图案。实验表明,人们会高估自己被瞩目的程度,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或在意你是否失态、犯错、出现心理状况等。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聚光灯效应,也叫被洞悉错觉。

rr

你在马路上摔了一跤,以为所有经过的人都会嘲笑你,但是你只要拍拍土重新站起来,就会发现一切照旧。我们更需要的是取悦自己,而不是把审判权交给旁人。

rr

突破自己的虚荣心,打破自己幻想的“舒适圈”,才能真正做到自我接纳,而自我接纳才是成功的真正开始。

rr 真正拖你后腿的,是你自己——归因理论rr

在大众的认知里,名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收入通常较高,但这个故事里面的主角陈小娜是一名“拖后腿”的名校毕业生。其实严格来说,陈小娜的起点并不低,她从小就很聪明,成绩很优秀,特长也有很多,体育、音乐方面都挺拿手的。没错,她就是那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高考时也不出意外地考上了一所名牌院校的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大学四年也是顺风顺水,证书拿了一堆,毕业后就立即进入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工作。

rr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司新录取的职员集中培训的时候,有一次,培训老师让每个人说一说自己的职场规划和人生目标,一向不畏惧任何考核的陈小娜却犯了难。她似乎没有想好这个问题,听着这群新同事的职场规划,她都惊呆了:天哪,他们都太有个人的想法了吧。而自己似乎从来没有过这种梦想,从小的目标就是考试,下一次考试,再下一次考试……那么,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呢?陈小娜苦思冥想着。

rr

结果到了陈小娜发言的时候,她依然没有想出来。陈小娜红着脸只说了一句:“我的规划就是不论在什么岗位,一定要努力工作。”当时老师愣了一下,随即说这种务实的精神也是非常好的。在周围同事的笑声里,陈小娜只觉得自己很尴尬。

rr

培训结束之后,陈小娜去了技术部工作,但领导似乎不太喜欢她,而一向优秀的陈小娜连连犯了几次错误,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导致系统瘫痪,酿成大祸。本来就对她不友好的领导立刻向上面打报告申请将她调职,最后把她调到了仓储部。

rr

仓储部的领导倒是和气很多,说像你这种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在这里做做表格很是屈才,又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陈小娜入职时候说的职场规划,觉得这是难得的踏实能干的人才,替她抱不平的同时又对陈小娜特别优待重视。

rr

陈小娜也觉得领导对自己很好,更应该在仓储部好好工作来报答他,虽然这份工作对她来说确实有点太简单了,每天只是把出入库的数据录入电脑,稍微有一点电脑基础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rr

总是为陈小娜抱不平的领导终于在这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技术部换了一个新领导,正在筹划一个新的项目,有意要把陈小娜调回技术部。本来以为陈小娜会很开心,然而她却表现得异常冷淡:“我觉得那里的工作不太适合我,我做不来。”

rr

“可你在这里工作真的太屈才了……”

rr

陈小娜摇摇头:“我的能力我心里有数,谢谢领导替我费心了,但是技术部的工作我真的胜任不了。”

rr

于是,一个重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最后便在仓储部长期做着录入数据的工作。

rr

临床心理学家苏珊娜和保琳曾花了5年的时间,对150多名女性来访者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外人对这些女性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她们大多是女性精英如教授、博士、成绩非常优异的大学生,但最终统计的结果却显示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和陈小娜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极其相似,她们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优秀和成功,咨询中发现,有些人会认为自己被录取只是侥幸,又或者说考了高分也只不过是运气罢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可以归结于一点,这部分人会把自己的成功更多地归功于外界的因素,而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优秀。

rr

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一般将归因的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内归因,即认为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决定了一件事的成败;第二种是外归因,即认为事情的成败主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正确归因是关键一环,能让人更自信,更能放手去想和做。陈小娜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秀,就不会再惊讶于别人所做的个人设想与规划。

rr

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过度地内归因,看到自己的不足固然重要,但不能过分把错误归到自己身上,也要看到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而保持自信。陈小娜对自己在技术部的时候犯下的错误也一揽子地进行了内归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不行的”,却忽略了外界可能存在的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做的工作确实有一些难度,领导的偏见,等等。她可能受了传统思想的影响,有问题先自省,但过度的自省很容易适得其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时候,你认为轻松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你长期希望做,或感兴趣的事情。

rr

错误的归因不仅会影响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还容易导致自我设限,像陈小娜因为犯过几次错误之后,给自己做了内归因,被调到仓储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续即便再有机会被调回技术部,她也不想回去了,因为已经习惯了待在仓储部,仓储部已经演变为陈小娜心里的舒适区,长期待在舒适区会让我们的大脑很轻松。

rr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些人先把跳蚤放到一个玻璃杯中,发现跳蚤很容易就能跳出来,后来他们给这个玻璃杯加了盖,结果可怜的小跳蚤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跳蚤变聪明了,会根据盖子的高度调整所跳的高度。一个星期之后,人们取下了盖子,发现跳蚤已经没有能力再跳出玻璃杯了。

rr

看起来跳蚤调整了高度,不再碰壁了,但同时它也适应了这样的高度,当没有盖子的时候,也没兴趣再往高处跳了。这种情况不仅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类。

rr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遭受了一定的挫折和打击而变得麻木,变得越来越适应现有的环境,最后放弃挣扎。虽然每个人都有追求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有的人喜欢折腾,有的人喜欢安稳,每一种方式都没有对错,但是长期的舒适区并不代表没有危险,因为当你从事一份简单的工作的时候也意味着这份工作很容易被取代。

rr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其实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在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交替穿行,当我们对可能面临的更高难度的事情说“不”之前,想象一下如果尝试之后成功了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如果不成功最坏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并把这些想法清晰地呈现在纸上,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因为扩大舒适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经历恐慌区和进入延展区之后再次回归舒适区,从每一个小确幸开始,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次性把自己逼到恐慌区。改变自己惯常对待事物的模式,尝试小的改变,就是让自己在舒适区待得更久的开始。

rr

人这一生会面临很多机会,而很多时候你比自己想象的要优秀,别在可以选择的时候寻求安逸,也别在可以优秀的时候自我放弃。

rr 跑得快的不一定赢,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鲁尼恩定律rr

“我的人生一定不会一直这样!”李有成躺在自己的行军床上念叨着这句话,然后沉沉睡去。

rr

李有成今年21岁,生活困顿。

rr

6岁时,他的爸爸去世了,妈妈买了一辆三轮车在夜市卖烤串,每天他放学回到家,做完作业就陪着妈妈出摊。

rr

由于上学期间成绩并不好,初中一毕业,李有成就来到了北京打工。

rr

一个初中毕业、16岁的孩子又能做什么呢?他做过各种包吃住的工作,开始时在工地打工,后来去了一家餐馆做小工,从小一直帮妈妈打下手的他表现得非常熟练,老板很欣赏他,一度李有成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厨子。他盘算着跟着老板学学手艺,将来赚点钱自己回老家开个餐馆,自己的人生不会一直这样。

rr

一场拆迁打破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梦想,餐馆关门了。由于之前在餐馆送过外卖,李有成又找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送外卖算是打开了他的眼界,走街串巷让他看到了北京到底有多么的繁华,让他看到了写字楼里有多少白领从事着让人羡慕的工作,他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找一个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的工作就好了。

rr

很快,他找到了一个当保安的工作,坐在监控室也能吹空调,他还是挺知足的。晚上巡逻,看到有一层楼总是有那么几个人经常加班,都是年轻人也和气,所以每次李有成都会和他们闲聊几句。有一天,李有成又巡逻到这儿,其中一个小伙子喊他:“保安小哥,你来帮个忙,快点!”李有成赶快走过去,那个小伙子拿着一卷卫生纸火急火燎地说:“拜托帮我看下电脑啊!我马上就回来!”说完立刻就向卫生间跑去。

rr

“哎……可是我不懂啊!”李有成喊着。“没事,你就光看着,如果停了你就喊我!”卫生间传来回音。

rr

李有成盯着眼前的屏幕,一串串的字符正在自动冒出来。他紧紧盯着,一刻都不敢移开视线。

rr

这天,李有成认识了去卫生间的小贾,一个程序员,也知道了眼前电脑上的字符叫作代码。李有成从小就对计算机感兴趣,初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他学得都很快,至今还记得那些操作。李有成突然对小贾口中的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那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试探性地向小贾询问怎么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小贾建议他报班,自学实在是太难了。然而李有成心里有数,自己没时间也交不起学费。他在网上看了很多相关内容,最后选择了几本书买了回来,开始自学编程。

rr

每天他下班之后都要看书,写写画画再去睡觉,宿舍里面有一台电脑,大家可以轮流使用。其他同事都用来上网、打游戏,李有成则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在网上查找答案。几个同事都在嘲笑他:“李有成你初中都没毕业还想学这个?”李有成不吭声,每天睡觉前他都会念叨着那句话:我的人生不会一直这样。

rr

李有成这个名字是他爸爸取的,爸爸希望他能有所成就,他也坚信自己一定会事业有成。

rr

李有成在这家公司当了两年保安,自学了编程的基础课程,小贾也已经成了部门领导。他得知李有成自学编程之后非常感动,说服了老板让李有成在公司实习,但只能发最低工资。李有成高兴还来不及,开心地说,不给我发工资我都愿意!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了公司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

rr

没多久,李有成就转正了,开始拿本科毕业生刚入职的工资,这在之前是他根本无法想象的。李有成高兴坏了,请小贾吃饭感谢他的帮助,小贾很看好他,说有一天你一定能够达到我的收入水平。李有成笑着说:“我能有你一半的收入这辈子就知足了。”

rr

又过了一年,小贾跳槽去了新企业,要带着李有成一起走,对方给李有成开出的月薪是他曾经当保安时一年的收入,李有成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心终于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rr

奥地利经济学家鲁尼恩曾提出一条定律,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他看来,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只有真正笑到最后的才称得上赢家。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们身边不缺兔子,反而是能够坚持到底的乌龟太少了。

rr

故事中的李有成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他用行动验证了鲁尼恩定律,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没有一丝浮躁,最终笑到了最后。在拼搏的过程中,他经常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做自我激励——“我的人生一定不会一直这样”,并在反复强化中得以生根发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可以算是人类最简单,也最经典的条件反射,我们一旦在主观上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会趋向靠近它。

rr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暗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为常见的,利用语言文字给自己心理暗示;第二个层次是动作和表情的暗示;第三个层次是环境语言的暗示。李有成很好地运用了第一个层次,即语言文字系统进行暗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力量来进行自我暗示的操练,要注意暗示时在前面加一个“我”字。很多人其实最终不是败给能力,而是败给无数个类似“我不行”的信念。

rr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只能把能力发挥到三分之二,而如果不断被激励,包括自我内在的激励,他的能力就能发挥到九成,这就相当于激励前的三四倍,事实证明李有成做到了。

rr

你会发现,李有成一路走来虽然始终不断给自己打气,但是也遭到了来自外界和身边人的压力和嘲讽。在我们追寻梦想的过程中,遭遇各种否定评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

rr

第一步,要改变看待这些评论的角度,观察周围评价你的人背后的动机和情绪是什么。

rr

第二步,学会分辨哪些真的是自己的问题,哪些其实是评价者自身所带有的偏见和不良心理。通过这两步的练习能帮助我们形成一套相对客观的对自我的判断标准,这也是对一个人场独立性的修炼。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了“场”的概念,简单地说,场就是周围包括人在内的环境,场独立性强的人心理分化程度也会较高,具备认知变通能力和人格的自主性,所以就更不容易受他人或环境的暗示,像李有成一样,可以成为自己内心的引导者,相信自己是值得被肯定的,值得变得更好的。很多时候,自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允许自己被他人否定,守住自己的标准,欣赏自己。

rr

其实李有成是很多人的缩影,从原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厨子到五年后成为码农界的传奇人物,这是李有成未曾想到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想成为怎样的人。这并不可怕,但要勇于尝试,尝试了才可能有机会。一部分人缺乏尝试的勇气,另一部分人会因为他人的评论停滞不前,一方面是由于对未知的害怕,另一方面是由于太在意外界的看法。

rr

很多时候不是每一步都要足够确定才开始,就如当年在居民楼办公的腾讯相比如日中天的ICQ,创立之初的淘宝相比易趣,堪比蚂蚁撼大象,在当时那种环境来看都是没有百分百的胜算的,但还是开始了尝试。在试错之前,谁都没有足够的把握去判断对错,因为当我们的阅历和见识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跨越式提高时,考虑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太过实质性的区别,当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某样东西是否适合自己的时候,尝试就是最好的机会、最好的开始。一旦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没有舒适的条件也可以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各种学习资源,这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rrr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keji/9615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西红柿为什么不如以前好吃了「西红柿越来越难吃是我的错觉吗看完你就明白了」 下一篇:九月份钢材价格是涨还是跌「9月份钢材价格会上涨到4500元/吨这两大困境或将影响钢价走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