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瓢虫泛滥「大批瓢虫入侵东北专家这样解释」
“我家现在好多‘花大姐’,窗户上、阳台上、墙角有好多,物业能不能管一管。”国庆假期刚过,这样的“抱怨”,又出现在东北城市居民小区的业主微信群里。
同样的,如果你在大街上走路,突然发现有人一“激灵”,也不要害怕,那也许是他正在打扫身上的“花大姐”。
那么,“花大姐”大规模的集中出现有没有危害?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什么时候会消失?我们应该怎么办?对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研究员周淑香给出了答案。
“花大姐”超过5000种
“花大姐”并非东
马维维
“我家现在好多‘花大姐’,窗户上、阳台上、墙角有好多,物业能不能管一管。”国庆假期刚过,这样的“抱怨”,又出现在东北城市居民小区的业主微信群里。
同样的,如果你在大街上走路,突然发现有人一“激灵”,也不要害怕,那也许是他正在打扫身上的“花大姐”。
那么,“花大姐”大规模的集中出现有没有危害?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什么时候会消失?我们应该怎么办?对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研究员周淑香给出了答案。
“花大姐”超过5000种
“花大姐”并非东北特产,是东北、山东、河南等地对瓢虫的形象叫法,为鞘翅目瓢虫科。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中国瓢虫种类已记载有500多种,华南区种类最为丰富,共208种。它们体型小、体色鲜艳,多数具有红、黑或黄色斑点。
周淑香介绍,在野外,瓢虫的寿命各不相同,一些休眠期较长的种类,成虫可生存1年左右,生活两年也较常见。有些成虫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卵条件,成虫可以不产卵而度过第二个冬天。在南方,许多瓢虫1年发生5-6代,有些种类1年发生的代数更多。而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的代数相对少些。
为什么东北这么多?
“每年这个时候天气变冷,瓢虫为了寻找越冬地,就会聚集到向阳、避风的地方取暖。”周淑香介绍,眼下,东北的农田已经进入秋收期,温度也逐渐降低,瓢虫可寄生的作物少了,自然要转向绿化密集的城市里生存。所以在人们生活的小区里,这时候就会看见成群结队的瓢虫,在屋檐、窗台、墙角晒太阳,“打扰”了人们平静的生活。
“其实东北并不是这个时间才有花大姐,它们真正的活跃期,从每年的4、5月份,气温回升到10℃以上后就开始了。”周淑香说,春天,一旦气温上升,越冬的瓢虫就活跃起来,在农田作物上就能找到它。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物增多,瓢虫开始大量繁殖。
该把“花大姐”当敌人吗
“完全没必要,”周淑香说。
在东北最常见瓢虫种类是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等,这些都属于益虫,只有极少部分植食性瓢虫才是害虫。有益的瓢虫是麦蚜、棉蚜、槐蚜、桃蚜、壁虱等害虫的天敌,可以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所以大多数城里人在夏天看不到它们,是因为瓢虫正在农田里“干活”。
瓢虫的数量主要跟害虫的数量有关,害虫多的时候,瓢虫的种群数量就随之增多,“这是瓢虫的一种跟随效应。”周淑香介绍,瓢虫只会吃植物上的害虫,不会对植物产生有害影响。
眼下,随着瓢虫准备越冬,城市里瓢虫也会大量出现。虽然瓢虫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难免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们对它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专家建议,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少穿色彩鲜艳的衣物,以防瓢虫突然降临。“作为一种益虫,虽然我们不能做到保护它,但如果没有对你造成特别大的困扰,也最好不要去伤害它们。”
但是如果对南方来说……已经很多了!
本地人见怪不怪
对于网络上大规模“入侵”的说法,作为长春本地人的记者觉得没这么严重。直观感受上就是每扇窗户上都有几只“潜伏”,走路身上会背七八只。
记者跟几位本地朋友聊天,都没觉得被“入侵”,大家的结论是,“也许因为我们习惯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