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论文(天人感应论解释)
“有人过世了,天上便会多一颗星星”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敬请期待本期,聊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大家好,欢迎来到老李头卧谈会,我是老李头。秦朝灭亡后留下了一堆烂摊子,汉朝统治只好对内休养生息,对外韬光养晦,实行黄老学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汉武帝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黄老之学又不适用了。为了进一步强化对人民的思想统治,董仲舒被汉武帝重用,提出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而糅合一些法家思想的封建思想体系。其中,天人感应论是其思想的重要特点。
荀子的天人观是“天人相
导读
“有人过世了,天上便会多一颗星星”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敬请期待本期,聊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大家好,欢迎来到老李头卧谈会,我是老李头。秦朝灭亡后留下了一堆烂摊子,汉朝统治只好对内休养生息,对外韬光养晦,实行黄老学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汉武帝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黄老之学又不适用了。为了进一步强化对人民的思想统治,董仲舒被汉武帝重用,提出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而糅合一些法家思想的封建思想体系。其中,天人感应论是其思想的重要特点。
荀子的天人观是“天人相分”,与此相反,董仲舒的天人观是“天人相际”。为了论证“君权神授”,抬高君主的权威,巩固大一统的局面,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天人感应”理论。那么,董仲舒是如何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进而得到皇帝的青睐呢?
一方面,董仲舒从“天”入手。董仲舒讲“天”有意志,不是简单地重复先秦以来关于“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他主要是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歪曲(阴阳和五行两条路线在董仲舒的学说中有明显的混合特点)以及对于自然界现象随意比附、解释来论证天有意志的。他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把阴阳五行和自然季节的变化都说成是天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就阴阳来讲,董仲舒认为“天”始终把阳当作主导的方面,而把阴当作次要的附属的方面。阳体现天的恩德,阴体现天的刑罚;就五行来讲,五行的次序和相生相克的内涵就是天的次序和天的意志,例如“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就季节变化来讲,董仲舒把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说成为天的喜怒哀乐的表现。例如,“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阳尊阴卑》)
另一方面,董仲舒提出了“人副天数”的命题。人的模样与天的模样一样,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醒)瞑(睡眠),天有昼夜。从思想感情上讲,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人有喜怒,天有寒暑;至于人的道德品质,更是“天意”、“天志”的体现。因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天创造人是要人来实现天的意志。因此,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表现为风调雨顺等;违反天意,天就震怒,表现为雨石等怪异现象。那么,人要怎么做才是符合天意的呢?
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道”,就是封建社会的根本法则,它包括封建的道德、政治、教化、习俗等等。这样一来,董仲舒便论证了这些制度的不可侵犯性。人们只要好好遵守封建制度就能体悟天意,作出符合天意的举动,就能打动天获得幸福。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汉代后来谶纬迷信的兴起开了先河。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注意吸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为神道设教、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
下期预告
西汉末年,由于社会危机的严重,谶纬迷信宗教思想开始盛行。到了东汉初年,统治集团发现谶纬对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极为有利,因而大力提倡,使之一度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官方宗教神学。下期就简单聊聊谶纬。
天人感应论的内容是什么?
天人感应论认为天象与人事密切相关,正如《易经》里所说的“天垂象,见吉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阴阳五行说把阴阳和五行两类朴素自然观与天象变化和“天命论”联系起来,以为天象的变化乃阴阳作用而生,王朝更替相应于五德循环。
分野说是将天区与地域建立联系,发生于某一天区的天象对应于某一地域的事变。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建立,决定了我国星占术的政治意味和宫廷星占性质,也造就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官办性质,从而有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保证,促使天象观察和天文仪器研制得以发展。
在具有原始意味的天神崇拜和唯心主义的星占术流行的时代,甚至在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反天命论的一些唯物主义思想也在发展。
不少思想家提出了反天命、反天人感应的观点,指导人们探求天体本身的规律,研讨与神无关的客观的宇宙。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如“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都反映了人们力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日月星占是我国古代比较典型的星橡禅占,它们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例如,太阳上出现黑子、日珥、日晕,太阳无光,二日重见等。
另外,古人对日食的发生也很重视,天文学家都在受命进行严密监视。日食出现的方位、在星空中的位置、食分的大小和日全食发生后周围的状况,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大事。
《晋书.天文志》在记载日食与人间社会的关系时,认为食即有凶,常常是臣下纵权篡逆,兵革水旱的应兆。
古人认为,既然发生了日食,这便是凶险不祥的征兆,天子和大臣不能眼看着人们受灾殃,国家破败,故想出各种补救的措施,以便回转天心。天子要思过修德,大臣们要进行禳救活动。
《乙巳占》记载的禳救的办法是这样的:当发生日食的时候,天子穿着素色的衣服,避居在偏殿里面,内外严格戒严。皇家的天文官员则在天文台上密切地监视太阳的变化。
当看到了日食时,众人便敲鼓驱逐阴气。听到鼓声的大臣们,都裹着赤色的头巾,身佩宝剑,用以帮助阳气,使太阳恢复光明。有些较开明的皇帝还颁罪己诏,以表示思过修德。
月占的情况与日占大同小异,由于月食经常可以看到,故后人就较少加以重视了。不过,月食发生时,占星家比较看重月食发生在恒星间的方位,关注其分野所发生的变化。
行星占又称为“五星占”。五星的星占在所有的星占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除掉日月以外,在太阳系内人们用肉眼所见能梁简尘作有规律的周期运动的,就只有五大行星。自春秋战国至明代,五星一直是占星家重要的占卜对象。
由于我国古代五行思想十分流行,五星也就自然地与五行观念相附会,连5颗星的名字也与五行的名称一致。
行星占包括的范围极广,有行星的位置推算和预报,有行星的凌犯观测,有行星的颜色、大小、光芒、顺逆等的观测。古人以为,五大行星各有各的特性,它们在天空的出现,各预示着一种社会治乱的情况。
例如:木星为兴旺的星,故木星运行至某国所对应的方位该国就会得到天助,外人不能去征伐它,如果征伐它,必遭失败之祸;火星为贼星,它的出现,象征着动乱、贼盗、病丧、饥饿等,故火星运行到某国所对应的方位,该国人民就要遭灾殃。
金星是兵马的象征,它所居之国象征着兵灾、人民流散和改朝换代;水星是杀伐之星,它所居之国必有杀伐战斗发生;土星是吉祥之星,土星所居之国必有所收获。
恒星也有独立的占法,大致可分为二十八宿占和中官占、外官占。占星家咐穗不停地对各种星座进行细致的观察,观看其有无变动。一有动向,便预示着人间社会的一种变化。
占星家认为,尾星是主水的,又是主君臣的,当尾星明亮时,皇帝就有喜事,五谷丰收,不明时,皇帝就有忧虑,五谷歉收。如果尾星摇动,就会出现君臣不和的现象。
又如,天狼星的颜色发生变化,就说明天下的盗贼比较多。南方的老人星出现了,就是天下太平的象征,看不到老人星,就有可能出现兵乱。
在我国古代的星占理论中,彗星的出现,差不多均被看作灾难的象征。
天文分野占也是古代星占理论的一部分。我国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我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地上各州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各对应地方的吉凶。这种天区与地域对应的法则,便是分野理论。
有关分野的观念,起源很早。《周礼.春官.宗伯》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以观“天下之妖祥”的记载。就已经开始将天上不同的星宿,与地上不同的州、国一一对应起来了。
天上的分区,大致是以二十八宿配十二星次,地上则配以国家或地区。
古籍中天文地理分野的记载很多,比如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地理分野是:魏地,觜、参之分野;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韩地,角、亢、氐之分野;赵地,昴、毕之分野;燕地,尾、箕分野;齐地,虚、危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卫地,营室、东壁之分野;楚地,翼、轸之分野;吴地,斗分野;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
事实上,天地对应关系的分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史记.天官书》中对恒星分野只列出8个国家,除地域与恒星对应外,还记载了五星与国家的对应关系。
在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建立以后,占星就有了一个基础。这样,当天上某个区域或星宿出现异常天象时,它所反映出的火灾、水灾、兵灾、瘟疫等,就有一个相应的地域可以预言。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选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天空现象。这不同的方法认识的结果,是产生了世界学术界公认的3种天球坐标系,即我国的赤道坐标系统,阿拉伯的地平坐标系统,希腊的黄道坐标系统。
3种天球坐标系与生俱来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实地观测中空间取向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出了赤道坐标系的独特性,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独特性。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赤道坐标系,是用于对整个天地的划分,赤经、赤纬是不变的,依据天极、赤道划分的南北东西也是固定的。
它不同于阿拉伯系统所使用的那种地平坐标系,因为它是以观测者为中心来确定天顶和天底,地平经度与地平纬度随观测者所在地不同而不同,依据天顶、天底、地平圈划分的南北东西也是随之变化的。
赤道坐标系以天极为中心来划分东南西北4个方位,是将整圈赤道等分为4等;以天顶为中心来划分东南西北4个方位,划分的是以观测者为中心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什么意思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儒学术语。中国 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就是董仲舒期望用天人感应来给皇权做一个笼子,在古代,天人感应论是儒家官员对抗、限制皇权的一种手段。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从人身为一小宇宙的观点出发,其学说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古代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主要 学派有孔子学说、墨子学说和 董氏学说等。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和吸收了墨子的天罚理念,本于《春秋》穷天人之变的精神,借时学(阴阳五行学)发挥或者说发展了《春秋》天人感应思想,形成了最终的应用于政治领域的董氏学说。
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芦州冲,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迹基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陪歼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从董仲舒开始,儒家弟子用这一理论来治国、平天下,于是灾异被认为是天的谴告,“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则是天的爱、严、乐、哀的表现,天气的暖、清、寒、暑则以帝王的好、恶、喜、怒来解释,等等。它几乎要窒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规律进行探索的任何生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