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编者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到底有多神奇?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开设“凡此种种”专栏,为大家讲述种子的有趣故事,介绍大自然中匠心独具的种子植物。
竹子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北可至萨哈林群岛,全球约有127属1700多种,而我国有39属600余种,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竹子是一类奇特的植物,浑身存在着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特点。
首先,

编者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到底有多神奇?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开设“凡此种种”专栏,为大家讲述种子的有趣故事,介绍大自然中匠心独具的种子植物。

竹子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北可至萨哈林群岛,全球约有127属1700多种,而我国有39属600余种,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竹子是一类奇特的植物,浑身存在着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特点。

首先,为适应多样的生存环境,竹子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植株类型,既有高大如树的(如巨龙竹 Dendrocalamus sinicus,可高达38米),也有低矮似苔藓的(法属圭亚那的Raddiella vanessiae,最高仅2厘米);既有瘦削高挑的,也有肉质多浆的,还有能进行攀爬的,但不论其形态如何,它们本质上都为木质化的“草”。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高大的巨龙竹

其次,竹子在笋期生长非常迅速。长得最快的中华大节竹(Indosasa sinica)在生长高峰期时,一昼夜就可长高136 厘米,平均每小时达5.67 厘米,八周内就完成了高生长,达20多米。

此外,一株竹子通过地下匍匐茎(竹鞭)的蔓延就能长成一大丛、甚至一片竹林,繁殖力实在惊人!

在开花习性上,竹子也与众不同。它在发育成熟后并不立即开花,什么时候开花与其自身的年龄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故花期常常不一致,可相隔数十年(如牡竹 Dendrocalamus strictus、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 30年左右才开花),甚至上百年(如桂竹Phyllostachys reticulata 120年才开花)。而来源于同一母株的竹子甚至可以越山隔省、跨海隔洲地同时进行开花,如1907年,日本的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开花了,而栽种于万里之外英国皇家植物园中来源于这一母株的淡竹也同时开了花。

另外,大多数木本状竹子终生只开一次花,且常常是整片竹林,不论竹龄大小,都同时开花,开花后秆随即枯死,小枝和叶片脱落,地下的竹鞭也变黑腐烂,一片竹林就这样毁于一旦。1984年,贵州赤水县境内的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大面积开花死亡,成为了近百年来未遇的现象。

这些竹子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特殊的繁殖方式呢?因为它们通常通过分蔸、分鞭等无性方式来进行繁殖,只有当外界条件不利或母株即将死亡时,才进行有性繁殖,开花结种,以种子的方式来度过这段不良时期,等到条件适合时,再由种子萌发成苗,重新长成一片新的竹林,占据原来的分布地。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开花和结果的蝶环竹

竹子的果实大多为颖果,为禾本科典型的果实类型,成熟后果皮与种皮紧密相连,难分离;胚乳含量丰富,为淀粉质;胚小,具有盾片,胚芽和胚根分别包于胚芽鞘和胚根鞘中。由于其营养丰富,因此常被人们采食,称为竹米。除了颖果,也有少数竹子的果实为坚果、浆果或囊果,如梨竹(Melocanna humilis)的果实就为浆果状,硕大如梨,长达4.5-12.5厘米,宽5-7厘米,重47-180克,果皮肉质,肥厚,可食用。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毛竹颖果

竹子的种子在常温下通常只能贮藏几个月,通过干燥和低温处理,其寿命则可得到一定延长,在0-8℃下,可保存1-2年。竹子的种子无休眠,通常播种后1个月内就可萌发。

早在1万多年前,竹子就与人类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其浑身是宝,秆可搭造房屋,为人们遮风避雨;制造竹筏、竹桥和船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制作家具、农具、生活用具,方便人们生活。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早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和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等的竹笋鲜美,是人们冬春两季非常喜欢食用的佳肴;方竹属(Chimonobambusasp.)、箭竹属(Fargesia sp.)和青篱竹属(Arundinaria sp.)等的竹笋、竹叶和竹秆则是国宝大熊猫的日常食料。由竹片制成的竹简,则在2000-3000年前取代甲骨成为了我国先民进行文书记载的载体,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富有特色的西双版纳竹楼

发展至今,竹的纤维仍被人们用来制纸,是非常经济的造纸原料,继续书写着人类的文明。在生态保护方面,竹子耐阴抗风,是优良的庭院栽种植物和重要的绿化植物,能有效保持水土、减缓地表径流、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等,是重要的生态保护植物。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正在美美啃食竹秆的熊猫

竹子虽为草本,但坚韧挺拔,可媲美大树;秆与叶四季青常,可傲雪凌霜;秆宁折不弯,不畏风雪,是君子高尚品格的象征,故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把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成为历来文人墨客争相歌吟的对象。宋朝的苏东坡就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傅庞如在《咏梅》中也云“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则主要以竹作为创造对象。

综上所知,竹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与其和谐相处,共同来谱写新时代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摄影:许祖昌、刘光裕、李涟漪

校审:杜燕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求王国维意境论内容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不能混为一谈:论述意境的文献是《人间词乙稿序》,而境界说则出自《人间词话》;意境可以分解为意、境、观三要素,而境界则主要指真情或心灵境界,无法分解;意境论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痕迹较明显,而境界说则体现了回归中国传统诗学的倾向。
关键词意境论;观;心灵境界;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于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有着重大影响,但一般论著又大都将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混同,并过多地用西方美学理论来分析境界说。我们这里希望进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
一、意境论
在王国维的有关论著中,出现过“境界”、“意境”、“境”三个近似的概念。其实,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区别颇大,《人间词乙稿序》所体现的理论是意境论,而《人间词话》的观点则是境界说。其意境论主要流露出西方式的分析推理倾向,所以我们称之为“意境论”;而其境界说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话、词话的特色,重在直觉感悟和经验描述,所以我们称之为“境界说”。早备
在《人间词话》发表以前,王国维曾发表过《人间词》。其中《人间词甲稿》收入作者1905年以来所填词共61阕,1906年发表于《教育世界》杂志第123号上;《人间词乙稿》收入甲稿以后所填43阕词,1907年发表于《教育世界》第161号上。两稿均有署名为“山阴樊志厚”的小序,被分别称为《人间词甲稿序》、《人间词乙稿序》旅液。赵万里认为,此二序均为王国维自撰而假托樊志厚。王国维的意境论最为集中地表达在《人间词乙稿序》中。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意境”一词就出现了16次之多,而将“意”与“境”二者分开来讲的又达6处,而“境界”一词则根本没有出现。因此,这是一篇名副其实的“意境”论而不是什么“境界”说。我们将“意”、“境”分开来讲的文字抄录如下: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
夫古今人词之以意胜者,莫若欧阳公。以境胜者,莫若秦少游。至意境两浑,则惟太白、后主、正中数人足以当之。静安之词,大抵意深于欧,而境次于秦。至其合作,如《甲稿·浣溪沙》之“天末同云”、《蝶恋花》之“昨夜梦中”、《乙稿·蝶恋花》之“百尺朱楼”等阕,皆意境两忘,物我一体。[1]
以上两段话中,“意”与“境”首先是相并列的两种文学要素,王国维不仅多次将它们分开来讲,而且还使用“意、境两浑”、“意、境两忘”这样的表达方式,足以说明二者不可轻易混同。而“意境”则是这两种要素组合形拆睁物成的一种结果。这种论述方式给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王国维之所以在这里选用意境一词,原因在于意境这个词能够分解为“意”与“境”两种要素。这两种要素可以对应于王国维1904年发表的《文学小言》中所说的“文学之二原质”。
《文学小言》第四则指出:“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1]这里所说的“景”、“情”,王国维又分别称为“知识”与“感情”。我们认为,《人间词乙稿序》中的“境”与《文学小言》中的“景”相近,而“意”则和“情”、“感情”相近。王国维既然将文学的原质区分为二,那么这二者又如何统一起来呢?我们注重到,无论是《文学小言》还是《人间词乙稿序》,王国维都提到一个“观”字,并且王国维明确地说文学之所以有意境,是因为它“能观”。因此,在王国维的意境论中,实际上涉及到意、境、观三个方面。在这个三元结构中,“观”的意义最为重要,它是意境产生的基础。所以,准确理解“观”的思想渊源及其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功能,就成为准确把握王国维意境论的必要前提。
概括地说,“观”的含义可从中西两种思想传统来了解。从西方美学角度来说,王国维曾经花了很大功夫研究康德、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并完全接受了二人审美无利害的观点,将审美与人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现实人生只有借助美和艺术,才能从生活痛苦中超脱出来,因为只有美是“不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的,只有美和艺术才能“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他的《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写道:
此利害之念,竟无时或息欤?吾人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竟不获一时救济欤?曰:有。唯美之为物,不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而吾人观美时,亦不知有一己之利害。何则?美之对象,非非凡之物,而此物之种类之形式,又观之之我,非非凡之我,而纯粹无欲之我也。[2]这里出现的“观美”、“观之”,都是对于美的对象的欣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王国维非凡强调,进行审美的人,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人,而是一个“纯粹无欲”的人,只有“纯粹无欲”的人,才能观照到“物之种类之形式”,也就是叔本华所说的事物的“理念”。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还说:^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虽物之美者,有时亦足供吾人之利用,但人之视为美时,决不计及其可利用之点。其性质如是,故其价值亦存于美之自身,而不存乎其外。[2]这说明,美、美感、审美活动的突出特点是超功利性,就是对生活欲望的超脱,从而使人超脱人间痛苦。人在审美静观中处于一种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无差别状态,物、我对立关系的消失,意味着生活欲望的消失和对人间痛苦的超脱。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观”的观念产生很早,《易经》中就有“观卦”,《老子》曾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3]理学家邵雍有《观物》内外篇,提出“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等说法。所有这些命题,其底蕴大都不外乎《老子》所言“涤除玄鉴”,即涤除人的各种欲望以观大道。关于这一点,我们下文还要具体讨论。总之,王国维的意境论是一个包含三种要素的三元结构,简单地用“情景交融”来理解其意境论,必然产生偏差。而这种偏差在20世纪文艺意境论研究中屡见不鲜。而一个人能观与否,又取决于他的心灵境界。所以“观”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灵境界的同义词。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意境和境界才具有内在联系。王国维稍后提出的境界说作为“探本”之论,所突出的正是诗人的心灵境界。换言之,王国维《人间词话》标举的境界说,无非是对前此意境论之基元的“观”的突出强调。
二、境界说
我们上文曾经提出,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体现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之中。由于相关版本的复杂性,有些学者混淆了《人间词话》与其附录的关系,误将《人间词话》所附的《人间词乙稿序》认作《人间词话》的内容,从而为混淆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提供了文献上的方便。我们首先看一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概念使用情况。
与《人间词乙稿序》高密度地使用“意境”一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间词话》126则中只有一次使用了意境,并且,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这个“意境”的含义近于“情感”等,而不可能分解为“意”与“境”两要素。出现意境的第42则这样说道: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1]
这一则评姜夔词,意境是与“格调”对举的,我们可以据此来分析意境的含义。紧接着这一则的第53则在批评姜词时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1]在这句评语中,“格”与“情”是对举的;假如说“格”指“格调”,那么,“情”就指“意境”。这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可以找到佐证,如郑板桥所说:“一丘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大起造、大挥写,亦有易处,要在人之意境何如耳。”[4]意境指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在《人间词话》中,大量出现的是“境界”和“境”两个概念。据笔者统计,境界共出现22次,境出现23次,并且完全可以肯定,“境”就是“境界”的略语。如第6则写道:“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1]第26则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下面就分别说“第一境”、“第二境”、“第三境”。[1]假如我们将《人间词话》中出现的境字都视为境界的略语来统计的话,那么,境界一词的出现总数将多达45次。十分明显的是,《人间词话》所使用的核心概念是境界。
要准确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含义,我们有必要结合他《人间词话》以外的论著。王国维最初用到境界的是《红楼梦评论》这篇闻名论文,在那里,境界共出现了2次,指的是为人所感受的“世界”或小说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清真先生遗事》的一段较长文字,非常明确地将境界区分为二,一为“常人之境”,一为“诗人之境”。这些,都为我们理解《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提供了参照。
《人间词话》有“手稿本”与发表的“通行本”之别。将二者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手稿本与通行本文字出入并不大,但二者次序完全不同。手稿本125则排列比较随意,难以寻绎出什么头绪;但发表的64则却不同,其理论线索颇为可寻。可以肯定的是,王国维在发表《人间词话》时,对各则的次序经过比较专心的排列。一般说来,发表本64则的前9则所标明的是王国维的评词标准,但这1—9则在手稿本中分别为第31、32、33、36、37、35、46、48、79则,调整的幅度相当大。我们先来看第1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1]
细致看来,这一则实际上包括了三层意思。“词以境界为最上”所要解决的是“词应该怎么样”这一问题,也就是关于词的理想,王国维提出词应该把境界作为最高要求;第二层意思所解决的是“有了境界会怎么样”的问题,王国维认为词有境界自然会形成“高格”,自然会有“名句”;第三层意思则提出五代、北宋词之所以绝妙无比,正在于有境界。要理解王国维这些提法的含义,必须了解王国维论词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首先要弄清王国维为什么把境界作为词的最高要求。
关于王国维的词论背景,已经有学者从词史的角度进行过说明。如王镇坤曾指出:“夫考先生之严屏南宋者,实有其苦心在。词自明代中衰,以至清而复兴。清初朱、厉倡浙派,重清虚骚雅而崇姜、张。嘉庆时张皋文立常州派,以有寄托尊词体而崇碧山。晚清王半塘、朱古微诸老,则又倡学梦窗,推为极则。有清一代,词风盖为南宋所笼罩,卒之学姜、张者流于浮滑,学梦窗者流于晦涩。晚近风气注重声律,反以意境为次要,往往堆垛故实,装点字面,几如铜墙铁壁,密不透风。……先生目击其弊,于是倡境界之说以廓清之。《人间词话》乃对症发药之论也。”[5]这一段话尽管也混同了意境与境界,但它从清代词史的角度,说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乃是一部“对症发药之论”,非常清楚地指明了《人间词话》标举境界的历史原因。从这里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断定,境界是与“声律”、“故实”、“字面”相对立的,它只能是作者的感情。联系王国维的其他论述可知,王国维强调文学作品要有真情,反对过分讲究格律雕琢辞藻,还不满“深文罗织”式地发掘作品的“微言大义”。从时代的角度说,王国维最为推崇的是北宋词,经常批评的则是南宋词。假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忽视了王国维所对之“症”而空谈理论,非凡是像时下的一些论著,过分地用西方美学理论来发挥引申,势必愈骛愈远。这是我们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基本前提。
以此为背景再来考察《人间词话》第1则,那么其含义就十分明朗,它绝不是空发议论,空谈理论;也就是说,它并不试图回答“什么是境界”这个问题,而是直接提出“词应该怎么样”,“词有境界会怎么样”,并以五代北宋词为例来说明这一论断。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它不同于《人间词乙稿序》的意境要素分析方式,而是与中国古代大量的诗话、词话一样,进行直观的经验描述。并且,“境界”的含义在此并非传统诗论中的“情景交融”式的意境,而是接近于王国维所评姜夔词中“有格无情”的“情”,王国维
在其它地方又称为“真情”。在回答了“词应该怎么样”、“词有境界会怎么样”两个问题之后,紧接着的第2、3、4、5等四则所写的则是“境界有什么样的形态、种类”。关于境界的形态、种类,王国维有两种区分方法,一种侧重从境界的构成材料的角度来讲。第2则与第5则分别从“自然”与“理想”的关系将境界划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造境是理想派诗人创造的虚构境界,写境是写实派诗人创造的与自然现实相似的境界。这一区分实际上是在讲文学与自然人生的关系。对于境界形态的另外一种区分侧重从物、我关系的角度来谈,这主要是《人间词话》第3、4两则的内容: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1]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美丽,一宏壮也。[1]
从词源上来看,“以我观物”与“以物观物”都是宋代理学家邵雍的话。邵雍的著作《观物篇》解释过什么是“观物”:“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6]这说明,“观物”并不是对于外物的观察了解,不是感性地反映外物,也不是理性对于外部事物的分析综合或抽象。其实质是指人对于身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态度和觉解,是人基于一定的精神境界观照事物、看待事物的态度。总之,观物不是西方熟悉论意义上的“熟悉”,而是在一定精神境界上对于事物本性的审美式把握。正因为如此,精神境界的层次决定了观物所见的层次:“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6]古代理学家追求的都是通过心灵境界的提升而达到“以理观物,见物之性”的最高层次。所以邵雍又说:“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于暗。”[6]可见,“以物观物”也就是“以理观物”。从唐代李翱的“复性”说开始,理学家们都将“性”视为高于“情”的境界而重性轻情,邵雍的观物论也不例外。那么,如何达到以物观物的境界呢?古代哲学所提供的途径是“破我”而“无我”,也就是把一己“小我”提升为与天地合一的“大我”。《庄子·齐物论》所谓“吾丧我”,《庄子·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是最早的理论,佛学论述破除“我执”的言论更是不胜枚举。“无我”一词在唐代以后颇为流行,如孟浩然有“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7]的诗句。王国维之前刘熙载《艺概》曾以“无我”之说论艺,如说司马迁文章“其秘要则在于无我,而以万物为我也”。[8]王国维“有我”、“无我”说显然脱胎于上述言论。他所举的陶渊明的诗句,所表达的正是“纵浪大化中”的天人合一境界,其底蕴与中国美学传统为近。同时,王国维认为多数诗人只能创造“有我之境”,只有杰出的诗人才能创造“无我之境”。这表明他更推重“无我之境”,倾心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与天地合一的“大我”境界。因此,尽管这两条的内容与《人间词乙稿序》的意境结构论极其接近,我们也不宜夸大西方美学理论的影响。
在论述境界的特征时,王国维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传统倾向。《人间词话》第6则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1]这则词话的第一句是对境界的解释,这一解释与佛学的境界论完全一致:境界既指景物这样的“外境”,也指第六识“意识”的对象——人的喜怒哀乐这样的“内境”。令人玩味的是第二句话。既然已经明确解释了境界的涵义,为什么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呢?这表明王国维对于景物和人的感情都有两种区分:一般的景物与“真景物”,一般的喜怒哀乐与“真感情”。“真”成为理解问题的关键。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真主要指一种与天相合的境界,如《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9]庄子所说的“真人”与“至人”、“圣人”都是与道合一之人,是老子所说“返朴归真”、具有“赤子之心”的人。因此,这种意义上的“真”与一般的真实、熟悉论意义上的“真理”都不同,它主要是指合乎天性的性情之真。王国维对此多有论述,如《人间词话》第16则指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李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阅世很浅,作为一国之主是缺陷,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作为词人则是其优点。《人间词话》第17则甚至以他为例说“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1]第18则词话又指出:“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1]宋道君皇帝被金人俘虏后作《燕山亭》词,只不过慨叹自己的遭遇,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远不如具有同样遭遇的李后主,词中所写感情上升到全人类的普遍感情。王国维又在第15则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1]“眼界大”与“感慨深”也就是“大境界”。因此,尽管第8则也说过“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1]的话,似乎不在乎境界的“大小”,但实际上王国维所看重的无疑是像李后主词那样的“大境界”。所以,词话第51条又称赞,像“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夜深千帐灯”这样的境界为“千古壮观”。[1]从心灵境界的角度说,“真”就是“真我”。王国维在研究沈石田、恽南田的《二田画记》一文中,提出了“真我者得之于天,不以境遇易”[1]的说法,表明其有关“真”的看法与“无我”的看法是一致的,都有中国古代老庄哲学的影子。与“真”相关的是自然。自然可以视为真的另外一种讲法,也是指天性的自然流露。词话第52条极力称赏“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纳兰性德词“真切”,为“北宋以来”的唯一者,[1]于此也可见出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流露。
由此可见,王国维主要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指出了文艺境界产生的根源,认为诗人的人生境界是诗词境界的基础。《人间词话》中曾经明确地将自己的境界说与古代诗论联系在一起。第9条首先引用了严沧浪的“盛唐诸公,唯在爱好”一段话,然后这样写道:^然沧浪所谓“爱好”,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1]
词话的删稿第13条又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1]这两条词话表明,王国维自觉地将自己的境界说与古代的“气质”、“爱好”、“神韵”三种观点进行比较,认为只有自己的境界说才是“探本”之论,只有境界才是文艺作品之“本”,而其它三种则都是“末”。
应该承认,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质说、爱好说,都是对于诗人主体特性的研究,只不过这二种说法无法将诗人超越常人的心灵境界突显出来,而神韵说则侧重于作品的接受效果,并非对于诗人主体特性的研究。凡此种种,使王国维觉得它们都不如直接提出境界,更能够明确地揭示文艺活动的根本条件:艺术家的心灵境界。这与王国维的诗学观念是紧密相连的。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王国维认为“诗歌者,感情的产物也”,其中想象的条件也必须“有肫挚之感情,为之素地”;[1]《文学小言》则提出:“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1]所谓“肫挚之感情”、“高尚伟大之人格”,都是心灵境界的别称。《此君轩记》一文则以“岁寒三友”之一的竹为例,指出竹子的“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1]所以,具有竹子之致、之节的古代君子,“其观物也,见夫类是者而乐焉,其创物也,达夫如是者而后慊焉”。[1]画家画竹并非对于竹子的一般描绘、镜子式地反映,而是将“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畜者也。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1]在这里,物与我是一体的,根本不存在熟悉与被熟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画家所画的是其“所观”者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竹子,其“所观者”又是其“所畜者”,也就是画家自己的心灵境界。因此,画家画竹时所画的并非竹子,而是画家自己的心灵境界,此之谓“写意”。王国维在这里提及的“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两句话,集中体现了庄子哲学的巨大影响。
由此可见,王国维的境界说所强调的并非什么“情景交融”,而是与情、景二要素相对的“观”,亦即心灵境界;文艺作品的境界只不过是诗人心灵境界的物态化,是艺术家对于心灵境界的一种肯定方式。将境界混同于意境表明:20世纪的美学与文学理论已经淡忘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灵境界的特点。

最奇特的竹子「奇特的竹子丨凡此种种」

十大名贵竹子品种有哪些

十大名贵竹子品种为:凤尾竹、龟甲竹、湘妃竹、箭竹、金镶玉竹、孟宗竹、楠竹、罗汉竹、水竹、棕竹。

1、凤尾竹

凤尾竹这个原产于中国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最高可长至6米高,竹竿内部呈中空的竹种,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不管是栽植在庭院中还是种在盆中,均可用于制作竹类盆景。

2、龟甲竹

龟甲竹是最高可长至20米,竹竿粗达20余厘米,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秦岭汉水流域的竹种,从1737年开始传入国外,因竹竿上每个节间都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看上去呈现龟甲状而得名,但这种竹子难以繁殖而成为中国珍稀的观赏竹种。

3、湘妃竹

湘妃竹是竹竿上分布有紫褐色斑块或斑点的桂竹的变形,最高可长至29米,竹竿的宽度可达15米,主要分布在黄河至长江流域各地,因其竹竿材质坚硬,因此成为优良的用材竹种。

4、箭竹

箭竹是一种高度可达6米,主要种植在中国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的竹类植物,长出来的竹笋可供食用,成品箭竹还备受大熊猫的喜爱,除此之外,竹竿还可以用于制作旗竿、抬杠、各种家具等,经过劈篾还可用于编织工艺品。

5、金镶玉竹

金镶玉竹是可长至4到10米高,竹竿宽约2-5厘米的竹中珍品,因在表色嫩黄色的竹竿上生有宴物枝碧绿色的浅沟而等,是目前在国内主要栽培在北京、江苏和浙江的中国四大名竹之一,曾在1993年,这种竹子的形象还做成了邮票来发行。

6、孟宗竹

孟宗竹又称龙游毛竹,是因主要生长分布在浙江省龙游县内的晌敏植物,又被称为江南竹、茅竹,目前在当地有着8000余亩的竹林面积,形成了以竹为主的主题风景区,除此之外,这种竹子还可用于造纸、搭手脚架、编织工艺品等。

7、楠竹

楠竹又称毛竹,是可长至20米高,竹竿粗达20多厘米,在国内有着广泛栽培,且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竹种,猪肝经过多次劈裂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嫩竹还可用于造纸,产出的竹笋还可使用,除此之外,栽种在园蚂举林的庭院曲径、池畔边,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

8、罗汉竹

罗汉竹又被称为佛肚竹,是因外表而得名,竹高在7至10米之间的丛生型竹类植物,竹子节之间间隔较短,这种长相奇特的肚子除了用于盆栽观赏外,还可加工制成工艺品和文玩物品。

9、水竹

水竹又被称为实心竹、木竹,是可长至6米,粗可达3厘米有着较强韧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竹竿粗直,且竹节较为平整,我国著名的益阳水竹席就是利用这个品种的竹子制作而成,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之一。

10、棕竹

棕竹又被称为观音竹、矮棕竹,成品棕竹的高度在2至3米之间,有着纤细的叶茎还有呈马尾状的叶片,因其有着耐荫耐湿耐散射光的特性,这个枝叶繁茂、丛生挺拔的竹子,也是典型的室内观叶植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10050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萝卜种子有什么作用「萝卜种子是一味好药经常吃会收获这些好处别再偷着乐了」 下一篇:南瓜苗只长杆怎么办「种辣椒南瓜丝瓜等育苗时常有幼苗带帽现象怎么解决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