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转载佛教的起源和在印度的发展史「转载佛教的起源和在印度的发展」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请自行分辨糟粕与精华。
  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也是当代世界性的第三大宗教,与其是在亚洲,传播极广,影响了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东方文明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的古代印度,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距今约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佛教兴起的时期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大批城市国家兴起的时期。当时北印度有十六个国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摩揭陀国和桥萨罗国,这两个国家都是佛教流行的较早的地区。
  古代印度阶级关系的一个显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请自行分辨糟粕与精华。

  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也是当代世界性的第三大宗教,与其是在亚洲,传播极广,影响了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东方文明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的古代印度,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距今约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佛教兴起的时期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大批城市国家兴起的时期。当时北印度有十六个国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摩揭陀国和桥萨罗国,这两个国家都是佛教流行的较早的地区。

  古代印度阶级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种性分立制度。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个种性: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和军事贵族)、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雇佣劳动者、奴隶和土著人)。各个种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力、义务和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有严格的界限。婆罗门被称为"人间之神",是当时的知识垄断者,人民精神生活的指导者。刹帝利是王权的主要支柱。这两个等级大体上构成了奴隶主阶级。因此,这时期的印度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民族矛盾也十分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印度社会出现了许多对抗、批评婆罗门教的被称为"沙门"思潮的新宗教和哲学思潮。在当时据说有363种见解,佛教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思潮几乎都围绕着宇宙和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展开争论。不过在佛教看来,包括婆罗门教在内的一切学派都属于外道。

  据说,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性,父亲是迦比罗卫国的国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释迦牟尼生下第七天母亲就去世了,他由姨母养大。释迦牟尼从8岁开始学习吠陀、武艺,17岁娶妻,婚后得一子。29岁时因感到人生无常,强烈要求摆脱生死苦恼而出家。出家后,先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和优陀罗学习禅定,又修行了六年的苦行,但认为这样做都达不到解脱。于是在王舍城外尼连禅河畔的一棵毕拨钵罗树下坐禅,经过七天七夜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终于达到"觉悟"。这时他已经35岁,即所谓成佛。从此他开始传播佛教,建立最初的佛教僧团。直到80岁逝世,释迦牟尼一共传教45年。

  佛教在印度由兴至衰约1500年,共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

  第一,原始佛教及其教义。

  原始佛教的存在时限是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他逝世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止,即自公元前6、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中叶止,是释迦牟尼与其弟子传教的时期。由于释迦牟尼在世,佛教内部比较统一,戒律比较严明。又由于没有寺院和寺院经济,所以原始佛教的教徒到处旅游乞食,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释迦牟尼讲的教义,当时并没有记录,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才集会回忆佛祖所讲的内容,编纂成最初的经典--《阿含经》。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四谛说、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因果报应、三法印等等。

  第二,部派佛教时期。

  释迦牟尼逝世一百年后,佛教内部发生了分裂。这段期间的时限大约从公元前370年起到公元150年前后止。这期间先分裂为上座派和大众派两部,后来上座派分裂为十派,大众派分裂为八派,总共为十八部。

  上座部主要是一些元老比丘,思想比较保守,属于正统派。大众部是人数众多的青年僧侣,思想比较激进、解放。上座部与大众部的主要分歧有:

  其一,佛陀观的不同。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理想崇高、思想正确、智慧精湛、精神纯洁。大众部认为,释迦牟尼是超人间的佛,是离情绝欲、神通广大的神。

  其二,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上座部主张"我空法有"、"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即肯定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的存在,承认在变化不居的事物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存在。大众部则认为,一切事物皆虚假不实,都不过是一些人们为方便而施加的假名,只有出世间的"道及道果"才是真实不变的。

  其三,在修行方法上的不同:上座部恪守戒律,努力修习禅定,注重自身内心的修持,并认为一般的修行者修行的最高果位只能是阿罗汉,不可能修成佛。大众部则致力于弘扬佛法,接引众生,并认为人人可以成佛。

  第三,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在印度存在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一世纪到七世纪。大乘佛教的出现是佛教内部的第二次大分化,是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冲击。"乘"是道路,大乘佛教认为以往的佛教是小乘,指责小乘佛教只求个人的解脱,引渡众生到佛国世界的舟船太小。标榜自己是大乘,能够普渡一切众生。大乘、小乘的主要区别是:

  其一,对佛的看法不同。小乘认为释迦牟尼是觉者、教主、传教师。佛只有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大乘认为不但释迦牟尼是佛,而且三世十方有无数佛。

  其二,对修行的理想不同。大乘以成佛为目的,小乘以修成阿罗汉为目的。

  其三,在修持方法上的区别:小乘主张个人应当远离社会,隐遁禁欲,出家修行。大乘认为修行者不应当逃避现实,应当面对生活,理解现实,多行善事,普度众生。

  其四,在理论上的区别:小乘拘泥于佛说,大乘敢于创新。小乘认为"人无我,法有我",即人空法有。大乘认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

  大乘佛教可以分为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中观派产生于2-3世纪,又称为"大乘空宗",创始人是龙树菩萨和提婆,主要宣传"诸法皆空"之理,主要的论述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继中观派之后兴起了大乘唯识学派,又称为瑜伽行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无著和世亲,主要观点是诸法皆空,佛性实有。他们用阿赖耶识来说明生命延续的根据。他们的主要著述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顺中论》等。

  第四,密教时期。

  佛教在印度发展的最后阶段进入了密教(又称为密宗)时期,时间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到十二世纪佛教在印度被消灭为止。

  密教一般又称为"左道",它特别崇尚性欲瑜伽,也讲般若、空性,并认为空性犹如金刚,是不变的,所以密教又称为"金刚乘"。密教有高度组织化的咒语、坛场、仪轨,主张修"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认为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由于印度教的复兴、佛教内部的分裂以及伊斯兰教的入侵,佛教日趋衰落,最后终于在印度消亡。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与经典。

  第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理论的出发点是人生观,集中探讨的是人生皆苦和如何解脱人生苦难。因此佛教教义围绕着人生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尽管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各个派别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教义是相同的。这些教义有:四谛说、三世二重因果、三法印、十二因缘、八正道。

  其一,四谛说。

  "谛"意为"真理",是佛陀发现并教导人们的四条道理,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论述的是,世俗世界的人生皆苦,具体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集谛讲的是造成人生苦难的原因。佛教认为造成人生苦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错误世界观和人生观(无明),在于人们内心世界的"我执"和"法执"。由于人们顽固地维护本来不真实的自我和本来虚幻的万事万物,因而造成种种"业债"和无尽的烦恼,这就是人生苦难的根源。

  灭谛认为,产生人生苦果和烦恼是可以根除的,断灭了苦果,即得到解脱,不入生死轮回,而达到永恒的涅磐境界。

  道谛论述了摆脱苦难,达到涅磐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佛教认为有八种方法,即八正道。

  其二,八正道。

  1、正见。对佛教四谛真理的正确见解。

  2、正思维。对四谛的正确思维。

  3、正语。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

  4、正业。正确的活动。

  5、正命。符合佛教戒律的正当生活。

  6、正精进。正确的刻苦的修行。

  7、正念。正确的思想观念。

  8、正定。专心修习佛教禅定,以达到涅磐境界。

  其三,十二因缘。

  佛教主张,芸芸众生在生死河中不断流转,永远不能摆脱轮回之苦,其中有十二种因缘组成了三世二重因果关系。这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实"、"实"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其四,三法印。

  三法印指的是印证是否属于真正的佛教观点、理论的三条标准。具体是:1、诸行无常。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穷的。2、诸法无我。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独立的实体为主宰。3、涅磐寂静。要求信徒要断绝一切烦恼,摆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磐的境界。

  第二,佛教经典。

  佛教的经典是释迦牟尼的后世弟子们不断汇集成的典籍丛书,统称为"大藏经"。大藏经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经",指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少数弟子的说教,即佛教的原典。二是"律",指的是释迦牟尼为信徒们制定的,必须遵守的戒律和规则。三是"论",指的是佛教的高僧们对佛教教义的阐释。

  其一,"经"。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经典,其内容是论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五蕴、四禅、八正道、十二因缘、善恶报应、三世轮回等等。属于中观派的大乘经有:《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属于瑜伽行派的大乘经典有:《大般涅磐经》、《大法鼓经》、《如来藏经》等。密教的主要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等。大乘净土宗的主要经典有:《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楞迦经》是大乘法相宗的主要经典,《坛经》是中国僧人著作的佛教禅宗经典。此外,大乘的经典还有《圆觉经》等。

  最初的佛教大藏经已经散佚,梵文的经典现在也只剩下少数散本。但随着佛教在各地的传播和发展,大藏经出现了韩文、藏文、巴利文、蒙文、日文、满文和西夏文等七种不同的版本。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汉译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至晋代开始大量翻译佛经。东汉时开始编纂佛教经典,有《综理众经目录》。梁朝天监十七年改定为《众经目录》,共1433部,3741卷。唐代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共翻译出372部2159卷,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增至1258部,5390卷。北宋《天圣释教总录》有6197卷。北宋起开始出现刻板印刷。至今历代各种版本的大藏经有宋辽金代的《开宝藏》、《契丹藏》,元代的《普宁藏》、《元官藏》,明代的《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清代的《龙藏》,民国的《频伽藏》、《中华大藏经》等23种。

  其二,"律",即戒律。

  主要有《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解脱戒律》、《僧�律》、《善见律》、《梵网律》等等。其中《四分律》是中国律宗的基本经典,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共60卷,由四部分组成。此书从身、口、意三业方面规范僧尼的行为,规定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并相应规定犯戒者应当受的惩罚。除印度原有的戒律书之外,在中国佛教中还出现了近似戒律的"清规"、"日用"书,如《百丈清规》、《毗尼日用录》等。

  其三,"论"。

  佛教各部派都有自己的论,如"上座"部有《人施设论》、《法聚论》、《界论》、《论事》等等;"说一切有"部有《俱舍论》、《大吡婆砂轮》等;反映各部派观点的有《异部宗轮论》、《十八部论》。佛教比较重要的论有:《人施舍论》、《法智论》、《俱舍论》、《成实论》、《中观论》、《十二门论》等十余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僧人作了不少论,如《理惑论》、《肇论》、《沙门不敬王者论》、《神不灭论》、《辨宗论》、《大乘玄论》、《猿人论》、《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等等。

  除了经、律、论外,佛教还有不少历史书和传记著作。如东晋发显的《佛国记》、唐代玄奘的《大唐西游记》、义净的《南海寄柜内发传》、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藏传佛教学者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梁朝僧佑的《释迦谱》,其弟子宝唱的《名僧传》、《比丘尼传》、慧皎的《高僧传》、唐道宣的《续高僧传》、义净的《大唐西域球阀高僧传》、宋代赞宁的《宋高僧传》、禅宗的《五灯会元》等等。

  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历来说法不一,有的把时间推到公元前三世纪末秦始皇甚至孔子,但不可信。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2年(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国景卢出使中国,向博士弟子伊存传授一部《浮图经》。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派遣蔡�等十八人去西域寻访佛道,在大月氏遇到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便一道返回洛阳。朝廷在洛阳为高僧建立白马寺,并首先译出佛经《四十二章经》。此后,安息国僧人安世高、大月氏的支谶、支谦先后在中国翻译佛教,传播佛法。

  佛教初入中国,被人们视为黄老道之一种。世人也把佛看成神仙。所以魏晋时期的佛教徒往往用老庄解释教义,这样得以在士大夫之间站住脚跟。两晋时期,佛经大量翻译,随着义理之学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般若性空之学与玄学相结合,成为一时的风尚。东晋时南北分治,佛教也形成南北区域性差别。北方佛教的代表人物是道安和鸠摩罗什,以长安为中心,偏重于严守仪轨方面的实践,并提倡弥勒净土思想。南方佛教保持清谈玄理的西晋文化传统,注重义理的探讨。 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大发展。南朝注重义学,僧尼人数不如北朝多,最盛时在梁朝,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北朝重视宗教实践,僧尼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北魏末年,各地寺院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北齐时寺院增至四万余所,僧尼近三百万。据北齐文宣帝《问沙汰释李诏》说:"乃有缁衣(指僧尼)之众,参半于平民;黄服(道士)之徒,数过于正户。"

  与北齐对恃的北周,武帝下令僧尼、道士还俗二百余万人。整个北方,僧尼共四百余万之众,是后来唐朝僧尼人数的十倍。

  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形成许多学派,如吡昙师、成实师、三论师、摄论师、十诵律师、涅磐师、地论师、四论师、四份律师、净土师、楞伽师等。隋唐之后由于国家统一的时间比较长,佛教发展更多地受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趋于"中国化"特色。到了隋唐时期,形成了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历来是既利用又控制。北周武帝曾废除佛道二教;隋文帝又大力发展佛教,度僧尼23万人,立寺3792所,写经四十六藏132086卷,造佛像106580躯。隋炀帝下令沙门致敬帝王,令无德僧尼还俗;唐代诸多帝王有意识地利用和控制佛教,特别是武则天曾经利用佛经和僧人为其称帝扫清道路,唐高祖曾经下令沙汰部分僧尼,唐玄宗也一度采取这一措施,唐武宗于会昌二年下令毁坏寺院、佛像,强迫僧尼还俗,其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四万余所,还俗僧尼26万余人。五代时期的后周世宗加以效仿,也曾经大举灭佛。唐宋的统治者限制佛教的办法主要是设立僧官或专门的管理机构,不准私建寺院和私渡僧人,实行考试出家、发放度牒以证明身份的措施。后来的历代政府基本是相沿弗替,并有加强限制的趋势。唐宋时期佛教仍很兴盛,中国成为世界佛教传播的中心。统治阶级对翻译佛经、编修藏经都很热心,设立专门的译经机构。宋太祖于开宝四年(971年)令宦官张从信往益州雕刻经板,刊印中国第一部大藏经,即《开宝藏》。宋代僧尼出家比较唐代宽松,至宋真宗时,僧尼已经由宋初67403人增加到458954人,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僧尼、道士总数达百万。辽国的佛教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最为兴盛。金、元时期佛教十分盛行,僧人地位很高。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有佛教寺院24318所,僧尼213148人。明代控制出家人数比较严格。清代由于人口大增,僧尼人数也有很大增加,至清末全国僧尼约80万。

  宋代以后佛教发展的主要特点为:1、信徒重修持甚于义学探讨;2、禅净二宗最为流行,且有融合之势;3、提倡儒、释、道三教一致和禅教一致之论。明清佛教逐渐衰落,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宋明理学的兴起,吸收了佛、道二教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因素,被明清统治者奉为官方正统思想。随着明清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机器的强化,僧尼出家受到严格控制。到了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国运衰微,佛教也就一蹶不振。

  近代佛教的特点是两极化:一方面是佛教信仰和民间信仰、道教信仰融合起来,以至于地方志中把佛教作为中国传统祠祀之一;另一方面,佛教步入学术殿堂,在学者和社会名流中,研究、讲论之风盛极一时。

  民国初年,佛教有复兴的趋势。佛教徒通过刊印经典,在民间传播佛教,代表人物有郑学川、杨文会、欧阳竟无。民国年间涌现出一批著名的佛学大师,如欧阳竟无、太虚、圆英、印光、弘一、虚空、丁福保、吕�等。部分高僧和信徒顺应时代的变化,提出佛教改革的主张,试图振兴佛教,典型代表人物是太虚大师。

  四、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中国佛教的宗派形成于隋唐时期,主要宗派有:净土宗、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和密宗。

  净土宗又称为莲宗,是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南宋以来,尊慧远、善导、承源、法照、少康、延寿、省常、�宏、智旭、行策、石贤、际醒、印光为十三祖。中土的往生的净土法门,起于东晋竺法旷(327--402)。稍后,慧远(334--416)于元兴元年(402)和刘遗民、周续之、毕颖之、宗炳等123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又与18高贤结白莲社,同修净业。从此奠一宗之基。净土宗依《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往生论注》为建立一宗之说,将全部佛法分为难行和易行二道,力主念阿弥陀佛为正行,乘阿弥陀佛愿力强缘之摄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断轮回。并认为,这法门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出离生死的唯一可行之道。

  天台宗是以其实际开创者智�大师常居天台山而得名。该宗主要遵奉的经典是《法华经》,故又称为"法华宗"。其学统以龙树、慧文、慧思、智�、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其主要教义是"一心三观"、"十如是"、"圆融三谛"、"一念三千"。该宗也重视坐禅,其止观学说颇为博大严谨,其中主要著述有智�的《摩诃止观》、《六妙门》、《童蒙止观》。

  三论宗是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立宗根据而得名的佛教宗派。学统上在印度的传承系谱为:龙树-提婆-罗候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在中国为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吉藏,由吉藏正式立宗。三论宗总结发挥印度"中观"学说,阐述缘起性空义,以"无得正观"为宗,说"八不中道"。所谓"八不"是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所谓"中道"是指: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中观学派认为,事物是既不生也不灭,既非永恒也非短暂,既非一也非多,既不从何处来,也不向何处去的。

  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因创立者玄奘、窥基师徒长期住长安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该宗弘扬印度瑜伽行派的思想,阐述法相唯识义理,着重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诸法性空,建立八识学说来论证万法不离心识,并以有空中道三时判断一切佛法。由于理论上过于繁琐,传播不久就衰亡了,但到了近代在知识界又有复兴的征兆。

  律宗是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的佛教宗派,因其依据《四分律》,故又称"四分律宗"。该宗奠基于北魏慧光律师(468-537),经过道韫、道洪、智首、道宣而形成一宗之学。律宗分为三派:南山宗、相部宗和东塔宗。后来,相部宗和东塔宗逐渐衰绝,只剩南山宗传承不绝。南山宗以化、制二教判别佛法,以律宗为制教中的唯识圆教宗,以大乘唯识学解释戒体,谓戒、定、慧三学圆融无碍,持戒一行即可圆融定慧二学。

  华严宗因依据《华严经》而得名,又因实际开创者贤首大师之名,故又称"贤首宗"。其学统传承为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该宗在会昌法难后一度衰微,宋初一度复兴。该宗的教义核心是"法界缘起"说,重在义理的阐述,论析繁琐而圆融,以哲学著称。在修持是多融归于禅宗、净土宗。

  禅宗又称为"佛心宗"、"宗门",略称为"禅"。传说释迦牟尼以心传心,以心印付摩诃迦叶,代代相传,传至第28代菩提达摩。中国梁武帝时,达摩来华,在少林寺创立中国禅宗,被尊为初祖。此后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自弘忍之后,禅宗分为"东山法门"、"牛头山支派"、"经众寺派"、"南山念佛派"等。东山法门又分为以惠能为首的"南宗"和以神秀为首的"北宗"。北宗不久就衰微了,南宗后来发展成五家七派。五家是: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七派是五家加上黄龙、杨岐。自唐以后,禅宗成为中国汉地佛教的主流和代表,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禅宗的理论基础是如来藏缘起论,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与佛无异,只因妄想掩盖而不能显露。若于当下顿除妄念,则明心见性。强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注重从自心中去顿悟佛性。各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调心见性所用的方法和教导学人风格的差异上。

  密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密宗,或称为瑜伽密教。密教输入中国及其流传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是印度古密教传入中国的时期。根据佛教史书的记载,公元230年竺律炎在扬都翻译出载有明咒八首的《摩登迦经》,同时支谦翻译的有《华积陀罗尼神咒》、《无量门微密持》、《七佛神咒》和《八吉祥神咒》,稍候竺法护等翻译出《密迹金刚力士》、《八阳神咒》等不少有关密教的经咒。至东晋时,竺佛图澄以咒术在北方盛兴佛事,又有天竺沙门耆域来中原,以咒术为人民医病。此后有许多来华的天竺和西域的僧人翻译各种密咒,也有各种密咒汇集的总集由印度传入中国。在这些僧人中,弘扬纯粹密教乃至建立宗派的,实始于金刚智和善无畏等人。

  第二期是印度纯粹的瑜伽密教传入中国,也就是中国密教正式建立的时期。此期开始于善无畏,他在唐开元四年(716)来到长安,被唐玄宗封为国师,翻译大量的密教经典,正式在中国传授密教。不久金刚智及不空相继来华,开创了中国密宗,称为"唐密"。密宗于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诸朝,曾经隆盛一时。会昌灭法之后衰微,遭五代战乱,逐渐绝传。

  第三期为印度晚期密教输入中国的时期。在北宋初期,有印度沙门法天、天息灾、施护等人先后来华,受到太宗皇帝委托翻译密教经典。但由于密教思想与中国的伦理思想相抵触,所以密教终不能被汉地佛教徒所接受。但在我国西藏地区,密教得到广泛的流传,形成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喇嘛教。

  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的形成和传播可以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始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治时期,有印度密教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到西藏弘法。公元838年,达玛任国王时,极力镇压佛教,佛教在西藏一度衰微。到了10世纪后期,佛教在西藏才重新抬头,进入了后弘期。公元978年,新兴奴隶主兼桑耶寺寺主意希坚赞,派出十人到青海西宁一带学佛取经,大力发展佛教。与此同时,一个叫意希沃的农奴主,在阿里地区提倡佛教,派人到印度和克什米尔的等地学习佛教经典,请来不少僧人。这样到了11世纪中叶,在西藏形成了不少喇嘛教派别,其中主要派别是:迦当、宁玛、迦举、萨迦、绝曩等。至14世纪,宗喀巴强化佛教戒律,创立格鲁派,或称为黄教,成为喇嘛教最大派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10366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禅宗是佛吗「你以为禅宗就是佛教错了其实禅宗是佛教中的一朵奇葩」 下一篇:梦参长老如何修行「梦参长老越信佛困难越大这是什么原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