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夫|朱元璋曾做过小沙弥为何上位后却打压佛教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曾与佛道二教颇多渊源。《龙兴慈记》载其祖父受高道指示,葬地凤阳,才有称帝之应。《明实录·太祖实录》记朱元璋降生时,有黄冠(道士)出现,给其母亲赠药。在推翻元朝统治战争中,传奇道士刘伯温充当了他的左膀右臂。另外,朱元璋还曾做过皇觉寺(后赐名大龙兴寺,位于安徽凤阳)的沙弥。
然而,自称帝以后,朱元璋对佛道二教却持打压态度,究其原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1)崇尚节俭
朱元璋出身赤贫。《明史·太祖本纪》
朱元璋曾做过小沙弥,为何上位后却打压佛教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曾与佛道二教颇多渊源。《龙兴慈记》载其祖父受高道指示,葬地凤阳,才有称帝之应。《明实录·太祖实录》记朱元璋降生时,有黄冠(道士)出现,给其母亲赠药。在推翻元朝统治战争中,传奇道士刘伯温充当了他的左膀右臂。另外,朱元璋还曾做过皇觉寺(后赐名大龙兴寺,位于安徽凤阳)的沙弥。
然而,自称帝以后,朱元璋对佛道二教却持打压态度,究其原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1)崇尚节俭
朱元璋出身赤贫。《明史·太祖本纪》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遭遇旱蝗,饥荒瘟疫流行,17岁的朱元璋父母兄相继去世,家里连丧葬的钱都出不起。靠村民刘继祖给了一块地方,才将其父母兄长安葬。他自己也只得投靠皇觉寺度日。
早年的苦难经历,让朱元璋体会到稼穑之艰难,民间之疾苦。即为后,他不忘初心,戒于侈丽,建宫宇、定礼乐皆求从简。洪武十六年(1383)谕侍臣云:
“自古王者之兴未有不由于勤俭,其败未有不由于奢侈,前代得失,可为明鉴。……大抵处心清净则无欲,无欲则无奢纵之患。欲心一生,则骄奢淫佚无所不至,不旋踵而败亡随之。朕每一念及,未尝不惕然于心。”
考虑到国家经济负担过重,僧道太滥,“蠹财耗民,莫此为甚”,朱元璋从洪武六年(1373)开始,就责令有司制定了限制僧道出家的政令,淘汰不合格的僧人道士,禁令颇严。
(2)僧道作乱
元末农民起义时曾利用过白莲教,朱元璋曾自称“大明王”。明朝建立后,在野的明教和白莲等教徒,这些人隐于僧道之间,一遇机会,即为不轨。除此之外,尚有元代旧臣隐于寺庙、道观之间,如元吏部侍郎巴延资中,即“变姓名,冠黄冠,游行江湖间”。建立大明后,朱元璋深知那些地方容易为藏污纳垢之地,不允许再有“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洪武十四年(1381)令有司编“黄册”,进行全国性的人口调查,以防奸蠹之民,并给僧道度牒。洪武二十四年(1391)又敕云:
今之学佛者,曰禅、曰讲、曰瑜珈,学道者曰正一,曰全真,皆不循本俗,污教败行,为害甚大。自今天下僧道,凡各府州县寺观虽多,但存其宽大可容众者一所并而居之,毋杂处于外,与民相混。
可见此时佛道中都有大量不守戒行、违法乱纪的出家人,令僧道并而居之,无异于把他们囚禁在一起。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管理更加严厉:
命礼部榜示天下僧寺道观,凡归并大寺,设砧基道人一人,以主差税。每大观道士编成班次,每班一年高者率之,馀僧道俱不许奔走于外,及交结有司,以书册称为题疏,强求人财。其一、二人于崇山深谷修禅及学全真者听,三四人勿许。
从整顿风纪到严格限制出家人数,既有助于政权的稳定,也有助于提高僧道出家人的整体素质,不失为良策。但太祖以后的几个皇帝,多惑于道教之方术,佛道中都有骄纵不法之徒与权臣、宦官相互勾结,明初对僧道的种种限制和禁令也就逐渐失去了作用。
(3)以儒为尊
佛教、道教皆有蠹政扰民,造反作乱之嫌,唯儒教无此弊端。朱元璋虽不列三教先后,但他逐渐明白,若想淳风俗,敦教化,只能裁抑佛道,推崇儒学。《万历野获编补遗》有“圣祖兼三教”云:
太祖深于竺乾之学,……洪武四年(1371)蒋山佛会诸灵应记,皆昭然尔。且至七年(1374),上手注《道德经》出示群臣。至十年(1377),上与群臣论日月五星之行,……其后遂召诸名儒考订损益,成“书传会通”一书。盖上于吾儒及释道二氏精究秘奥,虽专门名家有不及。……至三教一论和合同异,具在御制集中。
同年,孔子五十五世孙孔克坚及其子孔希学来朝,太祖谕之曰:“先圣子孙,不可不学,尔子温厚,宜俾之进德修业以副朕怀。” 至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诏天下通祀孔子,“维人心,扶世教”,并到太庙亲拜孔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