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近自然的重要性,亲近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
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也很熟悉,不开电视,孩子就不吃饭;不让玩手机,孩子就哭闹不止;一玩起游戏,又谁叫都不搭理?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视力下降
我有个小外甥,今年5岁,平时没事就盯着手机玩,小小年纪就戴上了近视眼镜。有一次,我和小外甥一家出游。我们刚下车往公园走,小外甥就吵着没意思,非要玩妈妈手机里的游戏。妈妈一开始还不同意,后来被缠得没办法,只好把手机拿出来给他玩。妈妈和我说,她也知道孩子总玩手机不好,但有时候也很无奈。原来孩子哭闹的时候,为了省事,就用游戏和动画片来哄,没想到他后来对手机越来越迷恋。
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也很熟悉,不开电视,孩子就不吃饭;不让玩手机,孩子就哭闹不止;一玩起游戏,又谁叫都不搭理?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视力下降着急,但你可能不知道长时间沉迷于游戏,不但容易近视,这种“过度刺激”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注意力也会受到严重地干扰,讲道理或者强行没收效果都不好。那怎么办呢?
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你需要通过亲近自然,把他一步步拉回到真实世界。
综合近20年的教育成果,人们发现:大自然是把孩子从电子产品拉回到真实世界的唯一手段。你没听错,是唯一手段。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到现在,就是借助自然的力量繁衍生息。现在,我们也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帮孩子建立和真实世界的连接。
亲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在和大自然的互动中,孩子不仅注意力更集中,还能获得全方位的成长。这可不是我随便说说,背后有真实数据的支撑。奥克兰大学针对“幼儿和自然的连结”,调查了来自493个家庭中2~5岁的孩子。结果表明,那些更亲近自然的孩子,更能表现出分享、合作、关心、助人等对别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同时,他们的多动、情感和行为障碍也更少。
小时候在自然里获得的滋养,会变成孩子长大后内心持续的动力,让他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不会因为挫折而轻易放弃,不会因为困难而躁动迷失。你可能会说,不就让孩子少接触一下自然嘛,有这么严重吗?再说孩子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哪有机会去积累这些养分呢?而且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每天都带着他往外面跑呀?你的这些担心我都理解,但请你回想一下自己的小时候,是不是爬过树摘过果子,翻过菜地滚过泥,抓过蚯蚓捕过鱼呢?我们小时候感受的平常生活,正是现在的孩子所缺失的。
城里的孩子从小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里长大,平时的时间被各种课外班占据,一有时间就抱着电子产品不放,很多孩子甚至会以为自来水是从水龙头里来的,蔬菜是长在超市里的,其实,他们更需要走到户外,多接触大自然。
而且亲近自然,并不等于接近自然中的一切。就算你平时不太爱动,也没关系,因为并不需要一开始就往外跑。你可以带孩子从有限体验自然开始。一起在家里建个“阳台菜园”,在家门口找个属于孩子的“秘密基地”,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有拼贴、画画、编故事等很多不同的玩法,而这些用平时的碎片时间就能做到。
你可能还是会担心:就算我想让孩子亲近自然,但我自己都不了解自然,该从哪下手呢?
亲近自然,不是一股脑儿地教给孩子多少自然的知识,你也不需要有多少积累或者储备,甚至都不用知道身边花草的名字,只要能调动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和大自然建立连接,在一次次的观察、体验、感悟和创作中,体会到自然的丰盛和生命的美好。
怎么调动孩子的兴趣呢?
从打开孩子的感官开始。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这五感是我们连接外界的窗口。你可能会奇怪,我们不是每天都在使用这些感官吗,还需要特别学习吗?确实,感官我们每天都在用,但是你有试过让它们变得更敏锐吗?比如很多小朋友,只要一看到虫子,就会急着问:这是什么?旁边的家长或老师,多半会直接准确地说出虫子的名字,比如七星瓢虫、金龟子等等。
如果想打开孩子的视觉感受,要怎么做呢?能不能叫出名字不重要,你要引导孩子关注虫子的特征:它长什么样子?身上有什么花纹?如果是常见的没危险的虫子,你还可以让孩子摸摸它,或者直接把它放在孩子的手上。因为通过观察和接触,孩子会记住虫子的样子和特点,借助这些再去查询,自然会知道它是什么昆虫,而且还会主动去探索它和其他虫子有什么不同。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知道一只虫子、一朵花的名字很容易。下个识别软件拍张照片传上去,或者发到朋友圈问一声,马上就有人告诉你它是什么。但是孩子的观察经验远远比知道一个名字重要,因为这是一个跟生命相遇、相识的过程。
所以,孩子在用眼睛看东西的时候,有颗“发现”跟“观察”的心非常重要。
其他感官也一样,比如你有没有试过让孩子先闻闻餐桌上的食物,再引导他品尝食物的味道?有没有让孩子去摸摸树、抱抱树、听听树的心跳?听到鸟叫,会不会和孩子一起找声音的方位,想象一下它在干嘛?
孩子对自然有没有意识,主要在于你有没有这个意识去启发孩子关注自己的感觉。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没有机器人的力气大,没有它算得快,不如它的记忆存储能力强,但我们却有机器人永远无法企及的东西:感觉。
而我,作为这门课的主讲老师,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帮你和孩子打开感觉的开关,打开这扇和大自然连接的窗户。
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徐佳,是日本NEAL自然体验的引导师,系统学习过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哈佛大学的环境教育课程,还翻译过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埃伦·兰格的著作《专注力》。我知道什么游戏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怎么互动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他还觉得好玩。我还有丰富的社会实战经验,了解家长和孩子对自然教育的真实需求。我带过国内的老河沟科考营,也带过国外的自然探索营,知道怎么调动各种年龄、性格孩子的自然热情,怎么帮孩子把平时的观察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自然作品。在新东方等机构近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帮助过上千位学生做留学规划,非常清楚怎么选择学校,怎么规划社会实践活动,怎么挑选夏令营等等,我的建议帮助他们打开了哈佛、耶鲁、斯坦福、早稻田等一扇扇名校的大门。
这门课,分享给你的是我在自然教育、社会实践和视野规划等方面多年积淀的结果。我会给你21个锦囊,包括“自然猎人”、“阳台菜园”、“宇宙探秘”、“山野戏剧”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反复使用,最受孩子欢迎的小游戏。这些锦囊会陪着你和孩子从家里、家门口一步步走到城市的动物园、植物园、公园、天文馆等自然空间,再到郊区的山野,最后走向国内外的自然胜地。
这不是一个博物课,也不是一门自然课,而是一个教你如何手把手带着孩子去感受自然的亲子课。通过这门课,你将学到如何用阅读、画画、故事、笔记,以及各种各样丰富好玩的游戏,帮孩子在大自然中打开感官,锻炼技能。而孩子也会在一次次和你互动中,放飞想象,尽情创作。
带孩子亲近自然,你只需要迈出第一步,从打开孩子的感官开始,一步步跟紧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也许这样做了之后,你还是很难在孩子身上一下子看到效果,但你可以选择把孩子变成一个有感觉、有感知的人。孩子亲近自然,是为了认识世界,认识生命,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我相信在未来几年、十几年后,你会看到、感受到孩子鲜活有力的生命变化。
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开始神奇的自然之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