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爱慕虚荣,家长的价值观
其实,孩子在物质需求方面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只知道周围同学都有,自己也想要,就会去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孩子的"从众心理",不仅是孩子,我们成年人也可能深受
作者/昕姐(图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孩子变得爱慕虚荣?家长应适当满足需求,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邻居家的孩子小明今年五年级,每次参加完体育课之后,都会回到家让邻居买一双球鞋。邻居以小明还有好几双鞋的理由拒绝了孩子的要求,谁曾想孩子为此又哭又闹的,说邻居不爱自己了,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邻居也对此深感无奈,因为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回了。
其实,孩子在物质需求方面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只知道周围同学都有,自己也想要,就会去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孩子的"从众心理",不仅是孩子,我们成年人也可能深受其害。
为什么孩子会有"从众心理"?从众心理的定义: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1、 孩子的虚荣心作祟。从众心理普遍出现在人的身上,同时孩子也不能很好的分辨是非对错,孩子就会展现出自己的虚荣心,想要的就去买,不管对自己有没有用,都想去得到它。比如手机,对学习没有多大作用反而会间接的影响学业,但是孩子也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去要求家长为自己配备一部高品质的手机。
2、 孩子对物质的需求增加。孩子的想法很简单,想要的得有,这就会涉及到物质条件的上涨。比如买玩具、买零食和买衣服,都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虚荣心,给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快乐。有足够的物质填充也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孩子也就陷入了金钱的漩涡无法自拔。
3、周围人的影响。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是非常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因为意志不坚定,也不能很好的分辨是非。只要是周围人大多数人都有购买过某一件物品,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去选择这个物品。所以,虚荣心的体现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孩子自身想要的。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每个阶段的坎坷,从众心理也是不可避免的。家长也需要正确的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要采用太过情绪化的方式去责怪孩子。
孩子的这种心理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说过:"虚荣心驱使我们去做的事,比理智促使我们做的事要多。"
意思就是说,当人处于理智的状态时,反而受到的约束会更多,因为要顾及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在没有一个万全的办法出现时,清醒理智的人做的事情就很少;而在虚荣心的熏陶下,一个人的攀比心就会战胜理智,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行为。
1、 无度的攀比炫耀,无节制的挥霍金钱。孩子的好胜心强,总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博取眼球和赞赏。当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可以炫耀的时候,就会攀比他人,自己拿着微薄的收入去换取高额的奢侈品,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最终压垮自己。
2、 错误的价值观让孩子迷失了自己。迷失自己的孩子做事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会以伤害他人为乐。试想一下,这类孩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只能吸引一些狐朋狗友,孩子是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和信赖,这对要步入社会的孩子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3、抗挫折的能力差。爱慕虚荣的孩子多半是个蛮横无理、骄傲自大的人,他们通常会用"炫耀"的手段,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到自己。但是这样的孩子习惯了顺风顺水,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找借口逃避责任,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
所以,在平常是生活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这种虚荣攀比心,要第一时间进行引导,及时解决孩子心理问题上的偏差,才能轻松解决孩子的问题,从而引领孩子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家长该如何处理,帮孩子孩子脱离"虚荣心"的掌控呢?首先,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多以思想上的引导为切入点,建立孩子正确的消费意识,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每一分钱的使用。培养孩子记账,做表格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血汗钱来之不易,是不允许自己随意挥霍的。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受家长的影响,家长给予孩子都是满满的爱和肯定,以至于孩子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这就需要父母抽出时间跟孩子正面交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适当的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当孩子的虚荣心展现出来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溺爱而满足孩子,我们要牢记一个原则:合理的诉求我们满足,不恰当的要求我们要拒绝。决然而然的态度让孩子在提要求前学会考虑问题。评判的标准取决于要求是否对孩子有好处,家长才可以放心帮助孩子完成愿想。
最后,纠正孩子错误的交友观念。很多孩子之所以爱慕虚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自所处的环境导致的。比如说孩子受到同学的怂恿要买昂贵的球鞋,才能在大家的眼前过把瘾。同学这样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以至于提出无理过分的要求。所以家长应该多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交际圈,宁可少,也不要滥。
总而言之,孩子出现了从众心理以后家长要主动跟孩子多沟通,因为孩子是不知道家庭所处于什么境地的,贫穷还是富有?孩子只会受周围环境的唆使,盲目的提出要求。这个时候家长也要正视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教育方式上还有所欠缺,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帮助孩子摆脱攀比心的制约。
如果喜欢本篇文章,请关注@昕姐育儿之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