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我说,孩子不愿意和你交流怎么回事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女儿很反感我,不愿跟我沟通,咋办?”
题主说,他女儿非常烦他,送她上下学的路上,几乎不跟他沟通。他自认是个三观正,也从不亏待孩子的好父亲,可孩子长大后却这样对他,让他非常苦恼。
看到他的经历,我特别能感同身受。
女儿上初中后,和我也是越来越不亲了,每天说不了几句话,她就会发火。
前天晚上,她回家比较晚,我很担心,就多说了几句“怎么回来这么晚,太晚回来不安全”之类的话。
结果她一脸不耐烦地回我“知道啦!知道
作者:初寂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女儿很反感我,不愿跟我沟通,咋办?”
题主说,他女儿非常烦他,送她上下学的路上,几乎不跟他沟通。他自认是个三观正,也从不亏待孩子的好父亲,可孩子长大后却这样对他,让他非常苦恼。
看到他的经历,我特别能感同身受。
女儿上初中后,和我也是越来越不亲了,每天说不了几句话,她就会发火。
前天晚上,她回家比较晚,我很担心,就多说了几句“怎么回来这么晚,太晚回来不安全”之类的话。
结果她一脸不耐烦地回我“知道啦!知道啦!”然后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去了。
我站在门口,想敲门又不敢敲门,千言万语最后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这样被她拒在门外了,明明小时候那么粘我,总喜欢在我怀里撒娇,和我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如今长大了,却和我越来越疏远,我们彻底变成了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为什么我的孩子什么都不愿跟我说了?
你想说的,不是孩子想听的
在节目《超级育儿师》里,有这么一个家庭,父母对孩子百般上心,常常主动交流,可儿子钰宸却对他们爱答不理、很不耐烦。
本以为这是一个叛逆孩子不懂尊重父母的故事,可看完节目才发现,不是钰宸不愿交流,而是父母的“交流”太让人窒息——不是谈学习,就是拿他和妹妹比较。
比如午饭时间,钰宸刚走到餐桌前,妈妈不是让他先吃饭,或是聊些轻松的话题。而是拿出一张卷子,问钰宸第一题选哪个,在钰宸答对后,又说还给他准备了一套数学试卷。
钰宸越听情绪越暴躁,连说几声“好好好”后,就不再理妈妈。
可没过多久,妈妈又开始聊钰宸的考试成绩,这下钰宸彻底没了耐心,直接回房间了。而妈妈一脸失落,始终没意识到,逼走孩子的正是她的那些“好言好语”。
我们对和孩子交流,常常存在一个误区:总把质问当聊天,而且聊的内容很单一,不是问学习就是问温饱,好像除了这两样,孩子再没其他需求了。
不仅如此,当孩子对某些问题表现出不同意见时,还会被我们指责,并灌输大道理。
李玫瑾教授说:很多父母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没有选择。
我们的交流,常常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再用“威逼利诱”的方式让孩子认可。
成功了,这就是一次愉快的交流,证明孩子愿意和我们沟通。反之,就是孩子难以沟通。
我们想说的,只是我们在意的,而不是孩子在意的。所以孩子才会越来越排斥沟通。
孩子想说的,不是你想听的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感受不到爱的交流,无法走进心里。
很多时候,孩子的交流欲望,正是被我们扼杀了。
“妈妈,我觉得很难过。”
“没必要难过,坚强点。”
“妈妈,我今天看了一本很有趣的小说。”
“看小说会影响学习,不许再看了。”
“妈妈,我同桌说她喜欢我们班长。”
“这么小就早恋,不自爱,你可不能这样。”
……
当我们这样回应孩子时,说错了吗?没有。
但孩子以后却不愿再和我们交流了,因为他们说什么,我们都在拒绝、否认,甚至打断,只因我们觉得这些话题不值一提。
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些都是成长中很重要的东西,孩子会因为这些事哭和笑,一味的否认孩子的感受,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微博一个“生活的烦恼和妈妈说说越说越烦,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谈谈越谈越崩”的话题下,很多网友都在吐槽:跟父母太难沟通,说什么都成了自己的错。
再回想起平时和女儿的交流,很多时候我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对于自己不认同的观点,总是打断,甚至批评教育女儿。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想听的只是自己认可的事,而不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和父母交流是没用的。
本想说服孩子的心,最后却缝上了孩子的嘴。
选择沉默,是因为失望了;
选择沉默,是为了回避争吵;
选择沉默,是无言的抗争。
不说的背后,一边拒绝,一边渴望在电视剧《小欢喜》里,季杨杨父母在他高三时回来了,可叛逆不羁的季杨杨却不愿与父母多做交流。
好几次,他父母想跟他好好聊聊,都被拒绝了。
可季杨杨虽然经常拒绝和父母交谈,却不代表他不喜欢交流,实际上,他是很渴望交流的。
得知妈妈一个人搬家时,他会主动赶过去帮忙,主动和妈妈说话。
会主动在网上和网友聊心事,交流生活中的烦恼。
看到父亲也对赛车感兴趣,并诚恳的向他讨教时,他立马卸下心防和父亲聊了起来。
有一次玩赛车玩得太晚,又忘记告知父母,于是急忙赶回家,并第一时间跟父母解释。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了。
就这样,一边拒绝,一边渴望,在爱与不爱中徘徊。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追求价值感与归属感。
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渴望自己的心事有人听,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认同,渴望摆脱内心的孤独感,渴望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渴望从沟通中找到自身价值感和归属感。
用沉默代替呐喊,用拒绝表达需求。
他们心里,其实比我们更希望获得沟通交流的机会。
所以,孩子越拒绝,越要引起重视。他们不是长大了,不是不爱说话了,他们其实是缺爱了,失望了,不知道如何去沟通了。
运用同理心,事半功倍
想要解决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的问题,不妨试试运用同理心,走进孩子的内心。
所谓同理心,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护理学者teresa wiseman曾总结出同理心的4种特性:接受观点、不加评论、看出他人的情绪、尝试与他交流。
1.接受观点
作为父母,我们应随时保持空杯心态,不管孩子说什么,都先放进去,等孩子把话说完。
要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孩子不会凭空产生某些观点,我们要做就是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
比如,当孩子说“高三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时,哪怕心里再担忧,也不要着急否定,而是耐心倾听孩子的看法。
2.不加评论
有人说“知识和经验,是理解外围的一种障碍。”
如果我们只依据过往的知识和经验,就对一个观点妄下评论,那么这些东西就会成为我们理解孩子的障碍。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不加评判,不乱训导,孩子才会愿意继续与我们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3.看出他人情绪
当孩子和我们说话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是高兴、悲伤,还是平和。
根据孩子当下的情绪,来判断回应他的方式,避免使用相反的回应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比如当孩子情绪低落时,我们不以为意,甚至取笑挖苦,孩子便会伤上加伤;当孩子高兴时,我们泼冷水,孩子快乐的感觉被迫中断,就会变得很痛苦。
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他们就不会再告诉我们了。
4.尝试与他交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说:“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
交流不是给建议,而是尝试了解、接纳孩子的感受。
日常交流时,我们可以多问问孩子:
“你是怎么想的?”
“你为什么觉得那么生气?”
或是陈述孩子当下的感受:
“你一定很担心。”
“你看起来开心极了。”
当我们能够看见、接纳孩子的感受,并愿意去了解他时,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懂我的,是值得交流的,孩子的心才会向我们敞开。
《妈妈知道怎么办》一书中说:“沟而通,一通百通;沟而不通,不通则痛。沟通,有道,有术,充满奥秘,不是张嘴说话那么简单。”
这世上,每一种沟通都需要走心,亲子沟通更是如此。
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眠,最后爬起来给女儿写了封长长的道歉信,塞进她门缝里。第二天早上,女儿突然塞给我一张纸条,就飞奔出门了。
打开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爱你。
我握着纸条,忍不住落泪。
孩子是如此的单纯和敏感,父母的每一次敷衍和拒绝,他们都会受伤,父母的每一次理解和接纳,他们都会感激。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说: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爱的浇灌下,和我们无话不谈,越来越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