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这个国家级贫困地区为啥母猪下崽也要摆酒设宴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节假日,随份子吃酒席就像赶场一样。红白喜事、祝寿乔迁,亲朋好友随个份子送点礼,大家在一起吃个饭喝个酒,是很多地方的风俗。
但是,近些年来,这样的风俗却渐渐变了味。不光是讲面子、讲排场、比阔气,为了收回礼金,办酒席的名目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地方连“母猪下崽”也要摆场酒。人情消费越来越高,人情渐成“人情债”。
在小编的老家巫溪县,办酒席不仅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而且在婚丧嫁娶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无事酒”,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在我们那里,高考失利有“安慰酒”,出狱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节假日,随份子吃酒席就像赶场一样。红白喜事、祝寿乔迁,亲朋好友随个份子送点礼,大家在一起吃个饭喝个酒,是很多地方的风俗。

但是,近些年来,这样的风俗却渐渐变了味。不光是讲面子、讲排场、比阔气,为了收回礼金,办酒席的名目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地方连“母猪下崽”也要摆场酒。人情消费越来越高,人情渐成“人情债”。

在小编的老家巫溪县,办酒席不仅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而且在婚丧嫁娶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无事酒”,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在我们那里,高考失利有“安慰酒”,出狱返家有“洗心革面酒”,小孩子还没出生就有“保胎酒”,连母猪下崽也要整个酒。

有事没事,找个事就整酒,这在我们那里还带旺了一个产业:喜宴会馆。这些喜宴会馆平时不接散客,专门承办酒席。原某喜宴会馆老板王永周告诉记者:“生意火的时候真的不得了,特别2013年那时候达到一个顶峰,每天晚上我觉都睡不着,我要考虑第二天的包席。”

就说小编生活在农村的爷爷,还保存着近些年人情往来的账本。前年小编回家给他数了一下,在2016年,我爷爷共送出去了25笔人情钱,平均一个月至少要喝2场酒。我爷爷在老家60多岁了,原本想把他接来跟我们一起生活,可是他又不习惯,现在在老家养着几头牛种了一点地,自己一年到头省吃俭用差不多能挣1万多元,除了自己的生活费,这个钱就送了人情。

送出去的礼金多了,为收回礼金,自己没事找事也整次酒,这样就陷入了从怕吃酒到不得不吃酒,又到自己整酒的怪圈。那么,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刹住整“无事酒”的歪风呢?

直到前两年政府出台了整酒禁令规定:除了婚丧嫁娶以外,村民不能举办或者参与其他一切整酒行为。

而且还“规定比如说整什么搬家酒,你高山移民(政策)这一部分就不能优先享受。比如说低保,整酒以后,你就是达到了(脱离)贫困线的标准了,你就不能吃低保了。”

人情往来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也要在保持传统风俗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巫溪的经验看,其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良方”。

虽然出台了这些政策但是目前还是有部分家庭还在“以身试法”,对此我觉得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取向,引导人们尤其是党员干部带头减少铺张浪费,杜绝无事整酒,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村规民约,想办法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让村民不用担心没有面子,从份子钱当中解脱出来。移风易俗树新风,农民农村展新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个国家级贫困地区为啥母猪下崽也要摆酒设宴

母猪下崽大办酒席,到底该不该?

农村人之间的人情味要更浓一些,不管谁家有什么事只要站在大门口喊一嗓子就会跑来很多人帮忙,不管哪种宴席处于情分也会捧场的,不过对于母猪下崽也要大摆筵席的话就有点过了,毕竟母猪下崽对于农村人来说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如果连这个都要办宴席的话,那可有的忙了,今天他家的猪下崽了,明天邻居家的牛下崽了岂不是都要摆宴席了嘛。

母猪下崽大办宴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收份子钱,尤其是在农村,一个村子少则几百户多则上千户,只要人情世故都要随份子,家里人口少的或者结婚早的就觉得随出去的份子钱太多,于是各种借口的宴席就随之出现,而且收的一点都不尴尬。

有的地方是借母猪下崽收份子钱,而有些农村是有个风俗的,母猪下完崽满一个月之后是要请客的,并且是只单纯的请亲朋好友做客而不能收份子钱。这样的风俗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主家请客是为了庆祝自家母猪下崽,小猪仔从刚出生到满月还处在羸弱状态,能够平安度过一个月之后就能茁壮成长所以请客庆祝。

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的请客,只是单纯请客为了图个热闹找个理由吃一顿喝一点都没什么问题,毕竟这样做能够拉近邻里亲朋之间的关系,如果给母猪下崽只是为了能够收份子钱,这样的宴席的味道就变了,估计是要被人骂的了。

这个国家级贫困地区为啥母猪下崽也要摆酒设宴

为什么农村的里人爱都“穷讲究”?

在农村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的规矩,从吃饭到穿衣打扮都也有着不同的讲究。这些规矩也属于农村里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对人们日常起到着各种约束的作用。对于现在来说早先一些规矩已经不符合现在的状况,往往被人们说成“穷讲究”,也常常被人们所诟病。

在农村来说基本上越穷的人家里越爱讲究,越落后的地方越爱讲究攀比。如讲究吃喝,讲究穿着打扮,或者是盲目遵循着以前的各种老规矩。但凡有如此做派的人,这些都被称为“穷讲究”。但凡稍微富裕点的家庭,则不会这样,规矩可以有但讲究就少了许多。

农村里的许多老人都比较认老理,对于家人也有着各种要求。听老妈讲,以前过年包饺子的时候就比平常多了讲究,是为了图吉利。老妈小时候包饺子姥姥从来不让人插手,但搞点什么小动作就会挨上一筷子,有时甚至连怎么错的都不知道。后来听到了这样一个说法,“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这是农村里的老规矩,捏饺子只能放到圆的盖帘板上,而且对于个数都有这要求,每帘饺子只能摆99个,多了少了都不成。

放到现在来说就成了“穷讲究”,不过老辈的人遵守了一生这样的规矩,这些早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其实是那时候条件有限,人们办事情都想讨个吉利,虽然生活没有太多的变化,却也是一直遵循着。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姥姥对于这些事情也没有了之前的讲究,码放起来不乱就成,包饺子更是要全家人出动才有气氛。

农村里不乏有这样爱“穷讲究”的人,家里面穷困潦倒却要摆足了架子。在外面要吃好,穿衣更是讲究,通过这些来提高在别人眼中的认知度,到最后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其实“穷讲究,越是讲究的越穷“,把”穷“寄托到了一些莫须有的事情上,生活中也多了种种的条条框框,这些也制约了自己的进步。

在农村里“穷讲究”更多表现在攀比上,过去这些事情比较严重,除了红白喜事之外,有点屁大的事情都要摆上几桌的流水席庆祝。更多是也是因为“穷讲究”,总想搞一些大场面,让外人看了有面子。后期闹的全村反感的程度,买了车要摆酒席,添置了新家当要摆酒席,家里的母猪下崽还要摆酒席,甚至连离婚也要摆酒席。摆酒席没有了庆祝的意思,更多的是为了收取礼金。

许多人都说农村人爱“穷讲究”,其实这些都是贫穷的限制,通过这些讲究带来些许的心理安慰。如今农村里越来越富足,人们对于讲究更正确的认知,讲究的是为生,讲究的是环境,讲究的是教育。过去式的“穷讲究”,已经逐渐的在农村里消失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1290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奶奶带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妈妈呢,宝宝跟奶奶亲不粘妈妈 下一篇:幼儿玩陶艺的意义「浅谈儿童学习陶艺的真正意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