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躺在地上打滚、耍赖怎么办?,小朋友撒泼耍赖怎么办
图片源自网络
仔细观察,孩子喜欢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在小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尤其是在大街上、商场里等公共场合下,孩子表现出这种行为,会让家长既尴尬又没面子。为了尽快消除这种局面,不少家长就会采取“屈服”
朋友的女儿两岁以来,无师自通般地徒增了一项“本领”:遇到不被满足的需要(求),会以躺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来“要挟”家长。这项本领,仿佛一夜间开了“窍”,被她掌握并应用地日益炉火纯青。当听到这些,小编不禁纳闷于,她是怎么学会这种技巧的?又怎么能适时、娴熟地应用于一些场合的?
图片源自网络
仔细观察,孩子喜欢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在小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尤其是在大街上、商场里等公共场合下,孩子表现出这种行为,会让家长既尴尬又没面子。为了尽快消除这种局面,不少家长就会采取“屈服”的方式,即刻满足孩子的需要(求),这让战火虽然暂时得到平息,可是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孩子还会故伎重施,逼迫家长一次次“就范”。
孩子从这种行为中获益,会下意识地强化他们再次应用这一行为来达到目的。那么,作为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在回答怎么办之前,我们先看下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
原因一:生存进化的使然有句话:会哭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回到数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时期,那个时候原始人类食物极度匮乏,原始人类的婴幼儿是被族群长者集体抚养的,在集体抚养模式下,会哭会闹的婴幼儿才能得到抚养者及时的喂养,也才能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
加之在那个时期,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又极其恶劣,周围可能潜伏着虎视眈眈的各种野兽。原始人类的幼儿如果以站立的方式哭闹,目标就会太大,很容易招致野兽的攻击,很可能丧失掉性命。而躺(趴)地上哭闹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吸引养育者的关注,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目标缩小(相对于站立的情形),这既能让自己及时地获取食物和营养,又尽可能地降低周围环境中的危险,是极有利于自己生存和成长的方式。
图片源自网络
这种有利于原始人类幼儿生存的方式,经由进化的选择,一代又一代地被写入了基因而遗传了下来,这可能是现在的小孩子无师自通就会延用这种方式的“集体无意识”。
不过,当下的孩子并不像原始人类的孩子那样面临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所以,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所具有的生存价值会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更可能是情绪表达宣泄的功能。
原因二:情绪表达宣泄的使然当个体需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情绪就会产生,当前的需要(求)越迫切,情绪就会越强烈。强烈的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会让人有不舒服、紧张焦虑的感受,为了缓解这些负性感受,就需要有渠道和媒介来表达宣泄这些情绪。
肢体动作是情绪表达和宣泄的最佳助手。我们都知道,舞蹈就是人类情绪表达和宣泄的最有力的方式,舞蹈又主要是借助肢体动作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形容人非常高兴时,会用“手舞足蹈”等成语;形容人在十分生气或愤懑时,会用“捶胸顿足”等成语。
图片源自网络
可见,肢体动作能比较好地协助情绪的表达宣泄。从站立到躺地上撒泼打滚能最大化地体现肢体动作的变化,既能吸引家长的眼球,也可以通过这种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变化来表达宣泄当下的情绪,这可能是孩子首选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的“无意识动力”。
原因三:心理获益的使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一种行为,让孩子获得了好处或利益,他(她)自然就会有趋近的动机,在类似的时机和场合下还会重复同样的行为,这既是天性,也是后天的强化。
孩子的心理获益直接源于后天的行为强化。比如,孩子偶尔发现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一方面能让家长很紧张、很关注自己,另一方面又让家长放弃了之前拒绝满足的行为,即刻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求)。这一行为和结果,让其心理上得到了即时的满足和获益,也让孩子极其敏感的大脑迅速建立一条神经通路: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等同于需要(求)的即刻满足。
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孩子在后面故伎重演,又是印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就会进一步稳固这条初步形成的神经通路,并让其更加有心理获益感,这条神经通路也会更加敏感、更加一触即发,让孩子更相信这一行为的神奇之处,也就更加主动、娴熟地采用这一方式,这可能是孩子有意识地“神经通道行为选择”。
理解了“因”,在“怎么办”这一问题上就迎刃而解了。作为家长,可从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着手,解决孩子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问题。
第一,只是情绪宣泄而已家长拒绝满足孩子的需要(求),往往是因为孩子的需要(求)是不合理或无理的。大多数家庭,对于孩子的正当、合理、能承受的需要(求)都是尽量满足的,而对孩子的无理、超出能力承受范围外的需要(求)是延迟满足或直接拒绝的方式的,但是,作为小孩子,他们不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他们只会根据当下的需要(求)有无及时得以满足来判断局面,从而做出反应。
当其需要(求)不能被即刻满足时,情绪就会产生,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只是其选择的应对方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宣泄情绪。所以,家长要首先从认知意识到:孩子当下的需要(求)未必是必需的,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是手段而不是需要(求)未被满足的结果。这种情绪宣泄的行为不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后果,作为家长,也就没必要对这种行为如临大敌,过分地紧张、焦虑。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家长在孩子出现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时,急于用满足需要(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多数情况下是在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以及对自身面子的顾及;他们只是把孩子要即刻安抚下来,对孩子的真实意图并不能头脑冷静地思考和分析。
而一旦家长自己冷静下来,不被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牵着走,才能集中注意力和开动智慧,灵活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避免陷入“撒泼耍赖就给予满足”这一认知陷阱中。
第二,耐心等待情绪冷却既然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主要是在宣泄情绪,那么,这时孩子大脑是被情绪脑所支配的。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大脑中情绪控制的相关脑区发育相对缓慢,所以,他们的情绪脑比较容易处于“过热”的状态,会出现比较多的情绪化。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其过热的大脑“冷却”下来,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状态如坐过山车,有高峰起伏,就有低谷平复,只是需要稍微花点时间和耐心去等待。
此时,很多家长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讲道理、明是非或者打骂。他们力图用劝说、解释、打骂等方式来缓解孩子的情绪、中止孩子的行为,可是这些方式往往只能起到反效果,比如,家长越是劝说、解释,孩子哭闹得反而越厉害,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的理性脑是关闭的状态,他们是听不进任何劝说或解释的;而打骂的方式只能加剧孩子情绪脑的热度,对问题的解决只起反作用。
图片源自网络
适当的做法应该是共情。等孩子情绪平稳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情感反馈,比如,“妈妈没有满足你的要求,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妈妈看到你这样表现,心里也很难过......”,要让孩子避免遭到家长拒绝后产生情感忽视的感受。
第三,建立新的行为联结孩子之所以屡屡做出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是因为他们会把这种行为与即刻得到满足联结在一起,也就是“趋利”的条件反射行为。从某种行为中获利,这种行为自然就能得到正性强化,给个体带来快感等奖赏体验,久而久之,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行为联结就会更加稳固。
如果要打破这种联结,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重新建立新的行为联结。沿着这一思路,“避害”这种天性就能发挥作用,比如说,孩子做出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他预期的结果,那么之前建立的行为联结就会被打破;再进一步,如果孩子在这种行为上又受到了惩罚,那他就会把这种行为和害怕联结在一起,后面就可能对这种行为出现回避的反应。
因此,适度的惩罚有助于建立新的行为联结。退一步说,即使是家长迫不得已,在孩子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的压力下满足了孩子的需要(求),比如,第一时间给孩子买了他(她)想要的玩具,回到家后,也要有认知层面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家长给其买玩具不是因为他(她)哭闹耍赖,而是为了不影响公共秩序等原因。
图片源自网络
同时,认知层面的教育可配合适度的惩罚,像暂时没收其喜欢的玩具或漫画书(引发焦虑的惩罚)、计时隔离、面壁思过、反思检查等惩罚形式,会让孩子意识到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是和被教育、受惩罚等负性后果联结在一起的,这就建立了新的行为联结,以后孩子再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目的时,就会心有余悸、三思而后行了。
写在后面: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曾说:“自由,并非放纵。自由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该的行为。”面对孩子躺(趴)地上撒泼耍赖的行为,家长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看待、处理孩子的这一行为,不被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牵着走,既是给孩子的行为以自由,也是给自己的教育以自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