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减少怎么办6大原因评估确认是否要急诊,突然胎动减少要去医院吗
胎动减少原因有哪些?6大评估 急诊与否
当胎动减少时,总是过分担心甚至食不下咽?不用担心,只要确认孕妇胎动减少情况是下列6种中的哪一种情况,就可以快速
怀孕的喜悦,父母最知道。当妈妈怀孕到18~20周左右,就能明显感受到宝宝胎动的足迹。随着孕期增加,胎动减少的频率也会跟着增加。明明早期宝宝会用翻身、踢腿来跟父母说声Hi,怎么随着孕期尾声胎动却越来越少?而准妈妈们总是因此提心吊胆,想要立刻上医院确认宝宝是否安全?其实,在上医院之前可先参考胎动减少6大原因评估,确认胎动减少是否为正常反应!
胎动减少原因有哪些?6大评估 急诊与否
当胎动减少时,总是过分担心甚至食不下咽?不用担心,只要确认孕妇胎动减少情况是下列6种中的哪一种情况,就可以快速决定是否就医急诊:
1. 孕妇发烧 胎儿影响
当孕妇发烧时,若体温超过38.5度以上,那羊水温度也会跟着提高。这时,子宫和胎盘的血流量也会跟着减少;那胎动减少机率就会提高,胎儿心跳也会跟着加快。
2. 孕妇抽烟 服用药物
当孕妇有抽烟习惯,或是长期服用镇定药物的话,就会让胎动减少。而且还有可以造成,胎儿发育不完全等其它异常现象。建议有宝宝时,要及时戒掉烟瘾与服用药物的习惯,才不会让宝宝生长发育出问题。
3. 胎盘问题 功能不佳
若孕妇有子癫前症或胎盘钙化现象,那就容易导致胎盘血流不足;这时,供给给胎儿的氧气也会减少,胎动就会自动减缓。若是这种情况,则建议要尽快就医确保安全。
4. 脐带压迫 胎动减少
若宝宝有脐带绕颈或脐带压迫问题时,胎动减少情况就会发生。宝宝在羊水中可自由活动,故当脐带压迫时大多可自行解脱。但若是缠绕太严重(太紧或打死结),则会造成胎儿缺氧与胎动减少情况,严重者还可能会造成胎儿死亡。
5. 胎盘剥离 胎儿缺氧
若孕妇胎盘在早期就有剥离现象产生,那就会造成胎儿血流灌注不足而缺氧。常见症状有:孕妇剧烈腹痛,并大量阴道出血、胎动减少与胎儿心跳减速。若为高龄、高血压、抽烟、多胞胎、早期破水、前胎有胎盘早期剥离病史的孕妇,都要特别注意!
6. 其它因素 少见原因
当然有些胎动减少发生,并不是这么好查到原因的。例如:孕妇血压高、羊水量减少、孕妇太忙太累、没有按时吃饭等等,也都可能会影响到胎动减少。建议可以的话,可借由每天量血压并与医生配合产检,查询原因究竟在哪里。
胎动减少怎么办?4大方式 刺激胎动
当发现胎动开始缓慢减少时,可以用一些方法刺激胎动。当胎儿动起来后,即表示宝宝是正常;若因此还是没有胎动反应的话,那就要密切观察并应该即时求助于妇产科医生。现在,就来看看4个刺激胎动的方式吧!
1. 变换姿势 刺激胎儿
当发现胎动减少时,孕妇可以先侧躺于左侧,并找个物品垫在肚子下方;静待几小时后,可以明显感受到胎动的活跃。若以坐姿与侧躺相比的话,可以明显感受到坐姿较难感觉到胎动。
2. 妈妈进食 胎儿开心
当妈妈不断移动走动时,胎儿可能会因为晃动而遥遥欲睡;但当妈妈开始进食时,就会开始醒来展现活力。故当觉得胎动减少时,孕妇只要吃东西或喝杯冷饮,宝宝会自动醒来并躲开冰冷部位。若孕妇是大量吃甜食的话,也可以感受到宝宝变得更有活力,胎动更明显!
3. 制作声响 唤醒胎儿
想要让宝宝有反应,那就来点声响吧!无论是要把音乐调大声,或是用力关门;都可以直接唤醒胎儿,引起宝宝抗议太吵的胎动反应。
4. 其它效果 确认胎动
想要让胎动明显,亦可推推肚子或是轻拍肚子,来确认宝宝是否有正常活动。只要经过以上这些方法,若胎动有明显增加,即可确定胎儿正常。若还是都没有产生比较剧烈的胎动反应,建议要立即寻求医生帮忙检查,避免有任何异常现象发生。
胎动减少Q&A
Q1:胎动要怎么计算?怎样才算异常?
当怀孕到第28周时,就应该每天早、中、晚记录胎动次数。最佳时机为,饭后1小时进行;建议可坐着或侧躺记录:
1. 早、中、晚记录,平均每小时有3次以上胎动属于正常,能达10次以上更佳。
2. 白天时进行观察,若有10次左右的胎动即属正常。
3. 每天固定挑选一个时段(约3小时)来进行记录,若10次胎动的时间超过三小时,建议就医检查。
若孕妇每天记录胎动时,突然发现胎动减少,例如:1、2小时内的胎动不到10次(或胎动次数比前一天少一半以上,甚至停止不动了)。则表示胎儿可能出现异常,必须要立即就医,确保胎儿安全。
Q2:预产期快到了,胎动减少是正常的吗?
当预产期越来越接近时,胎动次数也为跟这降低。这是因为羊水减少、胎儿体积变大,故没有空间可以让宝宝在肚子中活动。这时孕妇可以利用睡前静躺时,在床上观察胎动;只要宝宝在2小时内的胎动达到10次左右,即可放心!
Q3:胎动加剧后逐渐减少、甚至停止,是正常的吗?
宝宝在肚子中活动时,本来就会呈现动静交错现象。假设有一天,胎动急促后慢慢减少或停止胎动,那也都属正常反应不用太过担心。若真的很不放心的话,也可以先观察一阵子再看是否要请医生检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