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教育我要看着孩子快乐地成长教案,教育就是为孩子脸上的微笑陶醉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以为“快乐教育”的概念只能短暂地存在于幼儿园阶段,一旦进入小学,学生们就必须接受非常大强度的知识灌输,直到他习惯这种学习模式并开始自我倡导这种方式,我们坚持了几十年,从自己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到子女变成小学生的时候。
这仿佛成为了一种传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还未成熟的年纪就开始接受了这种设定。
很久以来觉得快乐学习就是一个概念,像所有超现代的概念产品一样,实现的日子遥遥无期,这些年很多新兴的教育理念,辅以各式
平视的教育,我们不该将教育覆上枷锁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以为“快乐教育”的概念只能短暂地存在于幼儿园阶段,一旦进入小学,学生们就必须接受非常大强度的知识灌输,直到他习惯这种学习模式并开始自我倡导这种方式,我们坚持了几十年,从自己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到子女变成小学生的时候。
这仿佛成为了一种传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还未成熟的年纪就开始接受了这种设定。
很久以来觉得快乐学习就是一个概念,像所有超现代的概念产品一样,实现的日子遥遥无期,这些年很多新兴的教育理念,辅以各式各样的高科技设备,仿佛这一切又能够看到一点曙光,快乐学习,我们为什么不现在开始实现它。
爱是教育的心
作为一名教师,他首先应当是这样的人: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的,他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有如温馨的风,又似无声的雨,它能融化冰山雪岭,也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教育中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情感的时候,很多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相反在教育中若逞一时之快,很容易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平等与信任
有人举过这样的例子:中国的成年人对孩子说话总是站着,久而久之孩子在对话中习惯了仰望的姿态。而西方大多国家成年人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都会蹲下去,尽量让孩子平视自己。西方一些国家在教育中讲究平等尊重,所以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蹲下来与学生平等相待,可能我们未必真的能跟学生做朋友,但这份真诚的心是值得保有的。
忘记在哪篇文章里看到过这样的话:小孩子,其实什么都懂。
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远远低估了孩子的判断力和认知度。在师生关系的日常相处中,很容易失去平等交流的机会,所以建立一份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平等的交流容易建立信任,取得了信任,你也就取得了尊敬和爱戴。
永远保持最佳的心态
其实看到“永远”这两个字,会不会觉得这很难?上文说,小孩子其实什么都懂,但是小孩子也非常容易引导。让学生永远保持最佳的学习心态其实不是太难的事情,保证了最好的心态,才能真正地“轻松学习”。
课堂不仅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更应该是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场所,这种体验来自于学习中的成就感,来源于领悟,和习得,这种成就感的营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达成:
⑴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帮助学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
⑵各述己见,在课内展开讨论,从而强化学习气氛,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以达到最佳的学习心态;
⑶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以及自我欣赏和陶醉,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
源于生活的教育
以英语为例,我们可能见多了那种“跟读式”的教育,一些语言环境的创设,思维的开拓很难见到。
这种教学很容易脱离趣味教学的本质,让学生觉得学英语是一种负担,通过一些教学实验表明,绘本教材的每一个故事的课题引入,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程度,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实不仅英语教学,在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拉近学生跟知识的距离,贴近生活设计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课后的作业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手工制作,启发思维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能够更快更好地巩固所学。
爱是教育的心
我不由得再重复这句话,尤其是我在看到一些大肆宣扬“快乐学习是毒鸡汤”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大热的时候,不知该作何表情;希望真正有教育情怀的人们不要保持沉默,课标在一步步迭代,我们的思维也要跟得上,最近一直有人说,要践行“让灵魂跟得上的教育”,教育走得太快,我们的孩子跟得上么?
声明
转自中国教育研究。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家长如何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他的成长道路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家长如何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让孩子有自己空间
爸爸妈妈们总想知道孩子的所有,甚至他一天的详细行程。什么事情都提前帮他安排好,如果孩子没有按安排做就是不对。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且也会变得对什么事情都麻木了。
2、经常称赞孩子
小孩子总是喜欢得到表扬的。如果孩子做了事,做的不错或者完成了,即使是小事,也要不忘表扬他。这样能增加他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3、正确的奖励孩子
很多家长都喜欢对孩子承诺如果考的好就有奖励,考的不好就什么都没有,其实这样很不好,孩子会很在乎这个奖励,会导致一到考试就开始焦虑,会很在乎输赢。家长应该给予正确的奖励方式。
4、为孩子分析原因
当一件事情孩子没有做对或者没有做好,家长最好不要对孩子动怒或者动粗,这样只会让孩子厌恶你,甚至厌倦回家。应该耐心的为孩子分析原因,分析利弊。这样他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5、多让孩子了解你
家长在孩子面前都会习惯的有一种威严,尤其是爸爸。从来不会给孩子理解自己的机会。多让孩子了解你他会更爱这个家庭,觉得家是温馨的。
6、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最好,最棒,所以总是设定高过于孩子能力的要求。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时常感到无形的压力,最后完全没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家长最好按孩子能力来给他设定要求,而当他完不成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7、主动为孩子解决困难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小想法、小烦恼,有的时候遇见烦恼的事情会闷闷不乐。家长应该及时了解原因,并主动为孩子排忧解难。及时的给孩子解决困难,才能让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会让他变得更活泼、开朗。
8、给孩子适量的自由
家长不要太强制了,应该给孩子自我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规定他一定要去干什么。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也能培养他的思想上的独立性。而且让他自己做喜欢做的事情,他才会快乐,才能快乐的成长啊。
怎样理解让孩子快乐成长?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其实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快乐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因为孩子们很纯粹,很容易满足。比如得到一个好玩的玩具,吃到一个可口的蛋糕,交到一个新朋友等等,都可以让他们开心很久。
让孩子快乐成长,首先家长不应该给孩子很大的压力。我身边有很多的家长,都遵循着一种不能让宝宝输在起跑线的观点来教育孩子。从一两岁就开始让孩子上各种类型的早教,兴趣班等等。根本没有考虑过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我的小侄子,才刚上幼儿园大班,每天放学后的兴趣班从周一排到了周日,一星期没有一天能休息,每天都在从这个兴趣班奔走到另一个兴趣班的路上。整得一个5岁的孩子比大人还忙!我曾经问过小侄子,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他回答我说:“看到我的同学都在学,我妈妈也让我学的,我也没有办法。”由此可见,现在的家长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孩子,可是他们并不一定喜欢。
其实,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也挺好的。每个孩子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不一样,需要家长慢慢的去发现。在孩子学龄前,多带他们去大自然走走,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会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加快乐!
首先让孩子快速的成长,其次不要打骂孩子。下面是分享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早教。孩子早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作能力、逻辑能力等等。我们要给孩子快乐的成长。也离不开父母对孩子照顾。一到三岁的孩子可以玩一些简单的 游戏 。比如:跳高、投球。(家长要积极参与)可以帮助孩子长高,同时,肌肉更加有力气。家长可以激发孩子兴趣爱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教他认字,即使孩子听不懂语言也要对自己孩子耐心的教宝宝,如果是对记忆力有兴趣的话,可以教他用国旗,并且把国旗记住。训练时间越久,孩子的记忆力增加。有的孩子不停地阅读书籍,就是为了增长知识。相信你的孩子也一定可以做到的。也可以玩一些简单的 游戏 。比如说:记简单的单词,有实操必然有理伦,我们可以上理论课20分钟,再接着实操20分钟,这样不仅孩子对成长有帮助,而且对记忆力更加有帮助,也可以送到正规的机构教育。
2.爱的抱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还是回到家,最先看到的是母亲。来一个爱的抱抱可以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孩子的心是非常脆弱的,家长要更多的关心,如果孩子心理有问题,及时去看医生。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溺爱孩子,这样子孩子离不开父母同时对以后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如果有类似的家长建议改改。
3.阅读书籍。书籍对于孩子来说是增长知识的一个工具,比如说《红楼梦》,《孙悟空》等等。可以多看看,对你很有帮助的,还可以模仿里面是什么说话的?猪八戒声音,应该是比较虚的,孙悟空的声音是实声的,还可以模仿老奶奶的声音等等。这种叫做配音。家长可以激发孩子大脑无限潜能。
4.大脑开发。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词,大脑开发是一款帮助孩子成长的工具。为什么那么说呢?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很多的词汇量,所以帮助孩子更快速的发展。下载app软件,也是坚持要训练的。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我们分为左脑和右脑。右脑是记忆我们的音乐等,而左脑呢记忆我们的阅读能力等孩子的阅读速度增强,读书的时候也不再费劲。最快一秒阅读完成。这些都是训练的。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经过线上以及线下的培训。
5.人际沟通。沟通在我们生活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学会了沟通,去到哪里都怕,比方说: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其次要说明我们今天沟通的主题叫做什么?比如说:衣服。那就专门说衣服,不可以偏离主题。时长一分钟或两分钟,就像不仅对孩子的沟通能力达成共识,同时也是对孩子作文有帮助,也是经常要训练的,见到什么场合就说什么话。比如说:尊敬的家人们,大家好!很开心今天能在此讲话。我今天的主题是衣服。接下来就是内容。刚开始可以不求快,慢慢说,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如果慢慢练习成功了,再通过培训一下子,就有信心了。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要根据孩子的类型来分析,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思维习惯,有的孩子争强好胜,对于他们来讲,取得成绩才快乐,所以,如果你有个这样的孩子,就要和他一起定目标,并不断突破自己;有的孩子认真细致,对于他们来讲,把每件事情做得完美才会让他快乐,所以,如果你有个这样的孩子,不要催他,耐心的陪伴他;还有的孩子温暖体贴,他们最在意关系,希望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如果,如果你有个这样的孩子,多陪她,多接纳她,她就会很快乐;还有的孩子活泼好动,自由灵动,无拘无束最让他们快乐,所以,如果你有个这样的孩子,你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要让他充分释放!
快乐:减少周边环境对心理造成的压力,保证儿童学习 探索 的动力。
成长:让自身能力得到锻炼,为日后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我们常说教育是点燃儿童心里的火炬,而不是灌满一杯水。这是因为只有激发了儿童的内在动力,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提高自己, 探索 这个世界。
紧紧依靠灌输和强制的话,等孩子们一旦进入大学,脱离了家长的监督,大多数会报复性的玩 游戏 ,休息。因为之前并不是他们喜欢的生活,是一直处在压抑当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会成宿的打 游戏 ,天天逃学,甚至经常一觉睡到中午。
快乐就是给儿童一个宽松的环境,有研究表明,长期处在慢性压力环境下(父母争吵,禁止事项太多等),儿童分泌的皮脂醇会增多,造成的结果就是情绪紊乱,脾气暴躁,肥胖等。
其实想想就明白,哪怕是我们成人,如果天天被老板批评的话也会心里不舒服,更何况是儿童了。我们成人有过经历,受过磨难,心里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强,下班之后还能与朋友发泄一下。但是儿童第1次处在这种环境下,又不会表达,不能发泄,他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至于成长,就是为以后打好基础。在快乐的前提下,儿童会更愿意去 探索 ,去学习。就像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效率会更高一样。
而什么样的 探索 对以后的成长更有利呢?在6岁之前,只要让儿童动起来就有利!足够的活动可以锻炼身体的肌肉和内脏。大量的感官接触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可以给儿童的大脑带来各种感官印象,而各种感官印象的综合就是儿童智力的体现。
所以我们平时说的什么语言思维,数学思维,空间思维,无非是孩子们接触了更多的这些方面的内容罢了。
6岁之后就要开始为以后进入 社会 做准备。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保证良好的品质,如何学会金钱的观念,如何学会理财,如何学会学习的习惯,如何保持 探索 求知的欲望,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需求。
同时这些是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才能更好的学习 探索 ,才会行程自己的体系。
被强制灌输的东西只是在孩子的大脑中进行储存,其价值不会比1000块钱的电脑有高多少。
送给看到的朋友们一句来自西廉威尔斯的一个观点“记住,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开心并充满活力的妈妈”孩子在出生之后普遍会存在容易被忽视的现状,其实母亲越 健康 快乐,那么孩子也就会越 健康 快乐,而经常的情况是,母亲总是全力以赴的照顾孩子,却忽视了照顾好自己,作为父母,除了用争取的 健康 理念养育孩子,还要用正确的 情感 方式教育孩子。张文敏老师说过“养育孩子的秘诀,就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光里”所以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啥也不懂的小毛孩,要把他们看作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独立个体,让他们多观察多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什么,觉得我们的孩子可能需要什么
二、放手孩子追寻快乐 快乐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大方和开朗的性格。作为家长,为使孩子拥有幸福的感受,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追寻快乐。记得我在她很小的时候和她一起捉迷藏,当她找到我的那一时刻,那种兴奋之情真是无法形容。因此我要用心做的事,就是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为孩子提供快乐的选择,让孩子将这种追寻快乐的习性保持下去,并将其带入到以后的生活中。
三、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作为家长让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强,拥有好的心态,能很快振作起来。我总是身体力行强者性格,向孩子昭示自身永不服输,决不气馁的风范。我更注重从行为上给予引导,帮助孩子及时得到心理上的正面调适,不断强化坚韧的心理素质,拥有化解生活难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所有家长们关心而又头疼的问题:都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但是同时又受困于如何才能做到!
有不少家长说,孩子要把学习弄好,不吃点苦头是不行的,哪里会有什么快乐呢?有些家长实在没法了,顺其自然吧,让孩子自由自在的,也算是一种快乐吧。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理解。
因此,我们首先要理解“快乐”两字的真正含义。
我们先举个例子:
有两个羽毛球爱好者,每周都要邀约在一起打打羽毛球,并且每次都时间比较长,一直要打到腰疼腿酸为止。他们的老婆问,既然酸疼,那干嘛还去打呢,能不打那么长时间,不就不酸不疼了吗?他们说,有这种酸疼的感觉才是快乐所在。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类似这样经历,可以说有很多很多。其实,也体现了“快乐”二字的含义: 主动性+成就感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就是从这两方面来培养的,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培养什么样的成就感。
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一旦有了主动性,即使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都会去克服的愿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培养:一是激发兴趣爱好;一是设立目标的成就感(短期,中期,长期);在设立目标的时候,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们来说,要把眼光放的远一点。例如,孩子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考上好的大学无疑是目标成就之一,但是再想想,孩子的一生,最后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今后走向 社会 ,能在 社会 环境中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因此,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一定不要鼠目寸光,只是把孩子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的成就目标了。这样的家长和老师都是不负责任的。
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可以说有很多很多要达到的成就,不过,我们可以总结下:让孩子们长大以后,能独立工作,独立生活,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孩子最需要的成就感了。而大部分中国的家长们和老师们,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把应试教育作为他们培养孩子的唯一目标了: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大家都能松口气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家长们最后还是操心了一辈子,这点也说明了,家长或者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哪怕就是考大学这个事情来说,也没有能做好,没有做好的很多因素来自孩子在7岁之前,没有利用孩子的依恋期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包括思维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在孩子关键的依恋期的幼儿时期,就采用了强迫式的方法,让孩子失去了主动性的能力。
总结下:理解快乐的成长,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人生成就目标感。能为将来主动地为人生目标而做,即使在过程中有遇到困难,遇到措施,遇到不开心,那也能快乐地成长。
~痛,并且快乐着~
我侄女玲玲,今年8岁啦,每次我打电话给我哥聊起她的时候,就是唉声叹气,说她学习拖沓,有时候一道题半个小时写不出一个字,而且错误百出,一说她就闷不做声,说多了还哭,急得他只想打人,真拿她没办法。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不胜唏嘘。记得玲玲两三岁的时候,我给他说有些东西从现在就要开始引导啦,他说,现在的娃上学都压力好大,趁现在还没有上学,让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以后上学了就没有机会了。我又问玲玲,“你现在快乐吗?”她闷不做声。
如果孩子能够按他自身规律自然、自由地发展,他就是快乐成长。这绝不是很多家长提倡的放养,而是尊重孩子,善于观察,协助孩子通过其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让成人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家长牵着孩子过马路,孩子走的慢点,家长就会一边责怪,一边拉着孩子走,这就是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意愿。很多家长买了无数的玩具,觉得这样孩子就是快乐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原本要接受文化的熏陶,但成人却用玩耍、睡觉的方式让处于“敏感期”的他们远离了文化。想吸收某些事物的孩子,是无法停止吸收也无法停止活动的,当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收时,他就借玩玩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0-6岁的孩子,具有吸收性的心灵,存在敏感期。我们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能满足孩子各种内在需求,同时尽量消除一些不利于成长的因素。比如孩子在7、8个月的时候,都喜欢爬行,通过爬行锻炼她的前庭平衡,大动作协调,如果这时候家长因为地面不干净,阻止孩子爬行,我想他一定是不快乐的。再大点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大人,喜欢厨房,家长通常以太危险为由,不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对孩子来说,就是不快乐的。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快乐成长!
孩子想要的很简单~
首先,家长需要理解孩子。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一些行为很有可能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知“世界”。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立马责怪他,及时耐心的和孩子沟通,询问其原因,然后慢慢开导他,促使他行为有所改变;
第二,平等的对待孩子。不要总把孩子当做“孩子”,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为了不让孩子吵闹,一味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孩子养成了娇纵的性格。家长应当把孩子当做一个“小大人”一般,试着跟他讲道理,慢慢的孩子不会有那么多的哭闹,孩子也会越来越懂礼;
第三,就是要陪伴。家长不要总是做自己的事情:玩手机、看电视,小孩子缺乏安全感,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
暂时就只想到这三点,想到其他的以后再聊~
必须尊重孩子,不能打击孩子。让孩子有自信,快乐成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