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在家孩子就喊800遍妈背后真相让人心疼
来源| 小树妈妈
昨天一个好友跟我说,她有暑假恐惧症。
因为孩子在家,她不光要伺候吃喝拉撒,还要忍受孩子每天不停「喊妈」:
妈妈,我想上厕所吗?
妈妈,我可以喝袋奶吗?
妈妈,过来一下……
妈妈,这个字的笔顺我不知道……
妈妈,能帮我递杯水吗?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
芝麻大点的事,孩子都得跟她报告一下。如果她没立刻回应,孩子能不厌其烦,火力十足喊上一百遍,直到她答应。
一天
文 | 小树妈妈
来源| 小树妈妈
昨天一个好友跟我说,她有暑假恐惧症。
因为孩子在家,她不光要伺候吃喝拉撒,还要忍受孩子每天不停「喊妈」:
妈妈,我想上厕所吗?
妈妈,我可以喝袋奶吗?
妈妈,过来一下……
妈妈,这个字的笔顺我不知道……
妈妈,能帮我递杯水吗?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
芝麻大点的事,孩子都得跟她报告一下。如果她没立刻回应,孩子能不厌其烦,火力十足喊上一百遍,直到她答应。
一天八百遍妈妈,喊得好友心烦意乱。
孩子有事没事、大事小事都喊妈,可不是个例。
疫情期间,一个网友曾做过专门的记录,只要孩子喊「妈妈,过来一下」,她就在纸上画一笔,结果短短两个小时,她 8 岁的儿子竟然喊了 50 次妈妈。
相当于平均每到 1-2 分钟,孩子就要「呼叫」一次妈妈,频率之密集,想想就让人头大。
不过孩子喜欢喊妈妈,不光是喜欢妈妈和依赖妈妈,其实背后也有很多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喊妈妈
是孩子在确认亲密和安全感
大多数孩子小时候,最先学会的词,就是妈妈。
妈妈在孩子心目中,也是乳汁和温暖的象征。
这是因为,婴儿最初喊妈妈,是由发音特点决定的。
但母亲最初听到这个声音,总会带着惊喜,做出很多回应,比如喂奶、抱抱、抚摸、跟孩子互动等。
慢慢地,在条件反射下,孩子就会把妈妈的称呼,跟温饱和安全感联系起来。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曾验证过:对于人类和很多动物而言,母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缺一不可。
渴望拥抱、渴望爱抚、渴望回应,是孩子精神成长的本能需要。
儿童青少年时段的孩子,虽然不再需要乳汁,也不会像婴幼儿时那样,被妈妈长时间怀抱,但他们对亲密、对母爱的心理需求却没有减少。
孩子们的需求,会慢慢转化成言语回应。
心理和语言学家认为:生命的幼儿期,语言是进驻身体的活动场,影响着和作用着无意识的形成。
也就是说,言语回应对孩子而言,有着和拥抱、爱抚同等重要的作用。
妈妈。哎——
妈妈,我看到同学晨晨了。
妈妈,你看那朵白云多漂亮。
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喝了两杯水。
孩子确认安全感的方式,就是让妈妈参与到他的所见所想里来。
这些事无巨细的报告,简单的一问一答,看似平常,却是妈妈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的最便利的纽带。
孩子能从一遍一遍的回应里,获得满足和安定,构建长大后的安全感。
很多人成年后,遇到困难,最先想到的就是妈妈,就是因为,漫长的成长路上,妈妈的回应,成了一种潜意识里,可以被依赖,被满足的精神力量。
孩子喊妈妈,妈妈也及时正面的应答,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心灵抚慰。
被肯定的需要
让孩子爱喊妈妈
《情感依附》这本书里,作者亨利·马西作为医学博士和精神科医生,曾和团队对 76 个人,进行了从 0 岁到 30 岁的跟踪观察、评估探索,揭示了孩子童年时情感联结的重要性。
其中有一个 3 岁时患自闭症的女孩琼,对很多干预治疗,都反应不是很明显,长大后还有了抑郁倾向。
图片来源:电影《信任》
研究人员找来了她早年的家庭生活录像,研究后发现:
琼四个月时,有一次向妈妈投去渴望关注的目光,但妈妈没有回应。
此后,又有好多次,妈妈都忽视了她发出的渴望关注的信号,既没给到琼眼神上的交流,也没有声音上的回应,更没有身体的抚慰。
马西团队认为,琼的母亲对女儿回应的缺失,虽然不是造成女儿自闭的主要原因,但这种行为长期积累,给孩子的心理,投射下了阴影。
这严重影响到了琼和母亲、他人的情感联结,甚至影响后续治疗。
心理学家认为,3-5 岁是孩子情感表达的敏感期,如果孩子的情感表达没得到及时的回馈,恐惧和虚无就会占据孩子的内心,并作为核心情感延续下来,影响孩子的性格人格。
图片来源:电影《房间》
妈妈在孩子心目中,就像「安全基地」一样存在着。
日常,妈妈的眼神、声音、拥抱,每一样的及时回应,都能让孩子安定下来,肯定自己的存在。
我家孩子 3 岁左右时,因为工作上的紧急事情,我把孩子送回了老家。
忙完再去接她,已经是半个多月后。
孩子回来后,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看我脸色。
我脸上稍有凝重的表情,孩子就会试探性的问我:妈妈,是不是我乖,你就不把我送姥姥家?
一句话说的我特别心酸。
图片来源:电视剧《白色之春》
幼小的孩子,特别喜欢从妈妈的眼神、妈妈的声音、妈妈为自己做的事里,肯定自己,找到存在的理由。
总有人说「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是孩子们知道,妈妈能全心全意爱他、包容他、保护他。
孩子开心喜悦时希望和妈妈说说,悲伤难过时需要妈妈安慰,焦虑不安时需要妈妈抚平……
孩子无所顾忌的喊妈,也是他们有安全感,愿意在妈妈面前做真实自己的表现。
孩子喊妈
是还未独立的表现
那么,孩子整天不停喊妈,每天烦不胜烦,就一定不能干涉吗?
其实也不是。
孩子适度依赖妈妈,是正常的情感需求,但太过频繁的依赖,也需要我们做出适当的改变或调整。
▎妈妈越「冷」,孩子越黏人
《老师请回答》就曾跟拍过一个一年级男孩,他每天只要一写作业,就开始频繁召唤妈妈:
妈妈,这个字念什么?
妈妈,我的字典呢?
妈妈,刚才我写错的字,你能不能帮我圈起来?
妈妈,「依然」后面那个词什么意思啊?
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呢?
「你字典是干什么的?」「我替你去上学得了!」「你可咋办啊,咋办啊?」
每一句回应,几乎都是反问和否定,都透着不耐烦。
妈妈的否定和不耐烦,其实也正说明了,平时父母,尤其是妈妈和孩子的感情联结不够牢固,给予孩子的不够多。
这就让孩子更难建立安全感。在决策面前,就会变得犹豫、不安,反而更想求助。
孩子的请求,哪怕父母不能给到实际的帮助,也一定要在态度上,给予正面回应。
这样才能不剥夺孩子的安全,让他们敢于做自己,为独立做准备。
▎多给孩子一些做主的机会
孩子喊妈,有时也是把妈妈看做全能的表现,他们认为:妈妈是解决问题的代名词。
前几年,中科院最可惜的天才,17 岁硕博的魏永康被劝退的消息,刷屏媒体。
从小早慧的魏永康,一路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中科院,却在 20 岁那年被劝退,就是因为,从小妈妈包办了他的生活,洗脸洗澡、挤牙膏,甚至到高中时,还喂饭。
没有做主机会的魏永康,离开妈妈,立刻成了生活的低能儿,导致学习也一塌糊涂,最终被劝退。
《爱的艺术》中说:母爱的本质,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日常,孩子频繁喊妈妈时,在给予了他们爱的支持和正面回应后,也不妨给孩子设立一个「爱的界限」。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步明确:生活中哪类事情,是他们需要独立去做,并自己做主的。
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起来,对妈妈的依赖,就不会是全方位的了。
母爱细碎,有时我们甚至分不清哪是爱,还是生活本身。
但是,当母爱缺席时,那种巨大的空洞,会无限放大恐惧和悲伤,打磨掉生活、甚至是活着的意义。
孩子喊妈,是爱,是依赖,更是他们精神生存的本能。
烦,有时确实有点。
但记住「爱的给予」和「爱的界限」,那一声声亲昵的妈妈,也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重要,让我们体会被需要,被依赖的富足。
孩子跟妈妈畅所欲言,没心没肺撒娇的日子,其实只有那么短短几年,我真心觉得,这样的日子,还挺值的珍惜的呢。
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有个瞎指挥的爸妈
很多爸比妈咪都觉得,孩子越大越难带!1岁以内最好带,因为只需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就行了,可是很快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家长和孩子每日的拉锯战就开始上演了。其实,只要家长的方式适当,并给孩子恰当的指导,孩子一定会更听话的,不信的话,请您试试下面的办法,保证管用!下面的事情在你家发生过么?
一家人都收拾好了准备出门,你着急的不停催,孩子却还在慢吞吞系鞋带;你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箱,半个小时过后,地上还是一团糟;带孩子去商城,你在买东西,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一定要跟紧你,不要乱跑,谁知一转头,人没影儿了……为什么你已经说了800遍,孩子却还是听不见,喊不动呢?对于孩子的这种“无动于衷”的行为,儿童教育专家罗玲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之道:
01不随意打扰
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
02用适当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和他讲。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03少唠叨
家长话太密,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睡觉用,不适合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所以平时少说,有重要情况,谈一次话,完整透彻地解决。
04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指令,必须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们好做手工。”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是在被别人指责批评时,他一定更加不会愿意去听从的;因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击”上了。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05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有时,您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以确认他真的听到并理解。常常,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知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就是说,他的确“听”到这些声音了,但他的大脑并未真的理解并记住你的具体指令。
家长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做调整,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06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10,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现在,当我喊女儿做某事时,她常常加快节奏嘴里喊着:“好了好了,马上马上!”这时我会稍微等待。
07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08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
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有时我说完,稍微等待后,女儿仍然没有去做,我会走到她面前,说:“我知道你喜欢做……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玩这个,我们必须停下来,马上穿衣出门,才能按时赶到,你清楚了吗?”如果她点头,我就离开,做我的准备,同时等待。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这就是他们磨蹭的根本原因。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最有效的办法,是你要把当前的情况和孩子解释清楚,帮他们从当下跳出来,看到整个情势,然后交给他,让他学着去抓紧。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促进了孩子大脑的整合发展,帮他们提高了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在今后孩子的学业、工作中,都至关重要。
09教孩子换位思考
必要时,和孩子讨论:当你喊妈妈时,如果妈妈不回应,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如果对方没搭理你,你怎么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告诉他,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比如别人给你东西,如果拒绝,也要说“谢谢,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生活中有一个潜规则是: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10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一2岁的孩子有爸妈,为何见到别人就叫“妈妈”?此举的背后有何心酸故事?
这件事情的背后的确是有一个非常心酸的故事,孩子的爸爸妈妈因为合不来离婚了,妈妈也即将要再嫁他人,爸爸在保姆上门时将孩子丢下,消失不见,还好这个保姆比较负责任,将孩子带走自己养着,可是毕竟孩子不是保姆的监护人,保姆是没有义务去抚养孩子的,现在孩子已经会喊爸爸妈妈了,见人就叫妈妈,可能孩子也是真的思念妈妈。不想要孩子就不要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把孩子带来了就应该对孩子负责。
保姆上门去做婴宝服务,没想到孩子父亲去趁机将孩子丢下不管了,好在保姆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已经独自抚养孩子4个多月了,孩子也是非常听话懂事,现在已经联系上孩子的父亲,父亲表示会将相应的工资分批还给保姆,并且会尽快找人将孩子带走,但具体接走孩子的时间尚未表明,也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
一、孩子见人就叫妈妈,是因为妈妈不在身边
孩子为什么会见人就叫妈妈,是因为孩子的妈妈不在身边,孩子的妈妈抛弃了孩子,我觉得妈妈这个做法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不管怎么说,孩子毕竟是她辛辛苦苦怀孕生下来的,与孩子的爸爸感情不好,可以与爸爸分开,可是孩子是无辜的,不管怎么样都不应该丢下孩子,既然孩子已经来到世界上了,就应该对孩子负责,孩子见人叫妈妈,背后的故事却是被爸爸妈妈抛弃的心酸,也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回到父母的怀抱。
二、孩子正处于发育期,会叫妈妈也是必然的过程
孩子毕竟还小,还是孩童,也是一天天的发育长大,那么孩子会叫妈妈也是发育的过程之中,但孩子见人就叫妈妈的确是不同寻常的,是因为孩子缺失母爱,在他的记忆中也许记得自己的妈妈,更多的可能就是在思念自己的妈妈了,孩子都是有灵性的,虽然孩子现在不懂事,但孩子的一些表现的确是让人心疼,这么小的孩子本不该承受这些。
这件事情背后的故事就是孩子被爸爸妈妈都抛弃了,现在孩子处于被一个陌生保姆阿姨照顾,虽然孩子父亲表示会找人将孩子接走,可是却没有明确的时间,每位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如果没有想好,真的不要盲目将孩子带到世界上来,既然带来了就应该对孩子负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