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护食是自私吗,护食抢食的人自私吗
感受最深的一次是受朋友邀请去她家吃饭,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属于调皮型的孩子,当我们张罗了一桌子饭菜,准备吃饭时,孩子惊喜地看到了自己最爱的的红烧肉,直接跑过去端起了红烧肉 放在他自己面前。
朋友当即发脾气,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且要求孩子重新放回到原位,没想到孩子特别生气,还大声说:“你为什么要凶我,你说过让我想吃哪个就随便拿的。”说完孩子委屈地哭了起来。
我连忙说没事,孩子爱吃
说到孩子“护食”,我们脑海中闪现出来的“斗争”画面实在是太多了,但最终的获胜方可能都是孩子。
感受最深的一次是受朋友邀请去她家吃饭,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属于调皮型的孩子,当我们张罗了一桌子饭菜,准备吃饭时,孩子惊喜地看到了自己最爱的的红烧肉,直接跑过去端起了红烧肉 放在他自己面前。
朋友当即发脾气,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且要求孩子重新放回到原位,没想到孩子特别生气,还大声说:“你为什么要凶我,你说过让我想吃哪个就随便拿的。”说完孩子委屈地哭了起来。
我连忙说没事,孩子爱吃就让孩子吃好了,我们大人不吃也可以的。朋友依然很生气,吐槽都是平时太惯他了,现在孩子太自私了,不懂得分享,以后可怎么办。
这个现象也是现在孩子的共性问题,一般出现在2-6岁左右的孩子。只是家长有时候反应过激,对于孩子的行为也存在两个误区。
1. 孩子“护食”就是自私的表现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霸占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阻止别人吃自己碗里的食物,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甚至定义孩子的性格和夫妻一方一样就是一个“自私鬼”,这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了。
诚然,自私,无论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和反应。但是,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明自私其实是人的本性使然,且人人都有自私之心。
但是,根据马斯洛的心理学研究,他发现心理健康的人,既自私又无私,只不过健康的人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自私,这种方式既有益于他又有益于社会。
所以说,自私并非全都是负面的影响。对于孩子“护食”的行为更不能以偏概全,其实,“护食”的根本原因只是孩子想要满足自己对美食的欲望而已。
2. “分享”食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很多妈妈在孩子表现出“护食”的行为时,会义正言辞地教育孩子,“你要懂得分享!”,当孩子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时,其实并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而家长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时候,会强行将孩子的食物夺走。
这一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深深地伤害,对孩子来说,家长并不是在教自己分享,而是抢走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2-3岁开始,孩子开始有“你,我,他”的意识,并且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要让孩子认识到周围的东西并不都是自己的,而自己的物品可以与他人分享,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认识过程,充满挑战和艰辛,家长需要循序渐进。
避免以上两个误区后,我们来再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护食”的现象。人的本能驱使
我们试想一下,当你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最爱吃的美食,突然有人出来要和你分享吃,但是只有一份,你会很乐意和他分享吗?就算愿意,也是在理性情感的驱使下勉强答应的。
但是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凭借本能做事,爱憎分明,还不懂得通过理性思考后再做决定。有人和他抢食吃,他就不乐意,更别说一堆人一起分享了。
生活习惯所致在我们很多家庭中,只要是孩子可以吃的,家长都会把好吃的,好喝的统统给孩子吃,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满足孩子的欲望。这种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成为孩子生活中默认的规则。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所有好吃的都是我的”,“别人都不会抢我爱吃的东西”。
所以,当孩子逐渐长大,已经会自主选择自己爱吃的东西时,会抱着同样的心理,家长如果阻止,可能引起孩子的强烈不满,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为什么大家都要吃我爱吃的东西?
所以,在人的本能的驱使下,还有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孩子“护食”的行为。
那么,当孩子出现“护食”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当然人的本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需要从生活习惯入手引导孩子。
一、引导孩子分享,接受孩子的分享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分享过自己外孙女的故事,有一次,她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在吃水果时,李玫瑾剥开一个橘子,给了孩子一块,当孩子正要放到自己嘴里时,李玫瑾阻止了孩子,并告诉孩子拿去给爷爷吃,孩子有点不情愿。但是在姑姑拉着手的引导下,孩子照做了,爷爷接过橘子亲了亲孩子,还夸赞了一番。
当给孩子第二块时,她又要求孩子给奶奶吃,孩子勉强自己走过去完成了这个动作。第三块给姑姑吃。给孩子第四块时,孩子很自觉地放到了姥姥李玫瑾的嘴里。这个时候,李玫瑾重新又剥了一整个橘子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吃。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让孩子明白家庭成员都有权利享受同一种食物,并且自己最终也得到了更多的橘子,同时还获得家人的认可和夸奖。
有的家人看到孩子的这一分享行为,会夸赞孩子,但不舍的吃孩子给的东西,常常会说:“奶奶不吃,你自己留着吃吧!”这样看起来是疼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则是在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并且会让孩子停止分享的动作。
分享的过程是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又能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喜悦。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样,将分享的过程变成一种强取豪夺的痛苦的过程。
长此以往,孩子非但不会学会分享,还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私”的人。
著名的家庭教育作家珍妮·艾里姆曾说:“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二、不同年龄阶段,立好吃饭规矩
很多家长从小就纵容孩子在饭桌上乱抓食物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让孩子养成了“抢食”,“护食”的行为习惯。
父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提前建立吃饭规矩,让孩子接受一些事实。
2岁半之前:专注自己的餐盘
2岁半以前,是需要父母额外给孩子做宝宝餐的,所以,孩子的饭菜一般都是独立分装在宝宝餐盘里,这个时候,给孩子立规矩,专注自己的餐盘,不挑食,不偏食。
当然宝妈也要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饭菜,合理搭配,以免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2岁半~3岁:和大家共同进餐
这个时候孩子的饭食可以过度到和大人一样的吃食中,这个时候,吃饭也要有吃饭的仪式感和规矩。
需要教给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动筷子——所有在场的家人都就坐以后,年龄最大的人提议开始吃饭。
教给孩子吃饭形式——所有人都有权利吃饭桌上的饭菜,如果遇到自己爱吃的饭菜,你可以适当多吃,但绝不可以独吃或霸占。
教给孩子不随意点评饭菜——每一种饭菜都是家人辛苦劳动的成果,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可以随意点评,如果不爱吃,你可以少吃,但不能因为嫌弃而拒吃。
这些规矩其实是在每一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的,让孩子明白,共同进餐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而不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让孩子熟悉这些规矩,从而输入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引导行为发生改变。
3岁以后:学习餐桌上的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就算是吃饭,也有很多餐桌上的礼仪,这些礼仪需要孩子慢慢学习,从而融会贯通到自己日后的生活中。
比如,吃饭不能发出大的声响,夹菜时不能从盘子中间乱挑菜,吃完饭要帮忙一起收拾碗筷等等。
有人会质疑这是一些旧俗,何必如此较真,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你教给他的这些餐桌礼仪正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体现出他的素养,甚至终生受用。
孩子和家人吃饭的时间最长,也最能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好的家庭氛围能给孩子尽早建立规矩,相反,只会让孩子坐没坐相,吃没吃相,长大以后遭人唾弃。
孩子“护食”有时候并非是自私的表现,而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这其中,家长难辞其咎,有人曾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母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可能都是母亲的一种反射。
爱孩子,就要懂得和孩子分享现实,不要让孩子一直处在舒适圈里,任性为之。
生活是由点点滴滴的习惯组成,而习惯的好坏则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作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某一问题而忧心忡忡,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