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维能力远比分数更重要「比起学习成绩孩子的思辨力更值得父母着重培养」
在我们家,谈到孩子未来的一些重要的选择时,我们会从自己的教训中得到一点新的认识:那就是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她想要什么。内心想要的东西才能产生内在的驱动力,更有热情去坚持下去,也才能在长期的量变到质变中得到提升。
追求内心想要的东西背后暗含我们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思辨力,能够在大众认识,标准化答案、信息源趋同的如今,对一切人,事,有自己的思考,不趋之若
包丰源在《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中提到,父母养育孩子是一种修炼,看着孩子成长,难免会想起自己的过去和不足。
在我们家,谈到孩子未来的一些重要的选择时,我们会从自己的教训中得到一点新的认识:那就是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她想要什么。内心想要的东西才能产生内在的驱动力,更有热情去坚持下去,也才能在长期的量变到质变中得到提升。
追求内心想要的东西背后暗含我们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思辨力,能够在大众认识,标准化答案、信息源趋同的如今,对一切人,事,有自己的思考,不趋之若鹜,有自己的思考,调研,推理,求证,存疑,然后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哪怕自己的声音是唯一的声音,也可以很骄傲的说:对,这就是我的选择。
在培养思辨力方面,我在补课,在教育孩子上,希望可以提早开始准备,不至于让她们重蹈覆辙我们的老路,关于培养孩子的思辨力,有几点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让孩子多多玩耍
知名作家蒋勋老师在《孤独六讲》中讲到:喜欢玩的人思辨能力都比较强。书中他提到了庄子和西方的教育:
庄子是一个喜欢玩的人。相较于儒家教条式的结论,庄子的理论就提供了很多思辨的可能。比如我们熟知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些理论本身就是思辨的过程。
书中他提到,相较于东方的教育,西方的教育更注重孩子在玩耍中进行学习,因为玩耍本身就是思辨的。比如九连环的游戏,游戏的过程是非常让人着迷和享受的,最大的快乐和收获不是解开的那一刻,而是思考怎样解开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
多让孩子尽情玩耍,在属于玩耍的年纪里享受快乐,在玩耍的过程中触发自己的思维阀值,天马星空,驰骋思维的疆场,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想说,做自己想做,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去点缀童年,这个过程就是孩子思辨力提高的过程。
不要拿标准答案去限制孩子
一代又一代,小学,中学,大学,我们有做不完的试卷,每天都在向标准答案靠拢。在标准答案的影响下,孩子天然仅存或刚刚萌生的认知和想法慢慢地被压抑,她们开始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大众化的泥潭,因为只有这样, 她们才会得到肯定,才会感觉安全。
童话作家郑源洁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题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改为《早起的鸟儿被虫吃》,遭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最后被开除。其父亲知道了后,没有责怪他,一句:没事孩子,我在家教你。正是父亲的爱让郑渊洁不同的思维能力被鼓励,才得以在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中成为了一个人写一本杂志26年的童话作家。
孩子的思维能力原本是自由的,需要父母呵护前行,要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办法,鼓励孩子多动手试试看,而不要动辄就是你这样不对,对照一下答案,你还离得远呢?
鼓励孩子自由的思考,创造,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而一味用标准答案限制孩子则会限制孩子的思维能力。
给孩子营造适度的独处环境
蒋勋在《思维孤独》中说,具有自己思维能力的人大多是非常非常孤独的,孤独的人不仅需要实质的空间,还需要心灵上的空间,哪怕是对自己最亲最亲的,都应该保留自己孤独的隐私。
孤独为思考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很多时间我们是需要一些孤独的时间的。对于孩子来说,也应该尝试给孩子一些孤独的自我相处的时间。比如当孩子一个人搭积木的时候,我发现她一个人可以用一块块积木搭成不同的作品,用她的话说:有小城堡,大城堡,熊大熊二的家,城堡公园……搭好后,嘴里嘟囔着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推翻重来,又开始搭建一个新的作品,在这样的搭建和推翻重来中,在一次次她介绍她的作品当中,就是思辨能力形成的过程……
孤独的时间里,当周围不再有嘈杂的声音,孩子能够真正沉浸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当她在寻思怎么鼓捣她手中的作品时,当她尝试着变换角度和方向呈现她的作品时,当她最终拿着自己思考的结晶去为别人讲解她的作品时,这也是一周思考能力提高的过程。
关于如何提高孩子的思辨力,欢迎留言
#中国式家庭教育##聪明孩子养成记第六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