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孩子手脚颤抖是什么病,12岁孩子突然手抖没力气
医院专家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周周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经过治疗,目前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并顺利出院。周周的妈妈发出呼吁,“希望更多人了解肝豆,关注肝豆。”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薛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刘莹婷 刘禹辰)记者今天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了解到,该院儿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患儿,12岁的少年周周整个身体无法正常直立,呈现出不规则的扭曲状态,并伴随有轻微的抖动。
医院专家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周周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经过治疗,目前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并顺利出院。周周的妈妈发出呼吁,“希望更多人了解肝豆,关注肝豆。”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薛亦男主任医师解释,肝豆发病症状并不相同,并不是所有的肝豆患者都如周周一样,发病过程缓慢。很多人都不知道、不了解这种疾病,容易找不到病因或者误诊,延误病情。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威尔森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四。2018年5月,肝豆状核变性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排名第37位。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薛亦男主任医师解释,肝豆发病症状并不相同,不是所有的肝豆患者都如周周一样,发病过程缓慢。
正常人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吸收排除所需要的铜,但肝豆患者却不行。患者体内的铜易弥散到组织,主要沉积于脑、肝脏、肾脏、角膜等处。体内过量的铜可以对多种酶产生抑制作用,铜离子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直接损害细胞膜、细胞内的蛋白及核酸等物质,导致组织器官的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肝豆状核变性多发生于青少年期,按临床表现分为肝型、脑型、肝脑型等,每一个类型的病症临床表现不一样。像脑型早期表现为精神症状的发病,可能会被家人送到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有的患者手抖的情况与帕金森很像,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病。
因为是罕见病,病例不多见,所以该病不容易在发病初期被识别。
怀疑肝豆状核变性,应行哪些检查?
对于儿童,早期临床症状一般都不典型。因此,对任何不明原因的肝脏疾病、锥体外系表现或精神异常、肾脏、骨关节病变或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都应考虑到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有阳性家族史的儿童则应行筛查。
肝豆的典型诊断标准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特点(肝脏病症、神经精神症状等)、铜生化检查(血清铜蓝蛋白、24h尿铜、肝铜测定)、K-F环以及基因诊断。影像学的检查也有其特殊的价值。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和预后如何?
肝豆状核变性是目前疗效最确切、治疗效果最好的神经遗传病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方法可根除该病,现阶段需终身服药,对于号称能够完全治愈、有祖传秘方等广告宣传,患者切勿相信。
薛亦男强调,对于这种罕见病,越早知道、越早诊断,效果越好,可以有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责编:胡元媛]
手脚震颤是什么原因?
手脚震颤的原因,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是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主要是锥体外系的变形病。病人可以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还可以伴有肌张力增高。随着病情进展加重,病人可以走出现走路时。慌张,部分固态或者冻结不太冷对于帕金森病临床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可以考虑给予病人口服。美多宝,森福罗。司来吉兰以及不是还说等药物控制病症。手脚震颤还可以。鉴于特发性震颤,多见于中年老年人。病人可以出现手或者脚颤抖,随着病情进展加重,病人还可以出现头部颤抖。对于特发性震颤。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病人小量的。Beta。素体组谢g或者录销西半等药物进行控制,手脚震颤,临床上还可以建于少见疾病疾病。比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以及多系统萎缩。都可以出现手脚震颤。
手脚发抖是什么病?
手抖只是外在表现,有许多情况会引发手抖,如何治疗,要看是什么样的病症,不管是什么样的病症,要对症治疗为好,以下有几种治疗手抖情况,你可以参考下:1、帕金森病:如果你现在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同时出现一侧手脚不能控制的抖动,并且该抖动以肢体静止时明显,活动时减轻,则要高度警惕患帕金森病的可能。该病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出现拇指与食指每秒3-4次的对合动作,专业上称为“搓丸样”动作。同时该病还可随病程的延长出现表现减少,肢体僵硬、动作减少,行走不稳等症状。目前医学也是只能做到缓解病情,治疗方法大多用些西药类比如安坦,中药,或者手术
2、特发性震颤:如果你抖动以肢体活动时明显,静止时减轻或消失,同时在紧张、注意力集中、激动时颤抖加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引用少量饮酒可减轻抖动的话,则应首先怀疑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震颤及原发性震颤)。此病因为发病原因太复杂,有时各人情况表现不一,所以在治疗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方法有,中药,西药,手术,但三种方法在治疗上都有不确定性,中药临床上多采用纯中药易静宁枣仁菊花胶囊,西药多用些心得安、阿尔马尔 等,手术有损毁,植入电极等,手术在治疗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患者。
3、药物性震颤:很多药物都可引起肢体抖动,故在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如该药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副作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且不可擅自加量、停用及延长服药疗程。如果因上述情况出现了该种副作用,也不必惊慌,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停用该类药物或替换药物,症状多能自行停止。
4、甲状腺功能亢进:如果你在手抖的同时,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症状,则应到医院及时行血清甲状腺素及甲状腺B超检查,因为甲亢亦是引起肢体抖动的常见原因。
5、小脑病变:该类患者可出现意向性震颤,所谓意向性震颤是指患者约接近目标物体其抖动约明显。并且小脑病变患者还可出现眼球震颤、言语改变以及站立行走不稳等共济失调表现。
6、酒精戒断症状:如果你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史,此时因主动或被动原因处于酒精戒断期间,那么你此时出现肢体抖动震颤则多可能为一种戒断症状,该种抖动多为全身性,较粗大且同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精神异常、幻觉等瞻妄表现。
7、心因素性震颤:该种肢体抖动震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该种抖动最显著的特点为一种发作性抖动,尤其多见于在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后,可在情绪平复后自行减轻或停止。需强调的是,在诊断该病前首先需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肢体抖动。
8、器官衰老引发的退化性抖动,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年老体弱老年人身上,因为器官衰老是无法抗拒,器官退化也会造成年老体弱上下肢偶尔抖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