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喜欢摔东西是什么阶段,6岁孩子摔东西如何引导
“摔东西”的行为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发现,大一点的孩子有时还会一边摔东西,一边发脾气。面对这样的行为,很多爸爸妈妈想改也不知道怎么改,只能是和孩子一起生气。
囡囡现在三岁半了,从她刚学会扶着东西站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发现囡囡喜欢“摔东西”。囡囡会站在沙发边上,拿起手边的东西就往地上扔,边扔还边笑,不停地重复,乐此不疲。一次,因为不想吃苹果泥,囡囡随手抓起勺子就朝地上摔去。对于囡囡的这个行为,爸爸妈妈觉得这是囡囡平时摔东西摔
文|皮球儿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摔东西”的行为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发现,大一点的孩子有时还会一边摔东西,一边发脾气。面对这样的行为,很多爸爸妈妈想改也不知道怎么改,只能是和孩子一起生气。
囡囡现在三岁半了,从她刚学会扶着东西站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发现囡囡喜欢“摔东西”。囡囡会站在沙发边上,拿起手边的东西就往地上扔,边扔还边笑,不停地重复,乐此不疲。一次,因为不想吃苹果泥,囡囡随手抓起勺子就朝地上摔去。对于囡囡的这个行为,爸爸妈妈觉得这是囡囡平时摔东西摔出了习惯,再看到囡囡在沙发边摔东西就马上制止,让囡囡十分地不解。
孩子爱摔东西,是因为任性和暴力吗?其实,孩子摔东西、扔东西的行为背后有着心理活动或者情绪作用的不同原因,家长要了解行为驱动的不同原因,如此才能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一、孩子摔东西出于什么心理?1.婴幼儿的探索方式
“把东西丢到地上”是低龄的婴幼儿探索世界的一个常见的方式。他们在反复的行为中,通过观察物品接触地面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材质、形状、声音、力度有所了解,并慢慢积累大量且丰富的直观经验,这些经验会成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的一部分。
2.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
东西扔到地上之后,爸爸妈妈的行为和情绪的反馈对于孩子来说也十分地有趣。有时爸爸妈妈会像和宝宝游戏一样笑着把东西递回宝宝,而有时爸爸妈妈却会脸色一变,沉下声音组织宝宝,这样不同的反应在宝宝眼里都很新奇有趣,但是他们可能还“傻傻地”不知道会面临家长的怒火。
3.表达不满和抵抗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大概3岁以上),摔东西的行为就没那么地“单纯”了。他们会通过摔东西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但这明显是不正确的行为,如果孩子是出于这种原因摔东西,家长们要予以阻止和教育。
家长们是不是没有想到孩子“摔东西”这样一个简单常见的行为背后还有这样多种的原因和心理。您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和当时的情绪状态分辨出他摔东西的具体原因,然后再区分应对。如果孩子是出于探索心切,想和爸爸妈妈有互动,您可以这样做。
二、孩子摔东西为了“探索”和“互动”,家长要怎么应对?1.提供合适的物品
孩子需要通过摔东西的动作来探索,家长在早期应该对这种自然的行为基于理解和支持。为孩子准备合适的、不同材质的、不易损坏的(或可以随意扔的)物品,让宝宝可以尽情探索其中的奥秘。
2.提供合适的场所
合适的场所对于宝宝的探索也很重要。如果孩子能够比较独立的行走,那么固定的范围往往困不住他,他会想在房间的角角落落里进行他的实验,对于宝宝来说,东西掉到地板、沙发、茶几、地毯上都会有不同的情况,他会不厌其烦的重复,因此家长最好排除掉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3.逐渐进行引导
当孩子年龄渐长,家长可以对孩子“摔东西”的行为进行规范。开始可以是限制“摔”的场所,然后可以过渡到“摔”的物品,从摔完有刺激的效果(如声音、运动等)削弱到“没有动静”(毛绒玩具一类),以此减弱对孩子的刺激感,并告知孩子这样做不好,不可以。
孩子小的时候的探索行为很多出于好奇和本能,家长在了解之后应该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物品和环境,给孩子创造探索的空间,并且随孩子的成长慢慢引导纠正这一行为,孩子再长大一点就不会随意摔东西了。但是,如果孩子故意摔东西表示不满情绪,家长又要如何应对呢?
三、孩子摔东西“表示反抗”时,怎么处理才正确?1.明确态度:这样没有用
行为心理学中,他人的行为反馈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形成。家长如果在孩子摔东西发脾气的时候马上顺应孩子的要求,或是有更激烈的情绪回应,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达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摔东西是没有用的,有要求要好好说。
2.积极沟通:我们好好说
孩子不满摔东西,家长一上来就开始斥声指责很可能会激化孩子的情绪。家长要在言语和语气中柔化自己“气急”的情绪,要主动地、冷静不失威严地和孩子沟通教育,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如果要进行必要的惩罚,也要说明原有。
3.进行教育:摔东西是不对的
当然,告知孩子刷东西的行为不正确也很重要。家长在平日里就要注意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果经常会摔东西要多次提醒之争;在孩子有情绪摔东西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有想法可以和爸爸妈妈说,但是摔东西是不对的做法,也不会有效果。”
孩子难免会有不满和反抗的情绪产生,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帮助。但是,如果孩子是通过“摔东西”这样的不好的行为来排解情绪,家长就要做出积极的引导和指正,让孩子摆脱“坏习惯”。
四、避免孩子养成这种习惯平时家长需要注意怎样教导孩子?1.您不要成为“坏榜样”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坏榜样”。即使是大人,有时情绪不好的时候也会有扔东西、摔东西的行为出现,知识动作幅度可能不大。但是,孩子成成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当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学到摔东西的方式,他们可能会尽情地“摔”。因此,家长们在家里要注意自己排泄情绪的行为方式。
2.平静心态,耐心引导
各位家长在面对孩子又扔又摔还屡教不改的行为时,很容易会情绪失控,曹勇不当的语言和行为教育惩罚孩子,但是这样反而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意识,摔东西的情况可能反而加重。所以,父母在纠正孩子行为的时候要注意平静自己的心态,即使在孩子情绪激动、不听不做的时候您也不可以因为急切而“失去理智”。
3.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
必要时的惩罚可以帮助家长规范孩子的行为,但是家长要注意惩罚力度和惩罚原则。惩罚原则需要事先和孩子说明,告诉孩子“再扔东西会有惩罚”,而不是家长随心情进行惩罚;惩罚力度也要适当,不可以过重,您可以禁止孩子做一项他喜欢的事情,或是在一个独立的区域里安静一段时间。
宝贝“摔东西”起初是出于一种自然的探索本能,家长要理解并尽可能地基于一定的空间让其自由“实验”。但是,当孩子长大了再摔东西时家长必须要教育纠正,注意您的言辞和态度,耐心说明引导,让坏习惯离开孩子的成长。
您家的宝贝小的时候也会“摔东西”吗?您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您在下留言分享!
-----------------------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皮球儿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