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完歌嗓子有点哑是什么原因,唱完歌嗓子哑了怎么回事
兰天洋老师歌唱中气息总感觉不够用的原因是什么?!我唱完为什么唱完嗓子哑?
为什么总觉得气息不够:
1、气息吸的太满、太足,顶住了喉咙。要唱歌时候气息全部放了,就象气球的口没攥住,气全撒出去了。
2、声带的张力和阻力没使用,或使用不到位,结果造成“漏气”。
3、还有一种就是呼吸机能弱的人,大多腹肌、膈肌等肌肉群都无力造成的。
为什么嗓子会哑:
有些歌手在唱歌的时候,特别是唱到高音的时候,青筋暴跳,脸红脖子粗,且唱完一首歌
(回答网友问题)
兰天洋老师歌唱中气息总感觉不够用的原因是什么?!我唱完为什么唱完嗓子哑?
为什么总觉得气息不够:
1、气息吸的太满、太足,顶住了喉咙。要唱歌时候气息全部放了,就象气球的口没攥住,气全撒出去了。
2、声带的张力和阻力没使用,或使用不到位,结果造成“漏气”。
3、还有一种就是呼吸机能弱的人,大多腹肌、膈肌等肌肉群都无力造成的。
为什么嗓子会哑:
有些歌手在唱歌的时候,特别是唱到高音的时候,青筋暴跳,脸红脖子粗,且唱完一首歌曲嗓子就完全哑了,再唱第二首歌曲的时候,就出不了声;然而有的歌手演唱几个小时都不会嘶哑,而且唱完嗓子是清凉的,透彻的。这就是因为有些歌手他们不能正确的运用呼吸来歌唱的原因。
------------------------------------
请关注本头条号
(回答网友问题)兰老师,关于刘欢鼻音的问题!
(回答网友问题)兰老师关于混声的问题,能否帮助解答下!
(回答网友问题)麦克尔杰克逊的唱法有什么特点?
(回答网友问题)造成演员或歌手嗓音出现问题的原因等等
请关注本头条号 流行声乐小知识或以上问题将不断更新。。。
兰天洋老师MV《追风筝的人》
音乐芭蕾--假声男高音的华美舞步
和我很久不见一位的朋友在三路屯的某家小咖啡馆消磨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
兰天洋——中国著名流行音乐教育家,师从其门下的明星学生数不胜数,尚雯婕、李行亮等等早已成名,更多的学生正活跃在当下名目繁多的音乐竞赛中,希望有一天能够登上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他说这不是他的责任,只是他的义务,他本人并不想背负音乐教父这个过于浮夸的头衔,似乎是违背了他的初衷。在他自嘲的轻轻一笑中,我想我还是能够读懂他内心的隐忧。这一天,距离他的MV《追风筝的人》首发式还有3天。
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恰恰,我又毫无缘由地以为这正是他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是的,一件事情,而不仅仅是一首音乐。
再次出发也好,十年一剑也罢,单凭歌曲的名字和我对他的了解——一个之于音乐苛刻到不容许半点瑕疵的音乐人,我完全相信这会是一首至微至精的音乐作品。也许它是关于回忆的,也许它是关于未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定是关于生命的。当我戴上耳机,优美的弦乐缓缓响起的时候,我知道,我的期待没有落空。
在此之前,他曾经远赴欧洲各地选景,最终选定在英国与英国顶级导演团队合作拍摄了同名MV。我现在还看不到什么,但纯粹的听觉摄入却能让我更加接近音乐本身。
《追风筝的人》秉承了他歌声中一贯的细腻、空灵、殷挚和深情。不过显然,他进行了一次极为不同的全新尝试。首先在编曲上加入了弦乐伴奏,较之他过去的音乐作品,层次更为丰富,乐境亦更为厚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他运用的是一种“假声男高音”的高难度唱法,乍听之下,这种唱法还是多少令我有些诧异,准确的说,有些不解。我认为他的音色已经足够美好,音域已经足够宽广,为何还要做出这样一种未必不是冒险的实验性改变呢?我并不觉得他是在追求一种所谓的极致难度。
到底何为“假声男高音”?顾名思义,它是由这个具象的概念所指向的具体的发音方式,简而言之,即音域最高的一种男高音,甚至高于女高音和女低音的重叠。他进一步解释道:“拿中国的京剧来说,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每个行当都有不一样的发声方式。所以,流行音乐当然也同样存在着多种演唱方法。也会有类似于戏曲唱法中小生唱法、花旦唱法、花脸唱法等,那么假声男高音应该就类似于梅派的青衣唱法了。”比喻得实在形象,生动而且贴切。但我仍然疑惑于这种尝试的必然性,某种程度上,大概是因为我仍然停留在对他以往音乐的固有认知中,同时,我也不曾想象他在音乐道路上的探索精神是如此执着和富有胆识。 “你的疑惑也是我当初的疑惑,”他说:“我倒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我可以延续过去的风格,也曾经尝试过其他歌者的唱法,像孙楠,汪峰,但我总觉得和我要表达的东西不是……”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不是特别贴合吧。我希望我的声音可以更好的融入到音乐中去,最后我发现用假声男高音来演绎这首歌曲是最贴合的一种选择。没错,贴合,我相信我还是很好的做到了。”
而我也愿意相信他的确是很好的做到了。随后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话题离开了音乐,他饶有兴致地谈起他的健身计划,我频频点头,偶尔附和几句,只是耳机里,仍然重复播放着那首歌曲。慢慢地,我开始真正沉浸进去:大段的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穿插在时起时伏的弦乐中,仿佛是一种取代了人声的独唱,而他的歌声就随着那如风如诉的旋律恰如其分地安抚着我的耳膜和思绪,倒又仿佛是一种取代了乐器的演奏,气息自如,浑为一体。
我想,我完全理解了他和他的音乐,他在他的音乐中完成了一次顶级芭蕾的表演;我也完全理解了这首作品的真正意义,它是一场充满神性的对话:与光阴,与天空,与音乐,与人生!
[图:Raymond / 文:鲁予]
追风筝的人
词曲:弋洋
追风筝的人啊 有谁还记得啊 模糊的脸 只记得 不停笑着
追风筝的人啊 请停下脚步阿 曾经的我 也有过 握紧的筝线
而现在 我已经没有了飞的梦 天空中没有我的颜色 掉落在人群之中 追风筝的人啊
为什么唱歌总感觉气不足?
唱歌感觉气不足,原因真的是很多,比如自己天生就是重低音,你非要挑战自我,选择了一首不适合自己的歌曲,那唱歌过程中感觉气不足就很正常啦。再者你唱歌的姿势不对,你说你无聊到非要躺着唱高音,那你要是不感觉气不足,我才佩服呢!还有一种,就是先天决定的了,先天肺活量不足,唱歌自然过感觉气不足,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唱法,感觉唱不来,就换种唱法或者换首歌,没必要那么较真,唱歌本来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啊。
另外,唱歌这个事呢,是需要技巧的,就比如汪峰那样的男高音,也不是说他们唱歌气就非常足,他们也是人啊,人家唱歌也不仅仅依靠气的足与不足的,唱歌这个事情,的确很简单,只要打开嗓子就行,但是,想要把一首歌唱好,是要涉及很多问题的。所以说,当你苦恼自己为什么唱歌气不足时,不妨试试另一种唱法,去感受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唱法不太正确,因为一首歌,它的高低音部分都是不同的,唱法自然是很有讲究的,遇到这类事情,千万不要暴躁或者失望什么的,不就是一首歌嘛,慢慢来,总会好的呀。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自己唱歌时候的心态,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当你心情好的时候,你会感觉你唱歌都是格外动听。所以呀,希望热爱唱歌的孩子们,不要为了唱歌而唱歌,当你放开心态,放下束缚,嗓子自然也就打开了,也许这时候唱歌气不足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哦。
为什么我唱歌,老觉得的气不够用!!!
掌握如何换气关于歌唱呼吸及几种吸气方法 对于怎样吸和怎么呼,是一种根本不需要考虑的事情。人体的这种功能,从本质上、生理上来说,在歌唱时和在说话时是完全一样的,但在运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说话时人不需要考虑在什么时间、什么方法进行呼吸。气息的进出量,只要它觉得合适可多可少,因为他有充分的机会去呼吸。他不必要把气吸到什么地方,也不必要把吸入的气息固定在一个位置以支持一个特定的长度和强度的声音上,换气的速度也没有限制。总之,是随意和自由的。 歌唱的情况则不同。歌唱者要有意识地去吸气,并保持把所吸入的气息分配在要发出的一定数量的声音上,而每个音都有它特定的高度、长度、强度。唱一首歌曲时,歌唱者只能在休止的时候和歌词、乐句等表情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换气。总之,是有意识、有准备、有计划的。 歌唱需要气息,那是不是气吸得越多越好呢?朋友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因为担心气不够用,就吸进大量的空气,结果还是觉得气不够用,而且唱起来觉得憋得难受。这是因为气吸得过多过满时,呼吸肌肉群用力过多,造成肌肉僵持的缘故,也就是说气息吸得过多,会影响歌唱的正常进行。 那么,吸入多少气息才算合适呢?这是一个无法用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它只有通过歌唱者的感觉来“计算”。应该说,歌唱呼吸是一个兴奋而又放松的循环过程。吸气时,保持一种积极、放松的状态,积极是指兴奋向上,放松是指叹气向下的感觉。 这种积极、放松的状态,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适度抬起胸部,两肩松垂、颈部放松、两眼平视有神、面带微笑(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保持这种姿势,通过下面几种吸气方法的学习,来体会正确的歌唱吸气。
(1)叹气式吸气: 大家知道,叹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的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你心里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也就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吸气,就会使你的吸气肌肉群总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无法放松,气息也就难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叹到那里就吸到那里,不要人为地做强制性的动作。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叹气的感觉,每个乐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环。
(2)闻花式吸气: 闻花式吸气方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吸气时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悦,辨别花香时又要求特别认真和用心,是一种既放松又兴奋的感觉。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围很舒服地向往松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吸后人很兴奋,胸有宽敞感。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 闻花式可开口,也可闭口,闭口时嘴不能闭的太紧,太紧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单纯练习吸气时,可采用闭口吸气。歌唱时最好自然张开嘴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3)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以上三种吸气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做一些单纯性的练习,如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的练习;(它不是主要的,只是一种辅助性练习)。另一方面就是在演唱中去练习,这是主要的练习方法,因为纯生理性的吸气动作不与歌唱结合起来,歌唱所需要的那种深、松吸气就无法得到,也就是说,歌唱良好的吸气只有在歌唱实践中才能获得。 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歌曲情绪需要的吸气方法。如补气:它是在情绪连贯不断但又需要吸气时,在保存原有气息上补进一部分气去,使气息维持饱满状态。“偷气”:用在字多、曲调快时乐句之间的换气,动作要敏捷,吸气快而少。 歌唱呼吸中的气息保持和运用 唱歌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歌唱中经常感到气短、气不够用,越唱越憋,很吃力。这与不会运用气息和保持气息有关,虽然吸气吸的很深,但一唱起歌来,气息很快就浮上来了,或者是很快跑光了。那么,吸气动作完成后,应该如何保持和运用吸入的气息呢?
(1)歌唱中要保持吸气状态 吸完气后,有一个瞬间的停顿,这是吸气后、用气前一个自然的短暂停顿,这个停顿造成了吸气和用气二股力量的对抗,用气时要尽量利用这种对抗力。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还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仔细体会一下,这种对抗实际上是一种吸气的保持状态。用吸甲I气状态演唱,只是一种感觉,其实谁也不能在唱的过程中还能吸进气来,但是就用这个感觉便可以达到保持气息的目的。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畅通无阻,在演唱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要保持这种吸气状态。 保持吸气状态歌唱的练习: 首先做做无声练习,吸完气后,把舌尖轻轻触下门齿,发出“丝丝”声,一口气吐得时间越长越好,要求呼出的气息要均匀、平稳和慢,让“丝丝”声强度一样,不可忽强、忽弱,呼气越慢越长,就越能体会到呼与吸的对抗作用,和气息需要有意识控制的力量。传统声乐有一种利用吹蜡烛练气的方法。将一根点燃的蜡烛置于前面,吹蜡烛时,不许将蜡烛吹灭。要求慢慢把蜡烛火苗吹向一个方向,且火苗要平稳,摆动幅度不能大。练习后,如果自己的后腰和腹部有酸痛的感觉,说明你找到了呼气时对抗或者说是控制的正确感觉。
(2)歌唱中保持叹气状态 歌唱中容易出现的气息不够用和憋气现象,除了与吸气状态保持不住有关,还有一点就是与气息不放松有关。歌唱中气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气息通畅持久的使用。但如果气息被过份的控制,则会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灵活。导致气息无法通畅,难以持久。怎样做到吸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份僵持而言的。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人人都会做,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在积极兴奋的气息保持中,不可忽略运用叹气的感觉来歌唱,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了。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持吸气状态同时存在的,那一方都不能缺。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这种呼气方法也称作“揉气”。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气息,被腰、腹部的肌肉群犹如揉面似的慢而有韧性地向外“揉”出。保持叹气状态歌唱时,如果你感觉腰腹部膨张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气息有控制的流出,这时,你的感觉就基本上对了。继续巩固这种感觉。 假声与气声 所谓“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这种声音比由整个声带都振动的“真声”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 大部分流行歌手(无论男女)是用真声演唱的,以获得一种自然、亲切、贴近口语的风格。有些女歌手(如齐豫、黄莺莺)在演唱音域较宽、艺术性较强的歌曲时则以假声为主的。男歌手在演唱伴唱声部时常用假声,如美国的“西蒙与伽芬科尔”重唱组中的伽芬科尔,和台湾“优客李林”重唱组中的林志炫等。这也是乡村音乐风格重唱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像“摩登谈话”(Modern Talking)中的主唱那样的纯用柔美的假声来演唱的男歌手是不多的。 发出优美的假声的关键是要有比较高的发声位置,在运用假声时要注意真假声之间衔接转换的光滑流畅,不能有断裂。一般说来,假声比较缺乏力度,但在必要时也可将假声转换成一种半真半假、半嘶半哑的叫喊。许多重金属摇滚乐歌手就喜欢用嘶哑的假声来演唱。假声还可以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将真假声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能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比较一下童安格与屠洪纲演唱的《生命过客》,前者是用纯粹的真声,而后者用的是介于真假声之间的音色来演唱的。刘欢和齐秦演唱的《大约在冬季》也有这样的区别。童安格的《忘不了》、伍思凯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所使用的真假声间的突然转换,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结尾处用假声演唱的华彩段,都是流行歌曲中常见的假声应用方法。惠特妮.休斯顿的《所有的爱都留给你》中先用温馨的混合声在中低音区轻轻吟唱,然后用挺拔高亢的真声将歌曲逐渐推向高潮,及至歌曲的最高点,突然改用极柔美的假声。这是在演唱中运用真假声的转换变化来表现起伏跌宕的情感的一个优秀的范例。 国内常有所谓的“气声唱法”。其实“气声”并不成其为一种“唱法”,而是一种声音运用技巧。气声本无语格调高下之分,关键是不能滥用。若能抓准时机,运用得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美国歌星莱昂纳尔.里奇演唱的《你好》(Hello)在副歌处先是用激昂的声音反复铺陈,最后用气声轻轻送出一声“I love you”,很有表现力。台湾的邓丽君也是一位十分善于运用气声的歌手。与气声类似的还有“泣声”和“破音”。运用时也必须非常的谨慎。
要注意演唱由低音到高音时,声带由主振动、部份振动,到边缘振动的过程是逐步演变的,但要做到声音上下统一,听不出变化的痕迹。如掌握得不好,肌肉收缩便会僵化,声音上下不能统一,甚至会发出破音而影响演唱的效果。唱通俗歌曲同样要做到“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注:很多通俗歌唱爱好者就是唱假声而造成“虚”。甚至造成嗓音急性沙哑。还有 练习假声技巧者,要 先加强歌唱呼吸控制能力。 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今天我们来谈谈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对此,应有如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持通俗唱法者,应了解和熟悉科学发声方法的共通规律,努力改变自发式的用嗓习惯,将自己习惯的用嗓方式纳入科学发声的轨道。
其二,从共通的科学发声规律中,努力寻找到通俗唱法声音个性的依据。也就是说,每演唱一首歌曲时,从发音、共鸣部位到气息的流动等诸方面,为通俗歌曲的演唱寻找到合理性。改变纯模仿或盲目用嗓的习惯,从感性的用嗓方式转变为理性的用嗓方式。
其三,通俗唱法,无论其科学与否,作为一种用嗓流派早已形成,并为最广大的业余声乐爱好者所接受。由于它的普及性、通俗性以及独特的演唱个性,亦在各类大赛及专业声乐领域里占有一席地位。因而,不可否认,这种演唱方法必有它的独到之处,我们声乐界应予以关注。下面仅谈几点个人对通俗唱法发声特点的看法。
1.呼吸是根本 “气为声之本”,“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作为声乐演唱艺术之一的通俗唱法,同样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呼吸在通俗唱法中的运用,当它与歌曲情感、歌曲风格相结合时,更有其独特性。
[呼吸的表演性]不同的歌曲内容,蕴含着不同的情感。通俗唱法十分注重歌曲情感的强化与外化,而呼吸运用乃是关键。比如在表达十分悲痛伤感、深沉内涵的情感时,呼吸用得很强,声带有意不全闭合,造成一种似漏气的沙哑声,并将这种带沙哑而深沉的声音色彩,夸张、外化、让观众(听众)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情感。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中这一句:440610123222 其中“嘴”、“咽”二字,就可以用带点沙哑的声音去唱,以表现主人公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以此来加强声音的感染力。又如抒情性较强,表达一种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回忆时,呼吸要用得柔和均匀,与声带形成最佳配合,这种声音色彩柔美圆润,对呼吸的控制与运用,体现了声乐上的技巧。如《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及《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等曲目的演唱,皆可用此法。另外,在表达激烈粗犷的情感时,呼吸深度与力度必须加强,在腰围横膈膜处形成强有力拉紧状态,声音才会有爆发力,发出几乎类似呼喊的声音色彩。如电影《红高粱》中两段插曲:《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好酒歌》等,这两首歌中旋律已退居次要的了,而情感的体现已近乎自然状态,也就是前面谈到的第二种体力劳动时心情紧张、情绪兴奋之极的呼吸状态。至于欢快轻松的情感,则要求气息的流动要轻便流畅,不可过于深沉,亦不需要更强的力度,如《轻轻地告诉你》、《茶山情歌》等。
[关于“气声唱法”] 通俗唱法中呼吸运用的另一特点是“气声唱法”的运用,这不仅丰富了通俗唱法的表现力,也为声乐艺术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段。
“气声唱法”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而组合的样式。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这种声音比较结实响亮,而“气声唱法”则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时发出。在这种声音中,因带有明显的气流声,而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这种声音更显自然亲切,具有特殊的感染力。李谷一在“气声唱法”的运用上有突出的成绩,她演唱的《乡恋》(电视片《三峡传说》插曲)及电影《小花》中的插曲《绒花》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发声器官的运动状态 [声带] 在通俗唱法中,声带的主要功能是发音,即在气流振动两片声带时,闭合而发声。但,为了表达歌曲的某种特殊情感,或表现歌曲的某些特殊风格韵味,当气流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可以闭合一部分,而让另一部分不闭合,产生漏气的现象。此时声带的功能,就不仅仅是发音,而同时具有表达情感或表现风格韵味的功能了。如前节“气声唱法”中所述。
[喉咽与软腭]在歌唱各共鸣腔体中、喉咽腔是主导共鸣腔。在通俗唱法的发声中,喉咽腔更显示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喉咽腔部位的声音自然质朴,有很强的可塑性,而通俗唱法的声音运用,更注重的也是自然或半自然的声音特色。也就是说,通俗唱法中喉咽腔比女声要开得大一些。情感深沉内含一些的歌曲比情感欢快跳跃的歌曲也要开得大一些。前者如《好人一生平安》、《掌声响起》;后者如《轻轻地告诉你》、《采槟榔等》。此外,歌曲的演唱风格不同,音乐体裁不同,喉咽腔的开合状态也有不同。
软腭的状态与喉咽的开合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在喉咽腔打开的情况下,才能要求软腭的状态。通俗唱法并不需有意抬高软腭去制造高位置共振,但凡学习过声乐的,都会灵活巧妙地运用软腭来显示声音修养,保护声带及咽喉,同时还可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软腭的灵活运用有如下几种情况:在强音演唱时,软腭可随喉咙的打开而自然抬起;在唱高音时,软腭亦可适当抬起。这样可分解一部分强气流对声带与喉部的冲击,扩大了共振范围减少喉部所承受的压力。但共鸣焦点不可全部放在抬起了的软腭处。这是因为软腭抬起后,高位置的共鸣色彩与咽喉部的色彩是有差异的,如果完全用高位置来演唱,必将失去通俗唱法的声音特征。因此,即使软腭抬起了,也只能巧妙地借用,而仍然要保留喉咽腔主导共鸣的地位。比如《千万次地问》(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高音到BB2,这对于以真声用嗓为主的通俗唱法来说是颇有难度的,但若稍用上一点高位置共鸣,再加上气息的有机配合,高音便会完成得好一些。刘欢的演唱便达到了最佳效果,既保持了通俗唱法的风格,又显示了高音的色彩与情绪,展示了他运用发声方法的深厚功底,及对通俗唱法高难度技巧的把握。软腭的灵活运用,还体现在抒情性较强的通俗歌曲中。抒情歌曲注重声音的柔和圆润,松弛流畅,无须喉部用力拉紧,而要松开,形成一个空洞状。此时,若把软腭抬起,把声音控制在软腭及咽部,让气息均匀地流动,声音必然会出现抒情的色彩。这当然还要视歌词内容及音乐风格而加以区别。爱情歌曲更多一些柔美圆润。歌颂祖国及怀念故乡一类的歌曲,更多一些深沉敬仰,那么便可对软腭的状态作一些微调,以显示声音色彩上的差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