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寻死,丢失孩子的真实原因
前几天回看了一部央视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重点看了青少年抑郁。
这不是个轻松的话题,虽然数据表明,在我国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也在增加。
但,我们依旧困惑:
我不明白,我只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以后能过上好的生活,为什么他还压力大?
不愁吃喝,除了学习什么也不用他,怎么就抑郁了?
小小年纪,烦心事比我都多,怎么有那么多不快乐
孩子真正的得救,真正的自我强大,其实都是因为“被看见”。
前几天回看了一部央视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重点看了青少年抑郁。
这不是个轻松的话题,虽然数据表明,在我国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也在增加。
但,我们依旧困惑:
我不明白,我只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以后能过上好的生活,为什么他还压力大?
不愁吃喝,除了学习什么也不用他,怎么就抑郁了?
小小年纪,烦心事比我都多,怎么有那么多不快乐?
……
是啊,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幸福、顺遂,为什么小小的他,会承载这么多负面情绪呢?
也许,我们能从这部《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看到一些思路,理解孩子的些许想法。
毕竟,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留给我们的机会就不多了。
“伤害自己,是为了保持冷静”
子烨初中时是班里的宣传委员,经常会做一些手工。
一次,她在剪卡纸时找不剪刀的盖子,就变得非常焦虑,她一直找,但根本找不到。
焦虑之下,她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就用剪刀划伤了自己的手指。看到血流了出来,她才觉得舒服很多。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伤害自己了。
在她跟父母求助的那段时间,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她只能靠“自残”才能短暂地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保持理智。
女儿的情绪异常,父母注意到了,只是想到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时间长了也就过去了。
女儿的身上出现了一些抑郁情绪的躯体症状,父母也注意到了,但觉得那是女儿处在叛逆期,并没有太在意。
子烨记得很清楚,在初三开学的前一天,也就是8月31日,她的情绪完全崩溃,在家里发疯了一样摔东西、大喊大叫,威胁着父母带她去看医生。
她已经跟父母求助了两年,但他们都没有带她去。
长时间的崩溃之下,子烨只能通过失控的方式,才能去医院看病。
诊断结果为抑郁症。
从医院出来之后,她妈妈非常难过,完全是天塌下来的感觉,爸爸则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一直讲“回家再说,回家再说。”
相比父母沉重的心情,子烨显得更加坦然,甚至松了一口气。
她觉得,终于有这种白纸黑字的东西,可以证明自己真的抑郁,真的需要休息了。
医院确诊之后,子烨没有吃药,直到中考结束,她一直坚持做心理咨询。
但中考后,她的抑郁又严重了。
接下来是住院、尝试回校、失眠、休学、旅行、加入对抗抑郁的互助社群,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面对女儿一次次的崩溃和逃避,一次次克服自己的焦虑和强势,最终选择接纳和支持女儿。
“我觉得生病之后,来自父母最大的帮助就是放手。”子烨如是说。
平心而论,子烨的父母并不是坏父母,他们对女儿的爱毋庸置疑。但也是他们,一次次忽略了女儿两年多来不断发过来的求助信号,以至于孩子的病情越来越重。
这么说并非谴责,只是想表达,每一位父母都有着类似的困扰:我可以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而拼搏,但很难真正看到孩子,也不清楚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
现在孩子已经跟我们那个年代不同,他们不只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向内寻光。
武志红老师说:
“好的父母,该是一个结实的容器,孩子的生命能量,可以在这个容器内流动,一旦孩子发现,他的生命能量被允许、被看见,这份生命能量就会转化为生能量。
相反,如果父母容纳不了孩子的这份生命能量,这时这份能量就会转入到潜意识的黑暗中,成为死能量。”
正是因为后来子烨父母对她的看见,才让她获得了治愈、向上的力量。
“如果当时我妈说我矫情,我就跳下去”
对于自己究竟何时患抑郁症,钟华自己也说不出个具体的时间节点。
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后来时间长了,就会因为一件小事持续难受一两周,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一片混沌:
“学校一天一共八节课,我就会躺在桌子上八节课,就是类似那样躺在桌子上什么也不想,不是说我在放松自我,而是脑子里真的是空的。
然后回家之后就躺在床上,有的时候哭,有的时候不哭,然后一躺躺五个小时,起来后洗澡或者洗脸刷牙,然后晚上再接着继续失眠。”
钟华自己也分析过为什么会抑郁,因素很多,有来自学业压力的问题、也有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原因。
高三的孩子,学业繁重不必说,正值青春期,跟同学朋友有冲突也很正常。
家庭氛围,则从小到大都一样,紧绷绷的。
妈妈对钟华的要求非常高,考了好成绩是理所应当的,为了怕孩子骄傲,还会提醒她,要跟成绩更好的同学学习。
女儿考了全班前三,妈妈会问:“第一是谁?第二是谁?”
女儿努力考了全班第一,妈妈接着问:“全年级第一是谁?你排年级多少名?”
妈妈希望女儿更优秀,可在钟华眼里,妈妈的要求她根本达不到,因为“我希望你可以考得更好”跟“我希望你可以考到前十名”是两回事:
“前者非常折磨人,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我不会有那种达到目标的快感。我每次考得更好,家里都会说你可以考得更好,这是一个完全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就好像我是一头驴,在我前面吊了个胡萝卜,我在拼命为这件事而跑。”
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之所以能够心理健康,一定是满足了三种需要: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和孪生需要。
所谓镜映需要,就如同通过照镜子看到自己一样,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感到被承认、被接受、被认可、有价值感。
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他们会从父母的鼓励中,找到自我价值感和被重视的感觉。
理想化需要,是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在孩子受到挫折时给予安慰和平复,给孩子力量和安全感。
在孩子陷在抑郁、恐惧、焦虑、沮丧时,他可以依靠这个“安全基地”,重新“满血复活”。
孪生需要,指的是归属感和参与感的需要,也就是说,孩子需要呆在一个认同自己的群体里。
青春期的孩子,比起父母的认可,更在意同伴的喜欢和认可。
很明显,钟华这三种需求几乎都没被满足,她的精神世界逐渐枯竭,变成了让她窒息的真空状态,抑郁之下,她唯一清晰的想法只有:
“我不想活了,我感到现在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太过痛苦。”
让我们庆幸的是,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抑郁日趋严重之后,钟华开始跟父母求助。
好在,父母接住了她的情绪。
本以为不会理解自己的妈妈,很平静跟她说:“那就休学吧,休了学好好养一下。”
当时这位妈妈没想到,这句话救了女儿一命。
因为钟华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妈妈跟其他家长一样,说自己就是矫情,可能当时就从窗户上跳下去了。
捏了一把冷汗的同时,心里也无比庆幸。
确实,在很多人眼里,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难搞,不知道哪句话就会引爆他的情绪,让他歇斯底里,可这背后映射的,恰恰是孩子脆弱无助的内心。
父母回避拒绝了,他便走向枯萎毁灭;接纳陪伴了,便能找到自己的方向,继续生长。
钟华确诊后,她的父母放下了对女儿的要求和强迫,营造出爱和接纳的氛围。
孩子的无助,父母理解了;孩子的情绪,父母接受了;孩子的需求,父母满足了。
在治疗一年后,钟华回到了学校,继续上学。
“被外面的驱动力推着往前走,我要成为谁?”
蔓玫应该是很多父母心中理想的小孩。
她从小乖巧、擅长绘画,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更是15岁就考上大学的天才少女。
但是,18岁那年她在宿舍割腕轻生,被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
大好的前景、顺遂的人生,有什么不满意的?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这样问。
蔓玫说:“我一直都是被外面的驱动力推着往前走。”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驱动她学习、做事的,并不源自于她内心的渴望,而来自于别人的声音。
这声音也许是她的父母、老师、长辈、朋友……
而当外界的声音越来越多,像一道道指令输入进她的大脑,“命令”她“一定要这样”“决不能那样”时,她也就失去了跟自己的链接,也会失去自身的价值感。
“我能感觉到我很爱我的父母、家人,我也很爱那些喜欢我,或者对我有善意的人。他们爱的那个我,和我想要成为的我,好像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所追求的东西和他们所预期的是不一样的,那些爱还会在我身上吗?”
是啊,当一个孩子怀疑自己是否有存在价值,怀疑自己从未为自己而活,其实那时她的心已经走向死亡。
对这样的孩子来说,轻易放弃生命并不是什么大事,失去反而成为他们确认自我存在的方式。
看到这,也许身为父母的我们无法接受。
怎么就走到这步了呢?
几天前,看到徐凯文教授讲过的,一个自己干预过的自杀未遂的案子。
表面看,自杀的孩子没有任何理由自杀,没被打骂过、父母感情好、自己学习也不错。问孩子原因,孩子也说不知道。
后来经过长期的咨询后,徐凯文教授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父母进孩子房间从来不敲门。
由此孩子得到一个结论:他们不尊重我,可以随意决定我的一切。
当时徐教授跟孩子父母讨论时,他们也费解,我进自己家,为什么还要敲门?
一件理所当然的小事,怎么就成了决定孩子生死的大事?
徐教授说,理由不难理解,现在孩子的独立意识比我们要强烈得多,事虽小,但只要孩子把它当做“我是否有存在价值意义”的标志,就是一件能决定生死攸关的大事。
尹建莉老师有句话:“人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一个把自己弄丢的孩子,如何能成为别人眼中“幸福”的人,又如何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呢?
话说到这,可能有人会站出来,指责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以至于孩子患了抑郁。
但,导致孩子出问题,真的都是父母的责任吗?
不见得。
父母确实有责任,可父母并不是万能的。所有的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身上也都带有自身原生家庭的烙印。
客观地说,没有谁可以给孩子制造一个完美的、没有任何伤害的、完全积极向上的原生家庭氛围。
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故事,意义也不在于谴责,而在于警醒。
孩子病了,只是父母看到最坏的“果”,这背后没有看到的,是孩子忍耐多时、直至忍无可忍的崩溃。
面对孩子展现的千百种问题,父母真正要做的不是忽视、不是对抗,也不是镇压。
我们需要让自己相信:孩子所有的言行举止,都是有原因的,绝不是无理取闹的。
一旦建立了这个认知,我们再跟孩子相处、沟通,就会带上和善、尊重、倾听、理解的态度,而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教育是一件“秋后算账”的事,种下的罂粟不会结出樱桃。
唯有今天栽下“爱与自由”,明天才会结出“健康与独立”的果实。
与你共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