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防五寒,逼出胃寒气的最好方法
事实上,从秋天开始,广东地区已经转吹东北风,入冬更是北风悄悄刮,“伤人于无形”。而最“受伤”的,会是肺气不足、胃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晚上六七点钟,气温突然降低,北风通过裸露的皮肤一点点侵入体内,等你感觉喉咙痒、打喷嚏、流鼻水、头痛、关节酸痛,就已经受风寒了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宋莉萍)昨日虽是立冬节气,但广州街头满眼单衣甚至很多人短袖上阵。与此同时,医院却发现呼吸科病人明显增多。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指出,此时直至明年清明节,养生保健最要防范的是“小寒气”。
事实上,从秋天开始,广东地区已经转吹东北风,入冬更是北风悄悄刮,“伤人于无形”。而最“受伤”的,会是肺气不足、胃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晚上六七点钟,气温突然降低,北风通过裸露的皮肤一点点侵入体内,等你感觉喉咙痒、打喷嚏、流鼻水、头痛、关节酸痛,就已经受风寒了。
这样的“小风寒”,当然不用上医院折腾,张忠德说,首先就要添加衣物保暖,然后喝点热茶、姜汤,或者洗个热水澡,就能驱走“小寒气”。当然,有条件的,晚上做一点艾灸,甚至泡一下脚就更好了。
不过,如果“小寒气”没有及时清除,就可能风寒深侵体内,寒邪之气入肺,身体的自我提醒功能启动,在“要赶走它”警示下,肺自我保护地咳嗽;邪气在肺里待久了赶不走就会生痰,身体又会自我保护要把痰清出来,就会不断地咳嗽。
张忠德指出,首先是要区分寒咳还是热咳,如果喉咙痒、肿,这是风邪性的;如果喉痒起来又干又痛,就是有风邪又有燥火;如果有流清鼻水、口淡、肌肉痛、头痛,就是风寒了。广东人擅长的“煲靓汤”就能对付常见咳嗽。风寒咳嗽,用陈皮红糖姜汤,鼻子堵的就加点葱白,煮20分钟趁热饮下;风热咳嗽,就用玉竹、雪梨、沙参煲汤;如果咳嗽有痰,黄色的,可以用点罗汉果、青橄榄。
小寒节气如何养生?中医教你,从饮食到起居全方位养护
1月5日是小寒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节气来临,寓意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一年最冷的日子里,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故此时是关节痛、颈椎病和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高峰期, 养生 的关键是防寒保暖。1、暖头:对于耐寒能力比较差的人群来说,面对寒冷的天气,最重要的一定是保护头部不受寒。在大风地区,外出的话一定要带好帽子和围巾,避免顶风行走。家中无人时开窗通风,回家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关好门窗,防止冷风吹进来。
2、暖手脚:“严寒从脚起”,双脚距离我们的心脏最远,血液循环不好,也是最容易受寒的部位。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既温肾补阳,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另外双手也处于肢体末梢,每天暴露在冷空气中,十分容易受寒。冬天外出时戴好手套,在家做家务用水时最好用热水。
3、暖腹:我们的肺、心脏、脾胃等重要器官都位于胸腹部,腹部受寒,可能会牵连到这些器官出现问题。对于女性来说,腹部受寒还可能会引发痛经等情况。起夜时,一定要记得加一件厚衣服再起床,不要认为时间短,就不会着凉。
小寒时节,天寒地冻。中医认为最寒冷的节气是阴邪最盛的时期,饮食应当以“温补”为主。饮食 养生 方面,要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辣椒、肉桂、韭菜、茴香、糯米、高粱米等,以御寒气。
还可以选择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等食物,但是,在“进补”的同时,切忌暴饮暴食,而应当以补气润燥为主。
《素问》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冬日适当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尤其是一些老人,早上尽量多睡一会再起床出门锻炼,因为冷空气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冠状动脉梗塞。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因此冬天我也不能懈怠,坚持锻炼才能以更好的身体迎接春天。
冬天运动讲究一个适度和循序渐进,如太极拳、慢跑、步行之类不激烈的运动即可。时间以1小时为宜,如果在室外,最好选择太阳出来的时候运动。
体寒是万病之源,中医专家支招:教你赶走一身寒气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冷气的盛行,各种冷饮的火爆,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体寒”的队伍。
这类人群常出现以下症状:1、手脚冰凉、怕冷,易感冒;2、易疲劳、浮肿,口唇色淡、舌苔发白;3、女性痛经,月经量少,有血块;4、大便稀,容易腹泻;5、小便色淡,尿频、尿量多;6、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没有味道等。
一、外寒伤身
外环境的寒,比方说秋冬气温下降,天气寒冷,您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风寒。
二、穿出内寒
短裙、露脐装、露背装、露肩、露脚踝.....这些部位是最怕受寒的,这些地方露着,不受寒才怪。
三、吃出内寒
雪糕、冰棍、冷饮,是多少人的最爱?更有甚者早上起来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就这样,长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来了。
四、熬出内寒
晚上十一点子时阴气盛到极点,阳气初生,是阴阳交接的时间,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顺利进行。如果长期此时不睡觉,阴盛阳虚,阳虚则寒。
五、虚生内寒
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对身体正能量变本加厉地消耗。如果不注意 养生 ,就会导致耗远远大于养,内脏功能虚弱,运转慢就滋生出内寒了。
六、懒生内寒
动为阳,静为阴,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现代人上班坐一天,回家就躺着。总不动,气血运行就弱,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百病因寒生”,体内的寒不及时的祛除,就会从皮毛、腠理一步步深入关节,脏腑,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严重下去,无形的功能下降就会形成有形的瘀滞、肿块,气血运行变慢就像泥沙瘀滞的河流,在身体各处形成结节、囊肿……甚至还会引发肿瘤、血脉闭塞、中风等难症!
那么,如何祛寒最有效?
当归四逆汤
张仲景先生早就为这类问题专门准备了方子,养血通脉、挽救体寒的第一方——当归四逆汤!
《伤寒杂病论》记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药物组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灸甘草、通草、大枣。
具体处方需专业医师辨证施治,指导用药。
天气越来越冷,如果想要逼出体内的寒气,除了汤药,还有这些方法: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内绰水后捞出备用。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山药枸杞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200克,枸杞20克,老姜一块。
做法:羊肉切好后放入锅内绰水后捞出备用,然后将山药切断,老姜拍碎备用,锅内放油,油热后放葱爆香,下入羊肉,羊肉超过之后加入水和少量料酒,山药枸杞一同放入,煮开之后小火慢炖一个小时左右,关火后加入胡椒粉盐调味,即可食用。
羊肉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秋冬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艾灸神阙、命门、涌泉
神阙,也就是肚脐眼,是人体七大先天穴位之一,先天穴位就是人体能和外界沟通能量的穴位,可以吸收好的能量,也会被病邪所入侵的,所以中医是反对穿露脐装的。
以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做一个圆圈,在背后正中线的交点(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就是命门穴。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是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别名地冲,位于足底(去趾)前1/3,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每个穴位艾灸20分钟左右,注意艾灸前后多喝粥,汤。
多晒太阳
最好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阳光充足的时段,多出门晒太阳。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防止骨质疏松,提高抗寒能力。
此外,衣物上也应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运动、睡前泡脚也很有帮助。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