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被吼后不记仇,为什么孩子被父母吼了不会记仇
优米因为吃饭慢又挨批了,熊娃最近吃饭特别磨叽,吃顿饭能拖一个小时!熊孩子每次吃饭都不慌不忙地东瞧瞧、西看看。因为这事没少挨说,但还是屡教不改。
每次看到熊孩子磨磨叽叽,都自我开解:亲生的,一定要忍住!
但臣妾真的做不到啊!尤其当家里其他人都吃完了,就剩熊孩子在那,这家伙还磨磨蹭蹭时,老母亲的火“蹭”一下就冒起来了。
这次一个没忍住,就朝她吼了一顿。熊娃被吓得一激灵,然后哇哇大哭。当时我也是气上头了,固执地认为熊孩子就是想和家长对着干,于是
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优米因为吃饭慢又挨批了,熊娃最近吃饭特别磨叽,吃顿饭能拖一个小时!熊孩子每次吃饭都不慌不忙地东瞧瞧、西看看。因为这事没少挨说,但还是屡教不改。
每次看到熊孩子磨磨叽叽,都自我开解:亲生的,一定要忍住!
但臣妾真的做不到啊!尤其当家里其他人都吃完了,就剩熊孩子在那,这家伙还磨磨蹭蹭时,老母亲的火“蹭”一下就冒起来了。
这次一个没忍住,就朝她吼了一顿。熊娃被吓得一激灵,然后哇哇大哭。当时我也是气上头了,固执地认为熊孩子就是想和家长对着干,于是一怒之下,扭头就走。边走还边放狠话:不想吃,就别吃了!今天没你饭了,明天也饿着!
明显看到熊娃眼中的一丝慌乱,她边哭边喊,“妈妈,我吃,我吃,你别走”,一边又跑过来抱着我的大腿不撒手。但老母亲在气头上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于是选择了无视。但那天,优米好像变成了小尾巴,我走到哪她就跟到哪,嘴里还一直叨叨着“妈妈,抱抱~”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后,又有些后悔,也有些心疼孩子。小小年纪不仅要承受叱责,要求抱抱也被一次次无视,这要是成年人,连绝交的心思也该有了吧。但孩子却丝毫不记仇、也丝毫不在意我因为什么在吼她,反而只是倔强地要求妈妈抱抱。
内疚驱使下,老母亲决定必须要做点什么,于是去了解了为什么“娃被吼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的真相。
为啥娃被“吼”后不记仇,反而求抱抱?首先,被吼后,孩子神经系统会疼
有些孩子被吼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头疼、发烧、腹痛等,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是孩子们逃避责任的说辞,但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密歇根大学伊森·克罗斯博士,通过实验检测得到一个结论:情绪疼痛和身体疼痛,在人的大脑区域中的反应非常相似。换句话说,当孩子感受到“心碎”时,他的神经系统可能会真的体验到同等级的疼痛。
也就是说,我们在吼骂孩子时,孩子在情绪上遭受的创伤,可能与孩子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相差无几。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长期生活在“刀子嘴,豆腐心”家庭的孩子, 往往与暴力家庭下长大的孩子情绪反应一致。
孩子不舒服时最眷恋的是什么?必然是妈妈的怀抱!所以,当孩子被吼,情绪受到重创时,他们顾不上身体的变化,只是有个执念,回到那个能令他瞬间感受安全的怀抱。正因此,他们才一遍又一遍地求抱抱。
其次,孩子求抱抱其实是在找安全感
孩子成长中,父母无疑是他们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在孩子出生头几年是信任感建立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他们特别希望得到父母肯定的回应。一旦被吼,他们就会恐吓。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在印证着这一点。他认为人的需求层次,从下到上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越在下面的需求,越容易让人感到焦虑。
孩子被吼后,由于年纪小无法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所以他们唯一的感受就是恐惧。他们害怕父母不要自己了、再也不爱她了,所以孩子们潜意识就会调整自己去靠近爸妈,求抱抱就是孩子们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
经常会看到有些家长生气后,将自己关在屋内,任由孩子在外面拍门就是不开,看似是给孩子们一个教训,但破坏的却是孩子的“安全需求”和“尊重需求”。
你听过“弃猫效应”吗?它说,被丢弃过一次的猫咪,被别人捡回家后,会变得很乖,甚至会讨好,因为它害怕再次被丢弃。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虽然被吼后,孩子表面看起来会乖很多。但背后其实是强忍的心酸和被抛弃的恐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大概率会变成讨好型人格。
最后,孩子求抱抱是想获得安慰
肢体接触对孩子的安抚作用比语言更有用,尤其对于低幼的孩子,说一百句“妈妈爱你”,可能都抵不上一个温暖的拥抱。
当孩子被吼后,他们的情绪正处在极大的波动过程中,这时候孩子们就特别希望和妈妈有个肢体接触,用来稳定情绪、获取安慰。
所以,哪怕你吼了孩子,当孩子向你求抱抱时,千万不要冷漠地拒绝。蹲下来抱抱他,孩子是特别单纯的生物,这种肢体接触对孩子的情绪表达会非常有用。
那面对孩子求抱抱,我们该怎么做呢?不得不承认,当妈后有些火真的压不住,鸡飞狗跳的日子不能消除。吼完娃后,怎样才能让伤害降到最低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掌握一些育儿小技巧。
首先,孩子求抱抱时不要有顾虑,想抱就抱吧
不少粉丝担心,刚批评完孩子就抱抱,会不利于立规矩,容易惯坏孩子。但其实孩子在情绪起伏剧烈时,是不会考虑别人说了什么的,这时候立规矩的效果并不会那么理想。
真相是,只有我们当家长的尊重、接纳和鼓励了孩子,孩子才更愿意配合我们,这种良性循环才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其次,抱抱结束,别忘记给孩子道个歉
没人能时刻保持理智,吼孩子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要一味听信一些专家的建议,强迫压制自己的脾气。吼了就吼了,孩子也没那么脆弱,事后我们怎么做才会决定对孩子的影响。
若孩子确实有错,你可以这样跟她说:你知道的,妈妈很爱你,今天确实不该吼你,妈妈向你道歉。但说实话我确实不喜欢你刚刚的行为,我们一起改正好不好?
若孩子没错,而是受到了迁怒,那你可以这么说:今天妈妈不该凶你,是妈妈做得不好,妈妈向你道歉,你能原谅妈妈吗?
其实母子一场,不就是吵吵闹闹、哭哭笑笑嘛。只要我们当父母的不过度紧张和自责,不对孩子毫无底线,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他的成长路径,你说对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