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全球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全世界范围内都兴起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毫无疑问,具有民主精神和高透明度的电子化政府建设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梳理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通过了解电子化政府的内涵,从电子政务平台,电子业务和政务公开新方式这三个视角对我国当前电子化政府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电子化政府构建中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原因。针对电子化政府一体化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政府在使用电子政务的问题上,提出有关改进对策,最终使我国电子化政府发挥出其应具有的价值。
随着全球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全世界范围内都兴起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毫无疑问,具有民主精神和高透明度的电子化政府建设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梳理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电子化政府的内涵
(一)电子化政府的概念
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化政府最重要的内涵是建构一个全天候的“虚拟政府”。
(二)电子化政府的特征
注重集约、整合与协同,是整体化政府;强化政府数据开放,是开放式政府;推动新技术、新应用、新建设,是有智慧的政府。
(三)电子化政府的功能
政府作为人类社会治理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公共组织,我国建立电子化政府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有:提高政府处理事务的速度和社会回应力;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质量;信息共享实现平等,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透明公开政府信息,实现开放式政府;加大公民参与力度,便于群众监督;带动社会信息化发展等。
二、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化政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在经历了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阶段之后,2002年底我国开始全面战略性的建设电子政务。到了2006年,我国电子化政府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和理性的发展阶段近五年间,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发展逐步趋向成熟。
首先,政府间的交流更加畅通便捷,积极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化政府的趋势之一就是上下互联、横向贯通基于大力发展网络的应用,我国电子化政府的构建以完善“一体化系统、一网式办公、一体化政府、一站式服务”为发展目标,构成低成本、大规模、集约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同时,电子信息安全问题得到重视并加大技术支持,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不断提高。
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项目增多,政府业务形式趋向电子化。电子化政府采购、项目审批平台上线。随着电子化政府的成熟应用,政府采购的方式也有了跨越性转变,电子化成为政府采购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最后,政务信息更加开放化,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博主要指政府机构和官员因公共事务而注册开通的政务官方微博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于政府办公形式的改革来说,是一种通过与公众良性互动,从而成为有利于倾听民意、发布信息、公开政务、从事便民的政务公开方式。
三、我国电子化政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电子化政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电子信息一体化体系不健全
各政府部门缺乏沟通,区域合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基层与上下级或基层横级部门之间没有一个足够完备的信息共享系统。各自为政,传统政府的碎片式业务导致工作效率低,易出差错,并且对受服务的群众而言浪费时间精力
2.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法律监督不到位
首先电子化政府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电子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电子信息繁杂多样,网上采购系统相关的法律问题急需得到完善。并且采购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的网络监督。其次,缺乏统一的采购平台,信息孤岛问题严重,使很多原本极具价值的有效资源不能正确发挥作用,影响采购效率和中标质量。
3.官方网络信息发布管理不规范
这几年来,许多公共部门都注册了政务微博,但通过浏览其具体内容,我们发现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对信息发布延迟,更新不及时,信息的内容与政府政务无关紧要。第二,政府官博不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回复和处理,缺乏与群众互动。
(二)我国电子化政府构建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1.政府电子化转型过程中的理论意识强,实践环节薄弱
各政府机关都能积极学习西方电子政务理论并总结我国成功转型为电子化政府的案例,但具体的设计操作环节却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经验导致工程建设进展缓慢,甚至造成决策失误,不仅是对财政的浪费,而且容易出现无法解决的“烂尾工程”。除此之外,办公人员并不能熟练地使用转型后的电子化形式办公,使工作效率降低
2.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有关法律不完善
信息管理容易出现违法现象这是因为我国电子化政府在各方面的服务上都没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各公共部门的信息化正形成一个体系,信息安全问题十分严重,例如信息保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公开与共享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3.社会群众对电子化政府的接收程度低
社会大众对政府电子化办公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入。很少通过政府官网来获取当前政府政策和政务活动,甚至无法在政府官方网站上独立办理业务。除此之外,公众对电子化政府的信心不是很充足,对政府所提供的电子化服务缺乏了解和安全感。无法配合政府部门,导致了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
四、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电子信息应用一体化
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应当是互联互通智能化的综合性服务政府。循序渐进地扩大网络汇接点,形成上连省政府、下连区县的大系统,同时各横级政府部门间也需要加紧关联程度。以实现统一的信息发布、集成应用、内部互动等电子政府功能,很好的实现政府决策、执行、监督、服务等职能,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二)完善电子化政府的法律建设
加强电子政务正确运行的相关法律制度,严格执法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使用安全保卫系统,具有防止病毒、入侵检测、信息的及时备份等功能,保障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
(三)加强对电子化采购的监督管理
实行电子化采购联盟。即让每一个参加竟标的供应商在官方网站上进行注册,要求只有合格的供应商才可以同政府部门的采购人员进行联系并确定最终交易。而且,对于所注册过的合格企业可以统一发布采购信息,使供应商能第一时间及时了解到政府的采购需求。这种采购系统的管理不但可以将信息很好的融合在一个采购环境中,并且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也使政府采购更加透明化。
(四)培养复合型的政府人才
政府部门除了积极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外聘非编制内的专业人士来对传统政府转型建设过程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避免错误、减少损失,也有利于增强政府管理层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对于服务窗口的职员来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电子化政府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培训,使他们能正确使用电子化的工作方式,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
(五)提高公民对电子化服务的接受程度
便民服务数字化信息亭的设立要提上议程,将电子化政府尽快全面运用到百姓生活中,使人们接受这一政府服务的方式。同时,也应该进行社区板报宣传等,向人们普及网络电子化的有关知识,并且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提供帮助的准备。这样有利于民主建设,同时对政府了解民情民意也提供了宽泛的新渠道。
(六)政务微博的管理需创新
针对政务微博消息更新迟缓,与群众互动少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职责。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管理人员用其活跃的思维对信息仔细筛选,确保发布内容的及时性和权威性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用心、用情去运营官方微博。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政务微博就是要扩大服务内容、强化网络问政、细心倾听民意。
电子政府是一种新政府办公运作形式,在这一虚拟形态的转变下,业务处理模式和以政府服务为导向的改革在不断优化,只有勇于创新,正确认识问题和善于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同时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律制度,电子化政府的价值将会得以实现。
作者:赵越 卢东宁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1、 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2、 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方面,国家通过出台宏观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来规范和统一现有的标准。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较大,在国家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还应该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另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力。在标准完善、改进和制定工作中,可以借鉴一些厂商开发的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规范,使之成为部门和地方标准的一部分。
总之,标准要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标准发展。
3、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数字鸿沟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和区域特色的不同,它广泛地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不同地区之间。我国也不例外,城乡差距明显,沿海和内地的地区差距显著,某些落后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数字鸿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那么,我们怎样去跨越数字鸿沟呢?
首先,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解决因为年龄、地域、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信息化不仅要覆盖年轻人群,更要覆盖中老年人以及广大农民,尽力满足弱势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需要。
第二,加快电子社区建设,为广大公众提供廉价、便捷的上网平台。
最后,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去服务于公众。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人民得到更快捷、满意的服务,因此基于不同的客观条件,网站、广播、电话等多种手段可以让公众自由选择,争取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
4、电子政务不能搞无米之炊
在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开发,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重网络建设、轻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政府网站上,只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地位。而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这会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电子无政务”的尴尬局面。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利用电子化手段,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与整合,建立健全基础性、战略性的政务数据库。从一定意义上讲,充实实在的政务信息是电子政务成败的关键。否则,电子政务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电子政务 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政府自身的问题和 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公务员的文化水平来看,经过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近.7万名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占%。但地方政府00万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仅有0%,约有0%的公务员不会操作计算机。面对电子政务的潮流,许多公务员在心理上必然会恐惧害怕,产生抵触情绪,而不能从心理上积极学习,以适应政府信息化的历史潮流,结果使得很多昂贵的设置成为装点门面的饰物。
2、电子政务的规划和标准缺乏统一性。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同时,缺乏规范和标准也使得信息流通不畅,资源无法共享和信息孤岛,影响了跨部门、跨区域共性业务的处理和政府的有效监管。
长期形成的信息分割不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垄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特权和利益,因此,不同单位之间为了保证自己的部门利益,往往限制信息交流。要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就要从信息如何广泛共享和深层次挖掘入手,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用,这就必须突破传统政务模式下的信息分割的不利局面,加快信息本身的整合和共享。
3、公众的参与问题,“顾客导向”的现代公共行政理念,要求政府管理要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目标。政务电子化的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程度并不令人满意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缺乏。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是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电脑对于广大的老百姓尤其是中西部的老百姓来说还是很陌生的,政务信息化更无从谈起。二是硬件及网络设备的匮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电脑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难以负担的奢侈品。因此,硬件和网络设备的缺乏成为了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4、网络技术的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对信息安全构成威胁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火灾等自然灾害、硬件故障、严重误操作、数据泄露、盗用、伪造、假冒、故意对数据或程序破坏、病毒、错误指向、黑客、特洛伊木马、搭线窃听等。一旦网络受到攻击,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全部瘫痪时,整个社会将陷入危机。国家机密难保,致使某些部门不敢使用互联网。
5、网络对人的情感的忽视。电子政务的一大特点是虚拟性,这是由互联网的特点所决定的。政府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子政务的活动中,往往会使人际关系淡化,政府工作人员和公众似乎面对的只是电脑,而常常忘记他们也是和人进行交往。例如时下兴起的在城市公共场所安装的“电子眼”监控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交通,降低了犯罪率,但这种“倒洗脚水也将孩子一块儿泼出”的做法也对公民的隐私权和其他方面的权利造成了严重侵犯,其对人性化和人本管理的背离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政府自身问题的应对方法,提高公务员素质,
推行任何改革,思想解放是关键。应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转变观念,从而在思想上接受这场变革,进而在行动上积极应对这种变革。
要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全新的信息社会工作环境,并且要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公务员综合考核范围之内。
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避免重复建设。作为政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 电子政务建设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党部门的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和协调。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组织协调,并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