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京东方被美国制裁,京东方回应制裁传闻

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没有停止过。
如果说今天被制裁的是中国而不是俄罗斯,我们是否能够应对?
话题稍有些沉重,但也不是天马行空。
美国对中国敌意已久,也有多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中。退一步说,连阿猫阿狗树木都能被同罪,还有什么不可能被制裁的?
蓄谋已久的事,往往只需要找到一个借口。
近一点的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威胁中国在背后帮助俄罗斯逃避西方的制裁,将会面临后果。
远一点的是中兴事件,将一批混有美国

俄乌冲突还在持续,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没有停止过。

如果说今天被制裁的是中国而不是俄罗斯,我们是否能够应对?

话题稍有些沉重,但也不是天马行空。

美国对中国敌意已久,也有多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中。退一步说,连阿猫阿狗树木都能被同罪,还有什么不可能被制裁的?

蓄谋已久的事,往往只需要找到一个借口。

近一点的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威胁中国在背后帮助俄罗斯逃避西方的制裁,将会面临后果。

远一点的是中兴事件,将一批混有美国科技公司软硬件的产品,出口给了伊朗最大电信运营商而被美国找到了理由。

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比的不是纯粹的技术实力和商业竞争,政治因素参杂其中,即便企业不愿意理会,却也无法独善其身。

如果有一天,各种制裁的大棒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

这或许能从京东方上找到答案,因为京东方的发展之路,就是一条中国科技自强的发展之路。

犹如标题所言,京东方的崎岖逆袭之路,看到了中国反制裁的道路。

风光

1957年,在酒仙桥的北京电子管厂热闹非凡,拉制出了中国第一根锗单晶,这是制造半导体晶体管的材料。

拉制出锗单晶的是一位名为王守武的人,是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不过他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只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图源:百度百科,王守武先生)

黑马要说的是北京电子管厂,代号国营774厂,是今天京东方的前身。

在当时,774厂有多厉害?

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大家都听过吧?里面的集成电路就是来自774厂。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774厂是国内最为先进的电子元器件厂,研制的电子管被广泛用在了民用和军用的电子设备上,特别是工业和国防领域。

能进774厂,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落寞

然而,774厂却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没落。

1971年,英特尔已经发布了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半导体技术逐渐取代了电子管技术。

因为电子管技术有着先天的缺陷,耗电高、性能低,最关键的是体积大,对于电子设备而言,这些缺陷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如果今天电子管技术占据主流,大概手机就不能叫手机,而是“屋机”,体积太大只能放在屋子里,更不会有如今的移动支付。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引进了半导体技术的电子产品,电子管技术逐渐被取代,加上国防需求的骤降,774厂开始没落。

电子管技术已经是昨日黄昏。

技术路线的选择,一旦选错,管你之前多厉害,一样会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中。

当时强极一时的前苏联,出于冷战的考虑,选择了抗辐射能力更强的电子管技术。技能点的点错,造就了今日俄罗斯半导体产业的孱弱。

在时代的岔路口,774厂也即将迎来自己的选择。

改革

从今天来看,774厂选择对了,否则也不会有如今的京东方,只是在当时774厂一波三折。

首先是员工纷纷离开,这里说两个人物。

一个是段永平,小霸王和OPPO的创始人,造就了一个消费电子王国,于1985年离开了774厂。

(图源:百度百科,段永平)

另一个是王东升,京东方的创始人,当然他也选择离开了774厂,只是由于老厂长的挽留,王东升没能走成,还荣升为厂长。

(图源:百度百科,王东升)

这两位中国工业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所做出的不同选择,最终创造出了OV和京东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业样本。

王东升当上厂长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市场化道路,对774厂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东方电子集团在A股上市,次年,则更名为我们熟悉的京东方(BOE)。

第二件事是将目光落在了TFT-LCD(液晶显示技术)上,而当时的中国彩色显像管(CRT)行业还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京东方自己的CRT显像管业务上,收效也很好,但王东升还是决定转身于TFT-LCD技术上。

王东升的这一决定,简单说就是点对了技能点。

CRT显像管技术就像当年的电子管技术一般,已经是落日黄昏,液晶显示技术出现的那一刻,基本上就已经宣告了显像管技术的结束。

1991年到1996年,全球至少兴建了25条TFT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有21条建在日本,而日本在今后的面板产业国产化中,还将出现。

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就是CRT显像管技术。

京东方,即将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

选对技术路线,其实就是看清时代的发展趋势,一旦看不清,所有的努力都只是空中楼阁。

说来你们不信,华为曾经就是因为选错了技术路线而差点倒闭。

1993年的深圳,49岁的任正非站在深圳南油深意工业大厦五楼的窗边,对着研发工程师们喃喃地道:“如果新产品研发不成功,你们可以换个工作,我只能从这里跳下去了!”

因为在此之前,刚成立6年的华为把所赚的钱都投到了一个名为JK1000交换机的项目上,悲催的是,华为费劲全力开发出来的交换机JK1000刚一问世就面临技术被淘汰的窘境。

(华为C&C08机柜)

任正非走错的这步棋,将华为逼向了绝境,所幸华为的这个新产品——数字程控交换机C&C08成功研发,并获得市场的认可,华为才能得以从泥潭之中脱离。

光是努力没用,努力之前,还是要先选好努力的方向。

行动

选好了技术路线,摆在京东方面前的一个问题是,该如何行动?

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引进外资,合资办厂,当时很多面板企业都是这么做的。

1998年9月,吉林彩晶(由吉林电子集团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单位合资)耗资8400万美元从日本DTI引进了一条第一代TFT-LCD生产线。

南京新华日耗资5400万美元,从日本NEC鹿儿岛厂引进一条1代线,运回国后一直无法量产。

2002年4月,上海广电集团(前身为上海电视机厂)与日本NEC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10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莘庄工业区建设一条5代线。

(消息来源:深圳晚报)

只是合资这事,本来就是“昙花一现”,核心技术依旧牢牢掌握在他人手中。

像吉林彩晶和南京新华日引进的生产线都是1991年的旧线,但却一直未能量产。

不只是面板产业,整个半导体产业,我们都经历过太多次的合资引进,908工程的无锡华晶、909工程的上海华虹,都在合资中以失败告终。

这些合资引进没能显著缩小我们与海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反而还陷入了“引进-建厂-投产-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合资根本就换不来技术,这是一条被反复验证过的“真理”。

那怎么办?

京东方走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线:自主研发。

当然,所做出的这个决定,也是因为京东方自己在合资引进中吃过亏。

在1987年的时候,京东方就与松下合资办彩管厂,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CRT显像管技术。

虽然京东方凭借CRT显像管产业,度过一段安稳的时光,但一直到松下显像管退出历史舞台,京东方还是没能掌握显像管的核心技术。

时机

只是自主研发,到底要怎么做?

口号喊得响,但实际没有那么简单,京东方,要技术没技术,要钱,钱也不多。

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时机,除了等也没多大办法。

索性,面板行业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当行业下行时,必定会有新的面板企业进入,而后面板企业竞争厮杀,发生产能过剩,面板行业又会再次下行。

第一个把握住行业下行机会的是韩国。

在此之前,面板产业的老大是日本,具备面板制造供应链中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体系,1994年之时,日本液晶面板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94%,接近垄断地位。

韩国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液晶面板的老大的一个关键点是“反周期投资”,在面板行业下行时,疯狂投资,并且偷师学习。

三星在日本设立了一个研发机构,利用产业衰退期,雇佣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积累研发能力。

1991年,三星建成了一条300×300mm的试生产线,第二年又研发了在300×400mm玻璃基板上,一次生产2片10.4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技术。

1995年,行业第二次衰退期时,三星与日本富士通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由富士通提供宽视角技术,交换三星的高孔径比率技术。1996年,又与美国康宁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熔融玻璃基板。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面板行业需求不景气,日本许多面板企业面临着亏损的境地,三星再一次反周期投资,到了1998年,三星的液晶面板出货量就跃居全球第一。

对于京东方而言,也在等待着这个时机,从1998年决定进入TFT-LCD市场的京东方,一直等到了2003年才开始有所动作。

很快,机会来了。

亚洲金融危机挫败日本,成就韩国的同时,韩国自家的面板企业也有受到影响,像是现代集团。

在苦撑几年后,2001年,因为竞争不过三星和LG,资金也玩不动了,于是计划出售液晶显示业务。

而京东方,在历经波折后,终于在2003年以3.8亿美元拿下了现代集团液晶面板生产线,并接受其技术人员。

TFT-LCD入场券拿到了。

很快京东方开始投建5代线,填补了中国TFT-LCD产业空白的生产线,然而准备大干一场的京东方,却没有那么顺利。

挫折

2004年,收购完现代面板产业先后,面板产业就迎来了下行周期,面板价格下降,建设5代线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才开始,京东方的资金链就要断开。

银行得知京东方的状况,也不愿意贷款给京东方,最后是北京市政府出面调节,牵线9家银行提供银团贷款,并提供了28亿元的借款,支持5代线建设,这才帮京东方解决燃眉之急。

只是2005年5代线量产后,面板价格依旧低迷,加上京东方初期良品率不高,很快在2005年,京东方亏损了近16亿。

雪上加霜的是所借的钱到了还款时间,而5代线还在持续亏损中,从现代买来的生产线也卖掉了。

在这绝境之时,又是北京市政府出面和银行沟通,延长了还款时间,给了京东方喘息时间。

直到2007年,面板行业才出现好转,京东方才开始转亏为盈。

2008年,恰好遇到了金融危机,全球面板行业又开始出现颓势,市场需求减少,面板价格下调,产能开始过剩。

行业周期下行,机会再次来临。

经过2007年,已经缓过气的京东方抓住了这个机会,京东方开始了新的一轮扩张,先后建设了多条生产线。

2008年3月,京东方成都TFT-LCD面板4.5代生产线在成都开建;2009年4月,京东方6代线在合肥开建,随后2009年8月,京东方8代线(后调整为8.5代线)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开始动工。

政府

生产线的建设,也就意味着京东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刚缓过劲的京东方,钱哪来的?

只能想方设法拉投资,只是作为一个技术实力远不如三星、LG等头部大厂的京东方,而且前几年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是你,你会去投资吗?

政府的作用就得以体现。

就像是北京市政府几次三番帮助京东方度过难关一样,京东方在各个地方的生产线建设,也离不开各个地方政府的投资。

京东方在成都建设4.5代线的时候,成都政府就投资了22.5亿元;为了建设价值175亿的6代线,合肥市为京东方保底提供90亿的股权资金。

(消息来源,澎湃政务:成都高新)

各个地方政府以优厚的条件拉拢京东方,当然也是因为京东方的落户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完善,拉动经济的增长,但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海外的面板巨头不愿在大陆投资建厂,建设先进的生产线。

这里说个小插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台湾面板产业大受重创,索尼、三星、LG等日韩企业取消了此前对台湾地区面板的订单,改为自己供货。

这直接导致中国台湾地区面板企业开工率降至4成,几乎濒临死亡线。

而全球也就只有中国大陆对液晶面板需求持续增长,在金融危机、面板需求减缓的情况之下,中国大陆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中国大陆选择了台湾地区,找准机会,工信部还牵头成立了“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促进工作组”,与台湾液晶面板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并连续向台湾省派出采购团,签订了44亿美元的面板采购订单,将台湾企业拖出了深渊。

中国大陆所求的,是希望台湾面板厂商能够在大陆建厂,或者能够开放大陆企业并购台湾面板厂商。

不过换来的是“背后一刀”。

2009年2月,韩国企业与台湾广大、奇美签署2009年度采购协议,即刻就采购了400万片库存。

韩国企业还减少对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的出口,为了就是控制市场供应量,导致中国面板价格大幅度上涨。

(消息来源:爱集微App)

或许这种商业行为,很难去指责,但同年6月,台湾地区就公布了最新的大陆投资政策,禁止大陆企业投资台湾面板,同时限制台湾面板企业赴大陆投资。

这种政策直到京东方宣布要兴建8.5代线后,才开始松动,放行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建设高世代线。

日韩企业在内,也差不多是类似政策。

日韩以及台湾地区的技术封锁,从短期来看,尽管对中国大陆面板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最终却让中国大陆全产业链得以进步。

有点像今天美国封堵中国半导体产业一般,一时阵痛,换来的是国内更加完善的产业链。

启示

在此后,京东方相继开建了合肥8.5代线、鄂尔多斯5.5代 AM-OLED生产线和重庆8.5代线等。

拥有10条LCD产线和四条AMOLED产线,同时,他们也在逐渐减少到停止LCD产线的投资,将重心转移到OLED产业上。

据日经亚洲 报道,京东方表示计划今年将 OLED 面板交付量提高近 70%。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网上业绩交流会上披露,2022 年京东方柔性 OLED 屏的出货量目标为超 1 亿片。

同时2023 年公司的重庆第六代柔性 AMOLED 产线将上量生产。

在OLED市场份额上,京东方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

一路坎坷、一路成长,在京东方之上可以得到一点点启发。

技术路线的选对,让京东方在大的方向上避免出错,也才有了后续。

而自主研发,则是京东方留下的另一个启迪。

八九十年代的反复引进外资,却一直没能消化吸收,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核心技术上也一直没有得到突破,这样的实例发生了太多次。

(909工程华虹NEC工程生产厂房)

京东方以自己的例子证明了,独立自主也能够存活下去。

第三点启发是,对于高新产业而言,政府的参与有助于产业规模化。

高新产业通常而言都是重资产,企业往往很难承受,加上技术实力的孱弱,也很难吸引到投资,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扶持。

当然,有时候政府的参与并不都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改革开放后,为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实施三大“战役”,1986年的“531战略”,1990年的“908工程”,1995年的“909工程”,都不能取得良好成效。

究其原因是过于关注单一技术的科研攻关,而忽略了市场。

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交由市场来做。

反制

京东方的发展之道,对于今日中国之发展来说,黑马认为依旧有借鉴的意义。

就拿今日热门的俄乌冲突来说,西方势力全方位围剿制裁俄罗斯,但如果今日,制裁的是中国而不是俄罗斯,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大的方向上,我们不能出错。

黑马之前看过《宁南山》所发表的一个观点,黑马觉得很有借鉴意义,也在此分享给大家。

2020年,中国人均GDP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俄罗斯,而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俄罗斯达到1.2万美元左右,是中国的三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我们的经济发展迅速,二是俄罗斯目前困于俄乌冲突被西方制裁的困惑之中。

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被制裁的俄罗斯在人均GDP上就基本徘徊不前。

于此相反的是在这些年中,我们的人均GDP在急速上涨,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一个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

如果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还是能够拥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我们是有很大几率迈入发达国家的门槛。

这个方向是什么?

就是一个大的和平环境,尽量避免打仗冲突。

一时的韬光养晦,是为了日后的民族复兴。

其次,坚持独立自主的技术路线十分重要,是我们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核心。

在前两年制裁华为的风波之中,为什么台积电和ASML备受关注?

原因就是台积电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芯片制造商,而ASML则是全球唯一高端光刻机供应商。

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所带来的影响力。

前段时间,针对俄乌冲突,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表示,如果中国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动,将会面临严重后果。

因为中俄的经济加起来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而七国集团则占50%以上。

在经济体量上,中国的影响力相较于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的确还不够大。

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们国家一直强调要与全球经济挂钩、扩大开放的原因之一。

坚持自主的技术路线,不仅仅是为了独立自主,也是为了服务更多人,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在大国的科技竞赛之中,也是一个构建自己影响力的过程。

这其中,势必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

国家层面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高新产业的发展。黑马也查询了一下这些年国家出台的政策。

像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

越来越多的政策正在倾向高新技术的发展之中。

未来,或许会越来越难,挑战也会越来越多,但黑马相信,就像京东方的发展一般,虽有挫折,但终究也会前行。

京东方的成功,也代表着我们在自主研发上的决心。

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京东方”,也希望我们有朝一日面临困境之时,依然能够应对。

京东方被美国制裁,京东方回应制裁传闻

京东方的崛起:巨头包围下的伟大逆袭

中兴、华为相继被美国制裁,让我们再一次的感受到 科技 落后带来的阵痛。关键技术被卡脖子,足以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由于欧美日韩在半导体产业入局早,取得了较大的技术领先,掌控着产业链上游技术。因此芯片产业他们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在国外技术限制的重重壁垒下,华为海思算是少有的逆袭案例,他以后来着的姿态冲到了芯片产业头部行列,但是由于芯片制造技术的限制,被遏制了发展,前途堪忧。

因此,在高 科技 领域,由于其 技术壁垒高,需要技术沉淀,产业链庞大 等因素,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越来越难实现技术的追赶。

难吗?

非常难。但是我们也从来没有停下追赶的步伐。也有众多的企业前仆后继的加入到与国外巨头竞争的队伍中。

其中有一家企业是最为亮眼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他几乎完全实现在国外巨头包围下的逆袭,打破了该领域被国外垄断的状况。

长期以来,面板技术也一直被国外掌握,三星,LG,夏普,JDI等,多年保持领先。

直到京东方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手机、电脑、电视能用上自己面板,京东方屏幕技术也走到了世界前列。甚至带动了整个中国面板行业的发展,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龙腾光电,均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在OLED领域,目前最强的三星,遥遥领先,绝对龙头。而LG在只在OLED电视上领先,手机OLED做得不怎么样,绿屏名声曾经“盛极一时”。日本的JDI没有OLED技术(2019年初爆料可以量产 不够没见过手机用)。国内的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主流厂商正在做或者已经量产了OLED,中国在OLED这方面已经快人一步了。

和芯片技术一样,任何尖端技术的追赶都充满了坎坷,京东方的发展历程同样充满了波折。

京东方前身为北京电子管厂(774厂),曾经无比辉煌,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电子管厂。在1993年4月,由2600多名员工自筹650万元种子基金,创立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在成立之前,774厂已经逐渐没落,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与之同期的780厂、714厂、青岛无线电二厂都在那个时候顺应了时代潮流,走了出来,这就是后来的四川长虹、南京熊猫、海信电器。

究竟是什么潮流,让同一批企业发展成两种不同的结果?

为顺应当时家电国产化的趋势, 大多数厂的做法是:全套引进国外生产线和元器件,自己只需完成组装即可 ,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即组装国产化。

能买的不造,这是当时的理念。



但是774厂走了自主研发的路线,是国内最早研究彩电核心技术的企业,甚至在1981年就已经成功研发出液晶面板。

但是长期的研发投入、技术上实际的差距,短期内看不到营收,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这个阶段,成了各大厂发展的分水岭,只有京东方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20年后再看这个选择, 对于企业自身、整个行业都是无比重要 。



在创立之初,京东方通过债转股和资源优化的改制,当年就实现了盈利,为后来的发展做了铺垫。

当时的厂长王东升带领企业聚焦在CRT显示器相关的业务上,随着国内彩电业的发展,企业效益也越来越好。1997年和2000年分别在B股、A股上市,融资3.5亿港币和9.7亿元。

但此时距离面板行业领先的韩国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三星、LG、和现代这些企业通过多年的反周期操作,技术上是世界顶尖水平。

简单说一下 反周期操 作。

半导体行业呈现周期性的上涨和衰退。在衰退期,存储芯片价格暴跌,出现大量半导体公司亏损甚至倒闭。此时以低价出手收购,或者违背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投入和生产,称为反周期操作。这也极具风险,除了财力支持,还要准确预测未来行业的发展,说通俗点,有赌的成分。

1984年,半导体行业进入衰退期,大量公司亏损,缩减开支。三星却通过购买镁光的技术,从美国和日本天价挖人,大建工厂、疯狂增产、研发新品。1993年就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存储器芯片厂家。为最成功的反周期操作之一。

随后LG、现代也通过相似的操作,与三星携手统治存储芯片和液晶板面行业。

反周期操作,资金需求大,风险高 ,总有翻车的时候。2001年现代就扛不住了,机会来了。

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宣布韩国子公司以3.8亿美元收购现代全部的面板业务。

收购过程十分坎坷。京东方当时资金也不充足,有另一家企业‘剑度’向京东方提出合作收购现代的面板业务。但是‘剑度’背地里透底韩方,希望谋取更多股份,掌握核心技术,只交给我们加工厂。好在现代明白其中的风险,债务问题不允许自己玩这些小动作。随之合作破裂。

后来又有鸿海插一脚,与现代签订6.5亿美元的意向书,从中抬高价格。京东方也确实没这么多钱去竞争。随之鸿海反悔,退出收购。

总结下来,有钱的看不上,没钱的买不起。现代当时拥有2代、3代、3.5代各一条,年产能300万片,全球第9,技术储备也相当雄厚。但是在韩国并无优势,所以韩企根本看不上。京东方成了现代面板业务最好的归宿。

通过这次收购,京东方获得了世界领先的面板技术,很快有了自己的液晶面板5代线。市场份额直线上升,韩方悔恨不已。之前三星在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设立了GLASS MEETING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卡住了国内公司的脖子,使其很难盈利。而这次收购直接把巨头的围城撕开一个口子。

但是市场很快又迎来了衰退期,京东方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亏损15.87亿、17.71亿,一度濒临破产,靠着地方输血,终于撑到行业复苏,2007年5月开始盈利。

2007年成都和京东方合作,花费34个亿,建立了4.5代线,对于日本来说,4.5代线太小了他们不认为有什么威胁。(代线越高尺寸越大,4.5代线是手机屏幕的尺寸,而电视机则需要更高的代线)。

2007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改变了手机行业,也使小屏幕的需求大幅上升。京东方的4.5代线刚好迎合了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9年中国第一条液晶8代线在北京开工了,听闻这个消息,日韩台马上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来大陆开厂,再也不把技术藏着掖着,抢占市场,还能遏制住中国产业的发展,一举两得。最后,2010年项目批准下来,外资企业全鸽。

为了遏制京东方发展,日韩台联手压低价格,让京东方越卖越亏,京东方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亏损20亿和7亿, 012年,拿了26.2个亿的补贴,才勉强挣了2.5个亿。

三星没有永远的朋友。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以三星为首的韩国企业,通过各种操作,干掉了日、台企业,液晶市场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先是三星联合索尼扰乱市场,又放出风声要抢占等离子市场,日本企业纷纷转移目光,把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等离子研究,而三星转身就开始压低液晶面板价格,直接拖垮来不及转身的日本企业。接着三星又借之前的价格联盟事件,以污点证人的身份把台湾企业就卖了。面对制裁和打压直接导致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存亡危机。

以三星为首的韩企,是这十年最大的受益者,成为了液晶面板行业的绝对领先。日本只剩下索尼,日本政府出面将东芝、索尼、日立各自的液晶显示器部门整合为,“日本显示器公司”JDI。

台企为了活下去疯狂裁员,同时把技术卖给中国大陆,人才和技术纷纷转向内地。造就了一批面板企业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2013年京东方提交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LG、三星、夏普。为了对抗京东方,韩国企业决定推出新技术AMOLED来迅速淘汰掉京东方的产品,但AMOLED所需要的两个关键材料的所有专利全都掌握在京东方手上,这就导致三星和LG研究的很困难,由于把大量的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到AMOLED的研发上,原本的液晶面板生产和继续研发受到致命影响,自家的显示器产品的屏幕由于产能问题供应不上,反而要向京东方购买液晶面板。2013年韩国大部分手机的屏幕供应商不是三星和LG而是京东方。

京东方首次在技术上实现了追平,成熟的技术导致液晶面板的价格一路走低,获得了市场的话语权,不论日韩企业怎么降低价格,京东方稳赚不赔,直接导致奄奄一息的夏普腰板被打断。

京东方在北京和成都建厂的成功案例,让他也成了各地政府眼中的“香饽饽”,纷纷邀请京东方入驻。



截至到2019年2月底,京东方已有的、在建的、规划中的生产线已经多达14条。京东方也对得起人家烧的钱,他的每条生产线都会给所在城市引来一系列的配套厂家落户,带动城市整个产业的发展,税收、就业、城市竞争力都有上升。

总投资4452亿,换来的是中国面板行业的崛起,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IHS数据,2018年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出货数量约占全球25%,总出货量全球第一。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2018年,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量9585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全球创新活动的领先指标——汤森路透《2016全球创新报告》显示,京东方已跻身半导体领域全球第二大创新公司。

虽然名义上是全球最大的面板厂家,但是面板收入和三星面板收入差距巨大,产品结构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另外,面板行业周期性强,没有永远的老大,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


在转型期,京东方没有被眼前利益诱惑,而是着眼未来,走自主研发这条吃力的线路,以技术为根本,长期投入。从时机上看,能够抓住行业的机会,弥补技术的不足。

京东方的崛起,代表了我们在面板行业从落后走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在半导体行业,是一次伟大逆袭。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奋起追赶,以摆脱国外的限制。 面板行业完成了这次突破,但还有众多领域需要追赶,芯片、精密设备、生物制药等,也需要更多像京东方一样的企业站出来 。

京东方被美国制裁,京东方回应制裁传闻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决议上投反对票 是什么意思 是好是坏

联合国投票是制裁叙利亚,中国这次投的是反对票
制裁叙利亚是美国人提出的,美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制裁别人,但叙利来又没过错凭什么制裁人家。因为叙利亚和美国之间关系不好,美国就网罗些罪名给他,然后拉联合国来制裁他。中国为什么要成为美国人的帮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39301.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出门忘带钥匙怎么办?一招教你轻松开锁!,忘记带钥匙被锁在外面怎么办 下一篇:电子口岸无法登陆报错CAS无法使用在试图完成你的请求时出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