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的原因有什么,德国刀制造全过程
江湖上一直有青岛下水道的传说,“油纸包着的零件”忽悠了太多人,即使辟谣多年,还是有不少人相信。
其实青岛的下水道哪有这么神,“青岛下水道德国建”这个说法也肯定是错的。德国曾强占青岛十余年,在殖民过程中大兴土木,但当时修建的雨水管道仅有八十公里左右。随着百年来城市发展,原有排水管道经历多次改造,目前德国所建下水道仅剩不到三公里。这区区三公里,当然不是青岛不会水浸街的关键。
青岛三面临海,也有河道,有丰富的排水渠道。而且青岛为丘陵地貌,地势起伏,积水可更快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江湖上一直有青岛下水道的传说,“油纸包着的零件”忽悠了太多人,即使辟谣多年,还是有不少人相信。
其实青岛的下水道哪有这么神,“青岛下水道德国建”这个说法也肯定是错的。德国曾强占青岛十余年,在殖民过程中大兴土木,但当时修建的雨水管道仅有八十公里左右。随着百年来城市发展,原有排水管道经历多次改造,目前德国所建下水道仅剩不到三公里。这区区三公里,当然不是青岛不会水浸街的关键。
青岛三面临海,也有河道,有丰富的排水渠道。而且青岛为丘陵地貌,地势起伏,积水可更快排向大海,基本无内涝风险。但德国人确实在理念上引领了青岛的下水道建设。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就已有雨污分流等先进理念,使得青岛成为中国第一个实施雨污分流的城市。
虽然“油纸包着的零件”是段子,殖民历史也是屈辱一页,但“德国制造”对于青岛的影响相当深刻。青岛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所抓住的第一个发展契机就是1984年引入的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生产线,也是当时亚洲第一条四星级冰箱生产线。青岛啤酒的前身是德占时期的“日耳曼啤酒公司”,该厂生产的啤酒还曾在一战前的慕尼黑博览会上获得最高荣誉金奖。
如今的德国工业,世界顶级品牌多到吓人。汽车领域的奔驰宝马保时捷,光学领域的卡尔蔡司,相机领域的徕卡,书写领域的万宝龙和辉柏嘉,手表界的朗格,音响领域的柏林之声,电气化领域的西门子,电梯领域的蒂森克虏伯,运动领域的阿迪达斯和彪马、瓷器领域的迈森……
别忘了,这些只是日常用品中我们耳熟能详的那部分。德国制造的最强点其实是工业自动化、机床、电子化、高端零部件制造和机器人等核心领域,很多企业在业界之外的名气不大,比如马勒、通快、倍福、菲斯托、库卡、哈默、赛威传动……但全世界都不能少了这些企业的技术。
不过在历史上,德国人也曾走过弯路。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德国人又一度步入山寨阶段。德国当时已是世界科学中心,按理说并不应该山寨。但当时的德国并不懂得如何将大学里的科学研究应用于工业生产,“有科学没技术”,于是便偷学英法技术,模仿英法产品。
因为山寨产品很难确保质量,因此英国议会在1887年修改《商标法》,要求所有进入英国的德国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字样,以警示人们要小心购买这些劣质货。为谋求更高利润,德国商人还常常为自己的货品贴上“英国制造”的标签,以次充好。这段屈辱的日子并不算长,知耻而后勇的德国人,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充分利用基础科学的雄厚根基,将之引入工业实践。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到19世纪末,“德国制造”从“便宜和劣质”慢慢蜕变成“更便宜与更好”,成为品质的象征。
《德国现代设计史》
[英]杰里米·安斯利/著
李江枫/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年8月
包豪斯
要探讨德国制造的变迁,就不能回避德国人针对自身国民性的批判。如果没有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德国制造。德国制造业也并非只有“制造”这么简单,它的设计环节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但强大的德国设计,也曾经历时代侵袭。
“1933年,当纳粹党上台时,他们期望其任命的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忠于德国传统……当这种官僚主义的、集中的文化控制生效时,许多设计师被迫移居海外,停止创作或者进行‘内部迁徙’——即离开公共视野。在政权建立的头几个月,纳粹对政府控制的艺术学校、大学和博物馆进行了系统的清洗,许多人失去了德意志工艺联盟中的职位。”
《德国现代设计史》中的这段描述,历史背景显然是德国历史上的黑暗时光。但在设计领域,事情或许没有这么简单。正如历史学家保罗·贝茨所质疑的,纳粹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很有限,而且现代工业设计的延续性很难像其他事物那样断然割裂,大名鼎鼎的包豪斯理念就在纳粹时期得到了延续。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影响了苹果公司、无印良品、PRADA等无数品牌。要理解包豪斯,就要从1870年说起。《德国现代设计史》勾勒了设计与设计者的现代理念轮廓,并沿着历史轨迹,一直追溯到设计专员教育的源头。它涵盖了德国现代设计史的不同时期与流派,比如“青年风格”。
所谓“青年风格”,就是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的呈现。当时,建筑家和艺术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主要活跃期为1891年至1905年。这种风格反对机械化和工业化,重视自然主义,表现为曲线、流畅的有机形态。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也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早在1907年,贝伦斯就为AEG(德国通用电器)设计了第一套完整的CI(企业识别系统)。他也是全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师。从20世纪初开始,贝伦斯开始探寻适合大工业机械生产方式的设计道路。同时,他在企业形象设计、现代工厂建筑设计等领域都是先驱。
那么,包豪斯到底是什么?
“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原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的名称。该校创办人及首任校长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另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则曾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该校于1933年遭纳粹法西斯查封而被迫解散,虽然仅存世短短14年,但其理论与学说却对整个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豪斯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重塑学生观察世界的方式。它同时开设印刷、玻璃绘画、金属、家具细木、织造、摄影、壁画、舞台、书籍装订、陶艺、建筑、策展等13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培养学生精准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迥异于传统学院派教学,但却成为后世全世界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的通用模式。这种伟大的设计理念,在纳粹时期也能于夹缝中生存。即使在它极其黑暗的时代,个体仍然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我平衡,在身处的环境中,通过智慧和艺术获取一个能够自主、拥有完整人格的小环境,即使这种小环境是脆弱的。
《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
[英]尼尔·麦格雷戈/著
博望/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
香肠与啤酒
德国制造的基因,还要在文化与手工业的历史中追索。
大英博物馆前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在《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中将啤酒和香肠视为德国文化与早期工业的象征。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香肠的来历和文化,比如“一位不知名的英国士兵促成了咖喱香肠的问世。他曾以20世纪40年代末在柏林的黑市上兜售咖喱粉,那时只有非常廉价的香肠,所以他们决定在香肠上撒些咖喱粉来装点一下,柏林这座从未出产过优质香肠的城市也拥有了标志物咖喱香肠。”
此外,纽伦堡香肠、法兰克福的牛肉肠、慕尼黑的白香肠、不莱梅的熏制谷粒香肠和波美拉尼亚的午茶香肠等都有各自特色。
在国土面积仅35万平方公里的德国,竟然有一千二百多种香肠。德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香肠?在尼尔·麦格雷戈看来,德国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政治版图长期处于松散的状态,并分化为众多独立自治的邦国。因此,德国的历史必然是支离破碎的,它极度丰富又令人困惑。也正因为这样,香肠也拥有了极其丰富的品种和口感,每个地区的香肠都有独特的用料和制作传统。
而能将这么多香肠和众多邦国统一起来的东西,则是德意志的灵魂——啤酒。德国人为了捍卫啤酒风味的纯正,甚至专门出台了一部《纯正啤酒法》。这部法律规定,只允许用有限种类的食材来酿造啤酒,即大麦、啤酒花和水,而不允许再添加任何物质。
香肠和啤酒都是德国手工业的“代表作”,依托的是早期行会的学徒养成体系。到了19世纪初,行会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德国出现了技术革新。汽车是典型的受益行业,麦格雷戈将大众汽车作为例子。相比奔驰和宝马,大众汽车似乎更能代表德国制造的多元化。除了大众自身的车系之外,大众旗下的几个子品牌,包括保时捷、奥迪、布加迪威龙和兰博基尼各有不同风格与受众。
《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中写道,希特勒上台时,英法两国的汽车保有量远远超过德国,之后大众汽车成立,甲壳虫这一经典车型诞生。甲壳虫所体现的品质,秉承了德国制造业持久信誉的灵魂,也成为德国汽车工业的象征,这背后则是德国的“莱茵模式”。
《德国的七个秘密:全球动荡时代德国的经济韧性》
[美] 戴维·奥德兹 [德]埃里克·莱曼 /著
颜超凡/译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1月
“莱茵模式”
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
比如在上世纪末,它就一度因为经济滑坡而被讥讽为“欧洲病夫”。当时的德国,劳动力成本增速远超生产力增速,制造业也面对亚洲低成本地区竞争,创新和高科技实力又无法匹敌美国,前景看起来十分黯淡。但近年来,即使周边国家深陷经济危机,德国仍能避开“大坑”,保持一枝独秀的态势。
美国学者戴维·奥德兹与德国教授埃里克·莱曼合著的《德国的七个秘密:全球动荡时代德国的经济韧性》,从七个不同角度分析21世纪以来德国免于经济放缓、低迷和全面衰退,展现出韧性的原因。
这七个因素分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成熟,远景规划与踏实肯干,历史传统和创新意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作用,区域产业定位准确,重视制造业,还有民族自豪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实现了一个依托制造业的完美发展闭环:因为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并且成为本土经济的稳定器;技能专科教育和学徒制作为制造业的教育基础,提供了大量廉价熟手工人;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因地制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极大程度上缩小了地区经济差异和城乡经济差异……德国九成以上的企业都是不到500人的中小企业,这些低调的德国中小企业,往往能在一些极其独特简单的细分领域排名世界前列乃至第一,也就是俗称的“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的概念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它的定义是“销售额不超过50亿欧元,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品牌位于世界前三名”,同时这些企业又非常低调,往往只服务于非常细分的市场,不为人们所熟知。
西蒙在全球找到了2734家 “隐形冠军”企业,其中德国独占近半,有1307家,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企业。它们普遍位于偏僻小村庄里,多数是家族企业。当地政府、银行会为其提供融资,当地学校会提供技术支持,当地民众则是世世代代的劳动力来源。
对于德国工人来说,终生雇佣制不仅仅是保障,也是造就德国制造的基础。与终身雇佣制配合的是教育双轨制。我在《德国的细节》一书中曾经写道,作为高度发达国家的德国,高校录取率和毕业率都不高,居然有六成以上的应届学生没有就读大学。大量德国孩子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在这些技术学校里,理论与实践并重,从学习到实习,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德国普通技工的收入已在德国人均收入之上,如果是高级技工,收入可以倍增。当然,想转为高级技工,需要4-6年工作经验,还需要经过1000个小时再培训,以及专业技术、现代经济理论、法律基本常识和企业管理等四个方面的考试。所以,人们无需追求所谓的高学历,也不会鄙薄工人的身份。
在德国的就业市场上,雇主看重的并非学历高低,而是学历和专业与自身需求的契合,所以职业教育反而更受企业青睐。如果一切顺利,一些人可以在26岁左右成为高级技工,这时还可以选择读大学。职业教育经历可以被记入大学学分,而且毕业后在欧盟范围求职也更具竞争力。前几年有个数据,德国技术工人在同一家企业的平均上班时间达到33年,基本等于做到退休。许多企业的CEO都是技术工人出身,一步步走向高层直至退休,他们的学历上都没有“大学”这一项。
当然,这种模式并非完美,《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就认为,双元制教育固然存在更多可能性,但也导致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难以应付新时代产业变化。但它仍是德国制造业的依托,也就是德国经济史学家阿贝尔斯豪塞总结出的“莱茵模式”。
所谓“莱茵模式”,是19世纪末德国发展出的稳定的新型社会生产体系,其基本原则是促进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其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产融协调的金融体制,双元制教育体系与劳资共决制度。
《德国的细节》
叶克飞/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
不热衷上市
德国中小企业有几个特点:企业寿命长,几百年老字号很多,普遍地处偏远,很多在小乡镇里,最重要的特点是很少上市。
《德国的细节》中提到,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号称欧洲最活跃的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交易量仅次于伦敦。而且,德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费用在欧洲发达国家里最为低廉。但按照前几年数据,整个德国的上市公司数量是八百多家,大多数“隐形冠军”和很有实力的中小企业都没有上市。相比之下,同期日本有3700家上市公司。
按一般人的理解,德国有那么多优秀企业,起码有一大半应该上市,尤其是那些小而精的隐形冠军,但事实却非如此。
这是因为德国中小企业的家族企业属性。前几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德国的350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8%,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家族企业,而其中的百强家族企业,平均寿命超过90岁。以德国人的耐性,他们更希望企业传承下去,股市这个圈钱工具,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并不高。
没有投身浮躁的资本市场,德国企业只能在产品上下功夫,强调质量和技术。《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中写道:“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家的一种内在需求和驱动力,相较之下,利润最大化或快速致富则变得不那么首当其冲。”不上市、不热衷于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守旧。据欧洲专利局统计,德国的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数量庞大的德国家族企业,普遍会拿出相当比例的利润用于研发。同时,德国政府构建了庞大的中小企业扶植体系,除了信贷优惠与税收减免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部门,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国内外市场信息咨询和补贴。
德国制造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也非常成熟,以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下辖81个研究所)、弗朗霍夫学会(下辖80个研究所)、赫姆霍茨协会(下辖15个大科学中心和250个研究所)、莱布尼茨协会(下辖84个研究所)等德国四大科学联合会为代表,对企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知识支持。
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明显高于美国和英国。要知道,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衰落,与全球化息息相关。亚洲国家提供的低成本优势,带来新的区域分工,使得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下滑,但德国却是“我行我素”的例外。
如果再往深一层探讨,德国对制造业的坚持,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通胀的恐惧。一战后,德国因为要支付巨额赔款,一度选择印钱,使得货币急剧贬值。德国马克的最大面值一度由1万飙升到10万亿的天文数字,贬值达到千万倍。与此同时,魏玛共和国的失业率也达到了惊人的28%。
这段经历可以说深刻影响了德国人的基因,使得之后的德国对通胀极为警惕,不会尝试“开闸放水”之类的经济刺激政策,而是坚持在人力资源、技术和制度等供给端进行投入。
《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
华璐 沈慈晨/著
重庆出版社
2015年6月
以人为本
《德国的细节》中提到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细节:门把手。
我们平时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门把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L形下压式和球形。不过在德国,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前一种。无论是小区住宅、酒店房间门,还是商店和餐厅的门,都是L形下压式的门把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化。人们常有两手都提着东西,腾不出手的情况,如果是球形门把手,就只能把东西放下,然后去拧开。如果东西不方便放下,就会很麻烦。如果是L形下压式把手,就可以略略俯身,用肘部压下把手开门。但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有些小区的大门和单元门之类就使用球形把手。但这个球形把手可不是我们平时习惯的那种拧开式把手,而是无法扭动的固定把手,只能用钥匙打开。
除了门把手,大门也有特殊之处。
一般来说,德国的门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厚,也很少会透光。住宅大门都会加上隔音材料,门和门框之间有厚实的胶条,更有利于密封和防尘。所以也有人开玩笑,说以德国的这些大门,简直没法拍言情剧。情侣吵架时,夺门而出的那位没法“砰”一声甩门,你说会少了多少戏剧化效果?无论下压式门把手、关起来不会一声巨响的门,还是“莱茵模式”对工人的一生保障,都体现了德国制造的本质——以人为本。
反过来说,因为以人为本,德国才拥有了稳定的政治文化、积极有效的地方自治、自主活跃的民间社会、直面挑战的对话文化、强调协作的社会传统,这一切所造就的共识,成就了德国的“能力”。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曾经是带有侮辱性的符号
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里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德意志制造”是怎么炼成的
原文在这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西门子、莱卡、阿迪达斯、博世、克虏伯等品牌非常熟悉,世界上几乎在所有的制造业领域,都有德国品牌的一席之地。在当前,“德意志制造”不仅是质量的代名词,还是品位的化身。为了寻找“德意志制造”的成功之谜,李蕙蓁、谢统胜两人曾亲临德国,考察该国著名的制造业工厂、古典建筑,学校、博物馆,并且从公共艺术、工业设计、家具家饰、生活用品等切身观感与体验中,用感性的文字创作了《德意志制造》一书。
《德意志制造》并没有系统深入地分析德国制造的时代背景,也没有从学理层面探究德国制造业异军突起的原因,两位作者从个人的直觉入手,在具体的考察中给读者带来诸多思考。
不得不承认 “德意志制造”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严谨理性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德意志制造”的核心文化: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这些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德国人心里,就像是德意志民族的语言,复杂而精确,语法和词汇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一样,泾渭分明,从而成就了“德意志制造”的传奇。
“德意志制造”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体系。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为德国制造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德国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最主要的制定机构为德国标准化学会,其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保、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德国每年发布上千种行业标准,其中约百分之九十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此外,德国还建立了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最主要的认证和监督机构为南德技术监督公司、北德技术监督公司、莱茵技术监督公司,这些公司独立于政府和行业,依照有关标准对企业产品和制造流程进行检测,并为合格者颁发认证证书。这样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意志制造”的质量,这从整体提升了“德意志制造”的竞争力。
其次是科技创新体系。“德意志制造”的强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先的产品技术含量。德国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资源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三分之二的科研经费,剩下的三分之一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因此,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三,位居世界前列。即便在欧债危机期间,尽管企业的订单有所减少,但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仅没有相应递减,反而逐步增加,使以先进制造业为强大支撑的德国经济并没有受到欧债危机的强烈影响,反而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使制造业更具有活力。
最后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德意志制造”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术工人。在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德国注重推行双轨制职业教育,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德国约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3—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2—3年。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这种模式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培训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同时,职业培训也是通往职业生涯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多。正是一大批技术娴熟的工人,把研发出来的蓝图变成精美的产品,并成功投放市场,使德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阅读《德意志制造》时,笔者不禁联想到“中国制造”。中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人力成本上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品牌缺乏影响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面对诸多挑战,吸取“德意志制造”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制造业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