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指甲 微量元素,专治啃指甲的妙招
最近朋友频繁向我哭诉,她家5岁半的女儿恬恬有个坏习惯,特别爱咬指甲。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恬恬的指甲已经被咬得很秃很短了,跟正常孩子有明显区别。
朋友说,孩子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两年多了,咬的手指都有些变形了,有时甚至还会把肉咬出血。
朋友为了让女儿改掉这个坏习惯,好说好商量不管用,甚至还动了粗,可还是没有明显效果。
之后,她还带恬恬去医院检查了微量元素,可没发现任何问题,真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最近朋友频繁向我哭诉,她家5岁半的女儿恬恬有个坏习惯,特别爱咬指甲。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恬恬的指甲已经被咬得很秃很短了,跟正常孩子有明显区别。
朋友说,孩子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两年多了,咬的手指都有些变形了,有时甚至还会把肉咬出血。
朋友为了让女儿改掉这个坏习惯,好说好商量不管用,甚至还动了粗,可还是没有明显效果。
之后,她还带恬恬去医院检查了微量元素,可没发现任何问题,真是愁得“一个头两个大”。
关于“孩子爱啃指甲”的知识
其实,咬指甲症是多发于3-6岁儿童期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多数儿童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可也有少数持续到成年。
因而,经常也会有网友留言问我:自己十八岁、三十多岁还在咬指甲,是不是有什么毛病?这个问题其实不止涉及到生理,也是个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和国外科学研究的发现:
法国有项研究,目的在于调查成年人在什么情况下爱咬指甲。
结果显示:26%的人在考虑与工作相关的事情时爱咬指甲;而位居第二的原因是,人们在做抉择时爱咬指甲。
由此可知,成年人通常在承受较大压力时,会出现咬指甲的行为,儿童也是如此。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也会有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比如:他会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老师讲的东西太难了、当下很无聊、无所事事,这些都会促使他通过咬指甲来缓解和释放压力。
再者,由于儿童自控能力差,看到别的小朋友咬指甲,出于好奇也会模仿,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
3-6岁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咬指甲的原因,大致来说就是以上这些了。
啃指甲不一定是缺乏微量元素,解决好心理问题才是关键
一旦发现孩子咬指甲,先不要太过惊慌。只要按照以下几点进行疏导,会比打骂效果更显著。
一. 观察孩子在什么状态下出现咬指甲的行为
这是解决问题很重要的前提,请观察孩子咬指甲是在您打骂过后?写作业的时候?还是无聊的时候?
如此这般,才能了解孩子当下的心理状态,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岛有话说:当您观察到孩子正在咬指甲时,一定不要打骂或强行制止,这样只会加深孩子“咬指甲”的印象。
也许当下孩子出于害怕心理确实不咬指甲了,但经过反复“提醒”,他会将其当成一道指令,越想忘记,反而越不能忘记。
此时,家长的正确做法是,用转移注意力法引导孩子做别的事情。
比如:陪孩子一起讲故事、画画、写字、玩玩具、做游戏等。增加亲子互动,对梳理孩子心理问题非常有利。
二. 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有“咬指甲症”的人
由于年龄小的孩子好奇心与模仿力都极强,若看见他人有这种习惯,自己也会想尝试一下,一来二去就很难改掉了。
小岛建议:此时家长需要给孩子讲解咬指甲的坏处,必要时可以适当夸大、加重描述后果,使孩子害怕承担而放弃咬指甲的念头。
三.孩子已经形成习惯改不掉,可以采取辅助措施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借助在手指上涂抹“苦甲水”的方式,让孩子尝到苦涩难忍的味道,自然就能起到强迫孩子放弃的作用。
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要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多进行户外活动,通过感兴趣的事情使孩子彻底忘记咬指甲的行为。
给孩子更多关爱是根本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出现咬指甲的行为,千万不要过于紧张,这势必会影响孩子,更不要采取打骂和责备的方式。
家长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无视”,先弱化孩子的“咬指甲”概念,然后通过转移注意力帮孩子宣泄负面情绪、解决其痛苦烦恼。
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因压力而引发的“啃手指”行为,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关爱,让他不再焦虑不安。
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慢慢的,你会发现这种坏习惯已经消失不见了。
(本文针对2岁以上“啃手指”现象较严重的儿童而言,对于“0~1岁半”的口欲期宝宝不适用,这种情况只要年龄增大即可改善)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多次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