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给孩子读绘本但孩子不认字,孩子认字后还不愿意阅读
现在牛娃特别多,经常看到有三四岁、五六岁的孩子都能自己读书,很多家长不淡定了,感叹自家娃怎么跟人差距那么大,不让人省心呢?
特别是一些6、7岁孩子的家长,孩子准备上一年级,或者已经上一二年级,还不能自己阅读,格外让人发愁。
我翻了一下大家的留言,焦虑点集中在下面几个: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字,让他自己读一些简单的书,也有能力读,但是读一会儿就哈欠连天,感觉没意思,非要缠着妈妈给他读。本来以为孩子认字家长就解放了,结果认字了还是看不到希望,感觉很累赘很熬人!孩子听妈妈
文|凝妈悟语
现在牛娃特别多,经常看到有三四岁、五六岁的孩子都能自己读书,很多家长不淡定了,感叹自家娃怎么跟人差距那么大,不让人省心呢?
特别是一些6、7岁孩子的家长,孩子准备上一年级,或者已经上一二年级,还不能自己阅读,格外让人发愁。
我翻了一下大家的留言,焦虑点集中在下面几个:
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字,让他自己读一些简单的书,也有能力读,但是读一会儿就哈欠连天,感觉没意思,非要缠着妈妈给他读。本来以为孩子认字家长就解放了,结果认字了还是看不到希望,感觉很累赘很熬人!孩子听妈妈读书的时候不是看文字,而是盯着图片看,读书不就是为了认字吗?识字量上不去,什么时候才能自己读书?孩子考试要自己读题、还有阅读理解,自己不读书怎么能够理解?三年级有作文,自己不读,怎么能积累词汇?孩子上小学了,阅读就是自己的事不是大人的事。周围的同学都是自己读,阅读速度也快。孩子不能自己读,阅读速度很慢,人家读8本他才读3本,差距太大,怕孩子被甩在后面。看了这些问题,能想象到家长的忧心忡忡。
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也不能自主阅读,我也是着急万分,当时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记录、奖励、一人读一半等等,儿子也终于愿意读书了。
但是回想一下,孩子实现自主阅读之前,必经之路还是要坚持亲子阅读,不用逼得太急,忽然到某天,孩子就会把你甩开。
就像《朗读手册》中强调的那样:亲子共读,大声朗读,和孩子一起读书,其他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孩子不需要你了,你还会感到非常失落,恨不得追着给孩子读书。孩子能自主阅读,不是我们拿来炫耀的资本,而是孩子早晚能够具备的能力。
第一次做父母,总是在和别人比较中、给自己制造焦虑中育儿,如果你能了解孩子听妈妈读书对孩子的真正意义,你就会放下包袱,顺着孩子的意愿坚持给孩子读书。
孩子认字不等于会阅读
我们以为孩子认字了就能自己读书,但实际上认字≠会阅读。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认识字,还要理解文字的意义,传达出来的感情,还要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能和现实生活关联起来,沉浸在文字营造的氛围里。
孩子能认识一些字,但识字量还是有限的,再加上没有太多阅读输入、充实的生活经验,理解起来肯定特别困难,做不到一心多用。忙着去认字的时候忘了理解意思,理解意思的时候可能又被一个生字难住了。
孩子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读起来都会磕磕绊绊,不像成人读的时候那么流畅,就是因为孩子的能力还达不到。
换做是我们,如果去读一些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书籍,没有经历和体验,知识储备不足,我们也感觉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读几页就会呵欠连天,选择放弃。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真要理解孩子。
孩子靠大量听读,才能更好理解、拓展、吸收书中内容
《如何阅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中提到,孩子在12岁前,听力理解能力大于文字阅读理解能力。
松居直也说过,不是让孩子自己读书,而是大人读书给孩子听,有了这种耳听的体验,之后孩子学会读文字,并通过文字进入语言的世界,体会其中的乐趣。
孩子听我们给他读书,他才能知道一个句子在哪里断句合适,才能更轻松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当我们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其实不是简单的读文字,我们声情并茂的读书声里,会带着对事物的理解、会有丰富的感情,孩子看着图片,听着我们的声音,就会慢慢“读懂”原本不明白的文字。
与其说是我们读书给孩子听,不如说我们是在向孩子传递一种文化、知识等丰富的内容。
有个小女孩,每次拿到新书之后,先自己看,然后让每个大人轮流给他读,家里人的读书风格不同,孩子从每个人那里收获一点,集合起来真是了不起的财富。
同时,我们肯定不可能像录音机一样只是简单地发出声音,我们还会跟孩子互动,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孩子在表达中、在提问中、在解除自己疑惑中,才能收获更多。
陪孩子读书的朋友肯定有这样的感受,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孩子总是滔滔不绝,不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是天马行空地提出各种问题。
给二宝读书的时候,感受非常真切。他看到幼儿园的场景,就兴奋地说,我们幼儿园也有娃娃屋、也有大操场,也做手工、也玩积木、画画。为什么吃饭不能打闹,他在做什么......
回答他问题的时间远远超过读文字的时间,一本书本来5分钟能读完,实际上要读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孩子在听读过程中可以拓展很多知识,这是孩子自己读书做不到的。
有输入才有输出,家长给孩子读书其实就是输入,孩子理解文字的能力更强,拓展更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厚积薄发,自然能够轻松自主阅读,考试、做阅读理解、写作都不是难事。
孩子听读不是依赖,而是进行情感连接
《朗读手册》中写到:“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给孩子读书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我们和孩子之间亲密沟通的过程,正是建立情感连接的好时机。
其实,放开了给孩子读书,最多也就读到孩子10岁左右。孩子进入青春期,就慢慢和我们疏远,不喜欢听我们读书,我们就失去了这个机会,所以一定要珍惜。
大宝10岁前每天都要听我读书,10岁后,拒我于千里之外,很难再享受亲密的亲子时光了,所以还是很怀念的。
看过一个案例,是德国人写的。一个妈妈认为电视上的讲故事节目非常好,主持人很专业,就让5岁的女儿看电视。
结果,女儿看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还是要妈妈给他读书,妈妈很疑惑,“电视上的阿姨不是讲得挺好,挺有意思吗?“女儿回答说“可是,电视上的阿姨不能抱着我。”
很多时候,孩子听妈妈读书,不是偷懒、不是依赖,只是想享受那种被抱在怀里、或者依偎在妈妈身上的温馨感觉,如果我们以孩子自主阅读更重要为理由,把孩子推出去,那我们就切断了一次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孩子失去的反而更多。
给孩子读书是幸福的事情,身在福中一定要知福。
结语
孩子会认字、能自己读,但还是喜欢听妈妈读书,正是更轻松接受更多知识、和父母建立感情的好机会,作为家长抱着静待花开的心态,耐心给孩子读书,孩子终将顺利过渡到自己读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回馈。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