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心得体会,研究幼儿情绪管理意义
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早期教育的正确方向是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做事,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快,难以琢磨,如果放任自流则可能导致孩子经常用闹情绪的方式要求家长满足他的不合理需求,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重大!如果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并在负面环境中认知世界,孩子日后的性格发展与成长道路将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
摘要:
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早期教育的正确方向是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做事,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快,难以琢磨,如果放任自流则可能导致孩子经常用闹情绪的方式要求家长满足他的不合理需求,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重大!如果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并在负面环境中认知世界,孩子日后的性格发展与成长道路将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 情绪管理
正文:
一、健康的情绪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对一个人的身心多方面都具有影响:健康的情绪对人具有积极作用,不健康的情绪对人具有消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包括心理状态良好,良好的情绪便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健康的情绪使人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并使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障脑力劳动的效率和耐力,从而增强记忆,活跃思维,令机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大大降低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在身心发育的旺盛时期,健康的情绪可以充当孩子的益智营养品。健康的情绪帮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成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每一阶段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上一阶段的成长对下一阶段的成长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准备,还是存在消极的阻碍,取决于上一阶段的核心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反复出现压抑、否定、扭曲、痛苦的心理体验,就会造就他个性上的某种缺点。这种缺点会在后来的人生阶段中暴露出来,给本应自然、健康、快乐的生活留下遗憾,造成伤害。若要修复性格、建立新生活,只能“补课”,以某种方式弥补童年时代所缺失的健康心理要素,重建全面而和谐的健康性格。所以,从小呵护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非常重要。
二、幼儿情绪观察与分析
案例一:鸿鸿是中班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发脾气。比如区域游戏结束时间到了,听到收区角的音乐,其他孩子都在忙着收拾整理区角玩具。他因为没有玩好,不愿收拾发脾气。把桌面玩具全部撒到地上,并且拿玩具砸人撒气。一次室内游戏抢椅子活动中,他跟另外一个小朋友抢最后一把椅子时没抢到。一生气就随手将那位幼儿从椅子上推坐在地上,被老师制止后,一边蹦跶一边抱着胳膊说:“哼!不行,我就是要赢。”还有一次户外游戏推小车,开始排队的时候,他为了站在第一将小朋友推开插队。第一局结束,没有赢就开始哭闹,老师为了安抚他,跟他说等所有小朋友都参与后,让他跟小朋友再比一次。第二次孩子为了赢,跑道只推了一半,就折返回来,可是因为太急于求胜,在临近终点时没有控制好力度摔了一跤,再次输了,这次他哭的比上一次更厉害。
案例二:午餐时间到了,鸿鸿因为不愿吃豆角烧肉里面的豇豆,就将不吃的豆角挑出来放到旁边小朋友的碗里。老师看见了,就提醒他:“自己不吃的东西,可以放在碗里,不要到处乱扔,更不能扔到其他小朋友碗里。”鸿鸿非常生气的说:“我不喜欢吃!就要乱扔!”一边说着,一边将豆角扔在地上,桌面上到处都是。还冲着老师发火道:“我不吃,你也不许吃!”
根据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鸿鸿的情绪经常会失控,动不动就会乱发脾气的。诸如此类在游戏中一定要赢,输不起的孩子和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乱发脾气的孩子现在并不是个例。所以我们教育者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是指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进行体察与关注,并采取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身心统一、内外和谐的心理平衡状态。情绪管理是真实地面对与关注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忽视、隐藏或者压抑情绪。情绪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关注他人的情绪、协调与他人情绪之间的关系、激励自我奔向目标。
三、负面情绪形成的原因
(一)家长自身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年幼的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家长就是他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所以个性成熟的家长就为孩子提供了正面的学习榜样,个性不成熟的家长则为孩子树立负面的学习榜样。成熟是身心与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个体以完整而健康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基础,经过持续的独立思考、频繁的自我反省与不断的进步成长才能获得。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甚至历经沧桑都不能确保一个人的发展是成熟的。家长自身的早期经历、性格个性和情绪情感不仅仅是家长自身的特点,也是作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力量,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来,并经由孩子的理解、吸收与模仿而转化为性格特点的一部分,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教育孩子是家长修身养性的一部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尊重孩子的人格,养成与人平等交流的习惯,是为人父母成熟的重要标志,父母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
(二)教养误区会滋养孩子的负面情绪
1.包办代替
孩子年龄小,需要大人的照顾,但是过度照顾就容易包办代替。表面上,包办代替让孩子舒服,让家长省事;实际上,它是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习惯了家长包办代替的孩子不但动手能力弱,而且容易任性娇气,独立自理和抗挫折能力都发展得缓慢,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和性格特点都是包办代替造成的。
2.迁就溺爱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孩子无原则的迁就溺爱、百依百顺、偏袒护短,只会养出一个任性骄纵的孩子。前面提到的鸿鸿,在跟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因为从小有过敏性体质,因为怕孩子发生意外,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非常娇惯他,对他千依百顺,无原则的溺爱,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现在的状态。老师在跟父母交流中爸爸说到一件事:孩子在跟爸爸游戏时,随手抽了爸爸一个耳光,爸爸批评他几句孩子就说:“我再也不喜欢你了。”爸爸因为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缺乏陪伴,对他有一种内疚的补偿心理,甚至有点讨好孩子的意识在心底,所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选择忽视,视而不见。玛格达.格伯曾说“缺乏管教并不是和蔼,而是忽视。”爱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让他高兴,纵容不是爱。孩子需要有边界,他们才会感到安全,否则他是完全无序且混乱的。
3.过度关注或忽视
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关注,会干预孩子的正常成长。同样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过于忽视,也会导致孩子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4.缺乏威信
孩子是需要对长辈和家长有一定的敬畏之心,家长的权威和威信是家庭教育效果良好的保证。无原则的溺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缺乏敬畏之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养成自私、任性、骄纵,不懂感恩。
四、引导孩子情绪管理的策略
情绪管理不同的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人格特点的形成。孩子的情绪管理策略有以下几种:发泄、被动应付、自我慰籍、主动解决、替代活动、重新思考。根据性质不同分为积极策略和消极策略。积极的策略帮助孩子隐藏或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办法适应当前的新环境,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人际关系。消极的策略助长孩子的不良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消极情绪管理策略
(1)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接纳孩子会让孩子获得自我的安全感与成长空间,孩子也会因为情绪被父母接纳与理解,而变得平和,放松心情会让他们获得改变自己的能量。
(2)丰富孩子的情感认知。孩子年龄小,对情绪的认知比较单一,让他们很难觉察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就需要引导他们的情绪认知水平,能理解和谈论自己的心理感受,才能学会主动管理自己情绪。
(3)引导健康的表达方式。孩子出现消极情绪常常是不由自主的选择,是他没有能力选择更好的情绪表达方式,也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关注与科学引导所导致的,所以家长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很重要。家长要树立积极情绪的好榜样,有时家长也难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可以通过孩子反观自己。家长以适度、适时、适宜的原则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做到既善待自己又善待他人,就会引导孩子学会使用健康的情绪表达。
2.积极的情绪也是需要科学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情绪表达的是否适度、适时、适宜,这三者分别指情绪的强度、持续时间和表达方式。只有适度、适时、适宜的情绪,才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四、小结:
情绪本身是没有对错的,但是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对错,因为情绪是人的自然反应,而情绪的表达方式要符合社会规则与习俗。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情绪管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正所谓”智慧的家长教孩子管理情绪,会管理情绪的孩子更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情绪管理》中国父妇女出版社 2016年1月第一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