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屈老师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

活动意图
  本次活动“寻找空气”选自中班《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主题四“寻找小秘密”中的次主题一“空气的秘密”。 在幼儿眼中,无处不在的空气隐藏着许多的“小秘密”,而且这些“小秘密”又蕴含着许多的科学知识。为了增强幼儿对空气的全面认识,帮助他们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调动其积极探究空气秘密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开展了本次活动。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科

活动意图

  本次活动“寻找空气”选自中班《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主题四“寻找小秘密”中的次主题一“空气的秘密”。 在幼儿眼中,无处不在的空气隐藏着许多的“小秘密”,而且这些“小秘密”又蕴含着许多的科学知识。为了增强幼儿对空气的全面认识,帮助他们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调动其积极探究空气秘密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开展了本次活动。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科学现象都与生活相联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其通过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在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明确指出“说明性讲述是一种要求使用简单明了、独白语言,说明与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或操作过程的讲述形式。”所以本次活动,幼儿通过观察实验、亲自实验、交流和讨论实验,使幼儿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并逐步运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发展幼儿观察力、探究力、说明性语言讲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2.通过实验操作和生活联想,观察力、探究力、说明性语言讲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活动重点

  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屈老师中班科学教案寻找空气」

活动难点

  幼儿运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幼儿仅仅了解空气的存在,但不能全面了解空气的特点,也不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更不能够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

  物体材料准备:幼儿每人提前收集一袋空气、餐巾纸、一盆水、一个大的透明的缸、10个玻璃杯、10个塑料杯、10支蜡烛,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幼儿了解空气的无处不在

  师:我们小朋友每人收集了一袋空气,请问大家是从哪里收集的空气?

  除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那空气还会藏在哪里呢?请大家看任老师拿来一个玻璃杯,杯子里有什么?(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1.老师操作,幼儿观察。

  将干干的餐巾纸塞入杯底,把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下,一会儿取出来,看看餐巾纸有什么现象?

  2.讨论:杯中的餐巾纸依然是干干的?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师:活动结束后,老师会在区角里投放更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做一做这个实验。

  3.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杯子里有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

  师:请一位小朋友将粉笔放入水中,大家一起观察有什么出现?(粉笔放水中,会有泡泡说明有空气,衣服、包里都有空气)

  师:空气在我们周围,在杯子、粉笔、衣服、鞋子里,还有田野里、天空中。许多地方都有空气,请用一个词语来描述空气的存在。

  教师小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环节评析:教师通过活动前引导幼儿自己收集空气并表述出其收集来源的环节,让幼儿直接体验并感受到了“空气无处不在”,教师的这种活动设计即巧妙又富有说服力。(qulaoshi)同时,教师在进行第一个“干餐巾纸塞入杯子并将其垂直倒扣入水中”的实验时,鉴于幼儿的操作经验不足便为其进行了直接的示范与演示,这不仅保证且规范了实验的准确性,也为幼儿接下来的亲身实验做了指导与铺垫。)

  二、交流讨论,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特点

  师:空气无处不在,那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请大家把塑料袋里的空气放出来,看看空气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

  小结:原来空气不仅无处不在,空气还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

  (环节评析:教师在引导幼儿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时针对幼儿表述经验不足的实际,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的方式进行引导,以此帮助幼儿进行理解与表达,这也体现了教师别具匠心的引导方式,最大限度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同时,图标的出示更加深了幼儿对于空气特点的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

  三、互动游戏和实验操作,使幼儿了解空气的用途

  师:我们知道了空气无处不在、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空气有什么用途呢?

  (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点儿憋气,很难受。)为什么?(不能呼吸到空气。)

  得出结论:人需要空气,没有空气,人会窒息而死。

  师:除了人类需要空气,谁还还需要空气?

  (二)还有一种特殊的事物需要空气。

  教师做实验:点燃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燃烧的蜡烛,幼儿观察。

  师:蜡烛为什么慢慢熄灭呢?用杯子将燃烧的蜡烛与外界的空气隔离,空气进不去,蜡烛就熄灭了。所以说明了谁还需要空气?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空气。

  幼儿分组做实验,观察火焰的变化。

  师:大家想想做这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做实验,要求仔细观察火焰的变化,并用“火焰先……再……最后……”来讲述火焰的变化。

  师:杯子将燃烧的蜡烛与外界的空气隔离,能使蜡烛熄灭,那如果我们家做饭时油锅着火了,怎么办?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可以将安全小知识告诉自己的家人,但我们太小,不能自己独立操作。

  (环节评析:教师利用互动游戏,使幼儿真实体验到了空气对人类的用途,接着引导和追问的方法,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动物和植物也需要空气。教师还运用了具体形象的图标来表示火焰的变化,使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较为规范、准确地讲述火焰的变化。最后教师运用实验来引导幼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四、生活迁移

  师:刚才提到空气对于人类如此重要,可是请看图片,因为个别人们垃圾乱堆乱放、大量砍伐树木,汽车尾气和工厂有害气体排放,使我们的空气被污染,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希望大家成为环境小卫士,时刻提醒周围人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相信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清新的环境里。

  (环节评析:本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幼儿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激发其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也真正实现了科学活动“学以致用”引导其利用科学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即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活动延伸

  1.幼儿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到户外收集空气,放飞“风筝”。

  2.将杯子、蜡烛、火柴、水盆、毛巾投放在区域中,幼儿可以自主操作,进一步观察、探究空气的秘密。

  3.幼儿作为环境小卫士,制作海报、标志等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5589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果汁含量100的饮料「100果汁纯果汁消费者喝了多年才懂感觉交了智商税」 下一篇:泡沫白稀痰吃什么药「总有泡沫痰白稀痰这个方子加两味药温肺化饮告别痰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