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漠视父母的付出,父母放手让孩子收获成长
上一篇文章,我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美国著名的犹太心理学家温迪.莫戈尔博士的经典力作《放手,才能强大》。
文章中,我们聊到青春期孩子冲动、无礼、善变,父母该不该包容;也探讨了中西方父母普遍存在的认知卡点:实现父母的梦想是不是孩子的任务?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莫戈尔博士在书中指出:认清孩子的个性与特质,引导他们探寻自身独有的力量与才能,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今天,我们在这篇文章里继续探讨书中另一个热点话题:孩子把父母的辛苦付出当作理所当
文/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上一篇文章,我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美国著名的犹太心理学家温迪.莫戈尔博士的经典力作《放手,才能强大》。
文章中,我们聊到青春期孩子冲动、无礼、善变,父母该不该包容;也探讨了中西方父母普遍存在的认知卡点:实现父母的梦想是不是孩子的任务?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莫戈尔博士在书中指出:认清孩子的个性与特质,引导他们探寻自身独有的力量与才能,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今天,我们在这篇文章里继续探讨书中另一个热点话题:孩子把父母的辛苦付出当作理所当然,该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很自我。他们认为自己从父母处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寻求父母帮助时,很少顾及父母的想法;取得的成绩也总是归功于自己,很少看到别人的默默支持。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好像地球都是围绕你来转似的”。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青春期孩子的这种自我意识呢?
莫戈尔博士在《放手,才能强大》这本书中说,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并不一定是坏事。
犹太律法集《塔木德》里有一个故事讲到,人性中藏有“恶的冲动”。这种“恶的冲动”,会让人贪婪、自私、暴力。所以,国民大会决定把“恶的冲动”抓住,关起来。本以为这样就世界太平了。没想到,在“恶的冲动”被关押期间,整个大陆没有了新生命的诞生,也没有激情、活力,野心,更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一片死气腾腾。
这让犹太人意识到,善恶、好坏,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相应的,以自我为中心,并不一定全是坏事。自我意识中蕴藏的能量,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的世界里,不断扩大影响力。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时我们并不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遏制孩子所有的自私、自负与自我,而是要加以利用,加以引导。具体该怎么做呢?
1、不要让孩子一直待在舒适区很多孩子一直生活在衣食无忧、呵护备至的环境中。到了青春期,就得改一改了。父母需要让孩子意识到,生活处处会有挑战。
引导孩子去对那些并不太熟悉,没有太大把握的任务说,“试试看”;让孩子接触一些超出他们忍受范围的脏活、累活。比如,有些学校会让学生去清扫厕所。不用担心孩子一定做不了。事实上,一旦他们经受住了考验,会因此获得比想象中更丰富的体验,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就感。“原来我可以的!”
当然,孩子也可能会遭遇挫折。没关系,他们也会因此对这个世界多一些理解,减少偏见。
2、 有求必应?你需要做一个“不作为”的家长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物质上的需求。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孩子很容易过于相信广告和品牌,产生很多非理性消费。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超过限额的支出是需要孩子自己买单的。你会发现,一旦要求孩子自己出钱,他们对物质的渴望会降低很多。
青春期的孩子,很喜欢自作主张。不论你怎么说,他们都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没关系,让他们去尝试,你只需教会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直面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他自然就会修正自己的想法。
青春期的孩子还很善变。也许上一秒钟咆哮着让你别管,下一秒钟就哭着喊着要求你帮助他。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性,尽可能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你可以委婉地告诉孩子:“我很想帮你,但今天确实太忙了。”
总之,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尽心尽力,积极响应不见得会有好结果。“见招拆招”、“不作为”或许更能倒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办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用担心孩子会不会有好的方法,也不用担心酿成大错怎么办。这时候,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忍受孩子那些看起来非常奇怪,又或者基本行不通的解决方案。
3、面对孩子的胡搅蛮缠,做一个“冷静的权威者”
如果你发现孩子开始使用攻击性的语言对你胡搅蛮缠,以此来达到他的目的。父母千万不要跟孩子较真,去争执对与错。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懂得直击父母的痛点,用最伤人的语言挑衅父母的权威。你的发脾气根本吓唬不到孩子。相反,孩子却因此成功地分散了你对原本问题的注意力。你愤怒的样子,只会拉低了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换个思路去做。
不去计较孩子的反抗进攻,也无意去争论,依旧专注于自己手边的事情,坚持自己的原则。比如,孩子朝你大吼大叫,你只是安静地听着,手头依然忙着收拾家务。孩子问,“你在听我说话吗?!”你可以平静地回答:“我在听呢,也很理解你的心情,但规则是我们之前都谈好的。”
这会让孩子明白无礼的行为并不能帮助他们避开原则。直到孩子改变了态度,缓和情绪,你们可以再重启谈话。
面对孩子的胡搅蛮缠,你没有发飙,而是一反常态地显得很冷静。这通常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拿捏不准你的想法,他们反而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言行。
4、家长适度的自恋主义,是有必要的
很多父母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操碎了心。他们整天白天忙工作,晚上围着孩子转,生活中越来越少关心自己,甚至迷失了自我。这类父母一旦遇到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时,常常会觉得非常失落。
事实上,为孩子付出,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己作为代价。父母多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先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了,情绪照顾好了,反而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把自己打扮得更得体,是不是可以提升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呢?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是不是能够缓解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当你不把所有跟孩子沟通的话都指向对孩子的要求上,也可以平静地和孩子聊聊有趣的事情,聊聊各自对事物的看法,是不是你说的话孩子就更愿意听了?
当你真的感觉很忙很累时,是不是可以放下“超人”的角色,试着向孩子寻求帮助呢?
也许你的孩子不一定总能理解你,认可你,又或者充满热情地配合你。但如果家长是很真诚地在表达自己,寻求帮助,相信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很配合。
好了,关于“孩子把父母的辛苦付出当作理所当然,该怎么办”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分享《放手,才能强大》一书中的另一大热点话题:孩子遇到挫折与挑战,家长该不该伸出援手,帮助孩子去解决?下一篇文章见。
我是魔斯妈妈,也是育儿界的积极践行者。我用码字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历程。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
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的辛劳付出是理所应当,该怎么办
认为父母为自己的辛劳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你应该跟孩子沟通,跟他讲清道理,父母养育孩子付出的劳动,孩子要珍惜父母将付出当义务,孩子将索取视为理所当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引言:父母将付出当义务,孩子将索取视为理所当然,主要就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导致的,他们总觉得孩子年龄比较小,总是把他们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从来不让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长期以往孩子就会觉得这样是应该的,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感恩,去回报,而是理所当然的享受家长的付出。
一、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作为父母他们其实有这样的想法,特别的正常,毕竟是自己爱情的结晶,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肯定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到他们的面前,但是要知道孩子他也是一个人,他需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需要去感恩,需要去尊重别人,如果家长总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觉得孩子年龄比较小,什么都不让他做的话,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自我,越来越觉得这样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总感觉自己的一片真心喂了狗,所以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该让孩子吃的苦还是要让他们去吃一些的。
二、要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感受家长的辛苦之处永远都不要觉得自己孩子年龄比较小,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只有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去体验了家长的辛苦,才能够去感恩去回报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享受,作为家长也要知道你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孩子是养育孩子长大,而不是像一个保姆一样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角色,要学会放手,学会当一个懒的父母,你只有越懒孩子才能够发展的越快,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另外不要觉得你是爸爸妈妈,你就必须要给孩子铺好所有的路,孩子长大之后总有一天会离开家长的身边,那个时期家长是没有办法帮他的,不要让孩子无条件的索取,你们也不要无条件的付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