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读李白年老读杜甫「少读李白老读杜甫少年人为何更易喜欢李白」
好像提起李白,就会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繁华的唐朝、壮美的山川、飘逸的诗人。提起杜甫,则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战乱的唐朝、苦难的百姓、忧愤的诗人。
有人说"少读李白,老读杜甫",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观点,也是一种现象,年少时期爱李白的
李白与杜甫,将其说成唐朝的代名词也不为过。
好像提起李白,就会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繁华的唐朝、壮美的山川、飘逸的诗人。提起杜甫,则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战乱的唐朝、苦难的百姓、忧愤的诗人。
有人说"少读李白,老读杜甫",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观点,也是一种现象,年少时期爱李白的人居多,觉得杜甫诗沉重、琐碎,到了一定的年纪,又开始渐渐理解杜甫,明白杜甫的伟大。所以,对于这种说法,不能说认同不认同,它是一种存在的现象,至于我们是否也要"少读李白,老读杜甫",倒不一定,读应广读,喜好随性,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不同,偏好自然不一样。
少年人为何更易喜欢李白李白是盛唐文化下的天才诗人,他明朗、自信、豪放、洒脱,世人称其"诗仙",亦自称"谪仙人"。
李白有少年人的冲劲。他生活的主要时期是在盛唐,国家在经济和军事上繁荣强大,在文化上更是兼容并蓄,士人对人生普遍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用世态度。李白更是如此,他自比管仲、诸葛亮、吕望、谢安,要"济苍生""安社稷",最后再像范蠡一样退隐江湖,泛舟而去。"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他也曾短暂的供奉翰林,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然而玄宗皇帝对李白的看重只是其诗才,不久又遭到谗毁,"赐金放还"。李白对人生有着极其理想化的设计,但在现实中常遭遇打击,即便如此,他也始终有一种自信昂扬的风貌与洒脱不羁的气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他的诗歌感情充沛,如奔腾流转的大江大河,方才明明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对仕途茫然无措,对现实忿忿不平,感叹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而这种消沉的意绪未能再持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苦闷抑郁一扫而空,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自信与乐观。
李白浪漫逍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风吹起柳絮,小酒馆酒香扑鼻,侍女取酒来让客人品尝。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送我,话别之际各饮了好几杯。请您问问向东流去的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长呢?送别之情从有缠绵之态"柳花"写起,最后问向悠长而去的"东流水",酒客沉醉不愿去,"语不必深,写情已足"(沈德潜《唐诗别裁》)。他的诗中亦常有壮美的山川与奇特的想象,例如我们从小就熟背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挥而就,天然而成,又让我们产生一种想象与向往,紫烟萦绕的瀑布似在眼前飞腾而下。"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涛涛而过的大江,盖天卷地的黄云,遥茫神异的雪山,壮阔的意象与壮阔的情思融合,给人以一种崇高之感。
李白的酒更加醉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我在花间饮酒,却无人与我共饮,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再加上我的影子一共有了三个人。可惜明月不会喝酒,影子也只是跟着我罢了,我只好暂且与他们结伴,及时行乐,莫负春光。我唱歌时月亮徘徊,我起舞是影子零乱,清醒的时候大家一起欢乐,醉酒之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结下友谊,约定在天上相会。只是写独酌,却写得如梦似幻,只是写孤独,却一点也不冷清凄凉,反而潇洒飘逸。"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人生不如意常有,怎能沉溺于悲伤,有酒时便痛饮,得意时便尽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强烈的悲慨与不忿,一杯饮下,愁上加愁。少年人好酒,孤独时独酌,得意时举杯,失意时痛饮,只是不知酒醉人,还是人自醉。
杜甫何以更易于打动有生活阅历之人
杜甫,字子美,人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生活在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对安史之乱有深刻的反映,衔接盛唐与中唐,中唐的诗歌与盛唐相比,更有生活化倾向,理想色彩消退。
杜甫的诗能跳出少年人的得意与失意,写出一种千载英雄的落寞。以《蜀相》为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在何处?锦官城外的柏树长得郁郁苍苍。石阶上有碧绿的小草,深林处有黄鹂鸣叫,都是徒然,我无心欣赏。当年先主三顾茅庐,向您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您先后辅佐两代君主,鞠躬尽瘁。可惜您病死在出征的途中,千古英雄思此怎能不落泪。《杜臆》中评价此诗道:"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杜甫对于国计民生始终有一种深切的关注。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自己的生活极度窘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却能超越个人的苦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们少年时期有理想,有志向,却难有这种胸怀广大的仁爱情怀,只有历经生民苦难,从理想走入现实,才能有如此境界。
杜甫诗中有生活的琐碎。我们好像很少能从李白诗里能读到什么妻子儿女的家庭琐事,杜甫诗则不然,他有相当一部分的亲情题材诗,既有与妻子的相濡以沫,也有对儿女的舐犊情深。以《月夜》为例,是杜甫思念妻子所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今夜妻子在鄜州独自看着月亮,孩子们还小,不懂得思念长安。雾气清寒,许是会沾湿妻子的鬓发,月光孤冷,许是会映寒妻子的手臂。什么时候才能相见,两个人倚着窗帷,让月光擦干彼此的泪水。他不写自己是如何思念妻子儿女的,却从妻子思念长安开始写起,双向的思念不言而喻。杜甫的诗中除了对妻子儿女的亲情,还有对邻里的关爱。如《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西边的邻居是一位无食无儿的老妇人,就任她在堂前打枣吧。如果不是因为生活窘迫,谁愿意如此呢?只因她心存恐惧,就更要对她亲近一些。她虽不该防着你,但是她看见你在院里插了篱笆还以为是真。她曾和我说朝廷的征税已经使她一贫如洗了,想到这兵荒马乱的时局就让人不禁落泪。杜甫曾在四川夔州的草堂居住过一段时间,后来他把这个草堂转让给一个姓吴的亲戚,他虽离开了原来的住处,却仍然心念着隔壁可怜的老妇人,故而写下了这首诗,可见其温柔敦厚。
康震老师说过一句话:"从李白,到杜甫,中国唐代的知识分子走过了一个很漫长的历程,这个历程就是,从最初的高标猛进的理想主义,到后面的关怀民生,他们实际上都是这个时代的娇子,只是他们对于时代的反映,对于时代的表现,表达的侧重各有不同。"这个漫长的时代历程或许我们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从少年时期的诗与远方,到逐渐的胸怀天下,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到"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些理想、信念、胸怀,俱是我们民族的永燃之魂。(一往文学作者:李一帆)
为什么少年时代要多读李白的诗年大了要读杜甫的诗?
李白属于青春,杜甫属于中年。人之少年,要有李白之“狂傲”。
李白的一首《少年行》,道出了少年应身负壮志,少年意气,当挥斥方遒,纵尚无经天纬地之才,仍须有指点江山之志,方不负韶华年少。
少年之傲,不是狂傲,而是要有骨气,不行阿谀奉承之事,铁骨铮铮。
杜甫属于中年,人到中年,少了狂傲,多了牵挂。
中年也许是人生中压力最大的阶段,中年人是最心有牵挂的,往上忧心父母,往下挂心子女。
杜甫可能是中国史上最牵挂家庭的诗人,与李白相比,杜甫与中年人拥有更多相同的话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