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有编毕业有岗农林相关专业会成为下一个报考热门吗
学农,就意味着种地、打谷子、插秧子、卖化肥?
一直以来,在部分家长的脑海里,说到农林相关专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因此农林专业也长期相对冷门。
此前,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减’章”走红,也是一个侧面印证。
B站截图
事实上,农业虽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但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农学的学生和从业者们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适应新变化、培养新人才,“新农科”被提出,国家先后发布“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使
记者丨李宇欣
学农,就意味着种地、打谷子、插秧子、卖化肥?
一直以来,在部分家长的脑海里,说到农林相关专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因此农林专业也长期相对冷门。
此前,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减’章”走红,也是一个侧面印证。
B站截图
事实上,农业虽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但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农学的学生和从业者们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适应新变化、培养新人才,“新农科”被提出,国家先后发布“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使“新农科”建设由理论层面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农林高等教育的面貌也发生了改变。
近日,教育部再度发文,称将支持高校增设粮食安全、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鼓励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
如果大家联想一下教师行业的近十年从“冷板凳”到一位难求的变迁,可能就不难理解“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或将意味着什么。
那么,农林相关专业会成为下一个报考热门吗?高考后有哪些农林类学校可选?录取分高不高?从业状况如何?今天,我们一篇文章说个透彻。
报考农林类专业人数日益减少
企业面临岗位招人难的状况
你或许已经发现,近些年农村劳作的场景发生了变化——农业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等助农“利器”走进了田间地头,人成为了机器的操纵者。
这背后,少不了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资料显示,我国农学门类在校本科生规模由2000年的126949人增加到2015年的275293人,增加了1.2倍。在校研究生规模由2005年的36061人增加到2015年的68212人,其中博士在校生规模由7386人增加到13536人。
但与此同时,农林专业在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2017年,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张聪(化名)毕业选择了公务员,他谈到,大学四年,除了教室上课、做实验,还要种田,内容不比其他专业轻松,但就业却很艰难,“天天风吹日晒,对口专业工资只有四千左右,毕业时,同班30多个同学从事农业行业的寥寥无几。”
对此,就业数据也有所体现——以某农林院校为例,2021年,该校本科毕业生18.82%流向了建筑业,11.3%进入了制造业,9.42%流向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仅占9.08%。
全国范围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也显示:农林牧渔业35岁以下就业人口占比仅为13.6%,位列20个被统计行业末尾,远低于32.9%的平均水平。
某农林院校教授谈到,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农林类专业的人数日益减少,还有不少学生就读农林专业后不愿意在农林行业就业,而农牧企业的发展导致其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反而出现了岗位招人难的现象,“社会对(农林专业)学生素质的要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而现有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趋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水平。”
定制农学人才
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
为适应新变化、培养新人才,“新农科”被提出,农林高等教育的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2019年4月,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新农科同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一并提出全面发展。
两个月后,在浙江省安吉县,全国50余所涉农高校的140余位党委书记、校长和知名专家参加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发布,新农科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
2019年9月19日实施的北大仓行动,制定了新型人才培养、专业优化攻坚、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优质师资培训、协同育人强化、质量标准提升、开放合作深化等中国新农科建设八大落实新举措。
2019年12月推出北京指南,实施中国新农科建设由点及面的大田耕作新项目。
所以,什么是“新农科”?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严长杰谈到,“新农科”将对传统农科进行升级,关注整个生产链而不是生产技术的某一环节,要解决之前专业口径较小、模式较单一的问题,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农科与工科、文科相互融合的问题。
今年9月,教育部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围绕粮食安全领域、生态文明领域、智慧农业领域、营养与健康领域、乡村发展领域这五大专业领域,公布了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分别是:
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乡村治理和全球农业发展治理。
12月7日,教育部再度发文,称将支持高校增设粮食安全、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鼓励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同时,在分配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名额时,对以农林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教育部官网截图
对此,农牧方向业内人士谈到,医生、老师等都有定向人才培养的政策,其优势主要在于实习方便与保障就业上,“这样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也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向规模化、精细化、专业化转变。”
农林类高校收分不低
部分农林新专业招生火爆
或许,家长和学生更关注的是,如果有志于从事农学或林学相关工作,高考后有哪些学校可选,录取分数高不高?
先看学校,根据“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数据,全国共有农林类高校40所,以下为排名前20的农林类高校:
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位居国内农林类高校首位,国内高校总排名第29名;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国内农林类高校第2到第4名,北京林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排名第5名和第6名,前6名学校都进入中国大学总榜前100名;四川唯一上榜的是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类高校排名13,全国排名146位。
再看高考收分情况。就拿今年的情况来分析,四川理科省控线515分,文科省控线538分,不少农林类高校收分不低,但相比同类的理工、师范等院校,部分分数却相对较低。
掌上高考查询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大学2022年四川本科一批(普通类)理科最低分616分,文科最低录取分602分,软科高校排名位居后一位的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普通类本科一批理科最低分646分、文科594分;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四川本科一批理科583分,文科584分,排名紧随其后的苏州大学,2022年在川理科本科一批招收最低分584分,文科587分;南京农业大学2022年四川本科一批理科最低分592分,文科581分,排名后一位的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在川理科本科一批理科最低分591分,文科589分。
值得注意的是,农林类高校高考收分最高的专业,部分还不是农林类专业。
比如,软科农林类高校排名第三的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在四川本科一批理科平均分排名前三的专业是金融学(平均分609分)、会计学(平均分607分)和人工智能(平均分607分)。
掌上高考截图
不过,从总的情况看,农林类高校的专业开设还是以农林专业为主,近两年智慧农业等新专业招生情况都很好。比如,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业专业2022年首次招生,虽然一个班60人的招生规模已是其他传统农学专业的两倍,但是招生情况“火爆”。
综上,有业内专家表示,如果有了编制、岗位等定向保障,类似火爆的定向师范生一样,农林专业不排除会逐渐升温,其未来就业趋势和行业发展趋势,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女生想要上农林类大学,但不是很清楚什么专业更有前景
学校给你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农林类学校,强势专业也更多的是在农林类专业。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360行,行行出状元。
虽然农林类专业比较冷门,但是,只要你在校期间,努力点,将专业基础打扎实,也会有很好的前景。
冷门专业虽然就业岗位少,但是,换个角度想,就业竞争也少。
金融等热门专业,虽然就业火爆,每年毕业生大把大把的,就业竞争非常惨烈。
而且,今天冷门专业不代表明天也还是冷门专业。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你毕业的时候,就突然变成就业难的专业。
不需要太纠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大学期间,将基础打扎实,即可。切忌盲目跟风的觉得什么专业找工作好就去读。
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重要的事情,我说了三遍。
学农业是不是没有别的专业有前途?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而基层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却很少,这就是人才需求的潜力所在。但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重视食物的量,而更重视其质。对食物“质”的要求高,无疑会增加对农作物的质量要求;并且国家“重农”政策逐步实施,这将会大大提高农学相关行业人员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农学专业将会变得日趋重要。因此笔者针对农学专业的特点及其就业前景做了这篇调查报告,希望能对今后的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
一 农学专业介绍
农学专业就业方向为农学相关行业的技术设计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育与科学研究等。该领域就业前景很好,在国家的调控下,将会有较大的人才需求。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 农学专业的就业现状、方向及其前景
(一) 农学专业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有减小趋势,而考研的百分率却有较大增长。以中国农业大学近几年农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97届毕业生就业百分比为76.8%,考上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人数比率为7.1%;98届,前者为64.7%,后者为 12.6%;99届,前者为67.9%,后者为13.6%:2000届,前者为44.1%,后者为28.8%。不难看出,今后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究生将是一个热门选择。而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大部分就业于科研院所或种子公司,分别为13.5%和11.9%,占一次就业总人数的57.6%。
但是随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农学类专业都呈现出蓬勃的上升之势,就业面也越来越广,社会地位和声誉都在提高。特别是在2006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学生就业率居于各专业之首,达到78.38%。由此看来,农学专业及其毕业生的就业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21世纪农学专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农学专业就业方向
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可概括为:
1.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动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动物饲养、动物生产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生产现场的技术工作、科研等工作。
3.水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及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4.动物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想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沙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生产、科研、工程技术、管理及森林旅游等工作。
(三) 农学专业就业前景
1 农业类人才市场走势上扬
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要达到几百万。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概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期,农业人才招聘会频频举行,农业人才走势上扬,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
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神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人才市场供求的热点;从而绿色之旅和以人文为主题的农家之旅成为当今旅游的业的时尚,与园林,环保形成了就业链;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人才近两年来也备受社会的关注。 以往作为冷门的农学也开始回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农学作为培养农业生产很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 国内招聘状况与专业预测
2005年5月27日北京首场农业人才招聘会在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市场举办。6月22日至7月5日,农博人网和中国国家人才网合办了为期两周的第五届全国人才网络招聘大会农业人才分会,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正大集团等一批知名的是涉农企业都上网招牌,其中正大集团一口气推出几百个空缺的职位。6月29至7月26日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时常正在进行农业、园林、环保、旅游专场招聘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几百万家农业企业,其中北京有农业公司2000多家。北京农业企业中的畜牧行业占的比例较大,其次、食品园艺花卉、蔬菜等行业也比较多。虽然北京不把农业生产作为发展的重心,但许多的农业企业把总部都设在北京,而且大部分的企业都在北京开发了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人才集中,市场庞大,从而带动了对北京的农业研发和销售人才的需要。高级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大专院校等教育机构是我过农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的主力军。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人实在难找,因为与一般的管理职位不同,大部分行业的管理职位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但农业企业则不同,必须要求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有扎实的农业知识基础,而目前的国内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实干起家的,缺乏足够的专业管理知识。
据国家人事部的预测,今后几年急需的人才主要有8大类,农业科技人才与高心的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和律师人才并列其中。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达到几百万。专家分析指出,农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需求增加,是与现在的国家的大环境对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并且与其他相关的食品业、乳业和奶业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