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规模扩大,2017信贷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1日晚间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
不仅是总量,结构也明显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到54.7%,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也改变过去几年持续下降的颓势,合计出现增长。
综合机构的观点,信贷快速扩张是前期政策逐步落地的结果,信贷和社融的增长很可能继续体现出“总量稳、结构好”的特征。
最新出炉的9月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1日晚间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
不仅是总量,结构也明显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到54.7%,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也改变过去几年持续下降的颓势,合计出现增长。
综合机构的观点,信贷快速扩张是前期政策逐步落地的结果,信贷和社融的增长很可能继续体现出“总量稳、结构好”的特征。
信贷快速扩张是前期政策逐步落地的结果
9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8108亿元,是2020年4月以来同比多增最高的一个月。
中信证券指出,贷款需求的好转可能主要来自于稳增长政策支持下的基建、制造业和社会服务等行业。
该机构指出,8月24日国常会提出19项稳经济接续政策。此后,各部门快速出台落实细则,稳增长政策落地生效。第一,2批共6000亿元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陆续发放,作为基建等项目的资本金,撬动配套的银行贷款。第二,央行设立规模2000亿元以上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银行以优惠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第三,“保交楼”专项借款已经于9月下旬开始支付。
中金公司也指出,信贷快速扩张是前期政策逐步落地的结果,主要投向是基建,房地产的投放可能也在加速。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已经在9月底前投放完毕,主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9月23日,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中的第一笔向沈阳的项目支付。此外,9月抵押补充贷款(PSL)余额净增1082亿元,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高值。PSL这一工具主要是用于支持政策性银行的棚改贷款,PSL余额的增加可能代表着政策性银行对于房地产建设的资金支持正在加速投放。
同样超预期的还有社会融资规模,社融同比由过去两个月的连续少增转为大幅多增。
中泰证券指出,社融多增的贡献有二:一是人民币贷款的放量,二是非标中的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增长。在去年同期基数小幅走低的背景下,9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录得10.6%,较上月增速上升0.1个百分点,剔除政府债券影响后社融增速较上月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在信贷拉动下宽信用效果逐步显现,支撑着经济的稳定恢复。
其中,委托贷款增加1507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92亿元,同比少减1906亿元。
“委托贷款细则2018年初发布,2018-2019年为委贷回落压力最大的时段,2020年以来,数据趋于稳健,本月大幅多增意味着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浙商证券指出。
四季度社融增长仍有后劲
金融数据连续两个月超预期后,市场对四季度延续这一趋势,信心十足。
光大证券指出,9月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增长既有政策推动的外生因素,也有经济运行动能逐步修复的内在原因,而且以上两点都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在各方的努力下,下一阶段信贷和社融的增长很可能继续体现出“总量稳、结构好”的特征。
中金公司指出, 四季度可能剩余的资金支持额度或仍超过1万亿元, 即使不考虑其他配套资金,这笔资金相当于去年四季度新增社融的15%,10月可能是四季度一个集中投放的月份。如果政策性金融工具按照1:3配套资金,专项债按照1:1配套资金,保交楼专项借款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没有其他配套资金,那么以上的1万亿元可以转化成约2.6万亿元的总资金投放,相当于去年四季度新增社融的39%。
“向前看,四季度社融增长仍有后劲。总的来看,社融总量的韧性有望对经济基本面形成托底,但要转化为经济全面持续的回升仍然需要其他因素的共同配合,这些因素包括对开发商的信心以及疫情的状况。”中金指出。
“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宽松的政策基调,核心仍在宽信用,预计四季度信贷、社融稳健运行,信贷大概率维持每月同比多增,社融增速也有望企稳继续微升,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十一假期期间各地就已积极开展投放工作,9月末第二批3000亿元基础设施基金也已投放完毕,预计将继续带动后续配套贷款,均支撑四季度信贷投放。对于短端流动性,预计从维稳的角度看短期仍将保持宽松,对于汇率和国际收支,央行更多将通过其本身相关工具进行引导。”浙商证券指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