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竞争,咖啡赛道创业风险分析
也正因这一生活写照,带动咖啡吸引了一波波品牌的入驻。传统玩家、新兴势力和巨头们的跨界入局,使新的市场格局正慢慢形成。
咖啡赛道究竟有多香?甚至都引来太二、猿辅导、中国石化、李宁、同仁堂、狗不理和脑白金等各路玩家近年积极跨界纷纷入局呢。
一、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悄然兴起
自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现制咖啡市场开始拓开,
早C晚A早已不是爱美小仙女的最爱,不知不觉中已经演变成了当代打工人必备动作——早上一杯Coffee来提神醒脑,晚上一口Alcohol来放松身心。
也正因这一生活写照,带动咖啡吸引了一波波品牌的入驻。传统玩家、新兴势力和巨头们的跨界入局,使新的市场格局正慢慢形成。
咖啡赛道究竟有多香?甚至都引来太二、猿辅导、中国石化、李宁、同仁堂、狗不理和脑白金等各路玩家近年积极跨界纷纷入局呢。
一、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悄然兴起
自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现制咖啡市场开始拓开,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与咖啡消费习惯的培养成型,我国咖啡整体规模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消费者突破3亿人次。同时,中国咖啡市场预计将以27.2%的增长率上升,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随着咖啡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和增长的前途在不可获知的情况下,各个竞争者仍然想在已经进入白热化的咖啡市场中分一杯羹。
而现在的大部分咖啡店和消费者也处于 “双向选择”的状态,从当下的咖啡快消店,店面设计包装来看,都是最大程度上迎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如轻奢简约风、潮酷风、复古风、ins网红风等。
那么咖啡市场的优势又在哪呢?
1.线下咖啡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
近两年疫情带来的反复封控对餐饮业的影响是较大的,不能堂食、客流量减少、经营成本增加直接导致了一大批餐饮企业倒下,活下来的餐饮企业也艰难生存着。
但咖啡这一消费场景,并不受堂食限制,在疫情前,咖啡消费者大多都是以外带自提或者外卖为主。所以在疫情期间,即便不能堂食,咖啡也不会像火锅和中西餐等品类收到大的冲击。
2.咖啡具有高频、高复购以及高成瘾性
在一线城市,咖啡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品类,对许多人而言,咖啡已经成为必需品。以上海为例,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上海,我要买咖啡啊# 的话题就冲上热搜榜单。此外,据美团线上数据显示,6月1日上海复工首日,上海外卖订单量较上周同期增长了76%,其中咖啡涨幅最为明显,上涨了210%。
咖啡是一个养成的逻辑。一开始你可能一天喝一杯,慢慢的你可能喝两杯、三杯,你对咖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高,这个消费是逐渐升级的。所以说咖啡是好赛道,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它的高频、高复购以及高成瘾性。
3.咖啡的原料、供应链成熟
咖啡有着成熟的供应链,给想入局咖啡赛道的品牌增加了信心。在中国,提到咖啡供应链,首先就会想到云南的咖啡产业。据悉,云南的咖啡豆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99%,是中国的咖啡豆主产区。
因国内咖啡供应链的完善,促使咖啡产品成本下降,随之也带动产品的价格下降,目前国内本土咖啡品牌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在30元以下,亲民的价格又推动了咖啡消费。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咖啡赛道的火热仍将持续。
二、跨界搅局者都是怎么做的?
咖啡消费热潮吸引了这些跨界玩家入局,“咖啡 ”模式甚至成为了一种商业趋势。那么,看似与咖啡完全不搭边的老字号、传统企业,纷纷奔向咖啡这条赛道是要如何玩转呢?跨界咖啡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1.同仁堂——抓住年轻人“朋克养生”浪潮
老字号同仁堂,推出“知嘛健康”已有一年。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把养生当作头等大事,“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这不是一句新的调侃。
首先,同仁堂对知嘛健康进行明确的定位,咖啡并非同仁堂主业生态链上的一环,而是通过咖啡为桥梁,建立与年轻群体的联系,培养健康、养生的习惯,为这个百年老字号进军健康新零售领域打下头阵。
同仁堂知嘛健康在吧台售卖区,除了售卖咖啡之外,还有润肺茶、黑枸杞葡萄柚等非咖啡类的健康饮品。依靠深厚的“养生”知识专业积淀,在推出的新型饮品上,处处彰显着“中医养生”的健康理念。
比方说,知嘛健康针对二十四节气推出了节气限定饮品。根据二十四节气,每隔半个月一个节气,门店也会推出3-5个新品,让消费者结合时令进行养生。归功于同仁堂在中医养生方面的深厚研究,这还真未必是噱头。
据店员介绍“门店分为‘饮、食、象、养、颜、动、能、医’八个主题单元,拥有吃喝购物、休闲问诊等功能,可以看出,同仁堂并不是在开咖啡店,而是以咖啡为媒介,向不同年龄阶层推健康养生的概念。
从根本上讲,养生咖啡的推出,是老字号品牌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试图通过转型寻求发展的一种新尝试。但按照目前店面分布发展来看,一直徘徊在十家左右,并没有达到预计的状态。不过这一转型不管成与败,都能成为国内老字号品牌转型的前车之鉴。
2.中国石化——利用高频场景主打司机用户
“加油站咖啡”成为高频词汇,原因就在9月3日易捷咖啡正式面市,打出的口号也是“一边加油,一边咖啡”。坐拥全国2.7万家便利店,中石化易捷想到了一个新生意——卖咖啡。便利店不再是单纯的便利店,而是咖啡售卖店。目前,易捷咖啡契合加油站场景,推出三大系列产品:92#(黑白咖啡)、95#(时尚特饮)、98#(精品系列)。
例如驾车出游时最常见的情景:在长途驾驶过程中,很多司机都有提神醒脑的需求,但高速公路上的封闭性不太可能让他们找到合适的现磨咖啡。于是,在加油站买杯热咖啡带走,无疑是一种最快捷也最省事的方式。
易捷咖啡定位于“咖啡场景运营商”,利用中石化易捷与连咖啡双方的品牌、渠道和运营优势,以加油站场景为核心,引入、联合各类咖啡产品和服务能力,进而咖啡可以有效丰富易捷便利店的消费场景,增加中石化非油业务收入。
但中国石化主营业务貌似与咖啡完全无关,只不过易捷咖啡试图通过自身的地缘优势,想抢占更为细分的小众市场——司机群体。但这个跨界行为,多多少少有点违和,很多消费者都拐不过来弯:汽油味的咖啡,能好喝吗?
品牌核心价值能否可迁移,决定了你在跨界时能不能自动说服消费者,如果品牌核心价值不能迁移到新场景领域,甚至与人们固有的“自动联想”相冲突,那很有可能事倍功半。
3.李宁——利用国潮再次攻占年轻消费群体
卖运动服的李宁跨界做咖啡?这样意想不到的跨界在网上引起讨论。对此,李宁公司回应称,公司关注零售终端的消费者购买体验,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网友们炸开了锅,他们纷纷评论:“没想到,咖啡市场也开始卷起来了”、“开出来了必须去体验一把,支持国潮”、“支持,只要质量价格和瑞幸差不多就行”,甚至还有人调侃道:“要不下一步做小酒馆吧。”
那李宁开店中店的咖啡店有哪些优势:
●店铺数量庞大,遍布全国,有规模效应。
●利用李宁品牌店的人气,大量免费的流量,自然交叉销售的机会。
●咖啡店初期没有额外的店铺租金成本,不需要选址,开店非常迅速。
●咖啡店的员工可以和本来李宁品牌店的员工共享,减少了用工成本。
既然说到优势那我们再看看劣势有哪些:
●从咖啡的品质、设备、原材料及人员培训这些方面来看,比起专业的咖啡店缺少专业性
●店铺面积受限,咖啡空间占比小。
李宁以味觉的体验感,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把咖啡当作媒介,来刺激消费者的味蕾,提神,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体现出有品位的生活方式。这种取悦顾客的做法相对是值得,比起力度较小的折扣,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免费的咖啡。这种提升购物体验感的跨界是可以迁移粉丝的。
4.脑白金——老梗新作 返老还童
说到脑白金,那么你一定能想起它的经典洗脑电视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最近,“脑白金”官方确认,脑白金咖啡第一家店于11月7日在上海松江区开业,咖啡店以其旗下年轻化品牌“脑白金 Café”命名,这意味着脑白金正式跨界进入咖啡赛道。它竟然悄悄卖起了咖啡!这步子似乎迈得有点大呀,这不是离离原上谱了嘛!
网友也是留言道:“我竟然到了喝脑白金的年纪”,“能治好我的青年痴呆症吗?”
还有网友发问:“咖啡提神,脑白金助眠,喝了脑白金再喝咖啡,还能睡着吗?”
脑白金一边让老年人补身体,一边让年轻人喝咖啡,真是老中青三手抓,一个也不放过啊!
对脑白金来说,进入咖啡赛道,能够使脑白金对话广大年轻消费者,实现较低成本的品牌高效传播,更快推动品牌焕新。如今,Z世代消费力崛起,保健品需求在变大,年轻人一边“熬最狠的夜,敷最贵的面膜。蹦最野的迪,贴最贵的膏药”,他们希望睡得好,形体好,精神好,于是脑白金洞察年轻人核心诉求,用谐音梗发布“睡好9”、“大口7”、“活力8”三款面向年轻市场的新品。
借助谐音梗,打开市场。店里还摆放了巨型镭射金属质感的白老头金老太手办,时尚感、亲切感爆棚。新产品瞄准年轻人群、主打健康食品,整体设计趋向青春乐活风格。
脑白金这种主打老年群体且较为经典的品牌,卖咖啡不是最终的目的,更多是借助咖啡的热点拉近和年轻受众的距离,通过建立子品牌进行跨界转型制造出的强烈反差感,快速提升营销热度,这也是重塑品牌形象的一种新玩法。
但脑白金这一做法是冒险的,隔行如隔山。想要扭转“脑白金”这三个字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本身就没那么简单,而且这也违背了品牌延伸的基本原则。对于脑白金团队而言,年轻人的生意也未必是他们擅长的,毕竟前有星巴克、瑞幸,后有其他跨界者。
想要打动年轻消费者,光靠营销已无法让年轻人买单,重点在于产品的品质。咖啡也好,保健品也罢,对脑白金而言,都是一场硬仗。
那么,什么样的品牌跨界更容易成功呢?我认为,主要是看有没有可迁移的点,包括粉丝、场景和品牌核心价值。像最早入局的娃哈哈,在今年关闭了北京首店,很多加盟商称亏损严重。目前入局的很多跨界品牌都仍处于试水阶段,离稳定盈利都还早,这状况也是品牌跨界常见的问题。
三、跨界入局咖啡赛道对品牌有何意义?
咖啡是公认的拥挤赛道,但为何大家都仍前赴后继?乐此不疲。
1. 寻找新的增长点
前文说到我国咖啡整体规模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正因这样的增长率,这庞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了咖啡行业近年不断吸引品牌们入局的重要原因。
例如同仁堂进军咖啡,推出“知嘛健康”新品牌,致力于国朝养生新主张。那同仁堂的养生草本咖啡和普通咖啡到底有何区别?
既然出自中药老字号,想必其中当然少不了中药成分,既含有中药成分,消费者肯定担心会不会像中药一样苦呢?据喝过的消费者讲述,知嘛咖啡的口味是有多项选择的,例如有口味苦涩一点的罗汉果美式咖啡,也有奶味比较浓的枸杞拿铁咖啡。
中药和咖啡的结合是一个新颖的产品,赚足了眼球,也让同仁堂这个老品牌焕发了新的活力,能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
2. 重塑品牌形象
品牌搞跨界,正是在通过当下最热的咖啡赛道,贴近年轻消费市场,顺应消费转型升级,重塑品牌形象,避免被时代遗忘淘汰。
从太二、猿辅导、邮政、李宁、同仁堂和狗不理等各路玩家近年积极跨界布局,拟上市的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较快突破千家规模,显然咖啡赛道魅力凸显,且咖啡届门槛低、代价相对较小,又可以快速聚集年轻用户,打响品牌形象。
3. 换新年轻用户、提高用户粘性
对于跨界品牌来说,咖啡能卖出多少钱其实并不重要。从咖啡在市场的占有量来看,仍存在一定是消费潜力,咖啡作为高频的消费业务且人群覆盖广泛,选择这个赛道做跨界,能触达更多用户。其次咖啡自带年轻化的消费以及社交属性,靠“咖啡续命”已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现状。所以做咖啡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主目的是借咖啡这一产品及服务,焕新年轻用户,提高用户粘性。
像李宁、特步等关于跨界咖啡的品牌回应,都是这个套路罢了。一方面是为留住进店消费的年轻用户,提升驻留时长。另一方面是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体验,借咖啡这一高频消费带动相对低频的购物。
一听脑白金出咖啡了是不是勾起了你的好奇心?热度这不就来了吗。以前呢,电视可以说是脑白金的主场,很多人都是看着脑白金的广告长大的。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看电视,所以在年轻人当中确实没什么存在感,甚至有人发问脑白金去哪了?这不,脑白金为了拥抱年轻人选择了咖啡。
前期提到的宜家借美食来实现年轻用户的换新,这也算是跨界营销。跨界营销是一个新的尝试,品牌可以尝试这种新玩法,做一些多样化布局,但跨界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根据自身状况来判定有没有可迁移的点,是否能带动粉丝迁移并接受到另一个新场景领域、且还能持续品牌核心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咖啡市场的前景明朗,市场规模与潜力巨大,入局者众多。要喝咖啡,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各行跨界品牌一开始也许能靠靠新奇的营销方式吸引第一批消费者。但在做跨界消费多元化升级的同时,品牌还需持续地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服务,保留品牌经典的文化,避免盲目跨界,只因跟风增加热点,却丢失了品牌沉淀的文化价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