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恩施知识网 > 情感人生 > 正文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

上周末下雨了,雨后天晴,爷爷奶奶带着俩孩子去小区里遛弯,等他们回来,我发现俩孩子裤子膝盖以下都湿透了,鞋子更是变成“泥巴鞋”,简直是逃荒的既视感。
听老人说完,我才知道,小区造景的时候园林师设计了很多高低不平的景致,刚下过雨,所以花园里有很多积水。一开始孩子们老老实实在干净的地方看叶子和花,过了一会儿,一岁多的妹妹就去踩水坑,哥哥一开始还给妹妹说不要去,后来看妹妹玩的欢实,哥哥也去踩水坑了。
兄妹俩高高低低,爬上爬下,那可不就变成“泥巴鞋”了。
奶奶继续说:“最近妹妹还特别喜

上周末下雨了,雨后天晴,爷爷奶奶带着俩孩子去小区里遛弯,等他们回来,我发现俩孩子裤子膝盖以下都湿透了,鞋子更是变成“泥巴鞋”,简直是逃荒的既视感。

听老人说完,我才知道,小区造景的时候园林师设计了很多高低不平的景致,刚下过雨,所以花园里有很多积水。一开始孩子们老老实实在干净的地方看叶子和花,过了一会儿,一岁多的妹妹就去踩水坑,哥哥一开始还给妹妹说不要去,后来看妹妹玩的欢实,哥哥也去踩水坑了。

兄妹俩高高低低,爬上爬下,那可不就变成“泥巴鞋”了。

奶奶继续说:“最近妹妹还特别喜欢踩各种凸起或凹陷的东西,比如说井盖和下水道盖。”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1. 孩子喜欢走高低不平、踩水坑,是非常重要的行走敏感期

像我家小宝那样走高低不平的路、踩水坑,其实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到了。除此之外,有的孩子开始特别喜欢爬楼梯,到了家门也不进去,还想继续爬楼梯,也是这个敏感期到来的表现之一。

宝宝0-6岁时各种运动的敏感期,其中1-2岁是行动敏感期。有的宝宝爬行能力比较强,手和腿部得到的锻炼多,发育的好,行走敏感期就会比较早的到来。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

孩子行走敏感期,基本上分四个阶段:

(1)宝宝九个月、十个月开始想要抓着大人的手或固定物,试图站起来。

(2)十二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独自站起来和蹲下去。大人可以让孩子拿玩具递给自己,锻炼孩子蹲下和站起,从而增加腿部力量。

12-14个月的宝宝,扶着固定物,例如墙壁或宝宝围栏,慢慢行走。有时候孩子更愿意抓着大人,尤其是妈妈的手,走起来会大胆些。

(4)14个月到16个月的宝宝,孩子已经可以独立走路,一开始晃晃悠悠,胆子小的还会想要抓着大人的手才肯迈步,但是随着腿部力量的增强,孩子越来越多地尝试自己走路,并希望大人跟着。

在这之后,宝宝走路的兴趣开始投向高低不平的道路和水坑等,满腔好奇心地去探索新世界。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2.行走敏感期非常重要,值得重视

这个阶段的宝宝,腿和脚的功能被唤醒,带给自身很多有趣的体验,宝宝有很强烈的念头不停地行走,有时候是高高低低转圈走,有时候是踩水坑,有时候则是上上下下重复走楼梯。

对孩子来说,这些有趣地体验,使他感到快乐和满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身体也不知不觉地锻炼和进步,从不自由地扶着抱着,变成自由支配行动。

行走,可以帮助孩子探知高低和不同质感的路况,可以开拓孩子视野,拥有更多认知,见识更广,懂得更多。

行走,是运动,运动促进大脑发育,这是很多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研究早就得出的结论,所以行走敏感期也影响着孩子智力和认知的发展。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3.行走敏感期,爸妈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为了孩子更好地度过这一时期,需要爸爸妈妈有科学地认识和合适的准备。

(1)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进行行走训练

像街道和马路上,都不是合适的环境。没有机动车和摩托车的相对安全环境,才是合适的环境,例如小区空地和公园空地,路面没有明显大幅度坑洼,高低不平的地势差不要太大,以适合孩子走路为准。

另外,注意孩子走路周围的环境,没有凸起、石头、或其他尖锐物体,以免孩子玩嗨儿了转圈撞到危险的地方。

(2)耐心陪伴,切勿着急

无论是爸爸妈妈带孩子走路练习,还是老一辈的帮忙带孩子,都需要耐心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指导,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玩的更开心。

如果老人带孩子,还存在怕孩子磕着碰着,制止孩子走高就低的可能,爸爸妈妈要耐心和老人解释清楚,这对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展都很重要,错过了很可惜,解释清楚了,老人大多数会理解和支持的。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

(3)大人做好示范,和孩子一起玩起来

陪着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玩起来。是的,是玩起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时候的走路就是开心的探索新世界,是开心的玩耍,就像玩游戏。

大人在旁边站着,不如和孩子一起走起来,示范安全的走法,比如说高低起伏之处,腿脚应该如何应对,甚至可以夸大自己的动作,试图让孩子明白怎么更好地运用自己地腿脚,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事,慢慢来,还是那句话:耐心陪伴,切勿着急。

(4)避开一些误区

不要给孩子穿带响声的鞋子。孩子不需要这些响声来鼓励他行走,因为行走本来就是孩子的兴趣和探索。如果穿了这种鞋子,孩子为了听到声音,会可以脚后跟着地,形成错误的走路姿势很糟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不要怕弄脏衣服和鞋子,就制止孩子去踩水坑或泥土。不同的地面材质,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脚感,这是探索和求知的一部分,衣服鞋子脏了回家洗一洗就好,支持孩子探索求知,促进孩子各方面发展,更为重要。

不要怕跌倒。孩子跌倒了,大人会很心疼,有时候就会抱起说不走了,抱着。这样孩子下次跌倒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应对,会习惯性求助,所以说这是误区。孩子跌倒了,如果并无大碍,大人应该鼓励孩子站起来。

更不要像老一辈那样,去打地面,说什么都是这个地不好,让宝宝疼了,这样孩子就容易学会推卸责任。

应该和孩子慢慢解释,下次走路慢一点,或者说你看这里有个小坑,你看妈妈怎么走的,你再试试看啊,这样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孩子度过这个难关,就会增强信心,更有勇气去解决下一个遇到的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珍惜

孩子的行走敏感期,并不会维持很久,很多父母都会发现,一旦孩子走的熟练、跑的熟练,就开始“耍赖皮”,他们出门开始要求爸妈“抱抱”。

因为,过去这个敏感期,孩子就会开始对疲劳开始变得敏感,我家大宝就是如此。他差不多从两岁两个月开始,外出时动不动就要大人抱抱。

所以孩子处在行走敏感期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好好锻炼孩子的腿和脚,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好方法、好习惯。

热爱运动,可以为孩子的一生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运动后人体会分泌β-内啡肽, 这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物质,如果孩子从小就热爱运动,就会比较容易乐观和积极,这可是一件大好事,父母都希望孩子如此吧。

蒙台梭利曾经说:“走是孩子的第二次诞生。”

孩子这第二次的诞生,我们一起珍惜和加油,共勉!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

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习惯

1
如何提高宝宝运动能力
1、鼓励孩子运动,不干扰孩子
小孩子难免好动爱玩耍,但他们的各种举动常常令家长头疼:爱跳高、往高的地方爬、往窄的地方钻、跳水坑……这些举动往往还会弄脏衣服或者产生一些擦伤。这时候许多家长会跟孩子说:“不能乱跑”、“不能爬”、“不能跳”……甚至有些家长会数落孩子。这样会让孩子逐渐不敢活动。其实,每个幼儿都需要这样的运动来锻炼他们的平衡感等身体素质,缺乏运动的孩子往往比运动丰富的孩子更易跌倒。家长不应该妨碍孩子运动的意愿,应当让他们多多运动,参与一些活动量适当的体育活动。
2、正确选择运动项目,提供运动的环境条件
有调查显示:城镇孩子的运动能力不及农村孩子,住在高楼层孩子的运动能力不如住在低层的,家长不支持运动的孩子的运动能力不及家长鼓励运动的孩子。城镇和高楼层的孩子的运动场地不宽阔,不能满足孩子的运动需求,另外窄小的空间运动难免磕磕碰碰,家长也不放心让孩子运动。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他们的爱好、身体状况和年龄等主观因素,还得结合环境这个硬性条件。家里面积较小,就可以选择一些无需大空间但有趣的项目,比如跳绳、做操和拍球等活动量小的运动。在不宽阔的户外可以选择乒乓球、投沙包等活动。尽量让孩子的全身都得到活动,同时注意休息。
3、坚持运动,保证安全
锻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直坚持才会有效果。家长除了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以外,还可以给他们讲讲体育运动中的趣事、运动员的奋斗历史和运动锻炼的意义,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孩子观看一些体育比赛让他们感受体育的热情。运动的同时也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家长要教他们体育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细心观察他们运动前后的状态变化(呼吸、脉搏、面色等),有意识地利用运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变得灵敏和乐观向上。

2
运动对孩的意义是什么
1、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发展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孩子们通过和团队一起工作和鼓励队友的这种方式来学习这种技能,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并且在以后进入社会的时候学会应该怎样和他人相处,尤其是在工作的时候。
2、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坚持的习惯
进行体育运动需要一些特定的技能,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必须和父母在家里进行一定的练习。父母在和孩子们进行训练的时候将孩子们学习到的技能放在一个游戏或者是比赛里面,并且向孩子们展示当孩子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能够完成多少。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们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3、能够帮助孩子们保持一个更好的态度
可能你的孩子会在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上进行大量的训练,在成功的时候不骄傲,在失败的时候也不沮丧。对孩子们来说,这两种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4、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孩子们保持身体的健康
在现在的社会中,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的比率越来越大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很多的父母都造成了压力。体育对身体有益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肥胖症,或者是有肥胖的趋势的时候,可能很多的父母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从而来帮助孩子们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身体。
5、能够帮助孩子们对他人进行一定的支持
无论是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棒球场上进行比赛,或者是篮球运动员站在板凳上对他们的篮球队有欢呼支持,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支持别人的好习惯。
6、能够帮助孩子们接触一定的游戏规则
让孩子们了解不同体育运动的规则和这些体育运动是怎样玩的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一种对未来的教育。
7、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
随着孩子们的不断成长,最终孩子们都必须进入到社会中。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其他的孩子和社区的其他家庭。

3
宝宝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要“热身”
运动前和孩子一起活动活动全身,做好“热身”运动。如揉揉脸和耳朵、搓搓手、转转手腕和脚腕、扭扭腰部与四肢。身体的肌肉、关节完全活动开后,再做稍强点的运动,这样也可以避免扭伤和拉伤。
2、运动量要适中
一些孩子的跑跳能力强,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常常玩得大汗淋漓。出汗比较多,皮肤毛孔就会呈松弛状态,一旦被冷风吹到,很容易着凉感冒。运动量过大,幼儿过于劳累,还会使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
3、运动后要“冷身”
冷身运动即放松运动,及心肺放松、肌肉放松。如果孩子进行的运动比较强烈,那就需要进行放松运动。突然停下来休息,心脏会供血不足,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缺氧症状。所以,剧烈运动结束要继续进行一些慢节奏的简单活动,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如5分钟左右的慢走。身体慢慢放松,还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
4、保暖并补充水
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运动结束后脱去孩子的衣服,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运动后,身上的汗液比较多,如果此时脱衣服,汗湿的内衣就会变冷,湿冷的衣服沾在身上,幼儿很容易感冒(我们建议在运动前或运动时脱衣服,但运动后要及时将脱下的衣服穿上)。

孩子不走平地跳水坑走高低起伏的路不用愁看看这个有帮助

一岁的宝宝还不会走路,该如何教他走路呢?

只要孩子到了一岁,很多亲戚朋友都会关心地问:“孩子会走路了吧?会叫人了吧?......”

尤其在老一辈眼里,宝宝一岁就应该会走路了,你宝宝还不会走路肯定是你没及时给他吃盐,所以导致他没有力气走路。

What???有多少人还陷在“不吃盐没力气”的坑里?由于很多人都陷于“宝宝一岁还不会走路就是有问题”的坑里,为此很多妈妈都很焦虑,其实这完全没必要呀。

作为一个一岁多孩子的宝妈,我也是经常被这样问,有时候只能无奈地回答:“还没有呢,应该快了。”

事实上,宝宝一周岁还不会走路是很正常的,宝宝18个月前会走路都是正常的,没必要太担心。

我儿子就是17个月才会走的,而且走得很稳,很少会摔跤,因为走路之前,他爬了很长时间,这也为他走得稳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宝宝在9~18个月开始独立行走都是正常的,而且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早走路的孩子,在日后会比晚走路的孩子有明显的优势。

其实,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家孩子的发育状况不是评价自家孩子发育的标准,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按月龄带孩子进行儿童健康检查。

所以,即使宝宝过了一岁还不会走路,建议宝妈也不用过分担忧,如果宝宝的检查和生长发育一切正常,晚点走路又何妨呢?

对宝宝学步,家长们要有正确的认知。

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就像是盖大楼,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地基打得扎实了,楼层才能盖的高而稳固。

坐、爬、站立、行走都是宝宝各个不同的阶段的大运动发展。从宝宝的运动发展规律来说,大运动发展应循序渐进地根据正常规律进行。每一步,都相互联系,要联结起来,才能为宝宝日后的直立行走打下坚定的基础。

1. 影响宝宝学步的因素有很多,要注意观察他在其他方面有没有表现得更出色。

在一岁前,宝宝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来发展各项技能,比如说认知能力的发展,大运动的发展,精细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等。

我们应该要知道,影响宝宝的学步时间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宝宝性格、体形、生活环境以及病理因素等原因。

比如说有的宝宝走路可能比较晚,但是他可能在语言方面表现的更出色一点。因为他对语言可能可能更感兴趣一点,所以在大运动发展方面相对比较慢一些。

还有的宝宝走路比较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创造练习走路的机会,比如说父母经常抱着宝宝,经常让宝宝躺着,或者在宝宝会爬以后,也会受到各种限制。

因此不能很好的锻炼爬行,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宝宝就没有机会去发展站立和走路的能力。

2. 宝宝会走路只是一个结果,别忽视了走路前的大运动发展情况。

对于宝宝学步来说,也是一个大运动发展的过程,要知道大运动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其实宝宝学会走路只是个结果,不要忽略了宝宝之前的大运动发展情况。

比如说我家宝宝从抬头开始就比其他孩子慢,他三个月还不会抬头,六个月也还不翻身,所以他学会走路的时间自然也就比其他孩子晚。

所以如果宝宝过了1岁还不会走路,家长们不要过度的担心,只要遵循宝宝之前的大运动发展规律,调整当前和今后对大运动发展的预期,按时进行儿童健康体检即可。

PS:一般来说,宝宝在一岁走有这个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来比较好动,探索欲和好奇心比较强,即使他不会走,他也会扶着东西走,或者靠着某个物体站起来。这些现象都预示着,宝宝正在为走路这项大运动发展做准备。

父母要留心观察,如果宝宝没有这些表现和意识,甚至这个阶段了还不能独立稳坐,爬行也不是很理想,那么父母就应该重视起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做个生长发育的评估。

如何科学引导宝宝学走路?

1. 清除障碍物,确定环境的安全。

这个阶段,父母将看到宝宝有扶着东西走的意识,宝贝将开始以墙壁和家具为倚靠,到处走来走去。这种行为英文称为“cruising”,意为探索、巡视。

随着宝宝变得更加灵活,您需要确保自己的家居布置和环境都有婴儿防护装置,并及时清除家里会妨碍宝宝走路的物件。

比如可以用保护套套住桌角下缘,减少撞伤、磕伤的隐患;可以使用易装易取的海绵防夹条夹住门框,防止造成夹伤风险;橱柜可以装上安全扣;低矮的插座可以安上插座保护套或者一个大的保护罩。

如果担心宝宝在学步过程中摔倒受伤,宝爸宝妈也可以考虑让宝宝使用跌倒时保护宝宝头部的好物,比如网上卖的防摔小蜜蜂。

2. 学步前先练习蹲站自由切换。

让宝宝先练习站—蹲—站的系列动作,可以帮助宝宝先感受到腿部的发力和感受重心的转移,这些练习能为以后走路稳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妈可以找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在他脚边,鼓励宝宝自己把玩具捡起来。通过这样来回训练,宝宝自然能做到和熟悉由蹲到站,由站转为蹲的来回切换。

3. 借助学步推车。

宝爸宝妈除了可以用宝宝喜欢的玩具,引导宝宝独立行走几步到指定位置以外,还可以用小推车和宝宝进行小小快递员之类的游戏。

注意:这里的学步推车并不是让宝宝坐在里面,用脚蹬来蹬去的那种学步车,而是宝宝扶着它往前走的那种移步车,学步车为什么不建议使用,下面我会详细说明。

让宝宝用车轮不是那么滑、滚动速度不快的小推车练习走路,既不用担心宝宝的走姿会不协调,影响身体发育,也不用担心宝宝重心偏移或不稳导致摔倒受伤。

宝爸宝妈可以教宝宝借助拖拉玩具,进行传递小游戏,让宝宝在学步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4. 学会放手,相信孩子。

无论在什么阶段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充分的自由,在他不会走路之前,尽量让他多爬,不要总抱着他,看护好他的安全让他自己多活动。

5. 及时给予宝宝鼓励和表扬。

在孩子成长的任何阶段,都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赞美,任何人都喜欢被表扬和赞美,小宝宝当然也不例外。

当宝宝在学步过程中有进步,家人们可以给宝宝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会让宝宝提高对学步的兴趣。

家长们可以蹲在离宝宝几步远的地方,张开双手鼓励宝宝走向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避开宝宝学步的几大误区。

1. 学步不是越早越好。

学步不是越早越好,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宝宝在9个月-18个月期间,学会走路都属于正常年龄范围。

宝宝出生10个月以后,一般都会有尝试走路的强烈愿望,这是宝宝学走路的黄金时间,家长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时期,帮助宝宝顺利学会走路,如果过早学走路容易形成罗圈腿。

2. 不让爬,先学走或者会爬后,赶紧练习走。

平常总听到有的宝妈炫耀自家宝宝说:“我家宝宝没爬就直接会走路了!”还感觉特别骄傲的。

或者有的家长很着急,宝宝刚会爬,就着急让他联系站立和走路,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是很不可取的。

前面也说了,宝宝在学走路之前,最好要爬够500小时,早产宝宝甚至要爬1000小时,因为爬行对宝宝今后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事实上,从爬行阶段过来的孩子要比直接行走的孩子平衡性更好,更不容易摔倒和碰伤。

因为对于宝宝来说,爬行是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发展的最好的运动,从6个月左右,引导宝宝多爬行,每天至少3个小时。

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学会不同动作的转换,比如爬转坐,爬转站,腰部力量、腿部力量、全身大动作都在日复一日的爬行中得到了很好的重复锻炼。

所以,请不要因为觉得脏或者为了让宝宝早走路而阻止他爬行,反而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宝宝爬行,这对他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哦!

3. 用学步车助力宝宝学走路。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禁止宝宝使用学步车,学步车不仅不能帮助宝宝学走路而且容易让宝宝在还没做好准备就开始让宝宝练习走路,容易造成宝宝大腿肌肉发育不良。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使用学步车的宝宝比不使用学步车的宝宝晚走路至少一个半月,学步车也容易导致宝宝摔倒,撞到其他障碍物,对宝宝的产生安全隐患。

4. 穿学步鞋好走路。

很多宝爸宝妈在宝宝开始学习走路之前,会提前帮宝宝准备好学步鞋,认为这样就能让宝宝更方便与安全的学习走路。

其实宝宝在还没有学会走路之前,光脚学步才是最好的选择!

人的脚掌布满了很多末梢神经,用脚趾抓紧地面,可以促进宝宝的触觉开发,帮助宝宝寻找平衡和协调的感觉,这也是宝宝学走路的一个关键点。

另外,光脚时,宝宝脚部神经直接感受来自地面的压力,能更好地感知地面高低变化,也能更好地锻炼足底肌肉和韧带,促进足弓的形成。

PS:冬天太冷不适合光脚怎么办?这时可以选择合适不容易脱落、底部带有防滑条的袜子,或者柔软的接近赤脚效果的软底鞋让宝宝学步哦。

只有当宝宝能够大胆自信地,放手独自持续走上一段路并且不摔跤之后,才是学步鞋应该闪亮登场的时候。

宝宝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通过一系列大动作的相互联结,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扶东西走-推着重东西走-推着轻东西走-独自站立-在保护下走几步-自己走几步-自己随意走。

所以,对于宝宝学习走路这件事上,尽管过程是比较漫长和艰辛的,但实际上却是让宝宝学习如何克服困难的第一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esly.wang/qinggang/6093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踩油门没有反应原来是这么回事「踩油门没有反应原来是这么回事」 下一篇:劳力士手表不走了是怎么回事「劳力士手表走时不走了的原因你清楚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