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这些年我们都问过的十万个为什么的英文「学英语这些年我们都问过的十万个为什么」
?本期有音频 ?
为神马??
英语教学5年来,曾被学生问过千奇百怪的各种为什么,解答后又被追问更多为什么,有时候甚至被问到哑口无言。所以本期分享:教英语这些年,我被问过的十个为什么 ?
01
为什么有人说英式英语更高雅端庄(高端)?
答:早在18世纪,有权势的上层社会人士和普通老百姓的说话方式迥然不同。
看例子:
The village does not have a pos
✦ 阅读提示:本文字数2950,大致需要8分钟 ✦
?本期有音频 ?
为神马??
英语教学5年来,曾被学生问过千奇百怪的各种为什么,解答后又被追问更多为什么,有时候甚至被问到哑口无言。所以本期分享:教英语这些年,我被问过的十个为什么 ?
01
为什么有人说英式英语更高雅端庄(高端)?
答:早在18世纪,有权势的上层社会人士和普通老百姓的说话方式迥然不同。
看例子:
The village does not have a post office.
The village ain’t got no post office.
最初这种差距的起源说来也是贵族人士的一个小心机。
当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听到大街小巷老百姓说“ain’t got no”这种语言时,他们决定自己说话和书写的方式要跟这类人区分开来,所以开始使用“we were eating”’而不是老百姓口中的’We was eating’这类方式。
既然这是上流社会的英语,学校随之就有了对应的标准和规范,在校学生都要接受这种规范化的英语,于是就有了Standard English。
✦ ✦ ✦
发音方面,口音是反映一个人社会背景和教育程度的重要因素。
18世纪末期,上流社会中最普遍的发音被称为Received Pronunciation(RP)。这里的“receive”(接受)体现的就是“people from the higher social classes who had received the best education”(接受过最好教育的上层阶级人士)。
到了19世纪初期,人们直接将这种象征“有教养“的英式英语称作“Posh”(豪华精美的)。并且当时讲Posh的人数并不多,只占全英国人口的5%。
说一口这样的英语,能不高端嘛?
02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单词多种拼写方式?
答:中世纪时期,单词没有标准的拼写,人们喜欢怎么拼就可以怎么拼。(嗯,就是这么任性…)
所以大家都有自己最得心应手的一套拼写法,并没有人会去在意拼写的规范和标准。据记载,就连莎士比亚自己都写过6种Shakespeare的拼写版本(Shaksper, Shakespere, Shakespeare等)。
直到18世纪,拼写方式逐渐反应出了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孩子们去学校,都被老师要求调整自己任性的拼写,改为规范化的拼写方式。
追问:为什么古代人想怎么拼就怎么拼呢?
答:语言起源于口头讲述。在古代,书写主要体现在音节。
早期书写的单词之间没有空格,也没有标点符号,更没有段落章节。所以每一页每一行的单词都连在一起。读者需要将音节大声朗读出来才能理解书面文字(因此导致古代人读书往往累得口干舌燥,喉咙失声……)。
简而言之,最早期单词的出现只是为了代表某种声音或音节,以便帮助读者发声而已。
03
为什么有些单词拼写和发音差那么多?
答:早在7世纪,安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使用的英语文字拼写尽可能地体现出了发音。
直到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法语拼写逐渐流入英语体系。
在安格鲁撒克逊时期,像“know”“knight”这些单词中的爆破音“k”是发出来的,直到中世纪,才慢慢演化成了默音。
再到后来,随着英国殖民扩张,英语受到了更多其他语言的影响。
比如:
grotesque, pizza, gymkhana, karate, tattoo, llama, bazaar, guitar.
(自己尝试发音,再去查字典校对吧 ^ ^)
04
为什么英语单词拼写还分要英式和美式?
答:19世纪早期,美国字典编撰者Noah Webster为了让英语更体现出美国特色,对英语中的一部分单词作出了梳理和更改。随着美国影响力的逐日增长,美式拼写开始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英语拼写方式。
其实在Noah Webster整理美式拼写的同时,英国也在解决拼写混乱的问题。
在18世纪,很多单词拼写依旧有多种方式,比如驯鹿“raindeer”, “reindeer”;错误“error”, “errour”;音乐“music”, “musick”等。
随着英美两边各自梳理,最终我们今天使用的部分英语单词就有了两种拼写方式。
05
为什么语法规则那么难搞清楚?
答:因为语言在变化啊啊啊啊啊!
时代在变更,语言也在更新。新词汇不断出现,旧词汇的新用法也在不断革新。语法虽然没有像词汇更新换代那么迅速,它仍然还是在变化中的。
举个例子:
19世纪初期英国小说家 简奥斯·汀(Jane Austen)书里就有这样一句:
Jenny and James are walked to Charmouth this afternoon.
今天应该很少人说“are walked”这种句型了,我们会说:
Jenny and James walked to Charmouth this afternoon.
再举个例子:
去机场check in,你或许会听到工作人员问:
Where are you headed?
反应快的你可能会注意到问题了,不应该是:
Where are you heading?
“be headed”是个什么用法?然而就是有这么个用法啊……
如今美国人都说“Where are you headed?” 而英国人倾向于说“Where are you heading”,这就是语法在发生变化啊。
因为说的人慢慢多了,它就变成规范了……
中文也一样。近几年大家都喜欢说“萌”这个字。
“萌翻了”“萌出一脸血”等,这里的”萌“是个形容词。
直到前几天我听到一句 “这是我很萌的一对CP”, 我就沉默了……
原来现在年轻人说的”萌”,又有了动词的新用法,表示喜欢。所以短短一两年内,语言就这么发生变化了。
06
为什么会有那些拗口的英文地名?
答:英文地名由来的重要因素:
- 以发现或开拓那片土地的人命名,比如Washington, Victoria, Maryland等。
- 以当地显著的地理特征命名,比如 Salt Lake City, Table Mountain, Swan River等。
然而有些词因为历史悠久,需要一番史料追踪才能理解地名的含义。
举个例子:
“Grimsby”, “Derby”, 这些地名中的“by”指的是北欧维京人(Vikings)入侵时建立的小村落。所以“Grimsby”的指的就是Grim’s village(Grim这个人的村庄)。而“Derby”指的是“a village where deer were found”(有鹿的村庄)。至今“by”这个词在丹麦语中仍然有村庄小镇的意思。
再举个例子:
Americas(美洲):以意大利航海家Amerigo Vespucci的名字命名。
追问:可是美洲新大陆不是哥伦布发现的吗?
答:貌似还真不是……
据史料记载,早于哥伦布500多年前,最初发现北美大陆的是北欧维京人莱夫埃里克松Leifr Eiríksson。
哥伦布本人从未承认他当时到达了一个以前欧洲人所不知的大陆。
1492–150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因此名垂青史。
追问:那为什么后来Amerigo Vespucci的名字又成了美洲的名字?
答:1497–1504年间,Amerigo Vespucci曾四次到南美洲进行探险航行。他对于所到达的国家做了非常细致的描述。这些文字在欧洲流传甚广并给他带来极大的声誉。很多人便认为他是真实的美洲的发现者。
1507年,德国地图绘制者 Martin Waldseemüller(马丁·瓦耳德西姆勒)出版了一版更新的世界地图,第一次描绘出了美洲的地貌,并给这片大洲取名 “Americas”,也就是Amerigo的拉丁文 “Americus”。
07
为什么歪果人的姓氏那么奇怪?
答:一千年前英国人是没有姓氏(Last Name)的。人们互相只会称呼First Name,如Edwin, Hilda等。
但麻烦的是人多名少,难免遇到一个村落有好多叫Edwin的人。于是为了区分有重名的人,大家就在名字后面加上一些信息,如“Edwin the baker”(面包师Edwin),“Edwin from Derby”(来自Derby的Edwin)等。
到了中世纪,这些名字后面附加的信息就演变成了Last Name— “Edwin Baker”, “Edwin Derby”。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我们看到很多英文的姓氏都是职业的单词,像“Potter”(陶工), “Smith”(铁匠), “Taylor”(裁缝)等。
当然还有些姓氏是地名单词,像“Hall”, “Norman”(man from the north), “Wood”, “Street”等。
另外还有些姓氏是描述人的特征,如“Black”, “Swift”, “Rich”, “Armstrong”等。
还有一些没什么好描述的,只好扯一些亲戚关系了,如“Johnson”(John的儿子), “Robertson”(Robert的儿子), 以及“Watkins”(Wat家族的)等。
08
为什么有些单词的意思那么出乎意料?
答:因为某些单词的词源(Etymology)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举个例子:
新郎“bridegroom”,“groom”的意思是马夫(someone who looks after horses),为什么新郎是新娘的马夫?新娘又不是马....
其实早期的新郎是“bridgome”,其中的“brid”就是指“bride”新娘,而“gome”在古英文中的意思是“man”,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了。
但在中世纪时期,人们不知不觉把“gome” 叫成了“groom”,于是“bridegroom”就流传了下来。
再举个例子:
小名/外号“nickname”,nick丝毫体现不出小名的意思啊…
“Nickname”这个单词来自于中世纪时期的“an eke name”,“eke” = “also”,所以“an eke name”意思就是“别名”(an extra name),只是后来被大家叫成了现在的“a nickname”。
09
为什么英文比中文枯燥?
答:谁说的?! 这锅英文不背!英文有英文的乐趣。看几类文字游戏的方式:
★ Play with Sounds(发音游戏)
Pun双关
指用一个单词的两个含义,或用两个特定的单词,达到“一语双关”的目的。
比如:
A: What's the longest sentence in the world?
世上最长的句子是什么?
B: Life sentence.
无期徒刑。
“Sentence”既表示“句子”,同时也有“判决“的意思。
★ Play with Letters(字母游戏)
1. Anagram 易位构词
指打乱一个单词或短语的字母顺序,构成另外一个单词或短语。
dormitory (宿舍) = dirty room (脏乱房间)
mother-in-law (岳母) = woman Hitler (女希特勒)
2. Palindrome 回文
指顺读和倒读都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回文单词有很多,如eye, madam, radar, kayak等。
回文句子也有很多好玩的:
Was it a cat I saw?
Step on no pets.
3. Pangram 全字母短句
指包括英文全部26个字母的句子。
例如: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4. Lipogram 漏字文
指在句子中刻意避开某个字母。
比如:
I am going to show you how to do this right now.
这个句子就避讳了字母“e”。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牛的是1939年美国作家作家Ernest Vincent Wright 所写的小说Gadsby。全书共5万字,通篇没有一个“e”出现!
5. Univocalic 单音文
指句子中每个单词都含相同的元音。
如:
Cool schoolboys do not do sports on top of London shopfronts.
这句所有单词都含元音“o”。
10
为什么最后没有游戏玩?
答:翠花,上游戏~
以下是歪果网友恶搞的“Pun”一语双关的网名,看看你能猜出几个对应的单词?
例:Justin Case = just in case
Chris CrossDan D LionDinah Mite Stan DuppMinnie BussNoah ZarkLaura NorderTerry BullSue AsideBenny Fishall学英语的这些年
你还问过哪些“为什么”呢?
欢迎留言讨论~
(其实大多问题上网就能解决……)
Reference文献参考:
A Little Book of Language by David Crystal
The Shallows by Nicholas Carr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喜欢我的声音,喜欢英文,就加入英语狂徒,跟我一起踏上英语狂途吧~ o(*^▽^)o
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
(ID:Chinadaily_Mobile)
为您的英语保鲜
长按可关注本微信号
英语十万个为什么(分不是问题,要具体讲解)
opinion是对某件事的看法和态度,mind泛指一切想法,thought是比较抽象的想法思维,idea是一个主意。首先grey hairs用复数因为有few在,指一些头发。如果按照出题意图,前面的short hair单数指的是发型而不是短的头发。从语法上来说short hairs也对。
a knowledge of sth 是习惯用法,也可以说having a knowledge of sth。international trade是一个概念,泛指,所以不用冠词
none of them=no one(单数)=nobody(单数)
另外none也可以单独用,相当于nobody/no one,比如
We had three cats once none (of them) is/are alive now
而no one=nobody
十万个为什么 英文版书
《十万个为什么》,英文叫哦one hundred thousand whys。《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目前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第六版总主编是韩启德。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受其影响,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成为少儿科普类图书的代名词。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于2013年8月13日首发,以全新面貌再次走进读者视野。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内容近九成都是全新的“为什么”。
1970年为适应当时形势,修订的《十万个为什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文革”中,少年儿童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在那“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从1970到1978年,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共21册,三十二开本,1—14为黄色封面,15—21为蓝色封面,内页都刊有毛主席语录,最后一本由于当时已将步入改革开放,故取消了语录刊载。原计划出到二十三册也因后来形势而取消。由于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削离,这最后有两本(18和21册)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各册的主要内容如下:(1)数学 (2)物理 (3)物理 (4)化学(5)化学(6)天文(7)气象(8)地理 (9)动物(10)动物(11)植物(12)植物 (13)医药卫生(14)医药卫生(15)体育 (16)体育(17)军事(18)军事 (19)人类史(20)天体史(21)地球史。
文革版在重版说明中,首先对前两版进行了批判,“存在不少错误,没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脱离三大革命运动实际,不少内容宣扬了知识万能,追求趣味性,散布了封、资、修的毒素。”然后说明本次修订出版的原则,“这次修订重版时,删去了错误的内容,同时,增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新题目,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反映三大革命运动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反映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使科学普及读物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使得这套书深深打上了阶级斗争的烙印,关于工农业生产的内容大幅度增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