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师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佛教四祖道信凭什么成为我国禅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经历了南北朝的佛教鼎盛时期,中国的佛教发展逐渐进入沉淀期。到了隋唐,我国佛教事业虽然不如南北朝那样遍地开花,但却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众所周知,唐玄奘是名垂青史的佛教高僧,《西游记》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回真经,升仙成佛,成为古往今来的励志典范。
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唐僧”。
虽然这只是古典神魔小说里的一个故事,但它似乎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唐朝佛教发展的辉煌历程。
当然,还有更多高僧在世俗世界里寂寂无名,但在佛教发展史上却是一座座绕不过去的丰碑。
佛教
01
经历了南北朝的佛教鼎盛时期,中国的佛教发展逐渐进入沉淀期。到了隋唐,我国佛教事业虽然不如南北朝那样遍地开花,但却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众所周知,唐玄奘是名垂青史的佛教高僧,《西游记》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回真经,升仙成佛,成为古往今来的励志典范。
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唐僧”。
虽然这只是古典神魔小说里的一个故事,但它似乎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唐朝佛教发展的辉煌历程。
当然,还有更多高僧在世俗世界里寂寂无名,但在佛教发展史上却是一座座绕不过去的丰碑。
佛教四祖道信,就是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人物。
道信,全名司马道信,生于580年,卒于651年, 享年71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公元581年是什么概念?其实就是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的第一年,即杨坚开皇元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华民族自东汉以来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建立了秦汉以后统一的封建王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中心的新的多民族共同体。
佛教禅宗四祖,就在大隋建国前一年生于蕲州苞兴县(今湖北省武穴梅川镇),取名司马信。
有心的读者可能会再次注意到,四祖又是出生在湖北!由此可见,隋唐时期湖北确实是佛教的兴盛之地。至于究竟是什么因缘促成,我暂时也还没有探索到。但是,我可以断定,这绝对是值得研究的一个佛教历史现象!
道信4岁时,被送入镇北竹影佛寺的乡塾发蒙读书。据说他聪颖过人,每年读书可达十数卷,饱读孔孟老庄等经典名著。
闲暇时,道信喜欢听寺僧诵经念佛。更令人惊异的是,他入耳即知下文,如同早已滚瓜烂熟一般。至于为什么,同样没有人说出个所以然。
他当然不会未卜先知,明显是早有所涉猎或有所耳闻,并谙熟于心。但他的聪明才智,这时就已经早早表现出来了!
道信小时候就喜欢模仿僧人的仪态和模样,所以很多人都夸他为“菩萨转世”。这让他更加自得与投入。或许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鼓励,才让道信更加亲近佛教。
道信7岁时在梅川镇济北寺出家(一说是在破额山),这又是另一段因缘。或许,这更加证明了当地彼时确实有亲佛、敬佛的文化习俗。
更有趣儿的是,据说道信的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这个小孩却多次规劝他。对方当然不会听一个小孩的童言稚语,道信便独自洁身自好,持守斋戒,如此长达五年之久,令很多人都暗暗称奇。
道信14岁时,去舒州(今安徽安庆市)皖山深处拜禅宗三祖僧璨为师。
这确实是一个很高的起点,也注定了他以后的非凡成就。
02
这一年是公元594年。此后十年,三祖僧璨往返隐遁于安徽秀美壮丽的山水间,而道信则一直追随侍奉着他。
这期间发生的一件有趣儿的事是,道信15岁时指点张怀到双峰山出家,作栽松道者。读过我前文的人大约知道,五祖弘忍的前生就是栽松道人。不知道五祖的故事是不是这样演化来的?不过,佛教典籍记载五祖姓周而不姓张。所以,我们也宁愿相信这事只是传说。
20岁时,道信用中草药遏止了蕲州、黄冈的瘟疫,用芥菜粑治愈了当地人的疥疮。这事更奇特——我们不知道道信什么时候又修习了医学?但他是个博学全能的人,我们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一点儿端倪。
25岁时,三祖赴罗浮山布教,道信则到吉州受戒。吉州,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市,公元590年由庐陵郡改名。
26岁,道信在蕲州府城东凤凰山建正觉寺,又在新蔡县(黄梅县前身,不是今天的河南新蔡)破额山建幽居寺。那时的道信雄心勃勃,几乎成为了“基建狂人”。我们不知道他哪儿有那么多钱财,反正几乎连建东禅寺、西禅寺(西永福寺)、武穴大金幽栖寺、大冶(今黄石市南郊)广法寺等六座寺院。
那确实是道信“疯狂”的一年,如果他背后没有一个巨大的“财团”,实在也是他影响力爆棚了。如果放在今天,可能比释永信还“网红”。
27岁时,三祖僧璨回安徽,道信回侍,三祖传付衣钵道信,即为佛教禅宗的四祖。
不久,三祖立化于皖公山岫树下,时年96岁。
相传道信29岁时收七岁的弘忍为徒,携住大林寺,四十年不离左右。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道信确实“春风得意马蹄疾”,“符合成名要趁早”的今训,而且很注意培养接班人。
道信的这一切,确实证明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早慧的智者。
03
公元595年,隋文帝设坛祭祀泰山,并巡幸灵岩寺。
也就在这一年,隋文帝母亲得了一种绝症,朝中所有太医都束手无策。
皇帝为了拯救自己母亲的性命,命令全国各地张贴皇榜,声称有谁能治好国母疾病,可官升三级、赏银万两。
当时居住黄州府广济县安乐乡景和村响水口(即今湖北武穴市余川镇十里村吕凹)的道信禅师看到皇榜后,就在十里村吕凹河里、吕凹背后山上采挖菖蒲、田三七、五加皮等药材制成中药,托人送到京城,治好了隋文帝母亲的“不治之症”。
隋文帝龙颜大悦,封司马道信为国师,传他进京受赏。但道信不为官也不为利所动,只愿留在余川镇继续修行。因此,他并未进入皇宫,也没有要皇帝赏赐的万两银子。
皇帝为了感谢与表彰道信的医术与德行,敕封道信为“四祖大医祖师”。这一事件,当时轰动朝野。
公元611年,广济县当时久旱不雨,稻田龟裂,瘟疫流行,饥民遍野。31岁的道信率众僧侣一面念《楞加经》和《般若经》,一面上太平山、横岗山采苦菜、米菊、蕨根度荒。
更神奇的是,道信发动当地老百姓砍柴晒干点火焚烧,使烟雾漫天弥漫,迫使冷空气下降。一个星期后,大雨倾盆,百姓无不拍手称奇,感念四祖的慈悲与神灵。
公元617年,江西吉州再次爆发瘟疫。这一次,道信作法让暑天降雪,息灭了瘟疫。州民惊为天神,自动建雪山寺,挽留他永久留居。
当然,不管这件事真假,但至少是记录在四祖“秘史”上的一个美丽传说。
04
相传道信并没有在吉州停留多久——他注定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修行者。不过,此后他却留居庐山大林寺十年。或许,钟灵毓秀、仙气萦绕的庐山更适合他修行。
41岁时,道信应蕲黄道俗之请,携弘忍诸徒离潮山寺回蕲州,行走于蕲黄大地。
42岁那年,道信扩建幽居寺,首次定居收徒。正是在这里,他开创了有史以来的修行新模式:农禅并举,自给自足。很多研究佛教史的专家认为,道信这一创举,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以后,佛教修行者不但安定下来,而且创造了修行 劳作的全新禅修模式。
45岁那年,道信到江北弘法后旋即回到黄梅县西的双峰山(又称破头山)造寺驻锡传禅——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四祖寺。
在这里,道信禅师居住了30多年,道场兴盛,法音远布,“诸州学道,无远不至”,门徒鼎盛时多达500余人。
55岁时,蕲州刺史崔义玄慕名礼拜四祖。问到修行,四祖说:“神通妙用,全在你心里!”这似乎再次印证,四祖道信对“心学”的彰显。
64岁时,四祖四拒唐太宗诏请,拒不赴京。太宗非常感慨,赐以紫衣。
65岁时,四祖于传法洞传付衣法弘忍,让其成为禅宗五祖。弘忍遵从祖意,建种松塔,建意生寺。
72岁时,道信命元一造毗卢塔,后坐塔中示寂,死后被赐谥为“大医禅师”。逝后一年,塔门自开,四祖金身不坏。弘忍以漆塑四祖真身,永供塔中。
05
世人认为,道信禅师对禅宗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农禅并举”主张并身体力行,让出家人耕种修行,自己养活自己,尊严持久。从此,僧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佛教也得到长足发展。
道信以前的几代禅师,基本上都是“游化为务”。他们随缘而走,随缘而住,“不恒其所”,“行无轨迹,动无彰记”,“随其所止,诲以禅教”。
道信改变了这种传教传统,“择地开居,营宇立像,存没有迹,旌榜有闻”。
“游化为务”,禅师来去不定,很难发展,因而从达摩到僧璨,其弟子均寥寥无几。道信定居双峰山后,才最终出现“诸州学道无远不至”,门徒多达五百余人,形成了一个宗派的强大基础。
按照印度佛教风习,出家修道者不事生产,靠他人布施或沿门乞食为生。佛教传入中国后,达摩、慧可、僧璨几代禅师依然一直遵循印度佛教风习,苦行节欲,一衣一钵,乞食为生。道信实行农禅并重,在禅宗史上是一个创举,在佛教史上同样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后来,弘忍提出“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把禅僧的一切活动均提升到禅修的高度。到百丈怀海时期,他更将自食其力定为丛林规制,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成为佛教修行的重要规则。
“心净即佛,佛即是心”;“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这是道信禅师一生倡导的修行准则。
专家认为,这是对达摩“大乘安心法”的发展,也是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的修行境界。把一切禅修便归结为对自我本心的体悟,于是禅宗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心宗”。
后人认为,惠能所提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其肇始者其实应该是四祖道信,只不过惠能提炼升华了它。
“解行相扶”、“守一不移”是道信禅法的重要特色和基本禅修方法。道信说:“古时智敏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作用,见理明净,了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
道信非常推重智敏的禅法,并提出了“解行相扶”的五项内容:
其一是“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其二是“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其三是“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其四是“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人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
其五是“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空门”。
道信强调,“守一不移”只是方法,目的是通过“守一”达到“一亦不为一”,即外不执空,内不念心,“内外空净”,达到“心性寂灭”的境界。
这种境界不同于老子的“窈冥”境界和庄子的万物“齐一”境界。因为老子的“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境界,“外虽亡相,内尚存心”,“故老子滞于精识也。”庄子的“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境界,“犹滞于一也”。而“守一不移”的结果,是既不滞于“空”,亦不滞于“心”,一切不滞,一切不执,无所得、无所住。因此修禅者要采取“守一不移”的方法,达到不守于“一”的清净寂灭境界。
这些要旨,都是卓越的修心法则与顿悟秘诀。
公元651年,道信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 道信是中国历代寺院中,第一个被皇帝封为既通佛学又通医学的一代高僧。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甚至,你已经可以嗅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影子。
中国禅宗的弘扬,从来都是命运多舛,在达摩初到中土直到三祖僧璨,禅宗一直处在受人排挤的尴尬境地,直到四祖道信时代,禅宗终于有了广泛的信众基础,这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佛教中禅宗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
师兄!此宗直指本心,至最究竟处!当年世尊在灵上传法大会上,拈花微笑,将此以心印心、教外别传的佛法最究竟最高境界之了义法,传与会佛深心的大弟子摩诃迦叶。由此弟子以心印心传与阿难尊者,并由此代代相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达摩大师将此无上心法,带到中国,并传与二祖慧可大师,然后是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然后是六祖慧能大师,至此禅宗大扬天下。师兄,每一祖师传法下一祖师,皆是以心印心。深悟佛心根本,才能得受此法。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心,只是众生迷而不识,妄转生死海。一旦识得此心,则心心同体,无有二致。故能成为中国佛法的典型代表。另外,我们末法时期众生,远离佛所教导的四依止: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言,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离此教导,则容易偏离。大家依大德依法师,甚至依居士,却不依佛言佛教!佛的经典当中没有显现任何一派一门,门派乃是后期的因缘产生。是我们后人给加上某宗之义,之分,之称谓!法法同道,道道相通,不相背逆!若离心之外有可说,是为外道!
念佛禅的四祖禅法
四祖道信(580-651)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关键性的人物。道信继承了他以前的各种禅观思想和修行的方法。他的思想很丰富、很重要,是禅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
道信继承了自达摩以来用《楞伽经》印心的传统,又开启了以《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为修持法门的新绪,直接影响了五祖弘忍“东山法门”的肇启和六祖惠能“曹溪顿教”的崛兴。
一、念佛禅
1、念佛禅的根据:
(1)《楞伽经》:诸佛心第一;
(2)《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该经要求修一行三昧者要“系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
2、念佛禅的要求:
(1)依《普贤观经》提出“端坐念实相”, 即念实相佛: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2)依《大品般若经》提出“无所念者,是名念佛”。即此“念佛之心名为无所念”。因为“离心无别有佛,离佛别无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3)念佛要攀缘不起,泯然无相,平等不二;
(4)排除能观之心与所观之佛,要令能所之心不起,一切诸缘不能干扰。念佛禅即是安心法门。
3、总结:依《观无量寿经》揭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旨:“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并说:“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要达到“心作心是”的境界,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1)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2)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3)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4)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
(5)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二、万法不离方寸
道信大师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对一切境缘,但莫分别,即自如如;一切差别之相,由心分别故有。”
道信大师说: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三、禅修的方法是守一不移
道信大师说:“诸经(禅)观(之)法,备有多种,傅大士所说,独举守一不移。”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任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弛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守一不移”是继承了傅大士所传之禅修方法,此即修禅定时“心一境性”方法之活用,实即传统禅法之精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