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作者
0 评论
107 阅读
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新兴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我们在应用方面很多走在人家前头,但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核心技术需要研发,可是国内企业大多数都不愿意投入研发,一方面是研发风险大,搞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这都是需要钱解决的问题,而且研发还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成功,技术研发显现的就是周期太长,投入大、见效慢、要求人员素质高。
还有一方面,就是山寨也多,而山寨的成本很低,以低价抢占市场,造成真正研发的企业反而无法获得应有的市场报酬,企业创新的成果无法得到有效保
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新兴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我们在应用方面很多走在人家前头,但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核心技术需要研发,可是国内企业大多数都不愿意投入研发,一方面是研发风险大,搞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这都是需要钱解决的问题,而且研发还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成功,技术研发显现的就是周期太长,投入大、见效慢、要求人员素质高。
还有一方面,就是山寨也多,而山寨的成本很低,以低价抢占市场,造成真正研发的企业反而无法获得应有的市场报酬,企业创新的成果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研发投资不能按期回收以及高额的打假费用,这些都使很多国内企业对研发望而却步。
所以我们现在发现有很多下面的现象:
国内所谓的“企业家”们,心里想的是赚快钱,能捞一笔是一笔
只看眼前的利益,不看长远利益,这估计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色,民企普遍缺乏一种长久安全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很多生存都存问题,何谈研发?
所谓的“企业家”们想的是如何快速赚到钱,反正做几年,发财了,个人财务自由、有钱就移民,成了他们的目标,所以是能捞一笔是一笔。话又说回来,在国内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内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几年,生存都如此艰难,拿什么让他们研发?
国内互联网巨头,利用消费者的低级趣味心理赚钱,却不愿花钱投入研发
其实我们科技应用水平并不低,但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多数利用中国人喜欢买卖东西、喜欢互相八卦这样的低级趣味来赚钱。
国内互联网巨头,营收几千亿,利润几百亿,本来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做研发的,结果都去干什么事了?电商、放贷、游戏、黑心广告、与小商小贩抢饭碗,却不愿花钱投入研发。
国内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是想挣快钱,对中国的科技实力并不能带来本质上的提升,所谓的技术都是靠钱买来的。
国内企业可以花几亿、几十亿做房子、做游戏、拍电影却不愿意开研发操作系统、芯片、工业软件、制造软件
房地产也好,电影也罢,短时间很快就赚上几亿、几十亿。谁愿意花大代价搞研发?大家心里都会想研发的目的是什么:更好的赚钱,不更好的赚钱,做研发干什么?哪比得上房子、游戏、电影赚钱?有时候没法比,这些项目周期短,回报也高啊。
所谓的国内高科技企业,很多对不起“高科技”三个字
我国的高新企业有很多,入选门槛极低,所谓的国内高科技企业,很多完全做不了高科技,也不愿意投入研发,与华为齐名的中兴,每年研发投入才10亿,但华为每年几百亿的研发投入,光在5G上投入达到万亿级别。
很多高科技企业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实际是只能搞搞营销。
遍地都是投机商,很少有真正的企业家
所谓的企业家以赚快钱为目的,所以大把地砸向共享单车、外卖......一些企业家干的都是能捞一把就捞一把的事儿,大多都是在投机倒把。
很多企业是鼠目寸光,只看眼前的利益,不看长远利益,根本不愿意在研发上投入。
写在最后
国内企业不愿意搞研发?我想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不投入研发,最后核心技术无法掌握,企业技术实力也就不足。国内的技术研发不行吗?当然不是,国内有很多人才,虽有不少出国了,但是留下来的精英还是很多的。说实话研发周期是很长,如果制度跟不上确实会赔死,难道发达国家就没有这些问题?国外搞研发死掉的公司比我们还多,只不过他们有很好的规避手段,有资本的支持,有国家保护,包括行业保护,同时还有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于研发,我们国家支持太少了,对于投机倒把却太纵容了。研发需要资本的力量,还要制度的保障。
你觉得为什么国内企业不愿意投入研发?
因为国企毕竟资金是有限的,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资金来投入研究。
许小年:中国企业为什么不重视研发?
政府无需也不能自己来主持研发,要做的是保护知识产权□许小年/文中国企业为什么不重视研发?笔者曾借在商学院授课的机会向来自企业的学员讨教。民营企业家的解释是:“我们做研发投入很大,如果失败,投资收不回来;即使成功,投资也收不回来,新产品和新技术投放市场,不久就被仿制,冒牌货价格低,我们没法竞争。”民营企业的顾虑之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将来的事情说不清,趁这两年经济好,赶紧赚些钱,谁做长期打算?”民营企业行为短期化,国有企业也是如此,尽管原因有所不同。国有企业的高级主管由政府任命,任期三到五年,有长有短,但一般不会跨越重大技术的研发周期。作为理性经济人,企业负责人的目标函数是最大化自己的提升机会,为此需要业绩特别是短期业绩的烘托。如果一项技术的开发历经十载,待到成功之时,却已错过调动升迁之日;哪怕这技术为企业为国家产生再大的效益,在国有企业主管眼中,恐怕也不比年终考评指标重要。无论国有还是民营,没有研发的激励,自然不会去做研发。而要想促进研发,首先要给企业以研发的激励。研发激励之难,在于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从事科技研究的个人或企业必须付出大量的前期投入,未来的收益是否足以回收投资却充满着不确定性。新产品、新技术能否为市场所接受?接受程度如何?是否会被抄袭而使新产品的生产厂家失去定价的能力?定价能力的丧失意味着销售收入低于预期,而研发投资若不能带来商业利润,个人或企业就缺乏研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私人部门的激励不足导致研发活动低于社会所希望的最优水平。为了弥补私人部门研发的不足,有人提出由政府主持研发,以克服研发领域中的“市场失效”。由于我们这里讲的研发不是载人飞船那样的国家项目,而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性活动,政府从事研发也存在着激励问题。首先,科技开发项目的成败与政府主管人员的利益无关,政府官员的积极性从哪里来?其次,政府官员不具备商业经验,在项目选择、管理以及成果应用方面不可能比企业界人士更高明。第三,政府也不像每天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企业那样拥有充分的市场信息,无法对项目的商业潜力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如果换一种模式,由政府安排资金,民间企业竞标研发项目,研发的效率可能会提高一些,但政府在项目的甄选上,仍然绕不过激励、经验和信息方面的问题。理论与实践都说明研发的主体必须是企业或个人。那么,如何使企业具有足够的研发激励?答案是制度改革与制度建设。为了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只有杜绝了抄袭、冒牌和非法仿制,专利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才能保持定价的能力,而只有相对高的价格和利润空间,才能补偿企业或个人所承担的前期投入和失败的风险,才能诱导他们持续地投资于研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在研究西欧经济史时发现,有效的产权保护提高了研发的投资回报,刺激了系统性的、商业化的和可持续的研发活动。工业革命的实质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制度和技术的相互影响,是制度在技术转化为生产效率过程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以此分析中国的情况,可以看出,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产权保护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提高研发投资的回报,二是降低产权的未来不确定性,从而引导他们从追逐短期利润转变到培养企业的长期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作用,但仅有这些并不够,国企高层主管的选聘还必须市场化。国家干部或公务员出身的国企高管与职业经理人不同,他们在意的不是市场的评价,而是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满意与否。政府部门的非商业倾向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研发激励弱于民营企业,为了提高中国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研发积极性,有必要继续降低国有部门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以上分析对政府职能定位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政府的作用主要在市场之外,商业性研发项目的选择、资金的筹措与使用、项目的管理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都不应是政府管的事。除了航天等少数非商业性科学技术攻关,政府应集中精力于制度建设,特别是专利制度和产权保护。有了牢固的制度基础,以及制度所提供的强有力的激励,市场中的企业和个人推广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有了良好的制度,市场中的企业和个人也一定能够实现技术的自主开发。(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恩施知识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