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不能碰乳房吗,孩子断奶后缺乏安全感
这位妈妈其实在对宝宝安全感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安全感的建立不光靠妈妈的喂养行为,还需要情感联结在母乳喂养被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妈妈选择用母乳亲喂的方式来建立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但安全的母婴依恋关系的
昨天我在一个关于母乳喂养的妈妈群里翻看关于“断奶后的宝宝爱摸奶奶”的讨论,有一个妈妈提出了疑问,她说自己的宝宝2岁,已经断奶了,但是每天不定时的会摸好几次奶奶,睡觉也是必须要摸着奶奶才能入睡,到底需不需要阻止?如果拒绝宝宝,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呢?
这位妈妈其实在对宝宝安全感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安全感的建立不光靠妈妈的喂养行为,还需要情感联结
在母乳喂养被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妈妈选择用母乳亲喂的方式来建立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但安全的母婴依恋关系的形成,并不全靠喂养行为来达成。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学家为一个幼猴提供不能喂奶的绒布做的母猴和装有奶瓶的铁丝做的母猴,结果发现,幼猴并不会长时间的亲近铁丝做的母猴,虽然能够吃到奶填饱肚子,但是幼猴更喜欢绒布做的母猴,因为绒布有柔软的毛,接触起来更温暖、更有安全感。
动物都不喜欢冷冰冰的铁丝,更何况情感更加丰富的人类呢?
这个实验证明了:母婴依恋关系的形成,宝宝安全感的建立除了喂奶以外,还需要投入情感联结。
妈妈的乳房对于宝宝来说,在最初的时候确实让宝宝感觉到被关注、被照顾、被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感的形成,但却并不是安全感的全部来源。
既然如此,为啥断奶后,宝宝还要摸奶奶呢?
宝宝断奶后还要摸奶奶,情有可原
1、告别和改变需要时间
如果母婴依恋关系确实属于安全性的,那么长久以来,每天躺在妈妈怀里吃奶奶的习惯毕竟要发生改变了,对于一个认知能力还很不足的宝宝来说,确实不容易。
不多说,大部分宝宝至少吃了6个月的纯母乳吧,每天平均5次,6个月至少吃了900次,那就是900次的想念啊,再别说喂到2、3岁自然离乳的情况。
断奶以后,虽然不能继续吃奶了,但是宝宝对妈妈乳房的依恋感还没有割断,宝宝自然而然会经常想要去摸一摸,怀念一下吃奶的日子。
其在心理上的不舍与难受的感觉,请参考爸爸不让抽烟喝酒打游戏,不让妈妈买包买鞋看李佳琦。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并且每个宝宝的心理接受能力不同,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我们得允许有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
2、正常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慰藉
断奶之前,宝宝哭一哭就有奶吃,并习惯性的通过吃奶这个事情来确认妈妈对自己的爱,断奶以后,宝宝不确定妈妈对自己的情感,吃奶被拒绝了,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不让摸奶奶,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虽然喂养行为并不代表着所有的情感联结方式,但却是宝宝最为熟悉的一种方式,现在这个途径没有了,宝宝用摸奶奶来替代是很正常的。
倘若断奶期间刚好是在宝宝的分离焦虑期(6-15个月),那么宝宝会更加依恋摸奶奶这个行为。
本质上,摸奶奶这个行为就是宝宝在确认妈妈对自己的爱,所以不必一开始就严厉拒绝。
母乳喂养终有结束的一天,摸奶奶也有结束的那一天。
但如果你的孩子自然离乳以后,3、4岁了还在摸奶奶,那就需要注意了。
如果孩子大了还在摸奶奶,可不能放任不管
当孩子自然离乳以后,摸奶奶这个行为应该也要随之结束,但是如果孩子已经3、4岁了,还在摸奶奶,妈妈就需要重视了,这可不是“爱”,而是“害”。
1、不利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培养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性别意识了,这个时候应该给孩子着手培养男女有别和隐私部位的意识,妈妈是女的,爸爸是男的,宝宝是男/女的,妈妈的乳房是女性的隐私部位,是不可以随便掀起来摸得。
同样,宝宝也有属于自己的隐私部位,也是不可以随便给别人看的,要让宝宝意识到身体的界限在哪。
所以,如果孩子还是肆无忌惮的把手伸进妈妈衣服里摸奶奶,不利于建立性别意识和保护隐私的概念。
2、阻碍孩子学会表达亲密的能力
其实孩子有时候摸奶奶是想和妈妈亲近,只有最亲密的关系,才能做出这样的行为,但是,表达亲密的方法不仅仅是摸奶奶,还有拥抱、亲吻、用语言直接表达。
如果孩子想表达对妈妈的情感,却只会摸奶奶这一招,那这种行为模式映射到其他社交方面就不合事宜了,面对朋友、以后的爱人,该如何表达对他们的爱意呢?
正确引导,让孩子和摸奶奶友好告别
如同自然离乳一样,摸奶奶的戒除同样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暴力阻拦。
1、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不能摸奶奶的理由
每次孩子想要摸奶奶的时候,我们总会下意识得说:不能摸!不许摸!或者直接用手挡住,孩子很迷茫啊,为什么不能摸呢?
所以,要给孩子一个明晰的理由,我们可以说:妈妈会很不舒服,奶奶会难受,妈妈不喜欢这样。
从妈妈自己的角度和感受来给孩子一个解释,孩子都是有同理心的,会明白妈妈的感受。
但是如果我们这样说:“你都多大了,还摸奶奶,羞不羞?丢人死了。”就会伤害到孩子,这个理由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从而感觉到羞愧,甚至否定自己。
2、性别教育提上日程
在孩子2岁半以后,就可以进行性别教育,我们可以通过看绘本的形式,教会孩子识别男女、认识自己的身体、不断给孩子巩固男女有别和保护隐私部位的意识。
当孩子又想摸奶奶的时候,妈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孩子,妈妈是女性,妈妈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哦。
3、让孩子学会不同的表达亲密的关系
我们要拿走孩子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就要教会他们另外的方式,当孩子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就会明白,原来不是只有摸奶奶才是表达爱妈妈的途径。
情感表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
◆肢体表达:拥抱、牵手、微笑
◆语言表达:我爱你、我想你、我很喜欢你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地给孩子展示这些表达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这些方式的效果,然后通过模仿,运用这些方式。
4、温柔而坚定的坚持
当妈妈下定决心要戒除孩子摸奶奶这个习惯后,就要温柔而坚定的坚持下去,不要反反复复,今天可以摸,明天又不能摸。
当孩子哭闹、非要摸的时候,妈妈只需要这么做:
◆温柔的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这样,奶奶会不舒服。
◆接纳孩子的情绪,说出孩子的想法:我知道你是想要和妈妈亲近是么?你想变成小宝宝一样被妈妈抱着是么?
◆张开双臂,紧紧抱着孩子,告诉孩子:妈妈很爱你,会一直陪着你。
◆如此重复即可,直到孩子平息情绪,然后转移注意力,玩积木、做游戏吧。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龙应台这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nainai,再见!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