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孩子那么自信,美国孩子自信
作者|蔡真妮
文|蔡真妮,旅美作家,三个孩子的母亲。本文摘自《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漓江出版社。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噢~
作者|蔡真妮
文|蔡真妮,旅美作家,三个孩子的母亲。本文摘自《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漓江出版社。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什么“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他得到过什么奖。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
尊重使孩子自信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
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
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认识,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
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学习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拿到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在赫赫有名的大制药公司里工作。在公司里她常常感到窝火,因为那些美国同事技术知识都远不如她,却个个自我感觉极好,张口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这个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她,却总是在找自己的不足,开会时从来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做得多么好,实际上她比所有的人贡献都大。她觉得和美国人相比,自己在实力上最强,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为这个她在公司里失去了很多机会。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学了,她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后,感慨万千地说,美国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个脑子明显有毛病的孩子,老师都是一直在鼓励,十道题做对了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到前面将那一道题算给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励他继续努力,没有分毫的讽刺挖苦。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没有自信吗?
哪里像我们小时候,考试没考好,父母说骂就骂,违反了纪律,老师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点尊严可言?
她说:“像我这种全校第一的尖子生都被打击得自信全无,别说那些差生了,难怪那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要破罐子破摔了。”
赞赏使孩子自信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
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
我女儿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级和另外一个班级合作排练一台节目给家长们做汇报演出。那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两个班的学生家长们都拿着相机摄像机,一排排地坐好。孩子们轮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诵、演小话剧。我注意到,诗朗诵是大家轮流念的,每个同学的演出机会基本相同,都有三四次独立表演的机会。能力强的孩子会把台词记下来,背着讲,而有些孩子则手拿台词照着念,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长们最热烈的掌声。
小学的运动会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参加比赛的,篮球足球棒球等运动队还有管乐队弦乐队,谁想参加谁就报名,不是根据个人水平甄选的。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观众们都是掌声雷动给予孩子们鼓励。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讲,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有的小孩讲话没个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语,老师会表扬他的观点特别,勇气可嘉。
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进行表扬,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
信任使孩子自信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否认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
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看把盘子给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一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孩子要尝试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会说:“得了吧,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别丢人现眼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回想自己在美国学习的那段时间,最羡慕的就是美国学生的自信。在课堂上,他们可以自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争辩。而我,明明有更好的想法,却因为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敢轻易说出来,担心自己的观点不够惊艳、不能一鸣惊人,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好、不能清楚表述自己的想法。左右斟酌、犹豫不定,错过了很多参与讨论、展现自己的机会。
现在想想,都是不自信闹的。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整天藏着掖着,别人怎么能发现你的好?很多时候,好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于是,开始后悔、开始难过、开始对自己产生更深的怀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相反美国人,因为相信自己,所以往往能坦然地表现自我,侃侃而谈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他们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关注和信任,得到更好的机会,收获更大的成长。于是,越来越自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循环,起始点都在父母最初的教育。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尊重他、赞赏他、信任他,帮助他成为一个自信、自在、自如的人。
培养孩子五花八门的能力时
千万别忘了
自信是他应具备的
最基本的能力
推荐阅读“妈妈,老师不喜欢我”,我的回答让孩子自信走进学校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为什么美国的孩子18岁就能独立
西方文化非常看重‘独立’的价值。别说大学毕业以后了,小编老早就听说:美国人到了18岁就会离开家独立生活。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1。 投票数据
我们先来看一组美国网站上的投票数据。
Giantbomb.com发起了一场以:‘你多大时搬出父母家的?’为题的投票活动。
(父母家???听起来好伤心。小编现在还把‘父母家’当自己家。。。Well。。。)
如下图所示,共有356人参与投票。
(虽说投票的人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个年龄段都顾及到了。
结果显示,18岁时搬出的占比最高,达到17%。
加上‘17岁’和‘<16岁’这两组,18岁以前(含18岁)离开父母家的占到了25%。
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人18岁之前就搬出父母家自己住了。
另外,如果我们计算一下24岁前搬出父母家的人所占比例,数字是76%。
我们姑且把24岁看作大学毕业的平均年龄,那么可以推断:有76%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即搬出父母家,独立生活。
当然了,一个小小的网络投票可能说服力有限。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美国人怎么说。
2。 网友回帖
有位国人曾在美版知乎Quora上提问说:
‘我是中国人。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曾告诉我们说美国人大学毕业后就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当时这让我们很吃惊。这是真的吗?’
下面是美国人的回复。
Tom Stagliano:高级航空航天工程师(毕业于麻省理工)
在我生活的地方,一旦家里最小的孩子上了大学,父母就会卖掉房子,搬去别的地方,不会留下新的地址。。。过去几年我听说过好几例这样的事。。。
(小编给跪了。。。)
Andrew Jenkins
从经历中学习
我认为这是美国文化里特别怪异的一点。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别人知道你和父母住在一起,要么会瞧不起你,要么对待你的态度就变得轻慢了。我觉得,人们歧视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这很荒谬。
(小编表示赞同,独立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住一起啊!)
Tim Nygaard:曾就职肯塔基大学
我是迫不及待想要搬出去自己住的那种。17岁那年,我如愿搬离父母家。那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的美国人非常渴望独立,有很强的‘自立’意识。
现在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很多人20多岁时还会搬回父母家去住。
Sean Bard:莱斯大学化学专业学士·2006年毕业,一直在美国
高中毕业后,我离开家去1,400英里(2,250公里)以外的城市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每次回来看父母,我都没有在家里停留超过一周。我弟弟也是如此。
不过,我妹妹之前几个月住在父母家。她刚从国外工作几年回来,需要好好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Isaac McQuistion:18岁从父母家搬出去就再没回过头
在美国大多数地区,人们的观点和文化习俗的确如此。我上大学那年搬出父母家,从那以后就没怎么在父母家住过。我的兄弟姐妹,还有我妻子,都是这样。
就像另外一篇回帖里说到的:这是美国人迷恋‘个人主义’和‘独立意识’的表现之一,同时也说明美国人信奉‘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美国梦’的理念。毕业后仍和父母住在一起,显然是一种‘耻辱’。这表明一个人未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拒绝‘长大’,缺乏独立生存能力。
可以说,这样的人就是‘寄生虫’,会受到所有亲友的侧目。人们一般不会认为和父母住的人是出自对家人的爱和依恋。
美国文化的‘主导形态’是把自己和其他人‘分隔’得越远越好。
和父母住一起的人,形象是这样的:
30多的大男孩,住在父母家的地下室,打着电动,从父母的冰箱里拿东西和饮料填肚子,苟活人世。
同样地,如果子女搬出去后,父母常常跑去子女家,也会被视为过度介入子女生活、缺乏自理能力、不尊重孩子独立生活的权利等等。
其实仔细想想,和子女保持过分的距离恐怕会让老人非常孤独。 尽管美国现在的情况基本上仍旧和我上面说的差不多,但其实已经开始改变了。
不合理的学生贷款债务,再加上很多行业薪水不景气,使得美国出现了越来越多‘几代同住’的家庭。
究其原因,无非是受困于经济状况。比起从前,现在大多数人直到上了一定年纪才买得起房。
人们仍旧认为和父母住是一种失败的表现,但是因为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也就从‘失败’变为‘常态’了。
匿名
其实我是英国人,但是在英国也差不多。
对于条件富足的家庭,孩子都会离家上大学,在那里租房住(或住大学宿舍),之后就不会回到父母家生活了(通常只会探望或回家休假)。 子女和父母同住,可能出于很多原因(找不到工作、入不敷出、健康原因等)。然而独立居住和生活是人们努力达到的常态。
最近,我的办公室来了一名印度交换生。我和他有过几次不错的聊天。
在聊天中,我看到我们成长的文化和童年经历非常不同。希望这可以为解答你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次午饭时,我提到说自己18岁时有一阵子在一家仓库打工,负责装货盘,为上大学存点钱。
这名印度交换生非常惊讶,一个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竟然也会干这样的工作。
他说,他的父亲绝对忍受不了让儿子做体力活这种耻辱。
就在那天,餐厅里还有一名工程总监曾做过建筑工人,一名高级程序员做过快递司机,还有其他人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过,有人做过邮递员。。。给我的感觉,在印度,如果子女做行业较低的工作,人们会认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供养子女。
对于西方孩子来说,恰好相反。
如果上大学了还不能负担自己的部分花费,会被认为懒惰、被父母过度宠溺。
大学阶段,父母可能在经济上给子女很多贴补,但是大学生也需要有自己赚钱的意识。从事一些简单的服务性工作,是步入成年的良好预备。
在另一次聊天中,这名印度学生提到,他到26岁时才有了自己的银行账号。
他刚开始工作时,薪水是直接发给他父亲的。他父亲管理家里一切财务事宜。他说这在印度很普遍。
记得我8、9岁的时候,有天早上,有一名银行的女职员来学校教我们怎么办银行业务。
那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储蓄账户,她鼓励我们每周往里存一些零花钱,比如2英镑或5英镑,以后给自己买新玩具或其他东西。
英国孩子9岁前,就会接受相关教育,开始练习财务独立所需的技能。 我并非要论断孰优孰劣,只是想分享一下西方是如何教育孩子重视独立的价值,其他文化可能并不那么重视这个。
Beth Knoll-Casey
作家/博主、三个孩子的妈妈、Avon销售代表、程序员
很多人是这样,但并不是全部。很多孩子至少在大学期间会住在家里。成年后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确不多见。
大多数情况下,子女想要展开双翅,探索周围的世界,享受完全独立的美好感觉。
Carlos Eduardo Oliver
世界公民,住在华盛顿特区
《发射失败》这部不是很有名的电影,或许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有人说,美国人性格的标志就是个人主义。美国人渴望独立,没有什么比不劳而获更令人不齿。
即使对于高中生而言,自己打工买车(哪怕是破车)也比接受父母送的德产豪车更受人尊重。
说实话,对于后者,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在有的小地方,如果有人开着父母的圣诞礼物保时捷招摇过市,一定没人愿意搭理他。
几乎所有上高中的孩子对父母的期待也是如此。不管是读大学还是工作,一旦成年,他们就想要独立生活。
当然,大多数家庭不会在孩子满18岁那天就等不及要把他们请出门。但是,有的父母会这么做,或许是出于同辈人的压力。
多数父母会给读大学的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但有的孩子要自己支付高等教育的费用(靠学生贷款)。
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在我自己的国家,有35岁的成年男人还住在父母家里,生活让妈妈照顾(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把父亲当提款机,真是太可耻了。
3。 调查数据
看了以上网友的回帖,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了。是真的,只要可能,美国人最晚大学毕业后肯定会选择离开家独立生活。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小编再给大家透露一个重要信息:
据澳洲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从父母家搬出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未来可能拥有的财富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认为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帮你存更多钱,那你就错了。
21-24 岁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澳洲人比过早或过晚离家的人在人生的中后期可以多赚185,000美元(约126.7万人民币)。
该发现发布在墨尔本大学一份名为《澳大利亚家庭、收入与劳动力》的调查报告中。这项调查自2001年起已经采访收集了17,000名澳大利亚人的数据。
报告指出:21-24岁搬离父母家的人,到35-54岁时,收入和资产状况是最好的。
18岁之前就离家,会让自己的经济状况更糟。
报告显示:
成年之前就离开家的男性,其一生的资产比21-24岁离家的人少184,877 美元(约126.6万人民币);
女性少106,977美元(约73.3万人民币);
年收入平均低约3000美元(约2万多人民币)。
18-20岁离家,也很不错。
这个年龄段离家的男性资产比21-24岁离家的人低99,834美元 (约68.4万人民币);
女性低25,768 美元(约17.7万人民币);
然而,年均收入只低不到900美元(6165人民币)。
25岁以后才离家独立生活的人,年收入比21-24岁离家的人平均低5280美元(约3.6万人民币)。
资产同样受到影响,据估算:
25岁以后离家的男性一生的资产比21-24离家的人少20,779美元(约14.2万人民币);
女性的资产少95,676美元(约65.5万人民币)。
小编也是在21-24岁之间离开家的,看了以上信息,竟然莫名受到了鼓舞。小编以为,是鹰总要远走高飞,父母需要及早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然后在合适的时间放手。
或许如美国网友说的,美国人对‘独立’过于迷恋,但小编觉得,咱们中国的文化倒是可以多多借鉴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所以,赶紧趁21-24岁之间离家吧,或说不定还能多赚点钱呢,嘿嘿。
大家为什么都让孩子去美国留学,去美国留学有什么优势?
为什么要去美国留学?你想出国留学的原因是什么?您不仅应该考虑在美国学习如何丰富您的多元文化和个人生活,还应该考虑如何提高您的教育和职业目标。学生在本国或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因为这将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实现任何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包括专业进步、高薪工作或更广泛的跨文化知识、适应性和经验。
现在还建议去美国留学吗?可以想下这些问题我愿意花这么多时间(至少一年或更长时间)接受高等教育吗?当我回国后,我的美国学历是否会在国内得到高等教育机构、专业执照委员会和潜在雇主的认可?我在美国学习期间获得的知识是否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我本国的情况中?我在美国获得的技术专业知识在国内有用吗?在我的祖国是否需要我选择的职业?拥有知识和经验的国际教育基础会让我比在我的领域工作和/或竞争工作的其他人更有优势吗?我在这个职业中的收入是否足以证明投资的合理性?我在美国寻求的培训和/或教育是否在我的祖国提供?在国外度过时光会不会让我错过国内的潜在机会?如果您申请 美国两年制或四年制大学的本科学习,您必须完成至少十二年的学业并获得相当于美国高中的文凭。如果您正在考虑 攻读 硕士或博士级别的研究生,您将需要相当于美国学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无论您在美国寻求哪个级别的教育,您都应该知道,您在之前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成绩对招生顾问来说具有很大的权重。一些美国大学竞争非常激烈,只选拔成绩优秀、考试成绩高、课外活动多样、整体领导能力强的学生。许多其他学校的选择性较少,但几乎所有学校都需要证明您在以前的学校教育中取得了成功。此外,你的申请应该向招生人员表明你有潜力在更高的水平上取得成功。大多数研究生院还要求您早期学习的最低平均绩点为 3.0。
为什么要去美国留学,现在还建议去美国留学吗对你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要现实一点。申请要求与您的学术背景和兴趣相匹配的大学。请注意,在美国的研究生工作涉及大量独立工作和课堂讨论,这些学习形式可能与您过去的学习环境不同。
美国学院和大学非常重视整洁、有条理和清晰的书面陈述。手写体几乎不接受任何东西;项目和学期论文应在计算机上打印或制作。越来越多的校园图书馆研究是使用计算机来访问在线资源而不是书籍。大多数大学会在学生注册时向学生发放个人电子邮件帐户,并希望他们将其用于家庭作业。请注意,您是否知识渊博并为此类学习做好了准备。
文章评论